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路基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84.42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0 前言在公路建设中,尤其在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由于软基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要求高,工期长,费用大,给勘察、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目前,对于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勘察,尽管布置了大量的物探、触探、钻探等勘察工作,取了大量的试验样品进行室内试验,但往往由于对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解不够,尤其对软土的生成年代、沉积环境、周边地形、地貌、古地理、气候等了解和分析不够,仅凭室内试验结果来提供设计用的各项物理力学性参数,有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软土的自然属性和工程属性。
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
1 软土的概念软土是一种天然含水量大(接近或大于液限)、压缩性高(a1-2>5kPa-1)、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0、抗剪强度低(快剪的内摩檫角?准<5°、凝聚力c<20kPa)的细粒土。
软土具有软松、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和结构灵敏的特点。
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工程设计中要认真阅读软土地基六个方面的资料,全面分析所在地段的软土特征。
这六个方面是:(1)各土层土壤成因;(2)各土层土壤类别;(3)各土层土壤所处状态;(4)各土层土壤四大物理指标,K(压实系数),δ(干容重),ω(含水量),e0(天然孔隙比);(5)规范所指软土和习惯所称软粘土所处层位与层厚;(6)钻探孔位地基承受不同荷载(路基、路面,折算成土柱高度)条件下的主固结沉降计算值,以及各钻探孔位承受不同填土荷载条件下的主固结沉降计算值。
2 软土的工程特性2.1 变形量大软土中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其孔隙比e大于1.0,受力后压缩量自然较大,有些软土含水量达60%以上,e大于1.5,则压缩性更高。
更有泥炭类的软土含水量高达200%-500%,土体大部分由水构成,荷载一加,水从孔隙中挤出,土就向泡沫塑料一样被挤出。
2.2 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软土的颗粒组成以粘粒为主,尽管孔隙比大,但单个孔隙却很细,水在孔隙中流动较难,因此,渗透性很低,渗透系数一般在10-7cm/s-10-8cm/s数量级。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及软土地基处理发布时间:2021-07-15T16:19:06.79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7期作者:李小锋[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李小锋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岸区 40006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在路基设计中需要对路基进行控制。
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必须认识到路基通常是高速公路下面的天然地层。
为了使路基坚固稳定,必须选用固体材料对填筑场地的土层进行压实,以保证高速公路的稳定性。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
如果有关建设、设计部门不作适当处理,会给公路路况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软土地基;处理引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状况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和影响因素,在公路交通网建设中,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都是多点交汇,但由于其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广,跨越高速公路的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设计中应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
1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地基的主要特点是抗压强度低,粘性高,保水性好,流动性强,以泥沙为主。
以沿海、盆地、河流冲积区为主。
对路基工程的危害主要是软土强度低,在外力作用下会对路面造成剪切破坏,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沉降、路面开裂、积水漏水、路面平整性差等。
因此在路基施工前,一定要严格把关,对各种条件下的软土地基进行分析、设计,探讨符合实际的施工措施,以达到经济实用的要求。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应根据现场软土深度、路基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结合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进行研究。
不同方法将产生不同的路基变形情况。
2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要求2.1以实际出发,保证路基质量高速公路路基设计阶段,应根据公路实际情况和公路需求,结合公路标准规范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
此外,还应在设计阶段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差异、地形地貌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以避免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相符的现象。
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及软土地基处理发布时间:2021-04-15T15:03:05.5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唐友正[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唐友正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在路基的设计上需要进行管控,在公路路基的设计中,需要了解路基通常是高速公路下的一个天然地层,要想路基达到坚实而稳定的效果,就需要在填方的地段,选择坚实的材料来压实土层,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的稳定性。
当修建高速公路时,会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如果相关的施工设计部门没有处理得当,会对高速公路的路况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软土地基;策略分析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状况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和影响因素,在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中,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一般都是多点交汇,而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的区域分布较广,高速公路跨越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设计时应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
