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学习五“小院士”科普讲座课件 语文版
- 格式:ppt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教案导学稿(教师解析版)第一章:科普讲座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科普讲座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科普讲座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普讲座的定义和特点。
2. 科普讲座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3. 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科普讲座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科普讲座的特点和重要性。
3. 分析科普讲座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4. 引导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科普主题教学目标:1. 学会选择合适的科普主题。
2. 能够明确科普主题的目标和受众。
3. 培养学生的选题和策划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科普主题的重要性。
2. 选择科普主题的方法和原则。
3. 明确科普主题的目标和受众。
4. 科普主题的策划和安排。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选择科普主题的重要性。
2. 讲解选择科普主题的方法和原则。
3. 让学生明确科普主题的目标和受众。
4. 示范科普主题的策划和安排过程。
5. 学生分组进行选题和策划实践。
第三章:搜集和整理科普资料教学目标:1. 学会搜集和整理科普资料。
2. 能够运用合适的资料支持科普讲座。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整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搜集科普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2. 整理科普资料的原则和技巧。
3. 运用资料支持科普讲座的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搜集科普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2. 讲解整理科普资料的原则和技巧。
3. 让学生掌握运用资料支持科普讲座的技巧。
4. 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实践。
第四章:设计科普讲座的互动环节教学目标:1. 学会设计科普讲座的互动环节。
2. 能够创造活跃的讲座氛围。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互动环节在科普讲座中的重要性。
2. 设计互动环节的方法和原则。
3. 创造活跃讲座氛围的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互动环节在科普讲座中的重要性。
阀//首页字词简介阅读写法目录主题O1 结构袁隆平简介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宋。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穴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研究杂交水稻晞仓ij始人,世鼻上点功利甬水箱杂交祝彗酹錯一夭。
彳也手1964牵笄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壬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錯一个冷生严上大面穎血用的螫忻咼广杂交水稻组合…■童优2号。
为庇,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文謬合器瞬鑿:磁犠项鍛及貓敝生字词•:•注音:釉钵矢硕黔蕊颁鉴•:•词语解释: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兵不解甲:士兵不卸下盔甲,这里指马不停蹄.连续作战快速阅读❖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大量材料,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白勺阐述倍息;❖以一般速度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警;❖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
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注意平时的阅读训练。
写法全解•:•运用典型事例来写人❖生动的细节描写❖用数字说话❖向福财的经历使袁隆平 陷入思索❖袁隆平提出大课题一杂 交水稻❖通过“三系”来利用水 稻杂种优势❖文革中袁隆平勇敢面对 大劫难•:・“三系”配套成功后又 继续研究典型事彳- J|P *❖本文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主题神。
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教案导学稿(教师解析版)第一章:科普讲座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科普讲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科普讲座的基本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普讲座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普讲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1.2 教学内容1.2.1 科普讲座的定义与特点1.2.2 科普讲座的技巧与方法1.2.3 科普讲座的实践与反思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重点:科普讲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科普讲座的基本技巧。
1.3.2 难点:如何运用科普讲座技巧,进行有效的科普讲座。
1.4 教学方法1.4.1 讲授法:讲解科普讲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科普讲座的基本技巧。
1.4.2 实践法:学生进行科普讲座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科普讲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2 讲解:讲解科普讲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科普讲座的基本技巧。
1.5.3 实践:学生进行科普讲座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1.5.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科普讲座的选题与准备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科普讲座选题的基本原则,掌握科普讲座准备的方法。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普讲座选题与准备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普讲座选题与准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2 教学内容2.2.1 科普讲座选题的基本原则2.2.2 科普讲座准备的方法与技巧2.2.3 科普讲座准备的实践与反思2.3 教学重点与难点2.3.1 重点:科普讲座选题的基本原则,科普讲座准备的方法与技巧。
