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汇总56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31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复习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练习周杰伦说:“我要在辉县开演唱会。
”李宇春说:“星期五,我要参加百泉镇初级中学的元旦联欢会。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练习成龙说:“你们表现得很好,我要教你们武术。
”魏晨说:“我来教你唱《星空物语》。
”老师说:“你就应该这样做,我很赞同。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二)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教学要点: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
此类题目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
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能扩句和缩句。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
难点:了解句型的特点。
【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
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
常见的有:1、陈述句和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2、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3、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4、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应考点】(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1、了解三种句式的特点:陈述句:主语+动词+宾语把字句:主语+把+宾语+动词被字句:宾语+被+主语+动词2、【链接考题】例:陈述句: 我们征服了洪水。
把字句:我们把洪水征服了。
被字句: 洪水被我们征服了.3、方法:①、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将句子分成若干部分。
②、按照不同句式的词语顺序将词语重新排序。
4、练习:按要求改变句式①、乌云遮住了太阳.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②、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改成把字句:③、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改成被字句:(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六年级下《句型转换复习》在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句型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掌握好句型转换,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六年级下册常见的句型转换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种看法,语气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语气更加强烈。
1、陈述句改反问句(1)在陈述句中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怎么……呢”。
(2)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改为反问句:“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2、反问句改陈述句(1)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怎么……呢”。
(2)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强调动作的主动者,被字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1、把字句改被字句(1)将“把”字改为“被”字。
(2)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改为被字句:“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2、被字句改把字句(1)将“被”字改为“把”字。
(2)把被动者和主动者的位置互换。
例如:“衣服被小明洗干净了。
”改为把字句:“小明把衣服洗干净了。
”三、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加强烈。
1、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非……不可”等。
(2)替换或添加双重否定词,注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
例如:“我要去学校。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不能不去学校。
”2、双重否定句改陈述句(1)去掉双重否定词。
(2)将句子整理通顺,使其符合陈述句的表达习惯。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类型总结归纳一、句型转换的基本原则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句型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句型转换,学生可以锻炼语法运用能力,提高语文功底。
句型转换有多种类型,但总的来说,基本原则是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只改变句子的形式。
二、句型转换的类型1. 肯定句转否定句肯定句转否定句的句型转换很简单,只需要在动词前面加上“不”或者“没”等否定词即可。
例如:肯定句:他会游泳。
否定句:他不会游泳。
肯定句:他吃了一个苹果。
否定句:他没吃一个苹果。
2. 否定句转肯定句否定句转肯定句的句型转换相对来说比较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转换。
一般可以通过改变程度副词或者用相应的肯定词来转换。
例如:否定句:他不高。
肯定句:他很高。
否定句:他没去过北京。
肯定句:他去过北京。
3. 一般疑问句转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疑问句转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句型转换主要是改变句子的语序,即把助动词移到句子的最前面。
例如:一般疑问句:你是老师吗?肯定句:是你是老师。
一般疑问句:他会游泳吗?否定句:不会他会游泳。
4. 特殊疑问句转陈述句特殊疑问句转陈述句的句型转换需要改变句子的语序和使用适当的疑问代词。
例如:特殊疑问句:你在哪里?陈述句:我在家。
特殊疑问句:你喜欢什么颜色?陈述句:我喜欢蓝色。
5. 陈述句转特殊疑问句陈述句转特殊疑问句的句型转换需要根据句子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疑问代词来进行转换。
例如:陈述句:我是中国人。
特殊疑问句:你是什么人?陈述句:他在图书馆看书。
特殊疑问句:他在哪里看书?6. 变句式变句式的句型转换是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改变句子结构,以便更好地表达意思或者突出某个方面。
例如:陈述句:我喜欢吃水果。
变句式:水果是我喜欢吃的。
陈述句:他是我的朋友。
变句式:我的朋友是他。
三、句型转换的练习方法句型转换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以下是一些练习方法:1. 制定练习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句型转换练习,制定一个练习计划,坚持下去。
小学六年级毕业复习——句子及类型——句式变换(2009-05-31 09:26:14)转载▼陈述句:主+谓+宾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例:小明打碎了玻璃。
反问句:“难道”+主+否定+宾+疑问助词例:难道小明没有打碎玻璃吗?双重否定句:主+否定+否定+谓+宾例:小明不可能没有打碎玻璃。
祈使句:主谓宾的结构不能改成祈使句。
主谓结构才可以。
例:门开了——>去把门打开疑问句:主+谓+宾+疑问助词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例:小明打碎玻璃了吗?感叹句:主+表示语气的副词+谓+宾+叹号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例:小明居然打碎了玻璃!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
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
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句式转换练习总汇(邹新锋收集整理)(适合六年级使用)一、转述句/直述句的转换(直述句也叫直接引述句,转述句也叫间接转述句)方法:首先让学生熟知什么是说话内容,什么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及“第三转述人”!前面几次做的时候让学生圈出说话内容中的人称代词,然后弄清楚人称指向(具体是谁),再把人称改成具体的人,最后把第二次后出现的说话人改成“他/她”即可。
直改转:1、要是引号中是反问语气,要改成陈述语气。
就是说在转述中不可能出现问号! 2、“这”改“那”,“来”改“去”。
3、“我”改“他/她”。
4、适当使用“让”、“要”、“叫”。
转改直:1、带有疑问语气的要把句号改为问号。
2、“那”改“这”,“去”改“来”。
3、说话内容中的“我”改“你”,“他/她”改“我”。
直述句改转述句:1、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
”2、卫生员固执地对我说:“不,我路上可以喝凉水。
