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行文规则及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575.50 KB
- 文档页数:26
公文知识: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作为公共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个别地市甚至会考到公文写作,所以对公文部分要引起重视。
而公文行文规则是写公文要遵循的规范,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之行文规则,欢迎阅读。
一、一般规则(一)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所以,在写公文的过程中一般是逐级行文,这个点是容易考查的。
二、上行文规则(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上行文要避免多头主送,所以在写上行文时,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是可以抄送其他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这个文种较为重要,和报告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1、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请示需上级回复;报告不需上级回复。
3、请示需事前行文;报告可事前行文、事中行文、事后行文。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也就是公文一般不主送负责人个人。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考点就在于必要时。
三、下行文规则(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公文行文规则主要有
公文行文规则是在公文写作中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其作用是确保公文的准确、规范和有效,让公文的表达更加清晰明确,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公文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
1. 符合规范
公文必须符合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段距等,以便读者能够顺利阅读并理解。
一般来说,公文应采用宋体、小四字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分别为1行和0.5行为最佳写作格式。
2. 总分结构
公文的内容应该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即先写摘要或概述,再按重点分组写出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这种结构清晰,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公文的整体内容和重点信息。
3. 逻辑性
公文的内容要有逻辑性、连贯性,用语简明扼要、不含模糊、歧义语句,不出现错别字或语病。
此外,公文需要遵循与主题相关的事实发展顺序和时序,确保内容的时序秩序合理有效。
4. 体裁明确
公文的体裁要明确,即分类清晰、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组织,
用词正式、专业,使读者能够理解并遵循其中各项指令和要求。
通常,公文的体裁包括公告、通知、批复、报告、请示等等。
5. 独特性
公文需要保持独特性,不同种类的公文应有不同格式的排列结构和用语,以突出各种公文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使读者能够快速区分和理解各种公文的作用和价值。
总之,公文行文规则是实现公文的官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所必须的规范,需要在公文写作中严格遵守。
同时,这些规则有助于保证公文的准确、简洁、明确,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公文的内容和要求。
公文行文规则一、上行文规则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确保权属意识、隶属关系以及避免多头领导。
例:甲市公安局向省公安厅行文,可以根据需要抄送给市政府,但不得抄送给其下级县或区公安分局。
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例: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向山东省教育厅行文时,如果请示、报告的是重大事项,则需要经过济南市政府的同意;但如果请示、报告的是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教育领域的工作),则无需经过济南市政府的同意,就可以直接报送给上级主管部门。
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和报告都是向上级机关行文,请示需要上级机关回复,但是报告不需要上级机关回复。
例:《关于5.12地震受灾地区安置情况的报告》该公文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如有事项需请示,需另写一份请示公文。
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一般来说就是只允许机关对机关行文,不允许机关与个人之间行文。
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例:济南市教育局受双重领导,当济南市教育局向山东省教育厅行文时,如确有必要,需抄送一份给山东省政府知晓。
记忆口诀:主送机关找一个,重大请示应授权。
部门内部直报送,不送抄送给下级。
下级请示需提意,请示报告分清楚。
不要个人送机关,双重领导考虑周。
二、下行文规则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例:山东省政府向下级各市下发文件,如内容很重要,需要同时抄送给山东省的上级机关国务院。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之间为了沟通、协调和处理事务而使用的书面文件。
公文的种类繁多,每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行文规则。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种类及其行文规则。
一、公文种类1.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是公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用于向特定的对象传达重要事项或通知公众。
通知公告应包含以下要素: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
2. 命令命令是用于对下级机关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公文形式。
命令的行文应明确、简练,内容要点突出。
3. 决议决议是机关、组织或会议通过的具有约束力的决策文件。
决议应包含决议的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以及对决议执行的具体要求。
4. 报告报告是对所研究或调查问题的分析和的公文形式。
报告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摘要、目录、和署名。
5. 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事项或征求意见的公文形式。
请示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建议和署名。
