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量计算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1.85 KB
- 文档页数:2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中重要的一环,曝气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曝气量的准确计算对于保证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
1. 曝气量的定义曝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供给曝气设备的氧气流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为单位。
曝气量的大小影响着曝气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处理效率。
2. 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Q × C × T其中,Q 表示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量(m³/h),C 表示需氧量(COD)的浓度(mg/L),T 表示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h)。
3. 污水处理装置进水量的计算进水量是指污水处理装置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污水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进水量 = A × Qd其中,A 表示人均日供水量(L/d),Qd 表示日均排水量(L/d)。
4. 需氧量的浓度计算需氧量(COD)是指污水中可被氧化消耗的物质的量。
需氧量的浓度可以通过实验室获得,也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家标准。
5. 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计算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决定了曝气设备对污水溶解氧的传递时间,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污水处理装置的类型和设计要求确定曝气时间。
6. 曝气量计算实例假设某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量为1000 m³/h,需氧量浓度为250 mg/L,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为8小时。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曝气量 = 1000 × 250 × 8 = 2,000,000 Nm³/h7. 结论通过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处理效率。
注意:以上所有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中应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理解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并在实际工程中能应用到相关的设计和运行中。
一、曝气量计算:O 2 = 0.001aQ (S o -S e )-c △X V +b (0.001Q(Ne-Neo)-0.12△X V )=?kgO 2/dd /kg 4601000/350108030003.07.0)(MLVSS S S Q yY Xe o t v =-⨯⨯⨯=-=∆)( 式中: Q —每天进水量m 3;S o —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S e —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X V —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Yt--污泥产率系数,0.2-0.7y--MLVSS/MLSS ,0.7a — 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 5计时,取1.47;b — 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 ),取4.57;c —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
x E E G A s =⨯==16.028.0?28.0m 3/d 好氧池每天曝气24h ,设罗茨风机2台,一用一备,则风机鼓风量为Q 风=G s /24/60=x /24/60=Ym 3/min二、产泥量计算:1、d /kg 4601000/350108030003.07.0)(MLVSS S S Q yY Xe o t v =-⨯⨯⨯=-=∆)( △Xv ——排除的干泥量y--MLVSS/MLSS ,0.7-0.8Yt--污泥产率系数,0.2-0.72、干泥量(kg/d )=Yt ×Q×BOD 值+SS 转换率×Q×SS 值—0.065×V×MLSS3、湿泥量(m3/d)=干泥量÷(1-含水率)÷1000三、好氧池容积计算:V=QS 0/N s XN s——污泥负荷kgBOD 5/(kgMLSS ·d) X —污泥浓度mg/L四、加药量1000h /⨯⨯=配药浓度加药量)计量泵流量(Q L 五、曝气量=(进水COD-出水COD )×Q×2÷0.056。
曝气量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kgO2==立方空气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污水需氧量,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和除氮等要求,宜按下列公式计算:O2 = (S o-S e)-c△X V+b[(N k-N ke)-△X V]-[(N t-N ke-N oe)-△X V] 简化:O2 = (S o-S e) +(N k-N ke)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Q—生物反应池的进水流量(m3/d);S 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S 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X 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d);N 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 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 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N oe—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mg/L);△X 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d);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 计时,取;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
去除含碳污染物时,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可采用~。
选用曝气装置和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特性、位于水面下的深度、水温、污水的氧总转移特性、当地的海拔高度以及预期生物反应池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将计算的污水需氧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清水需氧量。
鼓风曝气时,可按下列公式将标准状态下污水需氧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供气量。
