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3新版科学七年下作业本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1.3《动物的生长时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人的受精卵形成、开始分裂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输卵管、子宫B.输卵管、输卵管、子宫C.输卵管、子宫、子宫D.输卵管、子宫、阴道【答案】B2.生物界中最普遍最主要的生殖方式是()A.营养生殖B.无性生殖C.有性生殖D.出芽生殖【答案】C3.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D.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答案】B4.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如图所示),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
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我市一些地方已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过程属于无性生殖B.因鲟鱼体形大,所以主要靠肺呼吸C.体型大、寿命长与遗传物质无关D.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答案】D5.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
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此期间会形成两性生殖器官B.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C.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的出现D.身高突增,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强【答案】A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
钓鱼岛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某某、某某和某某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经济鱼类中飞花鱼,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银鲳、灰鲳、带鱼等最为有名,请问这些鱼类的生殖方式是()A、胎生B、卵生C、卵胎生D、无性生殖【答案】B7.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答案】B8.将甲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
1.3动物的生长时期(2)1.下列关于家兔的生殖和受精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B)A.卵生,体外受精B.胎生,体内受精C.卵胎生,体内受精D.胎生,体外受精2.哺乳动物胚胎刚开始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A)A.受精卵的卵黄B.胎盘C.脐带D.母体的血液3.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子宫内进行的是(B)A.响尾蛇B.鲸C.扬子鳄D.龟4.下列动物中,生殖方式不属于...胎生的是(B)A. 鲸B. 蜥蜴C. 蝙蝠D. 大熊猫5.如图为水螅进行无性生殖的示意图,则水螅的生殖方式是(B)(第5题)A. 分裂生殖B. 出芽生殖C. 孢子生殖D. 营养生殖6.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都在水中进行的脊椎动物是(B)A.鲫鱼和龟B.蛙和鲫鱼C.龟和扬子鳄D.蛙和扬子鳄7.试管婴儿技术是将卵细胞和精子放在试管内受精,培育成胚胎后移入母亲的子宫内发育。
试管婴儿是(C)A. 体内受精,胎生B. 体内受精,卵生C. 体外受精,胎生D. 体外受精,卵生8.下列和其他三种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明显不同..的是(C)A. 熊猫B. 狗C. 变形虫D. 青蛙9.鲫鱼的生殖特点是(B)A.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C.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D. 体外受精,陆上发育10.下列关于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 体内受精,水中发育B. 体温不恒定C. 卵生,体内受精D. 捕食田鼠等小动物为食11.生物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生殖方式是(B)A.分裂生殖B.有性生殖C.无性生殖D.出芽生殖12.通过__精子__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13.乌龟、蝮蛇、熊猫这三种动物中,属于卵生的是__乌龟__,属于胎生的是__熊猫__,属于卵胎生的是__蝮蛇__。
14.将下表填写完整。
胚胎发育方式发育场所主要营养来源卵生体外发育卵中的卵黄胎生母体子宫内母体卵胎生母体体内卵中的卵黄15.下列动物的受精和生殖方式有哪些相应的特点,请你用线连起来。
《动物的生长时期》同步练习1.如图圆圈中1、2、3表示三种不同的生物,重合部分M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变态发育。
下列哪一项的生物符合题意()A.家蚕、青蛙、水蛇B.蝗虫、家蚕、青蛙C.苍蝇、蝴蝶、壁虎D.螳螂、蚊子、鸽子2.关于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A.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B.完全变态有三个时期C.不完全变态有四个时期D.昆虫是体外受精,体内发育3.“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C.蝉一生蜕皮4~5 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4.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用鳃呼吸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进行呼吸5.下列对青蛙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雄蛙和雌蛙的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B.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C.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D.青蛙的受精卵是在水中孵化的,所以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6.鸡蛋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发育继续进行,必须提供的环境条件是()A.充足的营养物质B.充足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阳光7.下列不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A.园丁鸟用鲜花、浆果和彩色玻璃碎片装饰自己的小庭院B.喜鹊在巢中孵卵C.雌雄丹顶鹤翩翩起舞D.大山雀打开奶瓶的盖取食牛奶8.养鸡场的鸡产下的卵并不是都能孵化出小鸡,只有受精的鸡卵才能孵化出小鸡,受精的卵与未受精的卵的区别是()A.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B.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略大C.已受精的卵,卵黄色浓而略大D.已受精的卵,卵黄色浅而略大9.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分别写出图中的结构:[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动物的生长时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动物生长时期基本知识的理解,加深对不同动物生长过程和特点的认识,同时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并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知识回顾:学生需复习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动物生长时期的相关知识,包括各阶段的特点、生长规律等。
2. 观察记录: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鸡、鸭、鱼等),观察其从出生到成长的不同阶段,并记录下每个阶段的特征变化。
观察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观察对象、生长阶段特征等详细信息。
3. 制作生长周期图:根据观察记录,绘制该动物的生长周期图。
图中应标明各个生长阶段的关键点,如孵化、断奶、换羽等。
