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水浒传》
- 格式:ppt
- 大小:696.50 KB
- 文档页数:25
九上必读名著:《水浒传》考点总结一、作品简介《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全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其文学成就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金圣叹将这部著作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是后世把《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传说施耐庵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
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
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
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4岁。
三、故事背景《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四、内容主题1.小说梗概①北宋末年,皇帝昏庸,佞臣当道,官吏腐败,瘟疫盛行。
②官逼民反,众好汉纷纷落草,百川入海义聚梁山。
③梁山四面出击,攻城略地,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宋江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梁山英雄排座次。
④历尽曲折,宋江率梁山水泊全伙招安,打出“顺天护国”旗号。
名著导读之《水浒传》名著导读之《水浒传》名著导读之《水浒传》一、作者简介《水浒传》的作者,史料记载不一。
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著,罗贯中做了些编次工作。
二、作品概况《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全书共一百回,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起义从发生、发展、高潮、衰弱到失败的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官逼民反”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典型人物与情节反面人物:“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
作品的开头叙述“浮浪破落户子弟”高俅如何靠踢球起家,得到端王(稍后当了皇帝,即宋徽宗)的赏识,很快就当上了太尉。
这高太尉一上台就利用职权报私仇,逼得王进连夜逃出;后来他为了让儿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又千方百计迫害林冲,最后把林冲逼上了梁山。
贪官污吏:如梁中书、蔡九知府、慕容知府、贺太守等。
地方上的土豪恶霸:如害死武大郎的西门庆、勾结官府陷害猎户解宝解珍的毛太公之流。
水浒英雄及精彩情节;林冲:误入白虎堂(第七回)、刺配沧州道(第八回)、风雪山神庙(第十回)、雪夜上梁山(第十一回)、水寨大并火(第十九回)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之一,其经历最为典型。
他从一开始的容忍、退让、妥协、息事宁人,到后来一变而为奋起反抗。
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李逵: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三回)、打死殷天锡(第五十二回)、元夜闹东京(第七十二回)、扯诏谤徽宗(七十五回)李逵是造反精神最为彻底的一个。
天真、坦诚、毫无心机,常显得滑稽可爱。
武松:景阳岗打虎(第二十三回)、怒杀潘金莲、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大闹飞云浦(第三十回)、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武松是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名著导读+练习题目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主要情节】: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表现主题】:官逼民反【写作特色】:抓住人物性格特点,描绘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肖像。
【点评】:它第一次正面描绘了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绿林豪杰群像,揭示了中国古代绿林文化的内部蕴涵和外部特征。
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内容:《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
由于作者在一些根本观点上仍然维护封建制度,这决定了他对宋江所坚持的“忠君”思想及其维护的投降主义路线作了大力肯定,从而导致了起义军走上了“受招安”的悲惨结局。
3、重要人物绰号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黑旋风——李逵拚命三郎—石秀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二、重要人物形象1,【姓名】:(豹子头)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正面评价】:忠厚善良、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反面评价】:懦弱隐忍,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一生经历的打击、迫害、压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经历了从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妥协忍让到勇于反抗、反对投降的转变,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2、【姓名】:(及时雨)宋江【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
名著导读:《水浒传》一、背景资料《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
”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
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二、作者介绍一般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
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
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
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
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
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
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岁。
三、《水浒传》书名的由来《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
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
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
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治者还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几经征战,梁山英雄凯旋而归;接着叉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
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水浒传名著导读整理5篇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我最爱的书之一。
它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到宋江招安,南征北战死伤无计,最后被_人所害被毒酒赐死,剩下的也隐居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好汉是,宋江和林冲。
宋江一门心思的正直为国,他为人友善,大气不拘小节。
不计较李奎好赌,还借给他钱。
虽说他有些唐僧一样的一根筋,但正直的心让我很佩服。
林冲,是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去伏法律,但看到世道的黑暗之后他不再相信朝廷了。
我觉得笑的好汉,一定是李逵了。
他大大咧咧,做事不顾后果,但他重情重义。
他到处闯祸,他做事不计后果不考虑的习惯造成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惹事,救宋江时别人都说,别伤人把官兵就好,但李逵一股脑往前杀。
但他重情重义为兄弟不顾一切的义气让我佩服。
他的毛病也带来了后果。
他在带老母亲回梁山时因为走小路,再去找水喝时老母亲因为瞎了所以被老虎吃了。
李逵是万分后悔把老虎一窝全杀了。
这本书最为人知的一个片段也就是武松打虎了。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三碗不过岗。
这都是大家熟悉的词语。
武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
面对老虎很快站定,冷静应对。
这本书的转折点,就是招安。
自从宋江招安之后,这支队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正义的反贼成了朝廷的正规军。
但兄弟们也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死去。
我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但了解宋江之后,我觉得这对于宋江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固执的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但宋江一味相信正道。
但他这种信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鲁达,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
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
凭这些,他本能够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
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构成的可贵品格,决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现实挑战。
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直至奔上二龙山落草,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