060921生科院应用微生物授课计划(丁志丽)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3
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柏晓辉;董丽丽;胡长玉;胡晓倩;毕淑峰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9)003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物学和食品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从教学实践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实现“行知合一”,以期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型建设有所启发和借鉴.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柏晓辉;董丽丽;胡长玉;胡晓倩;毕淑峰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 [J], Zhai Dacai;He Zhilan;Pan Jian;Wan Zhibing
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为例 [J], 谭娟;索宁;王嘉斌
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张海宁;李自永;郭文博;陈叶
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粉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莫伟;封金鹏;杨金林;苏秀娟;王桂芳;潘以朗
5."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彭秋艳;张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设计初探----76b59678-6ea5-11ec-a3e3-7cb59b590d7d作者:牛莉娜饶朗毓陈锦龙王英范志刚李丽花伍丽娴崔秀吉赵威尹飞飞吕刚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1期摘要: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以其时间短、内容准确、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高校热门的新型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是微型课堂制作的核心。
如何选择合适的微课主题,如何设计合理的微课,如何使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笔者对自己设计的微格课堂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微格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教学设计图纸分类号:g712文件识别码:a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渗入到高校的教学课堂中[1-3]。
传统的课堂教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其中,“微课”以时间短、内容精、传播广而成为如今高校普遍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然而,由于多数高校教师对“微课”这种新生事物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微课教学设计和专业制作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目前很多微课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真正实现实际教学效果[4-7]。
那么,如何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学科发展特点,设计和制作出一门合理的,适合本校学生特征的微课,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病原生物学不仅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和预防措施。
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知识容量大,内容枯燥分散,近年来各种新发和复发性传染病不断报道,高通量测序等新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不断更新,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时感到困惑。
针对医学微生物课程的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查缺补漏,进一步拓展知识面[8-10]。
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申彤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06(33)4
【摘要】对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实践环节的安排、多媒体教学形式的采用及考核方式作了总结和探讨,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为新世纪的发展培养出众多的有用之才.【总页数】3页(P172-174)
【作者】申彤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 乔新荣;王锐丽;汪金萍;陈颐辉
2.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J], 张业尼;付荣霞;张军;范志华;孔庆学
3."以学生为中心"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 张帅兵;胡元森;屈建航
4.基于线上线下的《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J], 孟建宇;冯福应;玛丽娜;武春燕;李蘅
5.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J], 梁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1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34人、外招14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30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外招28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9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15人、外招16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5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13人、外招10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3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类
2004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54人、外招43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涉及面广、应用性强。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应用性和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索和实践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措施,为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探索微生物学是普通高校里生命科学、林学、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应用广、交叉性强、进展快的学科,相关知识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发酵工业、农产品的增产增收、环境的生物修复、疾病的治疗与诊治和新能的开发等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对学生操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3,4]。
其特点有:①为迎合现代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工业、工程等领域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他们既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和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②重视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适当加宽专业口径,旨在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
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其中社会能力主要包括有语言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交际和协调能力等;个性素质主要有自觉性、独立性、自我控制力、反应和评价能力等[5-7]。
新乡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新乡及其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微生物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的一门学科。
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结合我院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索和实践了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措施。