4. 编写生长报告:学生需根据所观察的动物和记录的信息,编写一份关于该动物生长时期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动物的生长过程描述、生长阶段的特征分析、环境因素对生长的影响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详细,包括时间节点、环境条件、动物行为和外观变化等。
2. 生长周期图应清晰明了,各阶段的关键点要准确标注。
3. 报告内容要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分析深入,体现出学生对动物生长时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时,应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生长周期图的绘制水平以及报告的撰写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反馈形式:以评分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批改完作业后,将作业发还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
2. 教师可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在下次作业中继续努力。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需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方法。
《动物的生长时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动物生长时期的理解,掌握不同动物生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与预习学生需在课前预习《动物的生长时期》课程内容,并完成相关概念笔记,包括卵生动物与胎生动物的生长周期差异、不同动物生长阶段的关键特征等。
2.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选择一种特定动物(如小鸡、小鸭等),观察其从孵化到成年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详细的生长日志。
日志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或每周的外观变化、行为变化、食物摄入情况等。
3.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小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长等数据,并绘制生长曲线图,以直观展示其生长过程。
4. 小组讨论与报告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数据,共同探讨动物生长时期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每组需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包括对所观察动物的生长阶段描述、关键发现以及讨论总结。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预习内容需与教材同步,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笔记应清晰、有条理。
2. 观察与记录要求观察需持续进行至少一个月,记录要详细、准确,最好每日更新一次记录。
实验数据需真实可靠,生长曲线图应清晰明了。
3. 实验操作要求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遵循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测量数据需准确无误,生长曲线图应使用专业软件绘制。
4. 小组讨论与报告要求小组讨论需充分交流,报告内容需包含组内成员的分工、观察重点、关键发现以及讨论的结论等。
报告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笔记、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生长曲线图的绘制质量以及小组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优秀作业将予以表扬和展示。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动物的生长时期》同步练习1.如图圆圈中1、2、3表示三种不同的生物,重合部分M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变态发育。
下列哪一项的生物符合题意()B.蝗虫、家蚕、青蛙.家蚕、青蛙、水蛇A.螳螂、蚊子、鸽子 D .苍蝇、蝴蝶、壁虎 C )2.关于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B.完全变态有三个时期A.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是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 C.不完全变态有四个时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3 )正确的是(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B 5 ~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C.蝉一生蜕皮4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生物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4 )(.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A.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用鳃呼吸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进行呼吸5.下列对青蛙生活习性和生殖发育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雄蛙和雌蛙的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B.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C.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D.青蛙的受精卵是在水中孵化的,所以水温及水质状况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6.鸡蛋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发育继续进行,必须提供的环境条件是()A.充足的营养物质B.充足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阳光7.下列不属于鸟类繁殖行为的是()A.园丁鸟用鲜花、浆果和彩色玻璃碎片装饰自己的小庭院B.喜鹊在巢中孵卵C.雌雄丹顶鹤翩翩起舞D.大山雀打开奶瓶的盖取食牛奶8.养鸡场的鸡产下的卵并不是都能孵化出小鸡,只有受精的鸡卵才能孵化出小鸡,受精的卵与未受精的卵的区别是()A.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B.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略大.已受精的卵,卵黄色浓而略大C.D.已受精的卵,卵黄色浅而略大9.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4]_______。
1·3动物的生长时期(1)1.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和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2.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1)青蛙的生长周期:受精卵→→→→→死亡或冬眠。
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青蛙3.家蚕的发育:受精卵→→→。
家蚕生长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个期。
蛹不吃不动,体内却在剧烈变化。
家蚕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4.蝗虫的发育:受精卵→→,不经历蛹期。
5.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等生长时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得以延续。
6.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的时间。
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等。