式中:G s—标准状态下供气量(m3/h);—标准状态(、20 ℃)下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量(kgO2/m3);O s—标准状态下,生物反应池污水需氧量(kgO2/h);E A—曝气器氧的利用率,以%计。
2。
如何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如何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1.引言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是一项重要的步骤,用于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促进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正确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对于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
2.曝气系统的基本原理曝气系统通常包括曝气装置和曝气设备。
曝气装置是将氧气传送到污水中的关键部件,常用的装置包括曝气槽、曝气管等。
曝气设备则是提供氧气的设备,常见的设备有机械式曝气机和气体分配系统。
曝气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氧气传输到污水中,为微生物提供氧气以促进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3.确定曝气需求确定曝气需求是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的第一步。
曝气需求的计算通常考虑以下参数:- 污水的有机负荷:代表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常用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污水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了解污水中主要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温度和pH值:温度和pH值对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有影响,需要考虑其对曝气需求的影响;- 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条件: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曝气需求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活性污泥法和曝气滤池法的曝气需求不同。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软件模拟等方法来估算曝气需求。
4.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曝气量的计算涉及到氧气的传递系数、溶解氧的浓度和曝气面积等参数。
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氧气需求量 / (溶解氧浓度×氧气传递系数×曝气面积)其中,氧气需求量是根据曝气需求计算得出的数值,溶解氧浓度是根据水体温度、压力和pH值等参数计算得出的数值,氧气传递系数是根据曝气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条件等参数计算得出的数值,曝气面积是曝气装置的有效面积。
5.监测和调整曝气量曝气量的正确监测和调整对于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监测曝气量可以使用氧气传递速率仪等设备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曝气量进行调整。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简介曝气量的计算公式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Q) = 曝气次数(n)×曝气总时间(T)×单次曝气量(Qa)其中:曝气次数(n):曝气装置每分钟曝气的次数。
曝气总时间(T):曝气装置工作的总时间。
单次曝气量(Qa):单个曝气装置每次曝气所供给的空气量。
曝气次数的确定曝气次数(n)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一般来说,曝气次数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废水水质:废水水质越差,曝气次数会增加。
2. 污水负荷:污水负荷越高,曝气次数会增加。
3. 曝气装置的类型和性能:不同类型的曝气装置具有不同的曝气次数。
曝气总时间的确定曝气总时间(T)的确定是指曝气装置工作的总时间。
通常情况下,曝气总时间可以根据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时间来确定。
一般来说,曝气总时间应该与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时间相一致。
单次曝气量的确定单次曝气量(Qa)是指单个曝气装置每次曝气所供给的空气量。
单次曝气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曝气设备的性能参数来计算。
常见的曝气装置有喷淋曝气装置、气扩流曝气装置等。
示例假设废水处理设备的曝气次数为100次/分钟,曝气总时间为60分钟,单次曝气量为10m^3/次。
则曝气量的计算如下:曝气量(Q) = 100 次/分钟× 60 分钟× 10 m^3/次 = 60000 m^3,废水处理设备的曝气量为60000 m^3。
通过对曝气次数、曝气总时间和单次曝气量的计算,可以得到污水处理设备的曝气量。
曝气量的准确计算对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方法、应用与优化引言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而曝气量计算则是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础之一。
准确计算曝气量可以优化污水处理过程,降低能耗,提高处理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曝气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概述污水处理曝气量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而需向曝气池中充入的空气量。
曝气量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和能耗,因此合理计算曝气量对于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曝气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污水体积、温度、气泡直径等。
前置知识在进行曝气量计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知识。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生化处理是核心环节,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生化处理阶段,曝气池是一个重要的设施,它为好氧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确保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降解。
计算公式曝气量计算公式如下:Q = 60SV(氧转移系数α)k(水温)其中,Q为曝气量(m³/h);S为污水悬浮物浓度(g/L);V为曝气池有效容积(m³);α为氧转移系数;k为温度修正系数。
实际应用曝气量计算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阶段,根据污水水质、处理量和工艺要求,通过计算曝气量来确定曝气设施的数量和规格,确保生化处理阶段的氧气供应。
