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四大部件之四 节流机构上课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5.09 MB
- 文档页数:51
制冷系统节流机构及工作原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节流机构节流是压缩式制冷循环不可缺少的四个主意过程之一。
节流机构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从冷凝器中出来的高压液体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为蒸发压力;二是根据系统负荷变化,调整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的数量。
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以及阻流式膨胀阀(毛细管)等。
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使高压液态制冷剂受迫流过一个小过流截面,产生合适的局部阻力损失(或沿程损失),使制冷剂压力骤降,与此同时一部分液态制冷剂汽化,吸收潜热,使节流后的制冷剂成为低压低温状态。
一、手动节流阀手动膨胀阀和普通的截止阀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是阀芯的结构与阀杆的螺纹形式。
通常截止阀的阀芯为一平头,阀杆为普通螺纹,所以它只能控制管路的通断和粗略地调节流量,难以调整在一个适当的过流截面积上以产生恰当的节流作用。
而节流阀的阀芯为针型锥体或带缺口的锥体,阀杆为细牙螺纹,所以当转动手轮时,阀芯移动的距离不大,过流截面积可以较准确、方便地调整。
节流阀的开启度的大小是根据蒸发器负荷的变化而调节,通常开启度为手轮的1/8至1/4周,不能超过一周。
否则,开启度过大,会失去膨胀作用。
因此它不能随蒸发器热负荷的变动而灵敏地自动适应调节,几乎全凭经验结合系统中的反应进行手工操作。
目前它只装设于氨制冷装置中,在氟利昂制冷装置中,广泛使用热力膨胀阀进行自动调节。
二、浮球节流阀1、浮球节流阀的工作原理浮球节流阀是一种自动调节的节流阀。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钢制浮球为启闭阀门的动力,*浮球随液面高低在浮球室中升降,控制一小阀门开启度的大小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液量,同时起节流作用的。
当容器内液面降低时,浮球下降,节流孔自行开大,供液量增加;反之,当容器内液面上升时,浮球上升,节流孔自行关小,供液量减少。
待液面升至规定高度时,节流孔被关闭,保证容器不会发生超液或缺液的现象。
制冷系统4大部件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1.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通过回收制冷剂的低压低温气体,然后通过内部的活塞或旋转式机械将其压缩。
2.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它接收高温高压气体,并将其放松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通过与外部环境空气或水接触,从而吸收外部热量,使得蒸发器内的制冷剂从高温气体转变为低温气体。
这个过程会产生蒸发的冷却效应。
3. 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它接收蒸发器中释放出来的低温低压气体,并将其冷却并压缩成高温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过与冷却介质(通常是环境空气或水)接触,使制冷剂在冷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传导给外部环境。
4. 节流装置:节流装置通常是一个阀门或喷嘴,用于控制制冷剂从高压状态向低压状态过渡。
当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时,其压力和温度会急剧下降,从而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压力差,将制冷剂从液体转变为蒸汽,并加热或冷却所需空间。
这四个部件通过协同工作,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了空调、冰箱、冷库等应用中的冷却效果。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工作的制冷循环来完成的。
它包括了四个主要组件: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
1. 蒸发器:空调器的蒸发器是放置在室内的热交换器,其作用是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使其变成低温气体。
蒸发器内部有一蒸发管,在这里制冷剂以低温、低压的形式进入。
2. 压缩机:制冷循环的关键组件是压缩机。
压缩机的作用是将低压、低温的制冷剂从蒸发管中吸入,压缩并提高其温度和压力,使其转变为高压气体。
3. 冷凝器:冷凝器通常位于室外,是另一个热交换器。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时,通过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将其放出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并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4. 节流阀:节流阀是一个细小的管道,位于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
其作用是将高压、高温的制冷剂液体限制在进入蒸发器时的小流量,在经过节流阀后压力降低,使制冷剂变成低压、低温的状态。
这个制冷循环不断循环,通过不断的吸收室内热量和散发热量到室外,实现了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解析|暖通人必懂的制冷系统四大部件我们通常所讲的制冷系统,是由4个基本部分即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组成。
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
今天为大家分析一下制冷的核心四大部件。
一、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通过消耗机械能,一方面压缩蒸发器排出的低压制冷剂蒸气,使之升压到常温下冷凝所需的冷凝压力,同时也提供了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流动所需的动力。
中小容量空调热泵系统常用的压缩机类型包括:活塞压缩机、滚动转子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
其中涡旋压缩机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可靠性高,是低温空气源热泵中最常用的压缩机型式。
1.活塞式压缩机:发明应用早技术比较成熟,但其零部件多,易损坏,维修保养难。
2.转子式压缩机特点:优点: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运动件中心与电机轴一致,体积小;吸排气连续;余隙容积小,效率高。
结构组成:1.气缸;2.偏心轴;3.滚动活塞;4.排气阀;5.排气孔;6.滑片;7.滑片弹簧;8.吸气孔3.涡旋式压缩机特点:* 运动件中心与电机轴一致,体积小;* 没有吸、排气阀,工作可靠、寿命长;* 效率高。