1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要求1.1以实际出发,保证路基质量在进行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实际的道路情况和道路需求,结合标准的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
在设计阶段,还要考虑到当地地区的气候条件、温度差异、地形地貌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避免因不同地区在气候环境、地形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施工设计不符合实际施工的现象。
1.2把安全作为设计的前提不管是在哪一种工程施工中,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也不例外。
路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路基的设计时,需要确保路基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来进行之后设计工作的开展。
2软土地基概述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主要指的是压缩量较好,但总体强度较低的软弱土层。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
1.1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1.1.2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指南;1.1。
3贵州省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法律和要求;1.1.4工程承包合同、协议、纪要等有效合同文件;1.1.5建设单位明确的施工日期、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及关键工程控制要点;1.1。
6现场踏勘获取的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条件,水电路临时租地等情况,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机械等;1.1.7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经济方面的实际情况;1。
1。
8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
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范围为:沿德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软土地区路基工程.本方案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软土地区路基施工要点的保证,未涉及的各种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执行。
2、工程概况本合同路线起点位于官舟互通,起点桩号K35+400,终点位于官庄1号桥终点岸的路基上,距离官舟水库边的G326国道约200m。
本合同段终点桩号右幅K47+940(左幅K47+904.736),全长12。
54Km.主要工程为桥梁、隧道及官舟互通、官舟服务区。
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双线四车道,设计车速80km/h.合同工期自2013年09月15日至2015年09月14日,合同段总价为5。
0917亿元.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有1座互通、1处服务区、4座隧道、5座大桥、2座中桥.其中主线路基长7.8公里、桥梁长1520。
6m、隧道单洞长7261m。
桥梁7座.路基土石方填方共计240万m3、挖方共计185万m3。
涵洞及通道共42道。
本项目软土地区都处在水稻田地,常年受水浸泡,含水量较大,为高液限粘土,褐色或黑色淤泥状,其中,图纸揭示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共有六段如下:根据现场勘察,图纸遗漏以下几段:官舟服务区(K38+360-K39+160),淤泥平均深度4m,淤泥数量约25万方;ZK44+380-ZK44+700,淤泥平均深度约2。
基础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t he Ground 高速公路路基拓宽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the Widening of Expressway Subgrade王帅,魏斌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WANG Shuai,WEI Bin-bin(CCCC Highway Consultants Institute Co.Ltd.,Chengdu610041,China)【摘要】为了减少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拓宽项目的病害,分析了软基沉降计算理论及换土垫层法、铺土工格栅、采用轻质填料、水泥搅拌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软基处治措施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以某高速公路拓宽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泥搅拌桩处治前后,新老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以评价其处治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ease of h ighway widening project in soft soil are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range of s oft foundati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 theory and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such as soil changing cushion method,geogrid laying,lightweight filling,cement mixing pile,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etc..Taking a freeway widening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uneven settlement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roadb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 ement mixing pile is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拓宽;软土地基;处治措施[Keywords]highway;subgrade widening;soft soil foundation;treatment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9467(2021)03-0037-03 [DOI]10.13616/ki.gcjsysj.2021.03.2141引言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数逐年增加。
软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及处理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以促进其他业务发展。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会遇见软土条件,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软土,就会对公路建设的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技术应该越来越重视。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软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及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问题;处理方法引言软土路基的建设是直接影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有针对性的施工,应结合江苏地区周边环境的独有情况进行合理化的分析和探讨,最大限度地保障软土路基的建设符合国家的规范标准。
