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3
胜利小学“高效课堂”学案设计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秋学期主备课人李伟1.找春天一、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二、教学重难点:会正确书写课文中的9个生字,背诵课文。
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的情趣。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记住生字。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开火车读词语)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3.说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加点的生字。
4.请从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5.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教学4——7自然段)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指导朗读相应的段落。
说说段落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四、自由朗读,背诵课文朗读课文(4——7自然段),尝试背诵。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4——7自然段。
2.自己课后去寻找春天。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词语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2.说说课文中的孩子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3.背诵课文4——7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课文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春风》教学设计陇原名师侯淑香小学语文工作室鲁琼【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认写“肖、俏、捎、削、哨、梢、悄”等7个字;(2)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体会汉字声旁表声的特点,练习看半边猜字的识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教学重点】1.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构字特点,并能根据特点区分形声字【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指导法【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讨论和朗读中,边圈点勾画边体会春风的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起——谈话导入,观察插图1.学生分组:同学们,春风浩浩读书香,今天我们就随丁丁、冬冬一起来学识字吧!咱们所有的男孩子,老师就叫你们丁丁,所有的女孩子,咱们就是冬冬了,这样,我们班的小朋友就能够分成丁丁组和冬冬组了,大家同意吗?好,现在咱们再来问候一次:丁丁们,你们好!冬冬们,你们也好呀!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是春天的使者,春天的信号,在春风的吹拂下,我们的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春风》一课,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2.观察图片,交流发现:简单观察图,让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目的是让学生注意教科书的图画,体现图文并茂的意味。
“肖梅潭(这里也顺便注重书中的注脚,引起学生注意)看到这个景象,写下一首儿歌,想读吗?”说着,就进入了“听读”环节。
二、承——悦读儿歌,随文仿写1.老师也想读,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课本翻到第16页,一手扶书,一手指字,认真听读,思考春风都给哪些事物带来了神奇变化,指名交流。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春风带来了哪些变化,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汇报。
3.是啊,这些色彩上的变化让我们感知到了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请同学们边欣赏视频,边赞美春天。
第三单位规划教材分析:本教材“祖国、家”一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忘的水》《北京亮起来了》和文园地三成。
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香的吐番、繁的北京城和情朴质的水都从不一样面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
教育中教要注意与生活接,通在地上找四篇文介的地方,游情境,引学生重复文,自主感悟,略不一样的民族情。
同要发掘教材中潜伏的源,引学生走出教室,通察、、等研究活,认识家,美家,增参加社会践的合本事。
教育目:.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感觉祖国河山的美好,略不一样的民族情。
3.有祖国的意和感情。
教育要点:学生熟的掌握本元的生字,生。
教育点:学生从不一样角度来家的美。
单位课时安排:日月潭⋯⋯⋯⋯⋯⋯⋯⋯⋯⋯⋯⋯⋯⋯⋯⋯⋯⋯⋯⋯.2葡萄沟⋯⋯⋯⋯⋯⋯⋯⋯⋯⋯⋯⋯⋯⋯⋯⋯⋯⋯⋯⋯..2忘的水⋯⋯⋯⋯⋯⋯⋯⋯⋯⋯⋯⋯⋯⋯⋯⋯⋯..2北京亮起来了⋯⋯⋯⋯⋯⋯⋯⋯⋯⋯⋯⋯⋯⋯⋯⋯⋯⋯2文园地三⋯⋯⋯⋯⋯⋯⋯⋯⋯⋯⋯⋯⋯⋯⋯⋯⋯⋯⋯2集体备课导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主备人:一同备课人:乔花执教人:李贵霞课题9.日月潭课型新讲课讲课时间学习日月潭课时2课时内容认识“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累积“太知识与技术阳高照”等9个词语。
学习目标过程与形式整体感知,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要点1.学会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难点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第一课时教育导案环节1.教师:今日,老师将带着大家一同去赏识一个风景艳丽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日月潭”。
一、创建教师板书课题。
情境,导入新课 2.教师出示日月潭的图片,〔用时: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5分钟〕3.教师:日月潭在哪儿呢?假如我们要去旅游,应当怎么去呢?4.出示课件,相机简介台湾教案个性修正1.学生观看图片,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78个字,2个多音字“漂、炸”会写4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78个字,2个多音字“漂、炸”会写40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难点:1..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计划用11课时完成教学。
(每篇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式,读准多音字“喝”,认识“蛙、卖、牌”等15生字,会写“卖、搬、倒”这三个字。
2、、通过句子对比,感受老牛的说话艺术,体会转折词的作用。
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什么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好青蛙卖泥塘的片段。
【教学重点】通过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蛙、卖、牌”等15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分角色演好青蛙卖泥塘的片段。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情境导入:森林大卖场来了位新卖家,看,它是——青蛙!原来青蛙是想——(卖泥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
2、揭示课题,书写“卖”,齐读课题3、了解卖的字源。
这是古时候的“卖”字,它的本义是用货物换钱。
图中这条线其实是根稻草,因为古时候人们喜欢用草来标记卖的东西,后来,“卖”字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认识的样子。
4、质疑课题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活动一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段落序号。
一、字词学习出示词语认读瞧,青蛙给我们送来了很多词语牌子牌子愣住灌水舒服第一组:1、自由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缺点儿花缺点儿树第二组:2、相机指导儿化音采集播撒游泳吆喝第三组:3、说说第三组词语的特点(相同偏旁,字义接近),4、看老师做动作猜词语,再读。
5、理解“吆喝”。