2.3.2 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科普讲座准备。
2.4 教学方法2.4.1 讲授法:讲解科普讲座选题的基本原则,科普讲座准备的方法与技巧。
八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小院士”科普讲座-教案导学稿(学生练习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科普知识,增加学生对科学领域的了解。
3. 提升学生的倾听和反馈能力,学会在交流中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 学习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2. 学会从科学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1. 学习科学家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故事。
2. 学会从故事中汲取科学精神,激发自己对科学的热爱。
第三章:《身边的科技》1. 了解身边的科技产品,学会描述其功能和特点。
2. 学会从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中,看到科技的发展速度。
第四章:《环境保护我先行》1. 学习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和措施。
第五章:《科普知识问答》1. 学习科普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教学方法:采用导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及科普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科普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
2. 课堂导学案。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3. 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景模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七、教学时间:每章内容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科学现象,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本科普书籍,了解一个科学领域。
2. 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021秋初二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举办一次科普知识小讲座教案语文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事理说明文,明白了一些事物本身所包蕴的科学道理,例如《花儿什么缘故如此红》一文,从多个角度给读者说明了花儿的颜色什么缘故大差不多上红色的的缘故,以及花儿形成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海洋是以后的粮仓》一文说明说明了海洋能给人类提供哪些食物,什么缘故把海洋称为人类以后的粮仓。
科学在进展,知识在不断积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请同学们按专题收集相关的知识资料,举办一次科普知识小讲座。
1.通过学习科普文章,试着阐释事理,对所明白的某一方面的科普知识进行宣传。
2.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精神。
3.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让每个成员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欢乐。
1.课外阅读《中国科学文选》《十万个什么缘故》《知识宫》等科普读物书刊,利用课余时刻分组切磋交流课外收集的、最感爱好的一篇科普文章。
2.全班学生分组,组内交流所收集的科普知识,并评选出大伙儿一致认为最感爱好的一篇。
3.被推举的人要预备好介绍自己收集的科普知识的过程及收成体会。
4.推举一名同学当主持人,并写好串词。
1.通过网络查找有关科普的小知识。
2.书籍:《中国科学文选》《十万个什么缘故》(新世纪版)《剑桥文丛》《院士科普书系》以及《知识确实是力量》《知识宫》《科学大观园》等科普读物。
一、激趣导入1.主持人开场白:同学们好。
辉煌的星空令人向往,流星的飞逝让人浮想联翩,那么,你明白流星和一般的星星有什么差别吗?蔚蓝的大海令人敬畏,但是有一个地点它的海水是红色的,你明白什么缘故吗?植物也能行走?植物也听得明白音乐?植物甚至能和人对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许多个问号在你头脑中闪过。
但是,有人却能对它们做出科学的说明,那确实是科学家,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科普知识大串烧吧!2.被推举的同学先在小组内讲解你搜集到的科普知识,让小组同学提建议,完善自己收集的科普知识介绍的内容。
口语交际
一、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小院士”科普讲座
二、本次活动的目的
1.训练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训练学生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三、设计意图。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科普类说明文,学生学习了如何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把特定的说明对象讲清楚。
安排一次“小院士”科普讲座,可以让学生有意识运用学到的说明文相关知识,进行一次实践演练。
四、活动过程建议
由学生阅读科普作品后自行选题,提倡选择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环保、饮食健康等),试着阐释事理,进行某一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
1.提示学生讲座内容要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引用材料、观点要明确出处,要有科学依据。
讲解语言要通俗易懂。
尽量使用板书、图片、实物和ppt,清晰直观,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提倡小组分工合作,让每个成员都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3.可以邀请家长和校领导或其他学科老师参加,可以请物理、化学、生物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
五、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对每组“小院士”的讲座提出具体要求: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恰当运用表情、眼神、手势和操作演示来辅助演讲。
2.每一组讲完后,要安排交流互动环节,听众可以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主讲
人和小组成员都可以作答。
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课下进行普冲研究。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自由发言,可以谈体会,也可以对每组的讲解进行评价。
教师事先可对如何评价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