1、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地质,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软土强度弱、压缩性高,通常含有有机物质。
在施工中,软土地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是高压水性,软土的孔隙较大,含水量也很大,容量小,并且有很多微生物、腐殖质等,所以软土地基压缩性很高,并且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
其二是透水性差,软土地基的透水性十分低,垂直层面基本上是不透水的,这对公路施工中的排水固结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在开始承载外在压力时,水压力都比较高,对地基的强度造成了削弱。
其三是触变性,软土地基主要是絮凝状沉积物,在原状土未受到外在力损伤时,土体结构强度还比较高,但是一经影响,结构就会被损坏,强度也会迅速下降,或者是呈现稀释状况。
这就是所谓的软土触变性,所以软土在承担振动荷载之后,极易产生侧向移动、沉降等现象。
其四是流变性,流变性在压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生土变形,让土层强度低于瞬时强度,这对公路施工中边坡处理工作有很大影响。
2、公路设计中软土的问题2.1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是道路基础中最常见的问题。
由于软土的特性,如流变性和高含水量,这些将极大地影响公路软土地基路基的稳定性。
在公路建设结束时,容易造成软土路基,由于处理不当导致沥青质减少的问题,它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为此应加强技术研究,避免公路建设中的公路沉降问题。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方案一、前言软土地区在公路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软土条件下路基的稳定性是影响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十分关键。
因此,本文将介绍软土路基的特点、处理原则及常见的路基处理方案,以期为软土地区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二、软土路基特点1. 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常见的地质问题包括土体松软,含水量大,固结性差等。
2. 易受水分影响:软土路基常受雨水、地下水等水分影响,导致土体松软,稳定性降低。
3. 膨胀性大:软土路基常具有一定的膨胀性,易受水分影响产生体积变化,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4. 可塑性较强:软土路基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易产生沉陷和变形。
三、软土路基处理原则1. 改善土质:通过改良土体的方式,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2. 排水和防水:加强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水分影响。
3. 避免荷载传递:减少路基对软土的荷载传递,采取轻型结构或分层填筑等措施。
4. 提高路基稳定性:采取加固措施,提高软土地区路基的稳定性。
四、软土路基处理方案1. 路基加厚路基加厚是解决软土路基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增加路基的厚度,减小软土地区路基的应力传递,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但这种方法会增加工程造价和消耗土石材料,并且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不可行。
2. 土体改良(1)水泥混凝土路基水泥混凝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通过在软土地区的路基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层,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基可有效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陷,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路基上水泥混凝土层与路面层要相互配合,确保路面层的稳定性。
(2)灰土法灰土法是一种通过加入石灰或石膏等物质改良软土路基的方法。
石灰和石膏能够与软土中的粘土颗粒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减小土体的可塑性、膨胀性,提高抗压强度。
但需要根据软土地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改良剂和控制改性剂的用量,确保改良效果。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我们日常中接触的软土具有较差的物理特性,其特点是强度低、含水量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高速公路具有技术标准高,造价昂贵的特点,所以保持路基稳定性和防止路基变形已成为当今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特别是高速公路经过软土地区时,稳定性的保持和防止路基变形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因此,关于高速公路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应当成为当今公路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加强软基的处理对于道路畅通,确保交通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笔者针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和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特点;处理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
其中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路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质量的好坏。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一旦忽视了对路基的处理,将会对日后公路的使用及运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公路网开始修建,诸多区域具有软土厚度深,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这给正在修建中的高速公路施工及使用带来了诸多问题,怎样对类似路段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常,软土路基问题及其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其原因是软土的成分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
粘粒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
这些矿物晶粒很细,呈薄片状,表面带负电荷,它与周围介质的水和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偶极水分子,并吸附于表面形成水膜,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沉积形成各种絮状结构。
第二,强度及稳定问题:当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软土路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造成路堤塌方、失稳及桥台破坏。