师:青蛙要卖泥塘啦!出示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谁来读读看?(个别读)师:像这样大声叫卖就是“吆喝”。
6、朗读句子,相机指导谁再来帮青蛙吆喝吆喝?出示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学习活动二、默读课文,了解卖泥塘原因1、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用“xxxxx“画出原因。
出示句子:青蛙住在烂泥塘里。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传统节日》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传、统”等 15 个生字,会写“贴、转、敬、街”4 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知道其先后顺序。
【学习准备】课本,生字本,铅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预学: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共学:深入学习,梳理课文→延学:分享节日,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
dàjiē zhuǎn shēn tiē huàjìnɡlǎo2.给下列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大街小巷.(ɡǎnɡ xiànɡ)课堂.(tán tánɡ)乞.求(qíqǐ)赏.花(sǎnɡ shǎnɡ)菊.花(jǘjú)牛郎.(lánɡ lǎnɡ)3.下列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多选)A.春节B.复活节C.重阳节D.清明节E.圣诞节F.元宵节G.中秋节4.连一连。
元宵节七月初七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春节正月十五重阳节正月初一乞巧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九月初九【参考答案】1.大街转身贴画敬老2. xiànɡ tánɡ qǐ shǎnɡ jú lánɡ3. ACDFG4.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节日习俗,背诵课文。
2.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学习准备】课本,生字本,铅笔。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导入:回顾梳理,温故知新→预学:再读课文,读出节奏→共学:研读课文,聚焦习俗→延学:拓展延伸,激发阅读。
【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
ài cǎo tuán yuán rènào2.读句子,填一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第1篇】《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
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
教育学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这篇课文适合表演读和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读或者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等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4、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5、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6、在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生发出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的情感。
7、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以及小组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3、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呢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是呀,这真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板书课题),一起读。
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上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初读识字。
(1)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2)那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别忘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4、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用心地学,我给大家设立了关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家有勇气闯过去吗第一关:看生词娃娃们可高兴啦,忍不住先跳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出示生字卡)让我们一起叫叫生字娃娃们的名儿吧。
10 葡萄沟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喜爱之情。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投入明确目标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
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板书:葡萄读准轻声。
2、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
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板书:新疆知识链接: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区。
吐鲁番是新疆的一个市,板书:吐鲁番,齐读(我们也来叫叫这个地名)。
葡萄沟是吐鲁番的一个地方。
(补充课题:葡萄沟齐读),指导学生识字: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葡萄沟,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就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43页,认真地来读一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并读准。
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自己读课文,读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初读收获。
四、展示点评达成目标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用生字练习组词。
2、出示多音字,说说它的不同读音。
好地方(hǎo)干活(gàn )分开(fēn )钉子(dīng)好客(hào)葡萄干(gān )水分(fèn )钉着(dìng)3、分小组朗读课文,评价哪组读得好,好在哪里?4、指导写字:(1)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2)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2023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三单元全部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及其基本含义- 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内容1. 生字词研究- 词1:茶馆- 词2:菜市场- 词3:公园- 词4:图书馆- 词5:商店2. 词语拼读和认读练- 学生通过老师示范和跟读,熟悉每个词的发音和字形,并能正确拼读和认读。
3. 词语理解-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课文和图片,理解每个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并能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4. 词语运用-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所学的词语编写短文或对话,展示词语的运用和创造能力。
5. 知识检测- 进行识字小测试,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拼写和理解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学步骤1. 导入-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2. 生字词研究- 逐个介绍新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拼读和理解词义。
3. 词语拼读和认读练-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等,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发音和字形。
