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篇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①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②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口诀:小数意义好理解,它与分数很亲密。
分母是10、100、1000……小数位数一、二、三……小数单位来计数,0.1、0.01、0.001……要记牢。
提醒: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字就称为几位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方法:(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一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两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解读:小数由、和组成。
⑴、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⑵、小数部分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整数○小数⑶、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
举例:(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篇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题:《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总序号:授课时间:月日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x|k b| 1 . |o |m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角=( )元(2)3角=( )元(3)9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10 份、 100 份、 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必然要读出来。
整数部分要依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一次读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若是整数部分是零就写 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尔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尾端不为 0 的小数的中间添上 0 后,小数的大小会改变。
6.化简小数的方法:依照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尾端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7.改写小数的方法:(1)小数的改写,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依照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即可。
(2)整数改写成小数,第一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尔后依照需要在小数点后添上相应个数的“ 0”。
8.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
9.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 倍;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 倍;( 2)小数点向左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的 1 ;10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010.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1)整数部分是 0 的小数,当小数点向右搬动后,整数部分前面的 0 必定去掉,若是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 0 补足数位。
小数的性质与意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文学创作0.1、0.01、0.001……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小数是十进制。
3、小数的数位就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低位就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高位就是个位。
个位和十分位的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小数的读法:上节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念小数点,再念小数部分。
念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必须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读法:先写下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必须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迎上“0”或者换成“0”,小数的大小维持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不断扩大至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移动两位,小数就增大100倍,即为小数就增大至原数的1100;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后1元=100分后例题1、0.850读作(),“二十点零七”写作()。
0.035读成(),“二点零七”文学创作()例题2,化简下列小数。
0.020=0.2000=0.0010=6.00=1.560=4.300=7.5080=12.010=100.100=例题3,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0.5、0.51、0.501、0.511(2)4.56、5.65、4.585、4.506(3)用0、1、2、3、4这五个数字,共同组成最小的三位小数就是(),最轻的三位小数()例题4,下面各小数在哪两个相连的自然数之间?它们各近似于哪个自然数?()4.86>()例题5,(1)0.3×10=0.3×100=0.3×1000=0.45×()=45000.45×()=4.50.45×()(2)0.2÷10=0.2÷100=0.2÷1000=4.3÷()=0.434.3÷()=0.0434.3÷()=0.0043(3)在内填×、÷,()填适当的数)))=32.1例题6,单位换算4.7km=()m3.3t=()kg1.63kg=()g3.68m=()cm3.2g=()kg40dm=()m6.54cm=()mm45kg=()t1、在括号中填入适度的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重点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之一,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对于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数的含义、性质,并介绍相关的重点难点。
一、小数的意义小数是一种表示实数的数学表示法,其中实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小数则表示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小数通过使用十进制基数系统来表示实数,其中每个数字的位置与其相对于零点的距离相关。
小数的意义在于它们可以准确地表示实数,并在数学计算中提供了方便和灵活性。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小数广泛应用于计量、测量、精确度等领域。
二、小数的性质1. 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种。
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可以写成有限个十进制数字的小数。
例如,0.5,0.75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无限循环或无限不循环,不能写成有限个十进制数字的小数。
例如,1/3=0.3333...就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2=1.4142135...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2.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小数与分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小数可以通过将分子除以分母来表示为一个分数。
例如,0.75可以表示为75/100,简化后为3/4。
同样地,分数也可以表示为小数。
例如,1/4=0.25,5/8=0.625。
这种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在实际计算和应用中经常出现。
三、小数的重点难点1. 无限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理解和运算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小数中的难点之一。
对于无限循环小数,我们需要理解它们的循环规律,并能够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如何求解0.3333...与1/3的关系,或者如何计算0.6666...与2/3的和差积商等。
对于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逼近方法来近似表示它们。
例如,如何使用有限小数来逼近√2或π。
2. 小数运算中的精度问题小数运算中经常涉及到精度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限制,小数运算可能导致舍入误差或近似值。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学会读写小数,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具准备:正方体、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蛋的世界》进一步学习小数。
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看到的信息。
二、小数的读写方法。
1、小数的读法。
师:这位同学获得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看到了吗?信息中的小数你会读吗?学生读数。
教师板书:0.25读作:零点二五,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师:灰太狼听说你们会读小数了,向你挑战,下面的小数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小数,学生读。
(读对了,其他同学击掌一次表示祝贺。
)同学们对的非常好,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读的这些小数吗?学生总结读法。
2、小数的写法。
你能把信息中的数字写成小数吗?课件出示,教师读信息,把你听到的小数写下来。
一生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全班订正。
(如果你写对了,击掌一次,最为对自己的奖励。
)你能把你的写法给大家交流一下吗?师生共同总结写法.三、小数的意义。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关于这些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
筛选问题板书:0.25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研究0.25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来要研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带着0.25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这两个问题,自学49——50页蓝色阴影部分的内容,学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1、理解0.25的意义。
学生汇报自学内容,教师随即板书。
师:我们借助课件进一步理解我们自学的内容。
要理解0.25表示什么,我们首先要理解0.01表示什么。
