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0.98 KB
- 文档页数:1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病患,分为肩锁关节脱位组与锁骨远端骨折组各20例,通过锁骨钩钢板干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关节情况。
结果:治疗疗效上,肩锁关节脱位组中疗效优者为18例,疗效良者1例,差者1例,治疗优良率为95%,锁骨远端骨折组中,疗效优者为18例,疗效良者2例,差者0例,治疗优良率为100%。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效果长久稳定,不适感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多发的骨科创伤,其中肩锁关节脱位在上肢肩关节损伤接诊率中占据13%左右,其源于患部受到暴力作用而引发的肩部下榻,患侧部位的肢体在外展、内旋位情况下,肩锁和喙锁的韧带受到了较大的创伤。
一般普通轻微情况可运用保守治疗干预,但是重度情况则需要手术介入。
一般采用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手术进行,促使关节的结构重建【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病患,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为17例;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0.3±2.4)岁;其中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病患各20例,没有双侧受伤者;治疗延误时长为2-5d,平均为(2.4±1.4)d;临床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患肢上抬活动受到局限,关节活动时患侧的肩部会有疼痛加剧感;患侧受伤肩部有小范围隆起、畸形,隆起处可以进行弹性的向下按压,肩锁关节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局部可以进行上下按压;所有脱位与骨折病患均通过影像学得到确诊,同时保守治疗不能达到有效性,局部手术干预治疗的相关指征,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手术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与观察临床中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钩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3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依据,31例患者均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在31例患者出院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31例患者经kavisson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其中27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0例患者为差,总有效率为100%;31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31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钢板螺丝松动,愈合程度较好。
结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愈合情况也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标签: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并发症发生率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据有关数据显示:骨科每接诊10例患者,其中就有1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肩锁关节脱位主要的致病原因以外伤或暴力因素为主[1-2]。
常见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患处肿胀患者的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发病率的8%~12%,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患处畸形、有塌陷及外翻的趋势、痛感明显、患处皮下淤血等。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以前临床中多运用外固定术或克氏针、钢丝等固定术,甚至喙突上移术进行治疗,但常会出现复位不良,固定不充分,不稳定,并发症较多,而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3-4]。
锁骨钩钢板治疗是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术式,目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当中,本文主要研究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为保证本次临床观察的顺利进行,笔者所在医院特将骨科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3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AO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目的:评估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2010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与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采用锁骨钩钢板(试验组)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
统计并比较AO锁骨钩钢板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患者肩锁关节功能恢复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优良率为85.29%,试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AO锁骨钩钢板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创伤小,肩锁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损伤,由于患者肩锁关节稳定性结果被破坏,受损部位手术固定较为棘手[1]。
传统内固定治疗时,虽然操作简便,但由于肩锁关节部位受到强大的拉应力,易导致固定不牢,内固定效果不佳[2]。
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方法的出现为其治疗,特别是伴随喙锁韧带损伤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与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3]。
本院将2010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与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7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与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AO锁骨钩钢板(试验组)及传统内固定方法(对照组包括克氏针或联合张力带固定,螺钉固定)治疗。
试验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68岁,平均(34.1±6.2)岁,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0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7~65岁,平均(33.2 ±6.9)岁,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18例。
24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其位置表浅,受直接外伤容易引起该病。
按Toossy分度,Ⅲ度损伤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关节水平稳定及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平衡复位肩锁关节及远期良好的功能非常重要。
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2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AO锁骨钩钢板手术方法治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均因外伤造成,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17~60岁,平均30.5岁。
损伤原因: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8例。
新鲜脱位22例,陈旧性脱位2例。
脱位分型主要参照Toossy分型,均为Ⅲ型,伴锁骨远端骨折8例、颅脑外伤2例、胸部外伤4例,伴其他部位骨折6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肩关节后部垫高,头部转向健侧,切口自肩峰沿锁骨至喙突呈弧形,钩钢板肩峰部再向后背部切口沿长,显露肩锁关节及喙锁韧带,清除关节内血肿和影响关节复位的关节囊碎片,将脱位肩锁关节复位后,钩钢板在肩峰后侧钻孔为钩从肩峰下钻出孔,外展及上举肩关节使肩锁关节复位,钢板预弯后紧贴锁骨上方的骨皮质,固定螺钉,直接修复肩锁韧带及喙突韧带。
2 结果2.1 疗效评价标准参考Karlsson标准,肩锁关节修复术后疗效分3级。
A 级:优,关节不痛,正常肌力,肩关节能自由活动,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解剖位置或半脱位间隙<5 mm;B级,满意,微痛,功能受限,肌力中等,肩关节活动度在90°以上,X线片显示患侧肩锁关节间隙较对侧宽5~10 mm;C级:差,疼痛并在夜间加剧,肌力不佳,肩关节活动度在任何方向皆<90°,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仍脱位。