4. 词语理解- 利用课文和图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5. 词语运用-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活动,编写简短的短文或对话,展示所学词语的运用能力。
6. 知识检测- 进行识字小测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7. 总结-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资源- 课本:《2023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图片资料:茶馆、菜市场、公园、图书馆、商店的图片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识字的情况、课堂表现和小组活动的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识字和语文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为《2023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二年级思维课单元主题第一单元——美第二单元——专心第三单元——全面看问题第四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第五单元——动脑筋、想办法第六单元——立志第七单元——与人合作第八单元——刻苦努力、才能成功第九单元——美与丑第十单元——爱读书一单元思维课导学案设计二年级全体教师课型思维课学习内容培养思维训练的直观性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直观性、记忆性思维重点培养学生记忆性思维难点搜集整理有关写景的文章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出示“溶洞,瀑布,华山,象鼻山―――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习汇报在课前搜集的有关写景的图片资料1、小组内整理搜集的图片及书中相关的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三、点拨引导抓住景物特点,像什么,有什么告别之处―――进行说话训练。
合作探究让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风景进行讨论,如写几处黄山石景?日月潭的由来,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快乐实践1、把学生搜集到的图片用小黑板粘贴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看展示图进行写景训练3、学生汇报练笔情况四、提出问题,拓展思维想象一下如果你去实地浏览,有什么感受。
五、盘点收获。
二单元思维课导学案设计一部小学高亚芬课题专心学习内容培养思维训练的直观性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直观性、记忆性思维重点培养学生记忆性思维难点搜集整理有关专心做事的文章学习流程:一、预设导入学习汇报在课前搜集的有关写专心做事的图片资料1、小组内整理搜集的图片及书中相关的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二、合作探究让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专心做事的资料进行讨论,如少年聂耳、达芬奇、牛顿等。
三、快乐实践1、把学生搜集到的图片用小黑板粘贴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看展示图进行写景训练3、学生汇报练笔情况四、盘点收获举办一期手抄报第三单元思维课导学案二部小学孙逢瑕课题:躲雨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2、对本课内容要有联想,有感受,发散思维。
部编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
一米阅读名师团队·吕孝萍老师
单元导读
本单元四篇课文是识字课。
你最喜欢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标1.读整组课文,边读划出生字好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带拼音的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等方法查出并读准字音。
带有生字词的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2.遇到不理解的词,用“?”标出,通过联系课文内容、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
遇到很美的段落用“△”标出来,多读几遍。
读找
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比较难理解,经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它们的意思:
词语闯关神州大地民族团结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巍巍中华
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大街小巷牛郎织女
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炸烤鸭台湾岛贴窗花元宵节酱面小米粥蛋炒饭水煮鱼蒸饺
传统乞巧月饼祭扫漂亮珍贵珍惜饰品损坏钱币
纸币财富财产采购购买赔本赔礼贫苦贫穷
课文查读1.《神州谣》。
2.《传统节日》。
3.《“贝”的故事》第二自然段。
内容我知晓1.《神州谣》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我们有奔流不息的和,有高耸入云的。
2.《传统节日》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习俗,春节习俗是中秋节习俗是。
3.《“贝”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贝”的来历,从它的来历中我们知道了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有关。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
体备课
目标
本次备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本结构,能够通过观察插图和文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并能够初步感受情节带来的故事情感。
主要内容和教学策略
内容
内容1:故事情节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的故事思维导图中,将故事分为“开头”、“事件”、“”、“结尾”四部分。
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解释每个部分的内容。
内容2:故事的基本情节
本单元的两个故事的情节都较为简单,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和文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教学策略
策略1:图片提醒
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时,可以通过图片来提醒学生记忆每个情节的内容。
策略2:分角色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讲解每个情节中角色的心理。
策略3:情境模拟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教学流程
1. 教师简单介绍本次课要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 教师讲解故事思维导图,介绍故事的基本结构。
3. 教师通过插图、文字等方式,讲解本单元两个故事的情节。
4. 教师通过策略1、策略2和策略3,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5. 教师巩固本课所学内容,作业布置。
作业
1. 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完成教师提供的练题。
2. 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本单元所学故事情节的复述。
3. 扩展阅读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故事,试着画出故事思维导图。
语文初中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教案主题:语文初中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的词汇和句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写事物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人物的尊敬与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能够真实、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形象。
三、教学准备:课本、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学生作业本、教学PPT四、教学过程:Ⅰ.引入(学生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描述人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请几位同学发言分享。