”3、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4、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5、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6、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7、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8、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9、晏子拱了拱手,说:“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10、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11、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12、外祖父说:“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幅墨梅图。
”13、妈妈说:“我今天没空,叫爸爸带你去公园玩。
”14、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要交班会费,请你给我三元钱。
”15、小红说:“李刚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他是好样的!”16、小明告诉我:“今天考试黄红第一,我只考了第二。
”17、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18、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复习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吗?”变为“。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我们都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添加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为“吗?”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伤他们的心吗?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练习: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她,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他辅导功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专项复习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互换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练习周杰伦说:“我要在辉县开演唱会。
”李宇春说:“星期五,我要参加百泉镇初级中学的元旦联欢会。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练习成龙说:“你们表现得很好,我要教你们武术。
”魏晨说:“我来教你唱《星空物语》。
”老师说:“你就应该这样做,我很赞同。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二)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小学六年级语词句式变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说句反问句与陈说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说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说句,它们的意思同样,语气有所不一样 .(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1、我们怎能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欣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来回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忧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竞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说)(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1、我们不可以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3、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该当伤他们的心.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可以充耳不闻.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我去帮他指导功课 .”3、李老师愉悦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 1)班,获取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日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日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目、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方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为:“名词 +动词 +名词”或“名词 +动词”.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语重心长的真理.2、红四团获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成功.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入口钻机娴熟地安装好了.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战胜大灰狼的故事.四、改正病句病句种类:语序不妥、搭配不妥、成分残破或赘余、结构凌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破1、春季来了,愈来愈来暖和了.2、洒在沙岸上,沙岸上一片银白.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遇到了教育.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第一第一个走登台表演节目.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3、我常常阅读、看科幻小说.4、松鼠喜爱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三) 表意不明1、李红有时常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内心很焦虑.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赞同这类主张.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此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四)搭配不妥1、今日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漂亮.2、我很喜爱参加自然博物馆.3、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泥泞的小道行进.4、战斗正在热忱地进行着.(五)语序不妥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观光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4、李华被同学们必定评为三勤学生.5、学校把“学雷锋踊跃分子”的名单已经宣告出来了 .五、把以下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狂风卷起的灰尘遮住了我的视野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爱迪生终于找到了合适做灯丝的资料 .小学语词句子句型变换练习题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惫和干渴,把它们摧残得垂头丧气.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立刻被朋友们纠正了.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出金华城大体 5 公里到罗甸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断.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忱.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5、把反问句改成陈说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睦你们是一条道?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没法叫我张口.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6、把陈说句改成反问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独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秒术,我真不如他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久照料你的.”张林告诉我:“若是礼拜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立刻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必定要仔细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希望 .