较转子式高5%至10%;* 对液击不敏感;* 吸、排气过程连续,几乎没有气流脉动;* 运转平稳、平衡性好、扭矩变化均匀;* 由于无吸、排气阀,压缩机转速可提高;* 零、部件数量少,重量轻、体积小,较同规格活塞式小40%、轻15%。
二、冷凝器根据用来冷却冷凝器的介质是空气或水,冷凝器按可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大类。
1、风冷式冷凝器:由几组蛇形盘管组成,在盘管外加有肋片。
盘管组成一侧设置冷凝风机。
蛇形盘管多采用φ10×1~φ16×1的小径铜管错排;肋片采用亲水铝箔连续整体片,每片厚度为0.1~0.6mm,片间节矩为1.5~4 mm,多片构成肋片组。
肋片组与盘管之间用液压或挤压胀紧方式固定。
2、水冷式冷凝器:用水冷却高压气态制冷剂而使之冷凝的设备称之为水冷式冷凝器。
制冷系统四大件原理
制冷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由四大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这四大件共同协作,将低温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实现制冷工作。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通过压缩制冷剂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并将其送入冷凝器中。
冷凝器则是将压缩机压缩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散热器的方式冷却成为高压液体,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被带走。
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它通过限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制冷剂在从高压液体转化为低压气体的过程中降温。
最后,蒸发器将制冷剂从膨胀阀释放出来,在这里,制冷剂从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实现制冷工作。
这四大件共同组成了制冷系统,通过互相协作,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实现制冷工作。
掌握这四大件的原理,是学习和了解制冷系统的基础,也是制冷系统设计和维护的必备知识。
- 1 -。
第4章节流机构节流机构作用:一、降压节流;二、调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流量。
在节流降压时,制冷剂通过节流阀孔即会沸腾膨胀而成为湿蒸气,所以又称节流膨胀。
常见的节流机构有热力膨胀阀、手动节流阀、浮球阀、热电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和不具备调节功能的毛细管等。
4.1 热力膨胀阀4.1.1 作用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同时使制冷剂液体节流减压。
热力膨胀阀用感温包(内充与系统相同的制冷剂或其它易挥发的物质)来感受蒸发器出口蒸汽过热度的大小,自动调节阀芯的开启度,控制制冷剂流量。
4.1.2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形式1.内平衡式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在工作时,若忽略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流动阻力,则蒸发过热A――→B(饱和蒸汽)――→C(从A→B→C压力不变为P0)设温包内的压力为P S,蒸发压力P0,弹簧力为P f,当阀门处于某一平衡位置时P S=P0+P ft c↑→P S↑→P S>P0+P f→膜片下压(克服弹力)→阀口开启度增大(开启度与压力P S成正比)2.外平衡式为什么要采用外平衡式?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压力降过大时以R22为例,蒸发温度t0=-10℃,假设t c=-7℃(过热度为3℃)时,P A= P B= P C= P0=354.3kPa,P S=P0+P f如果P A-P B=25.7kPa(相当于降低2℃的饱和压力差),这时如t A=-10℃,则t B=-12℃,若过热度仍为3℃,则t C=-9℃<-7℃,感温包温度太低,则压力太低,不能打开阀门。
想打开阀门,须增加过热度到5℃以上(使C点的温度达到-7℃)。
蒸发器内的过热为有害过热。
因此,用外平衡式来克服这一缺点。
它与内平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膜片与阀的进、出处用隔板隔开,在膜片与隔板之间引一根平衡管接到蒸发器的出口处。
使D点的压力等于C点的压力。
D点的压力降低了,C点的温度可以低一些,即使同样的过热度下,也能打开热力膨胀阀。
采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虽然克服内平衡的缺点,但由于它加工制造和安装都比较复杂,因此当制冷剂流经蒸发器的压力不大时,还采用内平衡式为宜。
制冷四大件工作原理制冷系统是由四大部件组成的,分别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制冷过程。
一、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同时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均升高,最终将其排出。
当制冷剂通过压缩机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通过冷凝器散发出去。
在制冷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压缩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会随着负荷的增减而自动调整,以保证制冷效率和稳定性。
二、冷凝器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将经过压缩机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冷却下来。
冷凝器通常采用传热效率比较高的散热片或管道结构,控制制冷剂在其内部流动来散发热量。
当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时,热量会被吸收,从而使制冷剂温度下降,同时将消耗的压缩能量转化为冷凝器外部的热量。
三、膨胀阀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量和压力。
膨胀阀通过压降控制制冷剂流量,从而使制冷剂在流入蒸发器后迅速膨胀,降低压力和温度,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膨胀阀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节流阀,通过对制冷剂流量的控制来调节制冷系统工作状态。
四、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从而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
当制冷剂流入蒸发器后,由于环境温度低于制冷剂温度,会产生能量差,从而使制冷剂吸收热量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发器通常采用高效的热交换技术,增加制冷剂和周围环境界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制冷效率。
综上所述,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共同协作完成制冷过程。
只有在各个部件的协同作用下,制冷系统才能稳定、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