6. 通报通报是对特定对象发布事实和信息的公文形式。
通报应包含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日期、内容和署名。
二、行文规则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内容,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2. 发布单位公文的发布单位应注明机关或单位的名称和全称,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3. 发布日期公文的发布日期应准确、明确地注明,以便于及时了解公文的时效性。
4. 内容公文的应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突出,确保传达的信息准确和明确。
5. 署名公文的署名应注明发文人员的姓名、职务和单位,以确保公文的责任和可信度。
6. 文件格式公文应使用统一的文件格式,如Word或PDF,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公文作为一种特定的书面文件形式,在不同场合和目的下具有不同的种类和行文规则。
熟悉和掌握公文的种类和行文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处理各类公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介绍的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常用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纸张:以A4纸型编排,每页文字22行,每行28字。
以16K纸型编排,每页文字20行,每行25个字。
二、字体:主标题字号一般应用为二号小标宋字体,(标题下空一行)副标题的字号应小于主标题字,大于或同于正文字,正文用三号仿宋字题(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公文主题词用三号标宋字体,“主题词”三字应用三号黑体。
三、页面设置:A4页边距上为3.7㎝(天头),下边为3.5㎝,左右侧均为2.7㎝,页眉页为2.5㎝。
四、字符数、行数的设置:正式公文每页22行,每行28字。
可用页面设置中“文档网格”进行设置数值并无固定的设置数值(参考数值:第行42个字符,第页44行)。
也可在“页面设置”中“文档网格”设置为“无网格”后,用“格式”,“段落”,“行距”,“多倍行距”进行设置。
五、正文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用三号仿宋字体或三号黑体字〕第一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
六、页码设置:常用4号半角阿拉伯数字标识,用:4号一字线“-1-”标识,奇数页距右空一字,偶数页距左空一字。
七、成文日期: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距正文四行,成文日期右空四字。
八、印章:上不压正文,下要骑日期,如空白不够,可调整行距。
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行文规则,是关于公文制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1、行文原则。
有2条值得注意:(1)“少而精”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规定:“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少而精,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也有同样规定。
在具体联络协调工作中,也是提倡多人来人往,少文来文往。
(2)不以机关名义向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2条规定:“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有相同规定。
直接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有损领导机关的权威,违背公文流转办理程序,从报送者角度看可以提高效率,但对领导机关而言,则损害了效率。
就法院而言,领导同志批示、交办的案件比较多,对于交办案件,领导同志明确批示“望复”、“回告结果”等意思的,可以公文形式对领导同志个人报送,除此之外,一般不要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
2、行文关系。
分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互不统属关系三类。
3、行文方式。
根据制发机关划分,可分为单独行文和联合行文;根据接收机关划分,可分为纵向行文(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通行行文)和横向行文。
4、具体要求。
(1)恪守隶属关系,一般不越级行文。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的行文关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相同规定。
允许越级行文的情形:发生了严重紧急情况;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越级交办某些事项,同时指令越级上报的;询问只有直接上级机关的上级机关才能答复的某些重要问题或事项,且这些问题和事项与直接上级机关没有任何联系的;数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请求解决某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直接上级机关长期不予解决,以致对工作或即将对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等等。
公文行文规则主要有哪些公文行文规则是指在公文写作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以确保公文的准确、规范、清晰、简洁以及专业。
下面是常见的公文行文规则:一、格式规范:1.公文标题:应准确、简明,使用大号、粗体字;2.日期格式: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使用字符“年”、“月”、“日”分隔;3.页眉页脚:在每一页的上方设置页眉,包括公文的标题和文号;在每一页的下方设置页脚,包括页码和编写机关;4.正文格式:字体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段落之间要留有适当的空行;5.行文方式:使用完整的句子,标点符号要准确、规范,段落要层次清晰,段落之间使用适当的标题和编号等。
二、语言规范:1.语言简练:公文语言应简练、明确,避免冗长的修辞和晦涩的措辞;2.措辞准确:用词要准确、恰当,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达;3.遣词造句:使用规范的词汇和语法,句子结构要简单明了,遣词造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4.逻辑严密:公文行文要符合逻辑顺序,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不出现过多的修辞手法。
三、内容准确:1.准确性:公文内容要准确无误,包括事实陈述、数据统计等;2.客观性:公文要客观中立,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不偏袒任何一方;3.格式规范:根据公文的不同种类和目的,选择相应的格式,例如会议纪要、报告、公告等;4.依据规定:公文行文要依据相关的法规、规定、制度等进行撰写,必要时应引用相关法规的条款和依据。
四、文风特点:1.庄重稳重:公文行文要符合公务的庄重稳重的特点,不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和词汇;2.正式规范:公文语言应正式、规范,避免用词太过华丽或夸张;3.中立公正:公文要遵循中立公正的原则,不带有个人感情和立场。