在运行阶段,通过实测曝气池内的溶解氧浓度,结合溶解氧需求和曝气量计算,可以对曝气设施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此外,曝气量的计算还可以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评估提供依据。
例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
根据水质检测数据,进水悬浮物浓度为300mg/L,溶解氧需求为3mg/L。
假设曝气池有效容积为10000m³,氧转移系数α为2%,水温为20℃,根据曝气量计算公式,可得到曝气量为105m ³/h。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
引言
曝气量计算方法
曝气量计算是根据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和污水的处理标准
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曝气量的
计算:
1. 确定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COD是衡
量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而BOD是评估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的指标。
2. 根据污水处理标准确定所需的氧气释放率。
根据不同的污水
处理标准,曝气量的要求也不同。
3. 计算曝气量。
根据污水的COD和BOD值,以及所需的氧气释
放率,可以计算出曝气量。
曝气量计算示例
假设某废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COD为600mg/L,BOD为300mg/L,根据国家标准,废水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氧气释放率为
1.5kgO2/m^3.d。
,根据COD和BOD的值,计算出污水的氧化系数(OX):
OX = COD BOD = 600 300 = 300mg/L
然后,根据所需的氧气释放率和氧化系数,计算出曝气量(AE):AE = OX Q / 1000
其中,Q为每天处理的废水量,单位为m^3。
假设废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废水量为1000m^3,带入上述公式,可得曝气量为:
AE = 300 1000 / 1000 = 300kgO2/d
结论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2. , . 废水处理技术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曝气量设计计算——经验公式曝气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我试着按各种方法算了一次,发现差异较大,现发上来,请大家评评,用哪种方法较准确。
参数:水量:46吨/小时, COD:1200mg/l,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接触氧化池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活性污泥池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调节池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方法二: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O2计算每小时BOD去除量为0.6kg/m3×1100m3/d÷24=27.5kgBOD/h需氧气:27.5×1.5=41.25kgO2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空气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空气=177.04 kg空气空气的密度为1.293 kg/m3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20%,则实际需空气量为:136.92m3÷0.2=684.6m3=11.41m3/min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曝气强度一般为10-20 m3/ m2h ,取中间值,曝气强度为15 m3/ m2h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调节池曝气强度为3m3/ m2h,面积为120 m2则空气量为3×120=360m3/h=6m3/min总共需要37.35 m3/min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350只,需气量为3 m3/h只则共需空气350×3=1050 m3/h=17.5 m3/min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6 m3/min,共需空气:23.5 m3/min仅供参考,大设计院一般用气水,我们设计用经验值大约1公斤COD需要1公斤氧气,1kg氨氮需要45.7kg氧气。
进水条件、基本参数:水量不大于 100 立方米/小时;
COD 不大于 2000 mg/l
BOD 值取 1/2COD 值
曝气量方法一(气水比)计算式:
1、接触氧化池 15:1:既一立方米污水需 15 立方米/分钟空气;
2、活性污泥池 10:1:既一立方米污水需 10 立方米/分钟空气;
3、调节池 5:1:既一立方米污水需 5 立方米/分钟空气;
曝气量方法二(按去除 BOD)计算式:
去除 1 公斤 BOD 需 1.5 公斤 O2计算
曝气量方法三(曝气强度)计算式
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
曝气强度一般为 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 15 m3/ m2h
调节池曝气强度为 3m3/ m2h
曝气量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式
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数和每只需气量。
调节池的需气量 6——15 m3/min,。
曝气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我试着按各种方法算了一次,发现差异较大,现发上来,请大家评评,用哪种方法较准确.参数: 水量:46吨/小时, COD:1200mg/l, 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接触氧化池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活性污泥池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调节池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方法二: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O2计算每小时BOD去除量为0.6kg/m3×1100m3/d÷24=27.5kgBOD/h需氧气:27.5×1.5=41.25kgO2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空气,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空气=177.04 kg空气空气的密度为1.293 kg/m3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20%,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 m3÷0.2=684.6m3=11.41m3/min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曝气强度一般为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15 m3/ m2h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调节池曝气强度为3m3/ m2h,面积为120 m2则空气量为3×120=360 m3/h=6m3/min总共需要37.35 m3/min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350只,需气量为3 m3/h只,则共需空气350×3=1050 m3/h=17.5 m3/min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6 m3/min,共需空气:23.5 m3/min。