2.2 治疗效果本组住院时间8~16 d,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肩锁关节间隙正常。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24个月。
术后12 d肩锁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一、引言锁骨作为人体唯一横向连接肢体的骨头神经血管束,是肩膀和上肢的重要支撑。
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已经成为普遍适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旨在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收治了5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为17岁到45岁。
2.2 研究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锁骨钩钢板技术。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彻底消毒和手术准备;2.用麻醉针进行局部麻醉;3.确定好人体锁骨的位置和肩锁关节的位置;4.给锁骨钩钢板进行位置确定和钩针预备;5.进行健康人肩型和锁型设计;6.进行手术并建立好肩锁关节钩;7.使用放置钩的方式进行定位和保留钩头;8.处理骨周着急和组织伤口;9.肌腱和韧带的放置和结合;10.切口整合和关闭。
随后,我们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观察,主要观察以下指标:1.疼痛: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评测;2.活动度: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活动度评测。
通过以上指标来评估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三、结果分析3.1 疼痛评测在锁骨钩钢板治疗后1周,约有22例患者感觉疼痛,但疼痛程度较轻,无需特殊处理。
治疗后1个月,疼痛感明显减轻,只有9例患者仍有微弱的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
治疗后3个月,疼痛感大幅减轻,仅有4例患者仍有轻微疼痛感。
治疗后6个月,无任何疼痛不适感。
3.2 活动度评测在锁骨钩钢板治疗后1周,约有10例患者活动度受限,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活动度迅速恢复。
治疗后1个月,有3例患者仍有活动度受限,但已无影响生活和工作。
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活动度已完全恢复。
治疗后6个月,患者活动度较健康人略有差别,但仍可正常工作和生活。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分析锁骨外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多见,常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断裂,造成锁骨远端向上、向后移位。
我院2004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0例,临床实践表明此方法固定牢靠,患者能早期活动肩关节,避免手术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5岁,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NeerⅡ型锁骨外端骨折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5d。
1.2 手术方法:颈丛麻醉,取仰卧位患肩抬高20-30°,切口自锁骨外1/3至肩峰呈弧形,显露肩锁关节及骨折的锁骨断端,将骨折端及脱位肩锁关节解剖复位,将钢板钩端插入肩峰后下方,体部平贴锁骨,螺丝钉固定,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
术后患肢悬吊固定3-5d后,即开始指导患者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疗效评定参考Karlsson标准[1]:优:不痛,有正常肌力,肩关节能正常活动,X线片检查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半脱位间隙<5mm;良:满意,微痛,功能受限,肌力中度,肩关节活动范围90°-180°,X线片检查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或半脱位间隙5-10mm;差:疼痛并在夜间加剧,肌力差,肩关节活动在任何方向均受限,并<90°,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仍脱位。
本组优30例,良10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3.1 肩锁关节及锁骨远端的局部解剖特点:锁骨是唯一连接上肢与躯干的支架,锁骨通过肩锁关节,喙锁韧带等对上肢起支撑、悬吊作用;肩锁关节参与肩关节的联合运动,当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骨折、喙锁韧带断裂时将严重影响上肢功能。
严重的锁骨骨折,锁骨近端由于胸锁乳突肌的力量,骨折端重叠严重,治疗较困难。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20-04-10T16:26:57.1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作者:刘洪涛[导读] 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伤害小,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and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with clavicular hook plate Liu Hongtao (Qitaihe Qimei hospit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460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and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and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ization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irschner wi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clavicular hook plate. To observe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and to count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function of shoulder joi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operation,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and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with clavicular hook plate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little damage to patients and fast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clavicular hook plat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多由直接或间接的撞击导致,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患处肿胀为主,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1]。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行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38例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
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和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肩肘功能,减少再脱位的发生。
标签: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克氏针张力带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由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悬吊固定及后期功能康复锻炼[1],但临床对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治疗的报道较少。
因此,为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特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两组均经X片明确诊断)。
其中锁骨远端骨折42例,肩锁关节脱位38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31~77岁,平均(548±87)岁。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行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38例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复位方法试验组:患者全麻后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垫高患肩,自肩峰沿锁骨后缘作弧形切口,显露锁骨外端和肩峰,骨折断端暴露后予以复位。
肩峰后下方插入钢板的肩锁钩端,将钢板用螺钉固定在锁骨上,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应修补肩锁韧带。
对照组:全麻后,应先在暴露后手法复位该关节或骨折部位,从肩峰外缘经皮钻入直径20 mm的克氏针2枚穿出皮质,在克氏针穿出处远端锁骨横行钻孔,“8”字形钢丝穿入环绕,修补肩锁韧带。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摘要: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常常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作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言肩锁关节脱位是指锁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关节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
