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4
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通过对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调查分析,探讨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脑梗死疗效和原理。
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对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疗效确切明显。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脑梗死;研究进展;中药[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024-03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益气化瘀法之名方,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
历来为广大医家治疗中风病所采用。
脑梗死属于中风病的范畴,其中医传统分期为急性期(发病后2周内)、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半年内)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1]。
明张景岳提出“内伤积损”之观点,对中风病机做了更述。
王清任认为“独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故益气化瘀法不仅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期,亦可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急性期、恢复期。
现将其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1脑梗死急性期其病机特点为气虚帅血之功不健,致使血瘀脉中或离经之血瘀于脑内,造成经络瘀滞不通。
治以涤痰通络、益气活血化瘀。
黎洪展等[2]应用补阳还五汤(以下简称本方)原方药,重用黄芪,治疗急性脑梗死,方药: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每日1剂,水煎服,均分2次。
两组均在疗程2周和4周时观察疗效。
观察了48例,第2周和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89.5%,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 3 脑梗死后遗症期中风至本期为本虚标实之阶段,本虚以气虚为主,标证则以血瘀、痰浊最为常见。
治疗应补气活血并进,以起沉疴。
白行官等[14]观察9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疗程均为6周。
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运用发表时间:2011-11-14T09:32:0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郑仕琪[导读] 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在辨证时应注意的要点是气虚血瘀的病机,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化瘀。
郑仕琪(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426-02【摘要】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对机体的效果。
方法直接采用补阳还五汤运用治疗脑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性肢麻、跛行、颅脑外伤后遗症的病患。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脑血管病总有效率为96.8%;中风总有效率94.5%,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7%,气虚血瘀型中风总有效率为98%,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4.4%,中风后遗症总有效率为86.7%,中风偏瘫总有效率为93.5%;高血压性肢麻、跛行总有效率96.7%;颅脑外伤后遗症总有效率为97.2%。
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性肢麻、跛行,颅脑外伤后遗症病患均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1]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
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充血活“以起萎”[2]。
据文献报道,黄芪可直接扩血管,对缺氧的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用黄芪浸出液治疗大鼠脑缺血,发现梗死体积明显缩小,临床用于轻、中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有显著疗效;当归尾活血,有祛瘀而不伤好血之妙,且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赤芍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微循环作用;川芎可扩血管,抗凝血,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红花能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对脑梗死动物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并可增加小鼠耐缺氧能力;桃仁能加速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地龙能抗血管痉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医药科研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乔宇 (辽源市中医院,吉林辽源1362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自理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梗死;加味补阳还五汤;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脑部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局部缺氧、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缺损。
患者临床表现为运动、语言障碍等,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
目前临床主要以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该病,虽可改善患者症状,但疗效欠佳。
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与价值。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55~80岁,平均(65.31±5.72)岁。
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53~79岁,平均(65.15±5.7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CT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自愿参与研究;(3)可正常交流;(4)意识清晰;(5)配合依从性高;(6)病情稳定。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2)过敏体质;(3)近1个月有手术史;(4)精神异常;(5)临床资料不完整;(6)中途退出研究。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11-18T09:59:32.25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9期作者:王绪玲[导读]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王绪玲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150025【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疗法;脑梗死恢复期【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convalescence. Methods 72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may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36) and control group (n = 36).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plus and minus combin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onvalescence perio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herapy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er safety.[Key words]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acupuncture; Convalesc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目前,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直接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致残率高【1】。
中华养生保健CHINESE HEALTH CARE第 39 卷 第 5 期2021年5月更理想(P<0.05)。
推测原因可能是:CHD 心绞痛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冠心通脉方,能起到协同效应,既能有效控制心脏局部症状,还能达到平衡阴阳气血的目的,使患者 早日康复。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111],自拟冠心通脉方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扩张血管等功效,能在补血的同时兼顾化瘀活血;另 外,自拟冠心通脉方还具有抑菌、祛痰、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方剂中的薤白、瓜萎能抑制多种细菌,还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综上所述,自拟冠心通脉方运用于CHD 心绞痛治疗中效果确切,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⑴陈建昊,王金良,曾明珠.人参合桃红四物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 能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4):135-138.⑵韩向莉,娄志杰,邵岩.耳穴压豆联合痰瘀双解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8,35(1):15-19.⑶隋吉峰,邓虎,陈岩,等.升降散联合血必净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 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⑵:213-216.|4]喻长莉,李建军.心达康滴丸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5):933-937.|5]张庆红,张克民,谷洪燕.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卩].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7):1777-1779.⑹刘悦,张帆,王洋,等.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及神经调节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5):2198-2202.⑺庞稳泰,张俊华,翟静波,等.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 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1):2390-2396.|8]贺明清,陈小钦,谢秩芬•麝香保心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7):1608-1612.|9]陈金红,李建军,倪蓓.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2):79-82.|10]高改地,何庆勇,陈新宇,等.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双盲U 期临床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9):1074-1078.|11]高飞,荆莹飞,李静华,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3):3410-3415.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及预后分析李妮(平度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山东青岛,66700)摘要:目的分析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临床效果及预后。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3-02-14T06:40:49.58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月1期作者:邹海之[导读] 研究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疗效。