二、依旧子写句子 .1 、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 (连动句)2 、例:夜空的繁星,忧如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比喻句)3 、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比喻句)4 、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句)5 、这些信函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欣和暖和 .(排比句)三、按要求写句 .1.繁荣昌盛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什么:②用来比喻事业的改革开放后,2、骄傲①用来表示褒义的:②用来表示贬义的(指不谦逊):3、“成了”写成比喻句:4.“天空中的小星星”写成拟人句:5.仿佛写成比喻句:写成不是比喻句的: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正午在家自己复习功课 .”改(成转述句 )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成否定句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改成陈说句 )9.这开朗的儿童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反问句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储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缩句 )13.我不当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改成“被”字句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狼狈逃跑 .(改成“把”字句 )1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特别高 .(改变词序,改变意思 )16.我家在市图书管周边住 .(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四、把下边的反问句改为陈说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可以办到吗?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原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4、冬季来了,春季还会远吗?五、把下边的陈说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切的故事使我深受动人.2、我们不可以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春风吹绿了野外 .4、是春风吹绿了野外 .5、我们不可以做自私自利的事.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以下话换个说法1、喂,妈,今日开学了,快给钱.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4、小红,把窗关一下 .七、将以下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2、小红说:“今日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一定参加.”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4 蔺相如说:“秦王如有诚心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 我们不可以忘掉老师的淳淳教育.2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欣的歌.3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来回.4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5 大千世界,各处都有野花的倩影.6 你看了竞赛 .7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我们怎么能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量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充耳不闻呢? ( 难道我们能充耳不闻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日患病了,他去帮李明指导功课.3.李老师愉悦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 1)班,获取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他明日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让我明日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三、缩句1.话包蕴着真理 .2.红四团取获成功3.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老师讲了故事 .四、改正病句病句种类:(一)成分残破1、春季来了,天气愈来愈来暖和了.2.月光洒在沙岸上,沙岸上一片银白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遇到了教育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修复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1.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登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 .3.我常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爱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 三) 表意不明1.李红常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内心很焦虑 .3.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赞同第一种主张.4.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之外都参加了此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妥1.今日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漂亮 .2.我很喜爱观光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滂沱大雨和踩着泥泞的小道行进 .4.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妥1.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观光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李华被必定同学们评为“三勤学生” .5.学校已经把“学雷锋踊跃分子”的名单宣告出来了 .六、把以下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狂风卷起的灰尘把我的视野遮住了 .我的视野被狂风卷起的灰尘遮住了.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 爱迪生终于把合适做灯丝的资料找到了 .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合适做灯丝的资料 , 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小学语词句子句型变换练习题1 它们被疲惫和干渴,摧残得垂头丧气.2 朋友们立刻把我的错误纠正了.3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体 5 公里 .4 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断.5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忱.6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7 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8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 . 死亡也没法叫我张口 .9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10 难道猫的性格没有些独特吗?11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耀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吗?1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秒术,他真不如诸葛亮 .13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久照料珊迪的 .14张林告诉我,若是礼拜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15妈妈严肃地对我说:“立刻就要期末考试了,你必定要仔细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希望 . ”二、依旧子写句子 .1.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 .2.海面上的波光,忧如地上闪闪发光的金子 .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日堂里的一颗明珠 .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4. 