动物通过的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题型一昆虫的发育过程1.如图表示蝽类动物的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与苍蝇的发育过程相同B.该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C.成虫与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差很大D.该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2.蜜蜂的发育过程是()A.受精卵→幼虫→成虫B.受精卵→幼虫→成虫→蛹C.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蛹→受精卵→幼虫→成虫题型二动物的生长时期1.虽然地球上的动物都会有死亡的一天,但地球上的动物没有灭绝,其原因是()A.动物都会死而复生B.动物在生长时期的交相更替中得以延续C.动物自己会从自然界中合成D.人类用科技使他们不灭绝2.下列各项中,描述了生物的一个完整生长时期的是()A.大豆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再枯萎B.人从婴儿期到成年期C.受精的鸡蛋发育成能下蛋的母鸡D.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一、选择题1.翩翩起舞的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家蚕生长发育过程的是()A.受精卵→幼虫→成虫B.幼虫→蛹→成虫C.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受精卵→蛹→幼虫→成虫3.蝌蚪的呼吸器官是()A.肺B.皮肤C.肺和皮肤D.鳃4.下图表示蝴蝶的发育的几个过程,其发育的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5.昆虫的发育有一个特殊的阶段,外表看似一成不变,但虫体发生剧烈变化,这一生长时期被称为()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6.下列哪种生物的发育过程没有经过蛹期()A.蚊子B.苍蝇C.蟋蟀D.菜粉蝶7.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A.受精卵→幼蛙→成蛙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8.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9.下列与动物的寿命有关的是()A.动物的种类不同B.气候、敌害和食物的改变C.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D.,以上各项都有关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B.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C.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D.蝌蚪与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仅在形体的大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二、填空题11.自然界的生命生生不息,是因为生物具有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一、知识点简要1.1、蛙的各个生长发育顺序是:受精卵→蝌蚪—→→。
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鳍(尾)游泳成蛙水、陆两栖肺及皮肤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上要发生很大改变。
2、蝗虫的一生要经过、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若虫、、成虫四个时期。
4、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
5、通过和结合,形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不需要精子和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6、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鱼类、、等;②体内受精的有昆虫、、和等。
7、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昆虫、、两栖类、和鸟类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营养来源是。
②胎生的动物有,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内,营养来源。
③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发育,但营养来自。
8、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
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一、选择题2.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
已知D为卵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3.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蟾蜍发育过程的是()A.受精卵→蝌蚪→幼体蟾蜍→成体蟾蜍B.受精卵→幼体蟾蜍→蝌蚪→成体蟾蜍C.卵细胞→幼体蟾蜍→蝌蚪→成体蟾蜍D.卵细胞→蝌蚪→幼体蟾蜍→成体蟾蜍4.嘉兴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选出错误的说法()A.鱼类一生离不开水,体外受精,卵生第1 页,共6 页。
《动物的生长时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动物的生长时期》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掌握不同动物生长周期的基本知识,理解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动物、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预习作业:学生需提前预习《动物的生长时期》课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生长周期的共性与差异,并准备与家长一起收集至少三种不同动物的生长周期资料,包括各阶段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2.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学生将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教师讲解,完成关于动物生长时期知识的填空题和选择题练习。
同时,学生需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生长过程中的疑问或发现。
3. 观察日记:学生需在课后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其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变化,并拍摄相应的照片或绘制示意图,编写观察日记,描述观察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准确完成练习题,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或发现。
3. 观察日记要求:学生需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观察,记录要详细、真实,照片或示意图要与文字描述相符合。
观察日记应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过程描述、阶段变化记录以及个人心得体会等。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预习作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3. 观察日记的评价将关注记录的详细程度、真实性和描述的准确性,同时也会考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动物的生长时期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动物的生长时期1.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2.青蛙的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3.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4.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5.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知识点二: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如:克隆技术)①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②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
3.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动物的生长时期1.青蛙的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