Ⅱ.导入新知(教师活动,10分钟)1. 出示幻灯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教师板书关键词:描述、外貌、特征、性格,并与学生一起解读词义。
Ⅲ.学习与实践(教师和学生活动,30分钟)1. 学习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
- 教师出示幻灯片,呈现不同人物的图片,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常用的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词汇,例如:高个子、矮个子、长头发、短头发、黑眼睛、蓝眼睛等。
2. 学习描述性格特点的词汇。
- 教师出示幻灯片,呈现不同人物的图片,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
-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常用的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汇,例如:友好、勇敢、聪明、幽默等。
3. 实践应用:写人物。
- 教师展示一幅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 学生们在写作本上分组完成写人物的练习,并互相交换作品进行点评和改进。
Ⅳ.巩固与拓展(学生活动,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2.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公众人物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写作,以展示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导学案日月潭魏家庄小学刘现荣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指导:分步导读,加深体验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情境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
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
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识字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式介绍家乡,试图做到把话说残缺。
2、正确运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
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气,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经过交际活动,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先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式介绍家乡,试图做到把话说残缺。
【教学预备】1.老师预备:多媒体课件2.先生预备:搜集有关家乡的知识、画面、实物。
先生设计关于家乡的将来蓝图或相关文字、图画的描述。
【教学过程】一、看家乡:请同学们先看一个视频。
这是我们的家乡——青州。
感受家乡之美。
二、说家乡:1、上周我们每个小组都进行了调查和访问。
如今小组成员如今组内进行交流。
一会儿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情况:家乡的风景、特产。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到了哪些你感兴味的信息。
先生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2、总结:青州有“三山两园一馆”,分别是:三山指云门山、驼山、仰天山,两园指:偶园、范公亭,一馆指:青州市博物馆。
其实还有我们的南阳河,如今也是风景如画。
3、有的小组还搜集了家乡的专长,请小组代表汇报:经过小组交流,你又了解了家乡哪些特产?弥河银瓜、王坟山查、柿饼,酱牛肉、糕点,老槐树煎包等。
4、小结:我们家乡青州除了山美、水美,还有这么多还吃的,你感到怎样?作为青州人而感到很骄傲。
请大家来夸一夸我们本人的家乡——青州吧!三、夸家乡:一)要求:1、看谁夸的语句美(可以两三句的说)。
2、看谁夸的言语迟滞、有条理。
3、看谁夸出了真情实感。
4、看谁的言语、表情、动作更加富有感染力,打动人。
阐明:可以一人夸,也能够同位一同夸,小组合作夸等方式。
先生夸赞。
二)评价:说一说你喜欢谁的夸赞?为甚么?给他几颗星?或说说经过谁的夸赞,你更加喜欢本人的家乡了?三)老师听了大家的夸赞,也想夸夸本人的家乡——青州。
每当走在青州古街上,看到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外地游客,他们或拍照留念,或流连驻足,或竖起大拇指夸奖时,我感到由衷的欣喜和骄傲,由于我是青州人。
9、《日月潭》导学案设计(一)9、《日月潭》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小组名称组员姓名完成质量检验员一、看拼写词语。
sheng li zhǎn xian jie shēng huan rao ()() ( ) ( ) mao sheng yin yue sha jin bao dao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岛()纱()绕()环()鸟()沙()晓()坏()此页供学生使用9、《日月潭》导学案设计(二)9、《日月潭》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小组名称组员姓名完成质量检验员一、我会填。
太阳()()群山()()名()古()()()细雨树木()()隐()约()风光()()湖水()()()()灯光二、我会按课文填空。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叫();南边像(),叫()。
(2)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整个()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此页供学生使用10、《葡萄沟》导学案设计(一)10、《葡萄沟》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小组名称组员姓名完成质量检验员一、读读写写葡萄沟杏子山坡梯田秋季吃个够淡绿好客留着茂密二、在下面红色字的正确读音上画“√”1.吐鲁番的葡萄很好.(hǎo hào)吃。
2.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hǎo hào)客。
3.葡萄里的水分.(fēn fèn)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4.吐鲁番的葡萄干十分.(fēn fèn)有名。
此页供学生使用10、《葡萄沟》导学案设计(二)此页供教师使用10、《葡萄沟》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小组名称组员姓名完成质量检验员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的葡萄()的葡萄干()的凉棚()的老乡()的沙果二、按原文填空。
葡萄种在()的梯田里,()的枝叶向(),就像搭起了(),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有()、()、()、()、(),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的葡萄,让你吃外够。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日月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
作者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看吧,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晨星、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
再看中午,要是太阳高照,就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要是下起蒙蒙细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话中的仙境”了。
本文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
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文章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演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北京亮起来了》是一篇写北京夜景的文章。
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五光十色、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城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文质兼美,层次清晰,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文中的好词佳句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了起来。
学习本文要注意咀嚼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特别是许多比喻句和课后的四字词语等,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这篇课文适合朗读,教师要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发现家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