寂静的夜晚,只有那一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议 .5. 那些星星和月亮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送去了希冀,送去了安慰.三、按要求写句 .1.繁荣昌盛(1)、春季来了,大地一派繁荣昌盛的情形!(2). 教育战线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新场面 .2、骄傲(1)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骄傲!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飞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2)成绩好也不可以骄傲,应当保持下去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 但是有点骄傲 .3、“成了”写成比喻句: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成了幽灵.4.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 仿佛对你浅笑 .5.仿佛写成比喻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仿佛一个个色彩娇艳的绣球 . 写成不是比喻句的:李芳仿佛她的妈妈 .6.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正午在家自己复习功课 .7(1)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吗?(2)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下的 .8. 我们遇到困难,不可以退缩 .9 这开朗的儿童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10. 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11 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包住了 . 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正好被包住了 .12.崇山峻岭储藏着煤和石油 .13.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我不当心摔坏了 .14.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一败涂地,狼狈逃跑 .15这些来北京的客人水平特别高 .16我家住在市图书管周边 .四、把下边的反问句改为陈说句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就必定能办到 .2.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3.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原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4.冬季来了,春季不会远了五、把下边的陈说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切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深受动人呢?2.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3.难道春风没有吹绿了野外吗?4.难道不是春风吹绿了野外吗?5.我们怎么能做自私自利的事呢?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以下话换个说法1.你好,妈妈,今日开学了,能给钱吗?2. 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请给我五元钱吧.3.你好,老爷爷,请把锄头借我用一下好吗!4.小红,请把窗关一下 .七、将以下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1.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 小红说,今日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一定参加.3.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您看 .4. 蔺相如说,秦王如有诚心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
小学六年级各种句式相互转换综合复习练习题句式的相互转换句式转换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成另一个句子,而意思不变。
由于表达方式不同,在语气、语意、情调上也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句式变换主要有四种: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1 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转换反问句在语气上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有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陈述句变换成反问句时,可加上“什么”“难道”“岂”“怎么”;句末可加“吗”“呢”等;句中应加否定词,句末将句号改为问号。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则相反。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时也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
变换的方法是在: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感叹句变陈述句则相反。
例如:1) 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陈述句)2) 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3) 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感叹句)2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肯定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有“是”“有”“一定”“都”等。
否定句中表示否定的词有“不”“没有”“否定”等。
例如:1) 这支铅笔是我的。
(肯定句)2) 这支铅笔不是我的。
(否定句)肯定的意思还可以用否定的句式来表达,有时只将表示肯定意思的词置换成“否定词+该词的反义词”的形式。
虽然表示的意思差不多,但在词义上有轻重强弱之分。
一般同一个意思用这样的否定句表达,语意要轻些弱例如:1) 你这样做很对。
2) 你这样做很不错。
双重否定句:肯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句式表达,有时用两个否定词,表示双重否定。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语气比肯定更重一些。
例如:1) 这本书是我的。
2) 这本书不可能不是我的。
肯定和否定的意思都可以用反问语气来表达。
“肯定+反问”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反问”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例如:1) 朝鲜人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恩情。
2) 朝鲜人们怎么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恩情呢?3 “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中的“把”字有对动作的接受者加以处置的意思。
夏天的庐山是美丽的风景。
林萍一向刻苦学习,在这次考试中居然取得了好成绩。
98火红的枫叶在春风中摇动。
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快乐的舞。
五、缩句。
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教师批改作业。
十一、《和田的维吾尔》中维吾尔人是()的。
一、改写句子。
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
(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改为陈述句)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修改病句。
经过教育,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劳动开始了,男的女的都参加,男的、年轻的干重活,女的、年老的干轻活。
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减少了。
110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五、缩句。
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路灯发出光芒。
一、《学弈》选自(),孟子是()、()家,名()字()()时()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孔子名()字(),()时()国人。
()、()、()家。
他的()编成()一书。
一、改写句子。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他是一个好学生。
(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缩写)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四、修改病句。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
这时,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在黑板上,看老师演算。
97他顶着寒风和冰雪艰难地走着。