青蛙的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3.家蚕的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如:蝶、蛾、蚊、蝇、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5.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动物的寿命是指动物的生命周期的时间。
影响动物寿命的较大的因素有气候、食物、敌害等。
例1.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
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
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小蝌蚪用鳃呼吸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答案:C【解析】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选C。
《动物的生长时期第1课时》习题一、基础练习1.“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
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 ) A.卵B.幼虫C.蛹D.成虫2.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列与蝗虫发育相同的是( ) A.螳螂B.家蚕C.菜粉蝶D.苍蝇3.同菜粉蝶、蝇的发育过程相比较,蝗虫的发育过程中没有的时期是( )A.受精卵B.幼虫C.成虫D.蛹期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B.蝌蚪与青蛙的形态结构相似,仅在形体上大小有差异C.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灭绝D.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动物的寿命5. “蚕吐丝结茧”,这里所说的“蚕”与“茧”分别是指( )A.蚕蛾、蚕蛹B.蚕蛾、蚕卵C.蚕蛹、蚕卵D.蚕幼虫、蚕蛹6.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探究。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可能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用鳃呼吸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7. 临朐家蚕的幼体和成体差异很大。
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与之相似的是( )A.蝗虫B.蟋蟀C.果蝇D.青蛙8. 动物的寿命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箭竹大批枯死,将导致________大量死亡;水域污染会引起________的大量死亡。
二、提升练习9.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10.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
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中描述的“死”是指图中的③B.属于①→②→③发育过程的为蝗虫、菜粉蝶C.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②D.两种发育过程的昆虫都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11.下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昆虫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B.该昆虫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该昆虫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若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12. 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你认为图中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 变态发育、卵生、空中飞行B. 变态发育、卵生、体内受精C. 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D. 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13. 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01学习目标1.列举青蛙、家蚕等动物的生长时期,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关注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感知从事科学工作应有的社会责任。
02预习导学一、动物的生长时期1.青蛙的生长时期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的动物。
春末夏初,雌、雄蛙经抱对以后,分别将卵细胞、精子排到水中,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青蛙的生长发育就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①受精卵:青蛙的受精卵表面有胶质的膜,能将许多受精卵连成一团。
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一些,这样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②蝌蚪:受精卵在胶质的膜内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蝌蚪。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头部两侧有外鳃,是呼吸器官;有一条长而扁的尾,用来游泳。
蝌蚪进一步发育,外鳃消失,长出像鱼那样的内鳃,外面有鳃盖,此时的蝌蚪从外形到内部结构都非常像鱼。
③幼蛙:大约经过40 天,蝌蚪先渐渐生出后肢,然后再生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开始用肺呼吸,这时蝌蚪基本上变成了一只幼小的青蛙(幼蛙),继而发育为成蛙。
④成蛙:成蛙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回到水中生活,到了繁殖季节,又开始进行繁殖。
⑤青蛙发育的显著特点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是青蛙、蟾蜍、蝾螈等两栖类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
注意:①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②青蛙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称为两栖动物。
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地理解为既能水生又能陆生的动物。
2.昆虫的生长时期①家蚕的生长时期4.无性生殖像变形虫分裂生殖和水螅出芽生殖那样,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第1课时动物的生长时期基础聚焦1.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A.孵卵B.确定“配偶”C.同时排出卵细胞与精子方便受精D.雄蛙将精子送入雌蛙体内的生殖道内【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雌蛙和雄蛙抱对,有利于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使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故选:C。
2.下列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环境水污染影响最大的是(▲)A.家蚕B.青蛙C.蜂鸟D.家兔【答案】B【解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常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分析】【详解】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
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青蛙的发育过称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所以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蝗虫、蜂鸟、家兔的生殖发育不是在水中,因此青蛙受水环境污染影响最大。
故选:B。
3.小徐在学习本课时内容后,在笔记本中整理了两种生物的生长时期图以及一些注释。