SBR法相关计算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顺序批处理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废气处理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SBR法的相关计算。
1.污水处理计算:Q=n*Qc其中,Q为污水流量,n为蓄水期次数,Qc为一蓄水期内的进水流量。
(2)曝气量计算:曝气量是指在SBR法中为了提供氧气而需要向反应器中通入的空气量。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曝气量:V=Q*(Ss-Se)*C/TT其中,V为曝气量,Q为污水流量,Ss为溶解氧饱和度,Se为溶解氧浓度,C为曝气因子,TT为反应周期。
2.污泥处理计算:(1)污泥产量计算:根据污泥浓度和污水处理流量,可以计算出污泥的产量。
常用公式如下:X=S*Q其中,X为污泥产量,S为污泥浓度,Q为污水处理流量。
(2)污泥浓度计算:根据SBR法处理污水的流程和周期,可以计算出污泥浓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X/Q其中,S为污泥浓度,X为污泥产量,Q为污水处理流量。
3.废气处理计算:(1)废气流量计算:根据废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及处理要求,可以计算出废气流量。
常用公式如下:Qg=Qw*G其中,Qg为废气流量,Qw为废水流量,G为气水比。
(2)废气处理效率计算:废气处理效率是指废气处理装置在清洁废气出口中所实现的废气处理效果。
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废气处理效率:ηg = (Cin - Cout) / Cin * 100%其中,ηg为废气处理效率,Cin为废气进口浓度,Cout为废气出口浓度。
以上是SBR法相关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和方法,具体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如何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向水中引入氧气来促进污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
因此,计算污水处理所需的曝气量是非常重要的。
曝气量的计算是基于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过程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来计算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1. 斯托克斯公式法(Stokes's Formula):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曝气池中的均匀曝气。
按照斯托克斯公式,曝气量(Q)可以通过公式Q = ρnxAxC计算得出,其中ρ是水的密度,n是生成的气泡数量,A是曝气系统的截面积,C是单位曝气量所需的气泡排放量。
2. 塔柱宽度和高度法(Width and Height Method):这是一种用于计算曝气塔柱尺寸的方法。
首先,确定需要的曝气量和平均温度。
然后,根据曝气孔口的直径和气泡的上升速度计算塔柱的宽度和高度。
3. 氧需量法(Oxygen Demand Method):根据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来计算曝气量。
COD是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指标,可以用来确定曝气所需的氧气量。
4. 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曝气法(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ethod):根据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来计算曝气量。
通过测量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可以推算出曝气所需的气泡数量和曝气量。
5. 污泥投加量法(Sludge Recirculation Method):通过投加污泥来增加混合液中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和氧气传质速率。
根据污泥的投加量和混合液中有机物的浓度来计算曝气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对曝气量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计算曝气量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所使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要求。
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曝气量:-污水的流量和性质:曝气量应根据污水的流量和相关的特性来计算。
-操作温度: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温度会影响氧气的传输速率和溶解度,因此需要考虑操作温度对曝气量的影响。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1. 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曝气系统是其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曝气量的合理计算非常关键,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运营成本的提高。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
2. 曝气量的定义曝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曝气系统向污水中供氧的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气体/小时 (Nm3/h) 为单位。
曝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3. 曝气系统的组成曝气系统由曝气装置和供气设备组成。
常见的曝气装置有喷射曝气装置、扩散曝气装置和搅拌曝气回流装置等。
供气设备则通常包括空气压缩机和气体输送管道等。
4. 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曝气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水质参数和气体利用效率等。
以下是常用的曝气量计算方法之一:4.1 BOD5法BOD5法是通过对污水中的可生化有机物进行测定,然后根据不同处理工艺的要求来确定曝气量。
该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
公式如下:Qr = BOD5 × K / e其中,Qr为曝气量,BOD5为污水中的可生化有机物浓度,K为处理工艺所需的曝气系数,e为气体利用效率。
4.2 COD法COD法是通过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然后根据不同处理工艺的要求来确定曝气量。
该方法适用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公式如下:Qr = COD × K / e其中,Qr为曝气量,COD为化学需氧量,K为处理工艺所需的曝气系数,e为气体利用效率。