(1)、演示一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P38~39例1~例4,完成P39“做一做”。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P38的主题图。
师:四年级的小明正和妈妈在逛街呢,瞧!他们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中性笔和笔袋的标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学情预设】2.50元就是2元5角0分,8.00元就是8元0角0分。
师:那2.50元、8.00元和我们平时说的2.5元、8元有什么关系呢?【学情预设】因为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0分,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0角0分,所以2.50元=2.5元,8.00元=8元。
师: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了2.50元、8.00元与2.5元、8元价钱相等的问题。
教师及时追问相等的原因,再一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形成新知1.理解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例1。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小数性质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①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②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③脱离具体量,借助图示从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
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层次,引领学生逐步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①师:它们都表示长度,你还记得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1m=10dm=100cm=1000mm 。
②师:要比较这几个长度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可以先在刻度尺上把0.1m 、0.10m 和0.100m 分别表示出来。
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小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概念之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小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运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在整数基础上引入的新的数,用于表示整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学小数有很多现实中的应用,例如计算金钱、表示测量结果、描述比率和百分比等。
通过学习小数的意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含义和数学运算,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小学小数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数的小数表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分数的含义,并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数值的比较和计算。
2. 小数的位置意义:小数点的位置决定了小数的大小,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数值变大十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数值变小十倍。
学生通过对小数点位置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值的大小关系和数值的比较。
3. 小数的循环性:小数有些是有限小数,有些是无限循环小数。
对于循环小数,学生需要学会找出规律,掌握循环节的特点。
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数的性质小学小数的性质单元是学生学习小数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小数的性质,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运算规则和应用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具体来说,小学小数的性质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小数的大小比较:对于两个小数,学生可以通过小数点的对齐,从左至右依次比较每一位数的大小。
学生需要掌握大小比较的技巧,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之间的比较。
2. 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是在小数点对齐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需要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至左依次进行运算。
学生还要掌握进位和借位的规则,尤其是涉及到进位和借位的运算。
3. 小数的乘除运算:小数的乘除运算需要将小数转化为分数,通过变形和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包括:
1. 小数的意义:小数是用分数表示不完全整数的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整数部分,
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表示零或几分之几。
2. 小数的性质:
- 小数的大小比较:对于两个小数,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先比较第一个小数位数较高的位置,如果相同则继续比较下一个小数位。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先对齐小数点,然后按照整数相加减的规则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相同位数,小数位数不足可以补0。
- 小数的乘法: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小数当作整数相乘,然后将小数点移动到最后,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取决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 小数的除法:将小数化为整数,将除数乘10,直到除数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
法的运算。
3. 小数的读写:
- 小数的读法: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读成整数,小数部分读成小数点后每位数字对应的数值。
-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不变,小数部分写成分数的形式。
4.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小数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分子是小数点后的数值,分母是
位数对应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小数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含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数点教具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3元5角,他给了店员4元,问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零钱?”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的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并解释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问题,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运用能力。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小数的换算、小数的四则运算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小数的加减乘除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对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梳理一、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3.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一个小数包括三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二、小数的读法1.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整数部分是0时,就读作“零”。
2.小数点读作“点”。
3.最后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三、小数的写法1.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0.”.。
...,.那么就直接写“2.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3.最后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四、小数的性质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只能是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可以随意删掉或添加。
2.运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和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就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去掉小.................,.依据小数的性质数末尾的....0.,使小数读写起来更简便。
注意: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能去掉,否则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2)改写小数的方法: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根据小数的……小数点就要相应地向右移动一位、....能漏写小数点。
正解答案:3.000易错题:判断: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 )分析: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无关,比较时从高位起逐位比较。
例如:0.235<2.35正确答案:(✕)易错点: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没有及时补“0”。
(一)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1、意义:(1)0.1元是怎么回事?1元就是10角,1角就是十分之一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1元。
1元是100分,1分就是一百分之一元,用小数表示就是0.01元。
(2)0.1米呢?0.01米呢?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
可以用小数表示每份长度为0.1米。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也就是百分之一米,可以用小数表示每份长度为0.01米。
(3)一个为1的正方形怎么表示0.1?首先:1表示一个整体,把正方形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10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2、练习:6角=()元9毫米=()米1克=()千克33.333:第一个3表示3个十,第二个3表示3个1,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