下列注释有误的是(▲)A.图甲可能为家蚕的一生,图中②表示幼虫时期B.图乙可能为蝗虫的一生,图中⑦表示成虫时期C.两图中生物发育经历的时期完全相同D.两图中生物发育的最大差异在于蛹期的有无【答案】C【解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图甲中:①是卵,②是幼虫,③是蛹,④是成虫。
图乙中:⑤是卵,⑥和⑦是若虫,⑧A成虫。
【分析】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昆虫的发育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熟记两种发育方式之间的异同点。
【详解】A、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所以图甲可能为家蚕的一生,图中②表示幼虫时期,A正确。
B、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1)对应学生用书P12—P131.青蛙的生长时期是(B)A. 成蛙、受精卵、幼蛙、成蛙、死亡B.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死亡C. 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死亡D. 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死亡2.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其发育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D)(第2题)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④③②①D. ②④③①3.翩翩起舞的蝴蝶,所处的发育阶段是(D)A.受精卵B. 幼体C. 蛹D. 成虫4.下列选项中,描述了生物完整生长时期的是(A)A. 人从受精卵开始直到死亡B. 人从婴儿期到成年期C. 受精的鸡蛋发育成能下蛋的母鸡D.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动物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B.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将影响生物的寿命C. 生物通过生殖使生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D. 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相似,仅在体型的大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6.侵入某市的“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
你认为防控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是(B)A. 卵期B. 幼虫期C. 翅期D. 成虫期7.如图所示是蚊子的发育过程,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第7题)(1)请写出图中各阶段的名称:A. 受精卵;B. 幼虫;C. 蛹;D. 成虫。
(2)请据图绘制一幅表示蚊子生长发育过程的简图。
【答】(3)从图中可以看出,蚊子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与蝗虫相比,主要差异在于是否有蛹期。
(4)根据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你认为防治蚊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①用药剂杀虫;②清除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③在不流动的水中养鱼,让鱼捕食蚊卵、幼虫和蛹。
8.昆虫两种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
已知D为受精卵时期。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第8题)A. 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B.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解析】A.已知D为受精卵时期,蜻蜓的发育过程应为D→A→C;B.蜜蜂的发育有蛹期,故A为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C.对于蝗虫C是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D.蚕的发育过程中,A是幼虫期,所以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A时期。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命周期的是( )。
A.月相的周期性变化B.一年四季的更替C.蚕由卵到蚕到蛹最后变成蛾,又再产卵D.钟摆来回摆动一次2.虽然地球上的生物都会有死亡的一天,但地球上的生物没有灭绝的原因是( )。
A.生物都会死而复生B.生物在生命周期的交相更替中得以延续C.生物自己会从自然界中合成D.人类用科技使它们不灭绝3.“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
A.早晨和夏天 B.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C.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D.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4.若虫是哪种昆虫的幼虫( )。
A.蝴蝶 B.蝗虫 C.蚊子 D.苍蝇二、填空题1.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__________。
2.动物的一生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长时期。
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__________ 。
3.动物的寿命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剑竹大批枯死,将导致__________大量死亡;水域污染会引起__________的大量死亡。
◇发散拓展设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一位科学家宣称他发明了使人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试说明你的理由。
一、1.C 2.B 3.D 4.B二、1.变态 2.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3.气候食物敌害大熊猫鱼类。
发散拓展好处:使人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星际航行、艺术创作、学习等…。
坏处;破坏大自然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冲击原本的价值观、道德观,引起人口爆炸等。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一、选择题1.据你所知,一只狗与一只乌龟的寿命相比,谁比较长 ( )A.狗 B.乌龟 C.一样长 D.不能确定2.下列生长时期,我们初中生尚未经历的是 ( )A.婴儿期 B.儿童期 C.幼儿期 D.青年期3.蝌蚪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皮肤 C.肺和皮肤 D.鳃4.蝗虫的若虫长成成虫,一般要蜕皮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5.蝗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有无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二、填空题6.如图表示蚊子的发育过程,按图回答: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7.像青蛙那样的发育类型叫做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下作业本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答案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一)
1.B 2.(1)③①②(2)肺和皮肤(3)生活方式形态结构3.幼虫蛹成虫受精卵幼虫成虫4.B 5.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6.C 7.D 8.(1)蛹(2)春蚕到茧丝方尽(答案合理即可) (3)茧对蚕具有保温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二)
1.有性无性有性有性无性2.体内交配生殖道
3.卵生胎生卵胎生4.A 5.D 6.D 7.A 8.B
9.①④⑦⑧⑨②③⑤⑥
10. A B C
在母体子宫内卵生营养来源于母体供给
在母体内发育胎生
在母体外发育卵胎生营养来源于卵细胞中的卵黄11.D 12.D 13.A 14.D 15.D
16.有性未受精卵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