浅析公路设计中软土地基设计针对公路中的软土地基,若软土地基设计不到位,则可能会出现工后沉降、路基承载能力低等情况,致使建设的公路不能正常使用,由此可知,软土地基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设计方案,以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一、软土地基概念及基本特征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对软土的定义是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及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软土常指河流中下游地区埋有的深厚第四纪松软覆盖层。
一般将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及天然抗剪强度小于35kPa的细粒土均称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渗透性弱、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等特性。
天然软土一般都具有高含水量(天然软黏土的含水量在34%~72%之间,一般接近或大于液限,属于流动状态)、高孔隙比(在1.0~1.9之间,一般属于淤泥或淤泥质土,其中淤泥质土占多数)、高压缩性(压缩系数一般在0.005~0.02MPa-1之间)及低渗透性(渗透系数大部分为1×10-4~1×10-8cm/s之间,在荷载作用下固结很慢,强度不易提高)和低抗剪强度(快剪黏聚力约为10kPa)、灵敏度高等特征。
二、公路中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原则分析软土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路堤不会产生局部和整体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公路使用期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保证路面结构的完整和车辆高速平稳行驶。
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公路选线时,应尽可能选择软土分布范围最窄、软土层最薄的地段通過,尽量靠近山丘、地势较高或取土条件较好的地段;在宽阔的软土平原上,线路应尽量远离河流、渠道或池塘;在低缓丘陵地区,路线不宜通过封闭或半封闭洼地;路线行经山间谷地软土时,应尽量避免从基底横向坡度较陡处通过。
在进行纵断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软土地基、地下水位、桥涵最小高度以及路堤极限高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路堤。
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摘要:在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速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多。
大部分高速公路工程跨越多个区域,需要在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施工,面临诸多施工问题。
尤其在软土地质条件下,路基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很容易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本文对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工程特性影响,经常会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地质环境,软土层就是其中之一。
软土层比较松软,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很容易造成沉降、下降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使用寿命。
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该结合软土层特点和施工要求,采取有效的工艺处理措施,提升路桥承受能力。
通常,软土路基渗透性不足,常见问题为不均匀沉降,需要采用专业化的处理手段,可以从土质、路况等多个角度着手,确保处理效果。
一、高速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造成的影响(一)软土路基特点在高速公路沿线,软土和软弱土连续分布,呈现为透镜体状。
软土埋深根据地势高低变化出现起伏,普遍为连续分布,部分地区会出现透镜体状分布的情况,埋深最大达到7.6m,大部分埋深处于3.0m-7.0n之间,厚度最多不超过3.0m,部分地区厚度会达到4.5m,也有一些地段呈现为多层分布[1]。
物理性质为天然含水量在30.1%-42.9%之间、孔隙比在0.91-1.23之间,压缩模量最小为2.74MPa,最大可达到6.83MPa。
(二)软土路基影响从前文可以看出,软土具有土层松软的特点,孔隙中含有大量泥炭、松散砂石,所以渗透性不佳,抗压能力不足。
在实际施工中,路基可能受到压缩,如果压实不充分,则会出现沉降问题,路面很容易凹凸不平,造成桥头跳车等问题。
如果施工季节为雨季,则雨水渗入路基,会造成基础结构被侵蚀,严重影响公路工程使用寿命。
由于渗透性不足,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压力,所以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道路软基段路基路面施工分析摘要:对于公路工程而言,由于其施工内容的复杂性,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
由于软土路基渗透性低,沉降不均匀,容易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采用软基处理技术,以保证公路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软段1软土地基的特点由于软土地基的渗透性很低,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因此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垮塌。
其次,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软土地基的沉降是常见的,这是软土地基沉降的不可预测性。
例如,软土地基的固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土体液化软化。
最后,整个结构受到威胁。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非常松散,含水量非常大,超过承载能力就会造成沉降问题,即软土地基的压缩性。
2公路路基设计中软基的常见处理技术2.1排水固结法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排水固结法可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
这种技术主要针对含水量过高的软土地基,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该技术主要由排水系统和压力系统组成。
针对软土地基渗透性差的特点,真空预压、超载预压和降水预压是有针对性的排水处理方法。
真空预压法是最常用的预压法,铺一层沙子垫表面的软土地基,同时埋排水管,然后使用一个封闭的电影从大气中分离的基础,然后通过真空抽水设备建立一个真空区域,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
超载预压是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但超载预压阈值难以控制。
降水预压法类似于真空预压法,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设置人孔和塑料排水层。
2.2强夯法强夯法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强夯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锤头在一定高度的重物自由落体,使基础的强度反复撞击,使基础变得更加紧凑,有效地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
而对于饱和度较高的非饱和土,强夯法对软土路基的附着力强,效果差。
2.3换填施工处理技术2.3.1现场测放软基处理开始前,由测量组按照设计图纸借助全站仪等仪器设备对软基具体位置及标高开展准确的测量放样。
为便于现场施工,在基坑的两侧应分别加宽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