我愿望登上万里长城。
五、缩句。
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爷爷写对联。
二十四、《名碑荟萃》的碑林在()市,是一座()。
文中的四位书法家是()。
一、改写句子。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蓝色的天空飘着一块块红绸般的浮云。
(缩写)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同学们不得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四、修改病句。
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96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就沸腾了。
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五、缩句。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我们登上长城。
九、《北京的春节》,作者(),原名(),字(),代表作有(),选自小学课本的有()。
一、改写句子。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改为反问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缩写)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那种人吃人的现象,怎能不退出历史舞台呢?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鄙呢?四、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
在这次区小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104他戴着一顶蓝帽子,一条蓝裤子。
悦耳动听的歌声被我的思路打断了。
五、缩句。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爷爷写对联。
七、《手指》作者(),名()字()代表作有()。
一、改写句子。
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
(改为间接转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你来了。
你别走。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会迟到呢?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四、修改病句。
联欢会开始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盼望已久的故事书即将终于到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105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缩句。
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太阳升上天空。
五、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出一颗()的心。
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改为反问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缩写)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那种人吃人的现象,怎能不退出历史舞台呢?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早稻熟透了,田野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只有雨停止,我们就到公园去。
117皓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波浪翻滚的大海风平浪静,几只渔船悠闲地浮在水面上。
五、缩句。
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教师批改作业。
七、《手指》作者(),名()字()代表作有()。
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
(改为肯定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改为反问句)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新中国成立了,旧社会那种人吃人的现象,怎能不退出历史舞台呢?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他喊他出去玩。
我断定他大概是郑平的哥哥。
117皓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一阵激烈的炮火之后,我军发起了总攻。
五、缩句。
.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月光照耀着大海。
九、《北京的春节》,作者(),原名(),字(),代表作有(),选自小学课本的有()。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十五的月亮很圆。
(写成比喻)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韩信若不能忍受跨下之辱,又怎能成为一个军事家?他哪里知道人家会把他怎么样呢?四、修改病句。
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106我学到了许多新的见识。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缩句。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太阳升上天空。
六、《顶碗少年》作者(),文中少年()次顶碗。
一、改写句子。
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
(改为间接转述句)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为被字句)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你的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生气?四、修改病句。
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秋天的田野一片迷人的景色,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碧绿的麦苗,多使人喜爱呀!这本书有声有色。
116他带了钢笔、尺子、橡皮、参考书等文具。
爷爷的菜地里种了许多蔬菜:菠菜、茄子、西红柿、西瓜。
五、缩句。
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雪花落到地上。
二十三、《狱中联欢》中的顺序是(),()、()、()。
一、改写句子。
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
(改为间接转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你来了。
你别走。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碰到一点困难,怎么能灰心丧气呢?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四、修改病句。
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
小王用的毛笔写字非常漂亮。
这些作文题目的范围比较困难。
96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就沸腾了。
我们来到海滨海边的沙滩上。
五、缩句。
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战士冲向阵地。
十八、《跨越百的的美丽》中居里夫人是()国的()家,在文中写了她的()美和()美。
一、改写句子。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
(改为间接叙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这花真香。
(写成夸张)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你的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生气?四、修改病句。
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少先队员发挥革命传统。
小组会上,大家互相做了自我批评。
114我每天晚上收看广播和电视。
我带了课本、笔、纸等文具,按时到校。
五、缩句。
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雪花落到地上。
十一、《和田的维吾尔》中维吾尔人是()的。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缩写)二、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三、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谁能想到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地下党呢?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的吗?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
60王清端正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109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不会做。
王玲因为会唱歌,所以会跳舞。
五、缩句。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六、扩句,至少扩两处。
红军冒雨前进。
二十四、《名碑荟萃》的碑林在()市,是一座()。
文中的四位书法家是()。
一、改写句子。
太阳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