以上是公文行文规则的一些主要内容,写公文时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专业性和高效性。
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一、公文的种类公文主要包括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命令、规定、函等。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不得与之相抵触。
(二)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虚构、夸大或缩小事实,也不得隐瞒真相。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处理公文时,应注重实效,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精简高效的原则。
在撰写公文时,应尽量精简文字,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繁琐的表述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公文的格式(一)公文的文头格式公文的文头一般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等要素。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居中排列;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代码、发文顺序号等要素;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应当根据公文内容需要标注。
(二)公文的正文格式公文的正文应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开头部分。
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旨和目的,明确表达发文的具体原因和必要性。
2、正文部分。
应当根据公文性质和内容,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条理清晰地阐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等。
正文部分应当注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3、结尾部分。
应当对全文进行总结或强调,并按照行文要求作出相应安排或提出具体要求。
(三)公文的附件格式公文的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落款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和数量。
附件应当与公文内容相关联,并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四、公文的写作规范(一)语言规范公文应当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即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语言。
不得使用方言土语和口头语言,也不得使用旧体字或繁体字。
同时,公文中的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结构规范公文的结构应当严谨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根据内容需要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避免出现重复或混乱的情况。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一、公文文面格式公文文面格式是指公文中各要素(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和标识规则,包括版面安排、字体型号、各要素的标识排序等。
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由版头(报头)、份号、密级、保密期限、发往地址、紧急程度(等级)、发文字号、签发人、收发报序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公文二维条码22个要素组成。
1.版头行政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主要有3种形式: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组成,即“文头纸”;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令”组成,如“省政府令”;一种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武文线组成,即“函头纸”。
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2.份号即份数序号,是同一件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
用电报传送的秘密公文,不标注份号。
绝密、机密、秘密电报均属密码电报,均应按密码电报的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管理。
3.密级与保密期限公文中的密级(包括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3个等级。
商业秘密分为商业机密、商业秘密2个等级。
密级用3号黑体字标注。
党的机关的公文密级标注在份号下方,两字之间空1字;行政机关的公文密级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
如需同时标注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党政机关的公文都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中间不空格,并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4.紧急程度(等级)党的机关的紧急公文,分别标明“特急”、“加急”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于公文首页页版心右上角,两字之间空1字;行政机关的紧急公文,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用3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第2行。
如无密级则标注在第1行。
电报的紧急程度叫等级,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种,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其办理公文的时间要求分别是1天、3天、5天、10天。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3部分组成。
公文行文规则主要有以下内容:
1.文体:一般采用正式文体,包括公函、公告、通知、报告、决定等多种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2.格式:公文的格式应该清晰明了,包括标题、主送、抄送、正文、落款等部分,每个部分的位置和内容都有一定的规定。
3.用词:公文中的词语应该准确、简练、规范,不使用口语化、俚语化的表达方式,同时应该注意使用行政词汇和专业术语。
4.语法:公文的语法应该符合规范,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歧义,特别是在句子结构、语序、语态等方面要注意。
5.篇章结构:公文的篇章结构应该合理,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出现冗长、啰嗦、累赘的内容。
以上是公文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