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行文规则及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575.50 KB
- 文档页数:26
公文知识: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作为公共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个别地市甚至会考到公文写作,所以对公文部分要引起重视。
而公文行文规则是写公文要遵循的规范,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之行文规则,欢迎阅读。
一、一般规则(一)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所以,在写公文的过程中一般是逐级行文,这个点是容易考查的。
二、上行文规则(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上行文要避免多头主送,所以在写上行文时,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是可以抄送其他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这个文种较为重要,和报告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1、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请示需上级回复;报告不需上级回复。
3、请示需事前行文;报告可事前行文、事中行文、事后行文。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也就是公文一般不主送负责人个人。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考点就在于必要时。
三、下行文规则(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公文行文规则主要有
公文行文规则是在公文写作中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其作用是确保公文的准确、规范和有效,让公文的表达更加清晰明确,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公文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
1. 符合规范
公文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段距等,以便读者能够顺利阅读并理解。
一般来说,公文应采用宋体、小四字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分别为1行和0.5行为最佳写作格式。
2. 总分结构
公文的内容应该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即先写摘要或概述,再按重点分组写出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这种结构清晰,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公文的整体内容和重点信息。
3. 逻辑性
公文的内容要有逻辑性、连贯性,用语简明扼要、不含模糊、歧义语句,不出现错别字或语病。
此外,公文需要遵循与主题相关的事实发展顺序和时序,确保内容的时序秩序合理有效。
4. 体裁明确
公文的体裁要明确,即分类清晰、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组织,
用词正式、专业,使读者能够理解并遵循其中各项指令和要求。
通常,公文的体裁包括公告、通知、批复、报告、请示等等。
5. 独特性
公文需要保持独特性,不同种类的公文应有不同格式的排列结构和用语,以突出各种公文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使读者能够快速区分和理解各种公文的作用和价值。
总之,公文行文规则是实现公文的官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所必须的规范,需要在公文写作中严格遵守。
同时,这些规则有助于保证公文的准确、简洁、明确,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公文的内容和要求。
公文行文规则一、上行文规则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确保权属意识、隶属关系以及避免多头领导。
例:甲市公安局向省公安厅行文,可以根据需要抄送给市政府,但不得抄送给其下级县或区公安分局。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例: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向山东省教育厅行文时,如果请示、报告的是重大事项,则需要经过济南市政府的同意;但如果请示、报告的是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教育领域的工作),则无需经过济南市政府的同意,就可以直接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和报告都是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需要上级机关回复,但是报告不需要上级机关回复。
例:《关于5.12地震受灾地区安置情况的报告》该公文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如有事项需请示,需另写一份请示公文。
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一般来说就是只允许机关对机关行文,不允许机关与个人之间行文。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例:济南市教育局受双重领导,当济南市教育局向山东省教育厅行文时,如确有必要,需抄送一份给山东省政府知晓。
记忆口诀:主送机关找一个,重大请示应授权。
部门内部直报送,不送抄送给下级。
下级请示需提意,请示报告分清楚。
不要个人送机关,双重领导考虑周。
二、下行文规则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例:山东省政府向下级各市下发文件,如内容很重要,需要同时抄送给山东省的上级机关国务院。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之间为了沟通、协调和处理事务而使用的书面文件。
公文的种类繁多,每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行文规则。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种类及其行文规则。
一、公文种类1.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是公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用于向特定的对象传达重要事项或通知公众。
通知公告应包含以下要素: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
2. 命令命令是用于对下级机关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公文形式。
命令的行文应明确、简练,内容要点突出。
3. 决议决议是机关、组织或会议通过的具有约束力的决策文件。
决议应包含决议的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以及对决议执行的具体要求。
4. 报告报告是对所研究或调查问题的分析和的公文形式。
报告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摘要、目录、和署名。
5. 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事项或征求意见的公文形式。
请示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建议和署名。
6. 通报通报是对特定对象发布事实和信息的公文形式。
通报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
二、行文规则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内容,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2. 发布单位公文的发布单位应注明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和全称,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3. 发布日期公文的发布日期应准确、明确地注明,以便于及时了解公文的时效性。
4. 内容公文的应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突出,确保传达的信息准确和明确。
5. 署名公文的署名应注明发文人员的姓名、职务和单位,以确保公文的责任和可信度。
6. 文件格式公文应使用统一的文件格式,如Word或PDF,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书面文件形式,在不同场合和目的下具有不同的种类和行文规则。
熟悉和掌握公文的种类和行文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各类公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介绍的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常用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纸张:以A4纸型编排,每页文字22行,每行28字。
以16K纸型编排,每页文字20行,每行25个字。
二、字体:主标题字号一般应用为二号小标宋字体,(标题下空一行)副标题的字号应小于主标题字,大于或同于正文字,正文用三号仿宋字题(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公文主题词用三号标宋字体,“主题词”三字应用三号黑体。
三、页面设置:A4页边距上为3.7㎝(天头),下边为3.5㎝,左右侧均为2.7㎝,页眉页为2.5㎝。
四、字符数、行数的设置:正式公文每页22行,每行28字。
可用页面设置中“文档网格”进行设置数值并无固定的设置数值(参考数值:第行42个字符,第页44行)。
也可在“页面设置”中“文档网格”设置为“无网格”后,用“格式”,“段落”,“行距”,“多倍行距”进行设置。
五、正文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用三号仿宋字体或三号黑体字〕第一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
六、页码设置:常用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标识,用:4号一字线“-1-”标识,奇数页距右空一字,偶数页距左空一字。
七、成文日期: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距正文四行,成文日期右空四字。
八、印章:上不压正文,下要骑日期,如空白不够,可调整行距。
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行文规则,是关于公文制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1、行文原则。
有2条值得注意:(1)“少而精”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规定:“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少而精,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也有同样规定。
在具体联络协调工作中,也是提倡多人来人往,少文来文往。
(2)不以机关名义向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2条规定:“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有相同规定。
直接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有损领导机关的权威,违背公文流转办理程序,从报送者角度看可以提高效率,但对领导机关而言,则损害了效率。
就法院而言,领导同志批示、交办的案件比较多,对于交办案件,领导同志明确批示“望复”、“回告结果”等意思的,可以公文形式对领导同志个人报送,除此之外,一般不要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
2、行文关系。
分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互不统属关系三类。
3、行文方式。
根据制发机关划分,可分为单独行文和联合行文;根据接收机关划分,可分为纵向行文(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通行行文)和横向行文。
4、具体要求。
(1)恪守隶属关系,一般不越级行文。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行文关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相同规定。
允许越级行文的情形:发生了严重紧急情况;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越级交办某些事项,同时指令越级上报的;询问只有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才能答复的某些重要问题或事项,且这些问题和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没有任何联系的;数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某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直接上级机关长期不予解决,以致对工作或即将对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