生命科学学院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博士生教学安排生命科学学院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博士生教学安排课程名称前沿讲座课堂教师辅导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起止时间备注:所有专业必须选择,课程必须在线选择,专业外语导师课程必须在线选课考试将在期中筛选(硕士和博士学位继续学习除外)模拟项目无脊椎动物自然免疫应用进展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期间进行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专题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学专题蛋白质组学南楼614南楼614南楼614南楼614南楼614南楼614南楼614南楼417北楼617北楼525导师指导王金星、冯立军、侯炳凯等项凤宁、苗俊英、陈柏尔、微生物博士生导师马翠青、,5--67--85--65--63--41--27--83--4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课程必须在线选择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课程名称生态进步英文写作(3类)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技术生物催化与手性综合教室南楼505南楼417北楼617北楼617南楼417教师王仁清及其他外籍教师曲银波、高超、谭宝才、丁昭君、周传恩、夏广仁、王民勤、白增亮、孔坚、李跃、张志国、张宇忠、陈秀兰等,9-10,星期三,5-6,星期四,5-6,星期五,1-23-4,星期六开始和结束时间1-16周备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主题植物功能基因北楼5257-83-43--47--83-47-85--6植物细胞遗传操作分子免疫学微生物代谢调控代谢工程进化生物学数量生物学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专题北525栋北525栋北525栋北525栋南421栋北5251-16周1-16周1-16周1-16周生命科学学院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硕士生教学安排课程名称专业外语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英语写作(一班)、英语写作(二班),英语写作(三级)生物催化与手性合成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技术教室南楼417南楼614南楼417北楼617南楼417北楼617南楼417北楼617南楼417北楼525南楼417北楼617北楼617北楼525南楼417南楼614南楼417教师导师孟振农等曲爱琴、刘向国等外教、曲银波等优秀外教、谭宝才等张宇人、陈方国等李坤鹏、王民勤冯立军、陈忠科等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星期六开始和结束时间1-23-49-101-27-85-63-47-85-67-87-85-61-23-41-2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1-16周注:在期中筛选、考试202211608-2022116762022684-20221174720221748-202211781,糖中心博士生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植物细胞生物学技术植物细胞遗传学细胞分化动物生理学课程名称微生物技术原理微生物多样性糖生物学学生国家技术有机光谱植物遗传操作原理和技术R语言和生物统计学工业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生多样性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生态系统分析和管理发酵工程实验技术生物工程数学教室北楼617北楼617北楼617南楼505北617号楼北525号楼北525号楼南505号楼南505号楼南417号楼南421号楼北617号楼北617号楼教师曲银波、林建强、刘伟峰、,肖敏、齐庆生等、郭卫华等、黄峰等、徐春晖等、全泰勇等、王玉涛等、孟振农等、王人庆等、陈宝山等、张志国等、杨春雨等。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2011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专业目录2010-11-02来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71005 微生物学2001 口腔链球菌种间互作的分子机理东秀珠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51 微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2 放线菌系统学与资源黄英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3 环境微生物及生物冶金刘双江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4 环境微生物学刘志培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5 极端微生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马延和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6 微生物耐药机制研究冯婕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7 酵母菌分子进化白逢彦08 菌根真菌分子生态学郭良栋09 食药用真菌药物化学研究刘宏伟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20 有机化学10 真菌系统学及生物学刘杏忠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51 微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1 表基结合地衣真菌系统演化与资源生物学魏江春12 真菌生物学姚一建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3 植物病原真菌系统学与生物学蔡磊14 真菌分子生物学李少杰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5 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物技术李寅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6 微生物生化工程翁维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7 HBV分子免疫和病毒侵入机制的研究田波18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刘文军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9 细胞生物膜的研究马旅雁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71007 遗传学1301 微生物发育分化和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谭华荣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2 嗜盐微生物遗传与适应机制向华已招推免生,不子生物学851 微生物学对外招生03 乳酸菌分子遗传学钟 瑾 04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分子调控 刘 钢 05 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方荣祥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53 遗传学06 植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病原的相互作用郭惠珊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 07 植物分子生物学夏桂先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8 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邱金龙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1 微生物学09 细菌毒力因子表达调控与植物抗病生物技术钱 韦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 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53 遗传学10 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温廷益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1 酵母菌分子遗传、代谢与育种 张博润12 基因组学朱宝利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601 利用元基因技术筛选和表达新型极端环境工业酶董志扬101 政治理论201 英语 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 02 微生物生理代谢杨克迁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3 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不对称催化吴 胜851 微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4 天然药物化学车永胜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0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20 有机化学05 微生物代谢工程朱 坤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1 微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6 肿瘤免疫与抗病毒免疫的信号转导通路陈吉龙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2 细胞生物学 07 细胞及分子免疫学高 斌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 08 重要病毒侵入与T 细胞识别的分子机制高 福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1 微生物学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09 病毒与肿瘤免疫孟颂东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10 流感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叶 昕已招推免生,不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2 细胞生物学对外招生11 细胞及分子免疫学周旭宇12 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黄文林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3 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张立新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1 微生物学 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4 糖化学与糖生物学李学兵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20 有机化学 已招推免生,不对外招生15 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和复活机理及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米凯霞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6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51 微生物学085238 生物工程 601 乳酸菌分子遗传工程钟瑾 101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8生物化学 851微生物学02 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催化剂 陶勇 03 功能酵母发酵工程 张博润 04 真核细胞规模化发酵黄文林05 抗生素生物合成及其定向改造刘钢06 抗生素生物合成的代谢工程杨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