它通常是由于外伤、运动损伤或先天因素导致的。
肩锁关节脱位会造成患者肩部疼痛、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诸多不便。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如牵引、按摩、理疗等,对于某些轻微的肩锁关节脱位是有效的。
但对于严重的脱位,常常需要手术干预。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它通过内固定的方式来恢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本文将从这一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阐述。
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其原理是通过将钢板置入锁骨上的骨折部位,将锁骨复位并固定,从而恢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操作方法大致如下: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做好术前检查,包括X光、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肩锁关节脱位的程度和位置。
2. 麻醉和定位:手术前给患者做好局部麻醉或全麻,然后用手术器械在锁骨上进行术区定位。
3. 钢板置入:在骨折部位进行切口,将钢板置入并用螺钉固定,确保锁骨的复位和稳定。
4. 术毕处理:处理好手术创口,做好术后伤口的消毒和包扎。
通过这一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目的。
1. 临床疗效观察经过了解,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在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在术后的随访中发现,患者的肩锁关节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再也没有肩关节脱位的情况发生。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2-27T11:04:05.9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作者:李益军[导读] 针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南通 226241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观察组实施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就Neer 评分优良率而言,观察组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就感染、内固定松动、骨不连并发症而言,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Methods:Sixty-six patients with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 Each group had 33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Kirschner wire tension With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treatment,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In the Neer score excellent rat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9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2.73%,P <0.05; infection,internal fixation loosening,nonunion complication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P <0.05. 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with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widely disseminating.Key words: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distal clavicular fracture; clavicular hook plate therapy; clinical effect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发生率较高,以直接暴力为主要诱发因素,在巨大外力作用下,患者肩部出现下陷情况,手臂呈现轻度外展或内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日渐主张手术治疗,旨在重建患者关节的稳定性,并促进其功能恢复,切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1]。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回顾性的分析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0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1个月。
所有患者术后x线检查肩锁关节间隙正常,均骨折愈合。
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等现象。
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
本组40例患者中,优32例,良8例。
结论:锁骨钩钢板利用杠杆原理和钢板自身的强度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标签: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但锁骨远端骨折相对少见,约占锁骨骨折的15%,可同时合并肩锁关节脱位。
以往治疗此类损伤可使用克氏针,螺钉,普通钢板固定,效果不理想,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且有较高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率,效果欠佳。
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收治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4—16个月,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37岁,均为新鲜骨折。
致伤原因:车祸21例,摔伤12例,砸伤7例。
损伤类型:锁骨远端骨折均为NeerⅡ型,肩锁关节脱位为TossyⅡ型,均为闭合性损伤。
住院时间8—17d,平均12.1d。
受伤距手术时间8h-4d,平均0.68d。
1.2 方法采用仝身麻醉或者臂从麻醉。
平卧位,患肩垫高.取肩锁关节横弧形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及肩锁关节。
钝性分离锁骨外端与肩峰后方间隙,钢板钩插入肩峰后下,钢板置于锁骨上,并利用钢板下压锁骨,使骨折复位,如下压太紧,则将钢板折弯。
术中应用C臂。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常规进行关节囊、三角肌、斜方肌的修复。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体会及临床观察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往往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的断裂,特别是喙锁韧带对稳定肩锁关节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所以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手术复位时,必须修复此韧带才能维持复位[5]。
以往的研究发现,肩锁关节脱位只用克氏针固定,喙锁韧带未得到修复,单靠关节囊的力量是不够的,术后拔除克氏针后常导致关节再脱位的发生,且针尖留在皮下影响患者侧卧位休息,同时克氏针过细则固定不牢,针尾易于肩峰处穿出皮肤,过粗则易造成骨质劈裂且易引起肩锁关节骨关节炎;应用螺钉固定虽然相对可靠,但长期固定易导致骨质疏松,使螺丝钉脱出而使部分手术失败;克氏针加碳素纤维或阔筋膜固定可加强固定的力量,但有异物刺激、感染或筋膜松弛的可能而降低固定的效果[2]。
以下是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收治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1例,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17~62岁,平均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其中TossyⅡ型肩关节脱位5例,TossyⅢ型肩关节脱位3例,NeerⅠ型锁骨远端骨折22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1例,受伤原因包括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致伤、高处坠落伤、车祸伤以及其他原因损伤。
1.2 手术方法高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半卧位,术侧肩部垫高,作锁骨上平行于L a n g er线锁骨外端切口,显露肩锁关节、骨折端、肩峰、喙突以及喙锁韧带。
清除瘀血块以及破裂的关节盘。
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预留缝合线待钢板固定后予以打结吻合。
如果无法直接修复,可用喙肩韧带代替重建喙锁韧带,切断喙肩韧带肩峰端,向喙突方向充分游离,在锁骨的喙锁韧带附着点处钻2个孔,局部造骨粗糙面,将带有可吸收缝合线的喙肩韧带通过此孔后拉紧打结,将喙肩韧带固定在锁骨上。
钝性分离锁骨外端与肩峰后方间隙,将锁骨钩钢板的钩插入肩峰下,外展及上举肩关节使肩锁关节紧密嵌合,钢板端置于锁骨上,并利用钢板下压锁骨,使骨折或脱位复位,如果下压太紧,钢板无法接触锁骨,则将钢板预弯折弯至合适生理弧度,直至复位满意,然后于锁骨上分别钻孔、测深、攻丝,使用骨膜剥离器加以保护锁骨下动静脉及神经等重要组织,避免损伤锁骨下组织,拧入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