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32.61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作用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常见于年长者,尤其是女性。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密度降低以及肌肉力量减弱,骨折的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选项中,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劣,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的作用进行比较。
骨折内固定术是通过使用内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使骨折处得以愈合。
这一手术方法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在骨折发生后尽快进行手术,通常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康复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内固定术的适应症有一定限制,比如股骨颈骨折位移过大、坏死等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而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医生会通过手术将受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移除,并用人工假体取而代之。
这种手术适用于那些股骨颈骨折伴有明显滑脱的患者,以及老年人中出现的骨质疏松、严重骨折等情况。
相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长期稳定的效果较为突出,能够有效减少复发的风险,并且还能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与位置、骨质状况、合并症以及手术风险等因素。
以下将分别从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术后康复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首先从手术效果方面来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法。
骨折内固定术在恢复原来髋关节功能的过程中,对骨折部位进行了稳定的固定,有助于骨折的愈合,但在长期的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常常会出现髋关节功能受限的情况。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能够很好地解决患者的关节功能问题,由于这种手术方式能够重建患者的髋关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手术效果上来说,全髋关节置换术要优于骨折内固定术。
其次是从手术并发症方面的比较。
骨折内固定术在手术过程中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仍然会出现骨折不愈合、髋部坏死、髋上髁骨折等并发症。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由于骨质疏松和摔倒引起。
这类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目前,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它们在术后康复效果和手术风险等方面各有优劣。
全髋置换术通过替换整个髋关节来治疗股骨颈骨折,这种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而半髋置换术则只替换髋臼和关节头部,相对于全髋置换术来说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康复过程也更容易。
在选择全髋置换术还是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质状况、活动水平等因素。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对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的优劣势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的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介绍和优势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通过研究总结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全髋置换术的介绍全髋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替换掉受损的髋关节,包括股骨头和髋臼。
这一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髋置换术通常包括髋关节的替换部分以及人工植入物的安放。
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口进入髋关节,并将受损的骨头和软组织移除。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许树明发表时间:2019-05-15T17:08:14.2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2期作者:许树明[导读] 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显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哈尔滨市双城区骨伤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优良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3.2±20.6)min、术中出血量为(76.5±18.5)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2.7±15.3)min、术中出血量为(51.6±15.1)ml,P<0.05。
随访1年后,观察组优8例(34.78%)、良10例(43.48%)、可3例(13.04%)、差2例(8.70%),优良率为78.26%;对照组优5例(21.74%)、良7例(30.43%)、可6例(26.09%)、差5例(21.74%),优良率为52.17%,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显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并发症多[1],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为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X线、CT扫描等检查确诊,符合股骨颈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在骨折前均可行走,股骨颈骨折均为单侧,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韧性减弱,往往容易发生骨折。
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
那么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和区别是什么呢?本文就对这两种手术进行对比分析。
一、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包括股骨头和骨盆髋臼的部分或全部替换。
该手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全髋置换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没有太高要求,即使股骨头骨折部分无法愈合,也可以通过全髋置换术来进行治疗。
全髋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骨折后出现的髋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对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比于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保留了髋关节部分骨质,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年龄较大,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半髋置换术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情况会更好一些。
1.手术方式全髋置换术是将全髋关节进行替换,较半髋置换术而言,创伤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是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进行替换,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2.手术适应症全髋置换术适用于股骨颈骨折后合并有髋关节严重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而半髋置换术更适用于部分股骨头骨折或骨折愈合后出现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患者。
3.术后康复全髋置换术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而半髋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患者可以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和关节功能锻炼。
4.手术风险全髋置换术由于替换了整个髋关节,术后可能会出现关节脱位、髋杯松动等并发症,相对风险较大。
而半髋置换术由于保留了部分髋关节骨质,术后风险相对较小。
全髋置换术和半髋置换术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在具体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骨折情况以及合并疾病等进行综合考虑。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一2010年1月我科所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a组23例行股骨头置换术,b组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情况、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方面a组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b组优于a组;术后定期随访两年,a组术后第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3.91%,第2年为60.87%;b组第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19%,第2年为74.07%。
b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
结论:全髋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特点等方面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图分类号】r 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 0082- 0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其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对老年人而言,在无明确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多主张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而传统的内固定术存在着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缺陷,本文不予讨论。
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但二者的选择,目前的意见不一。
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2007年1月一2010年l月年收治的5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探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最佳手术方式。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年龄>60岁患者50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男22例,女28例。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7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设为39例观察组,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期为3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需要费用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三年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处理合并疾病,先治愈感染灶。
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血小板减少者予以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并输新鲜血小板,使计数达8.1×1010/l以上。
对贫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输红细胞使hb达100g/l以上。
术前3天预防性加用抗菌药物。
手术开始前严格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1.2.2 手术方法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侧卧位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口的位置以股骨大粗隆为中点作纵形切口,切开阔筋膜张肌后于股骨大粗隆前三分之一水平切开臀中肌,并紧贴骨面向内侧推开暴露髓关节前方关节囊,切除关节囊后即可充分暴露股骨头颈及其骨折部,取出股骨头,常规修整扩大髓臼,锯断股骨颈,扩大髓腔,经拭摸满意后置入安置髋臼假体,术中修补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防止术后髓外展无力。
缝合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
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小粗隆上1.0-1.5cm行股骨颈截骨并移去股骨头,分别整复大小粗隆及粗隆部前后部骨质并张力带钢丝固定,探明股骨髓腔,依次扩髓,注意扩髓过程中用力适度,以免出现股骨劈裂。
标准骨水泥技术操作,插入人工股骨头。
人工股骨头前倾角的掌握,在髋膝屈曲90。
两种股骨颈固定方案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吴超1,王争刚1,周百刚2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创伤骨科1、关节外科2,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下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C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骨科就诊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法分为FNS 组和CCS 组各54例。
FNS 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下FNS 固定,CCS 组给予闭合复位下CCS 固定。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恢复情况(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第12个月时的股骨颈指标(股骨颈短缩长度、颈干角变化)、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 -36)],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12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和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SN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9.21±6.38)min 、(9.52±2.32)次、(12.42±3.21)周、(16.19±4.17)周,明显短于CCS 组的(83.16±6.52)min 、(11.27±3.25)次、(14.64±3.35)周、(18.23±4.3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FNS 组患者股骨颈短缩长度、颈干角变化分别为(2.75±1.05)mm 、(3.50±1.03)°,明显低于CCS 组的(4.18±1.12)mm 、(4.29±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SF -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内,FSN 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9%,略低于CCS 组的3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对比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后使用全髋关节,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全髋关节,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46例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 (n=23)、B(n=23)两组,分别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组间对照研究。
结果 B组临床疗效,Harris及GQOLI -74评分均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可进一步提升髋关节功能,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半髋关节置换手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semi hip arthroplasty after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46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23) and group B (n = 23). They were given hemihip arthroplasty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respectively. An inter group 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Harris and GQOLI-74 scores of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Femoral neck fracture; Total hip replacement; Hemiarthroplasty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自身条件较差,会导致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严重地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