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72
《春江花月夜》教案【优秀 6 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我为您带来的6 篇《《春江花月夜》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大学语文》是 21 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旨在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真正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丰富知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而《春江花月夜》是文学欣赏里很重要的一首诗歌,它选自上篇的第二单元,生命之悟单元,是唐初张若虚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它融美景、美理、美情与一体,让我们不但欣赏到美景,感觉人世间的真情,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进行深思。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态度。
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而且通过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会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欣赏诗歌基本上只是从感性上来欣赏,还停留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习惯于听老师讲,所以要改变他们原有的固有的模式,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
让他们欣赏诗歌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主要完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诗的欣赏讲解,掌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能力目标:训练同学们进入诗歌的意境,说出诗歌的美妙之处,锻炼同学们领悟诗歌韵味的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
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情感目标:通过本诗的讲解,培养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 (包括热爱大自然,热爱全人类;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等情感。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歌,它带有一点淡淡哀愁的离别愁绪。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掌握作者张若虚及其文学地位,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2. 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词汇的解释。
2. 诗歌的背景及作者张若虚的文学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及诗中的意境。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展示诗歌原文、译文、背景资料等。
2. 相关资料:介绍张若虚及其作品的文献。
3. 音响设备:播放古典音乐,营造氛围。
提取码:2024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张若虚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跟随课件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美。
3.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4. 分析诗歌意境:讲解诗中的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
5.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7.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自行创作一首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诗歌。
2. 分析练习中的诗歌,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评价其意境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八、作业布置1. 背诵《春江花月夜》。
2. 深入了解张若虚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分享。
九、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十、拓展延伸1.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介绍其他有关“春江花月夜”题材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春江花月夜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江花月夜教案篇1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一)欣赏诗的景物美:(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1.2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江花月夜》的了解和感受。
1.3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第二章:诗歌背景介绍2.1 时代背景:介绍唐朝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文艺发展的情况。
2.2 诗人简介:详细介绍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3 诗歌创作背景:讲解《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第三章:诗歌内容解析3.1 逐句解析: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2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春、江、花、月、夜等。
3.3 情感表达: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韵律分析: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其音乐美。
4.2 修辞手法: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3 艺术风格:探讨《春江花月夜》的独特艺术风格。
第五章:课堂互动与创作5.1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春江花月夜》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启示。
5.2 创作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以《春江花月夜》为灵感创作的诗歌或画作。
第六章:诗歌与音乐结合6.1 音乐导入:播放与《春江花月夜》相关的音乐,如古筝、琵琶演奏等,让学生感受诗歌与音乐的结合。
6.2 诗歌朗诵:邀请学生或教师朗诵《春江花月夜》,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6.3 音乐创作:指导学生以《春江花月夜》为灵感,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第七章:比较欣赏7.1 选取与《春江花月夜》主题相关的其他诗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7.2 学生分组讨论:对比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7.3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比较欣赏心得。
第八章:拓展阅读与讨论8.1 推荐与《春江花月夜》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古代评论家的赏析文章、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等。
8.2 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
(完整版)《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春江花月夜》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产生背景、作者张若虚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诗词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诗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3. 诗词意境感受: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让学生沉浸于诗词描绘的春江花月夜之美。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文本解析和意境感受。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诗词背景、文本解析、图片和音乐等素材。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张若虚及其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兴趣。
2. 诗词背景讲解:讲解《春江花月夜》的产生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3. 文本解析:逐句讲解诗词,分析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4. 意境感受: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意境中。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开展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春江花月夜》,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背诵和心得体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诗词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深度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春江花月夜》与其他古代诗词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材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教案主题:《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2. 学习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你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有什么想法?二、阅读理解(10分钟)1. 分发《春江花月夜》的诗歌原文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2.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以下问题:a.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给你什么感觉?c.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2.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分析,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手法等;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四、欣赏赏析(15分钟)1. 分享名家名篇:播放名家朗诵《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不同诠释方式的差异;2. 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提问:你对春江花月夜的印象是什么?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春江花月夜的作文,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发挥;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诗歌的美和诗歌的表达方式;2. 提问:你们对这堂课有什么收获?你们对《春江花月夜》有了新的认识吗?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其他名家名篇,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辅助工具:1. 《春江花月夜》的诗歌原文;2. 图片或视频展示春江花月夜的景色;3. 名家朗诵《春江花月夜》的音频或视频。
关于《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关于《春江花月夜》教案三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江花月夜》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的时候,心中总是会产生无限遐想,也自然会想到一些与月相关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诗人们总是对月亮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月亮情结”。
1、思乡怀亲之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4、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师: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
板书课题、作者二、诗歌美读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学生齐读三、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意象?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