邹海之(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卫生院;江苏邳州221333)【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
对照组患者选择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临床综合功能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较对照组呈更高显示;SF-6、MOCA较对照组呈更高显示,NIHSS评分较对照组呈更低显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是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有效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精神状态,降低神经缺损带来的影响,从而优化患者预后。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受到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影响,患者容易发生脑卒中,并带来偏瘫后遗症。
偏瘫就是指患者的同侧上下肢、舌肌与面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症,如果患者偏瘫严重,也可能卧床不起,自主生活能力逐渐丧失,生活质量不断降低[1]。
临床在治疗偏瘫时,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除了正规药物以外,也要加强康复治疗。
如果长期给予患者西药治疗,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不适症状,而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长期坚持锻炼,从而逐渐恢复肢体功能,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整体依从性较差,不愿主动锻炼,肢体功能逐渐衰退。
中医治疗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实现对症治疗,如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联合针灸治疗,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干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疗效段晓丽【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24(43)4【摘要】目的:针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干预,研究其康复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10月。
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
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则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1)实验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临床差异显著(P<0.05)。
(2)实验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临床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20-22)【作者】段晓丽【作者单位】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丹参粉针加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2.补阳还五汤加味在缺血性脑中风(气虚血瘀型)康复治疗中的应用3.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4.丹参粉针加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5.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管亚丽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04期
【摘要】目的研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5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35例,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40例。
评估两种给药方案的治疗与安全情况。
结果经治疗,Ⅱ组总治愈率95.0%显著高于Ⅰ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两项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4..02
脑卒中在目前社会上很常见,其病因多与脑循环障碍有关,虽经系统、及时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但仍有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语、偏瘫等问题,对其生活、家庭均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传统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一般是首选西药治疗,但药效并非特别理想。
近年随着医学界对脑卒中的致病机理、施治原则的了解不断加深,在该病恢复期采取中医药治疗的药效得到了肯定[1]。
本文主要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对部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5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2.1±4.3)岁;病程21天~8年,平均病程(3.4±0.8)年;原发病型:脑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梗死者52例。
入组标准:①经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②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四届)发行的相关判断标准相符;③已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伴心肺肝肾类严重疾病;②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③凝血功能障碍。
以随机分配法为原则分为Ⅰ组与Ⅱ,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Ⅰ组提供常规内科治疗,主要包括纠正酸碱度及水电解质紊乱、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部循环恢复等措施。
Ⅱ组在上述治疗的条件下接受加味补阳还五汤(生黄芪40 g,葛根
与赤芍各16 g,当归、川芎与大黄各12 g,地龙10 g)治疗,水煎煮1剂/d,于早晚间分服,对大便干燥甚者,予郁李仁加减;对小便失禁甚者,予山萸肉、五味子加减;对言语不利者,予益智仁、胆南星加减;若有口眼歪斜症状,则给予加用白附子、全蝎。
两组均治疗3~4个疗程(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1-2]
疗效:①治愈。
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等恢复正常,无言语不利症状,且肌力提升至V级,生活可自理;②显效。
治疗后相关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且肌力较前提升至Ⅲ级;③有效。
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但肌力较前仅提升Ⅰ级;④无效。
未见患者的症状或体征改变,甚至有恶化的情况。
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分别由Fugl-Meyer (运动
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测。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治愈率
经治疗,Ⅱ组总治愈率95.0%显著高于Ⅰ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Fugl-Meyer与Barthel指数
治疗前,Ⅰ、Ⅱ组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Ⅱ组两项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给药期间,Ⅰ、Ⅱ组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
3 讨论
脑卒中即“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其是致残与致死率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癌症、肿瘤共同被列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3]。
从中医学角度看,脑卒中后遗症应属气虚血瘀证范畴,盖因内伤积损,致经脉亏虚、气血瘀阻,复加劳逸无度,外邪内侵而
致病。
该病患者自身正气空虚、经脉闭阻,往往容易引发言语失利、肢体偏废等问题,故积极有效的临床论治,对于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能力非常关键。
其可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大脑循环功能、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常规措施虽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效果有限,经此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难以取得较理想的预后[4]。
我院所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中,黄芪有补中益气、通脉行瘀的功效,川芎为血中气药,与当归均有益气活血的作用,用于血气不通所致瘀证的疗效明显,而桃仁、红花和葛根均利于活血行瘀,地龙利于通经活络,几者合用辩证加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非常适合。
据现代药理学介绍,方中黄芪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卒中面积减小等作用,葛根可用于人体微循环的调节,而赤芍、桃红两味药,则有降胆固醇和改善脑血管功能的效果。
采取该药方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促进其脑血管扩张,改善其脑部血运,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对于修复受损脑神经、调节血液循环作用显著。
本研究中,Ⅱ组经该药方治疗后具有更加理想的疗效,总治愈率高达95.0%,与上述资料结果基本相符[1]。
通过对其运动与自理能力的观察,发现Ⅱ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较Ⅰ组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恢复期的治疗中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效理想、安全,对患者的运动能力与自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滑瑞熙.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疗效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26-27.
[2] 胡彩凤.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8-69.
[3] 谢佳宏,杨志新,韩淑丽.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5,21(20):78-83.
[4] 韩彬.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2):23.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