也可以表示3个0.1,百分位上的3表示3个百分之一,也可以表示为3个0.01,千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千分之一,也可以表示为3个0.001。
(二)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1、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进率是十。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练习: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4里面有()个0.01,()是由9个0.1组成的。
0.307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由4个十,5个一和6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由1个百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①46.056读作:( ) 0.7754读作:( )2、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三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四班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班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精品教案范文一一、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32P58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在经历小数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6、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7、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培育相互合作、沟通的意识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沟通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进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数一、复习旧知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的移动: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相应扩大到时原小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相应缩小到时原小数的1/10、1/100、1/1000……4、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两个小数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相同,就比较两个小数的百分位……继续下去,一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
二、新课讲解重难点:例1、同学们赛船,在相同的赛程里,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甲组8.30分,乙组吕8.09分,丙组8.32分,丁组8.23分,请按名次高低排列起来。
考 点:例2 、四名学生的身高分别是1.38米、1.45米、1.30米、1.42米。
已知小兰比小明高,但又比小云矮,小青比小云高。
你知道他们四人的高度吗?易混点:例3 、1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0.45千克,100千克芝麻可以榨出芝麻油多少千克?◆【典型例题】例4、(1)0.6里面有( )个0.1;0.23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组成。
(2)3个101和5个1001用小数表示是( );2个1、7个0.1和3个0.01用小数表示是( );72个10001用小数表示是( );0.79用分数表示是( );0.0007用分数表示是( )。
(3)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
(4)6.6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6)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7)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7
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二、教学重点
1.小数的性质和意义。
2.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小数的性质与整数的关系。
2.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
2.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3.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解决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为了引出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2. 学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
1.小数是由整数组成的。
2.小数可以表示分数,例如0.5可以表示为1/2。
3.小数的大小关系与整数相似。
3. 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加法规则:小数点对齐,从右向左逐位相加。
2.小数的减法规则:小数点对齐,借位处理。
4. 拓展练习
提供一些综合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运算方法。
5. 实际问题解决
提供几个涉及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了小数的性质和意义,能够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决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小数的相关知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总结一、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一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它的几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各位。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二、小数的读法①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注意: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②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再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例:二点七五写作:八点零零一写作:三、小数的性质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0.70= 109.05000=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2、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增加小数位数的前提是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只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即可,整数改写成小数,首先在整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例:①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5= 0.5= 0.7000=②化简下面各数5.060= 0.4200= 10.250=四、小数的大小比较1、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例:8.3 9.2 0.74 0.712、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二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 10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 1000五、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质量:1吨= 千克;1千克= 克长度:1千米= 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1分米= 毫米;1米= 分米= 厘米毫米面积: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公顷;1公顷= 平方米人民币:1元= 角;1角= 分;1元= 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概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表示精确的测量结果、表示分数和比率、表示无理数和近似值等方面。
小数的性质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周期循环小数等。
首先,在表示精确的测量结果方面,小数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小数来表示测量结果。
例如,我们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为2.5厘米,这个结果就可以表示为小数2.5。
小数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测量结果,并且可以通过小数进行运算、比较等操作,方便了我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和判断。
其次,小数还可以表示分数和比率。
在数学中,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小数形式,可用于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例如,我们常说“1/2”,实际上就是表示了一个比率或者比例关系,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一半。
小数可以方便地用于表示分数,如0.5就是1/2的小数表示形式。
通过小数,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使用分数,便于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此外,小数还可以表示无理数和近似值。
无理数是不能用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表示的实数,如π和√2等。
我们常用小数来近似表示这些无理数。
例如,我们知道π的近似值为3.14,可以直接用小数3.14来表示π的近似值。
通过小数的近似表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理数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小数具有多种性质。
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的小数,如0.25。
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地循环出现的小数,如0.33333…,可以用省略符号表示为0.3(3)。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无限地不循环出现的小数,如π。
周期循环小数是循环部分的长度大于1的循环小数,如0.1666…,可以用省略符号表示为0.1(6)。
小数的性质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便于我们在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中应用。
总之,小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性质。
通过小数,我们可以表示精确的测量结果、分数和比率、无理数和近似值等。
同时,小数还具有有限小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周期循环小数等多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