4.3 其他方法除了BOD5法和COD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曝气量计算方法,如曝气能量法、曝气负荷法等。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曝气量的确定。
5.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曝气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污水处理的具体情况和工艺要求。
通常需要进行现场调研和水质分析,以得到准确的曝气量计算结果。
还需考虑到曝气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以实现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
6.污水处理曝气量的合理计算对于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非常重要。
规范法计算公式一O2abcS0SeNkNkeNtNoeNeQY1y方法二fYhftbhO2方法三a b Fw7404.0304污水需氧量,kgO2/d1.47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S计时a为1.474.57常数,为4.57kgO2/kgN,其含义为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1.42常数,为1.42,其含义为细菌细胞的氧当量200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40进水凯氏氮浓度(mg/L)2出水凯氏氮浓度(mg/L)50生物反应池的进水总氮浓度mg/L18生物反应器硝态氮浓度mg/L1.5曝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vss/L)10设计污泥龄(d)50000生物反应器进水流量(m3/d)6300排除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的量kg/d756排除生物反应器微生物含氮量kg/d1污泥总产率系数kgMLSS/kgBOD50.7MLSS中MLVSS所占比例4626.0507150.90.6异养菌产率系数取0.6kgSS/kgBOD50.706359960.00810反应池设计泥龄d10129.87602污水需氧量,kgO2/d1.42去除每kgBOD5的需氧量kgO2/kgBOD0.42氧化每kgBOD5的需氧量,一般取0.42-0.53kgO2/kgBOD5 0.12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一般取0.11-0.19kgO2/kgMLVSS.d 0.12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12780污水需氧量,kgO2/d曝气池的污水需氧量应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等计算确定设计值设计值设计值估算估算估算设MVSS为3000mg/L设计值设计值设计水温10度53kgO2/kgBOD5 kgO2/kgMLVSS.d设计值。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生物微生物附着在接触器内,利用其降解有机物质的能力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设计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参数包括污水处理能力、氧化池尺寸、接触器高度、曝气量等。
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能力、氧化池容积及曝气量的计算。
一、污水处理能力的计算公式:污水处理能力(Q)=年排水量(V)/运行年数(N)V:单位时间内排入氧化池的污水量N: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的寿命,通常为15-20年二、氧化池容积的计算公式:1.常用全混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容积(Vc)的计算公式:Vc=Q/最小停留时间(Tm)Q:污水处理能力Tm:污水在氧化池内停留的最短时间2.循环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容积(Vc)的计算公式:Vc=Q/氧化池内实际停留时间(Th)Q:污水处理能力Th:污水在氧化池内停留的实际时间三、曝气量的计算公式:曝气量(Qa)=Q×SQ:污水处理能力S:污泥产生速率,取决于单位时间内进入氧化池的有机物质的浓度及降解效果四、其他设计参数:1.接触器高度的确定:根据氧化池内的水曝气以及氧化物的混合程度,通常氧化池高度为7-10m,并应考虑污泥堆浆区的高度。
2.曝气系统的确定:曝气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生物附着膜的氧的需求,并保证有效的气泡分布。
3.曝气时间的确定:曝气时间取决于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降解速率,通常情况下为6-8小时。
综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和计算公式包括污水处理能力、氧化池容积、曝气量等。
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实际运行情况、水质要求和设备费用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参数: 水量:46吨/小时,COD:1200mg/l,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
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接触氧化池15:1,则空气量
为:15×46=690m3/h,
活性污泥池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 调节池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
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
方法二: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O2计算
每小时BOD去除量为
0.6kg/m3×1100m3/d÷24=27.5kgBOD/h
需氧气:27.5×1.5=41.25kgO2
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空气,
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空气=177.04 kg 空气
空气的密度为1.293 kg/m3
则空气体积为:177.04k g÷1.293 kg/m3=136.92 m3
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20%,
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m3÷0.2=684.6m3=11.41m3/min
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
曝气强度一般为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15 m3/ m2h
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
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
调节池曝气强度为3m3/ m2h,面积为120 m2则空气量为
3×120=360 m3/h=6m3/min
总共需要37.35 m3/min
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
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350只,需气量为3 m3/h只,
则共需空气350×3=1050 m3/h=17.5 m3/min
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6 m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