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节则将鱼化石形象的写照延伸到对于生存规则和斗争哲学的阐发上来,告知我们: 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专题探究
专题一 探究《艾青诗选》中的赤子深情 探究任务:请同学们尝试以相同或相近的情感内涵为选择标准,选择《艾青诗选》中的名 篇重新分类整理成若干小专辑,并阐述这样分类编辑的理由。
太 阳: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 手推车:① 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体现。
探究过程: 同学甲
专辑:《补衣妇》《乞丐》《卖艺者》《刈草的孩子》 理由:诗歌中这些人物:背井离乡的补衣妇、食不果腹的乞丐、四处流浪的耍猴艺人、
无声割草的小孩,都是战乱中艰巨求生的微小个体
引导分析: 这些诗都是战时辗转流亡中所作;塑造了流离失所的普通百姓的真实形象;倾注了对
战乱中底层民众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但诗人不仅仅将自己的这份情感寄托于苦难中的人,还寄托于广袤国土的苦难,战时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到达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
和“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当它来时,我听见
从黑暗的年代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震惊沉睡的山脉
城市从远方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太阳向我滚来……
于是我的心胸
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 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拂—拂晓。诗中的“我”就是拂晓。以“拂晓” 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 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本诗倾吐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 之情,表达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