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75
第六章粉体学基础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2.空隙率20.临界相对湿度34.标准筛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和。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为径。
第一章绪论1. 药剂学的概念: 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的制剂的一门学科2.药物剂型(Dosage form)(简称“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极性溶剂: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药物的多晶型:无定型>亚稳型>稳定型,温度,pH,同离子效应粒子大小(公式:因此我们减小粒径来增大难容性药物溶解度,如微粉化),混合溶剂a 助溶剂hydrotropy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①有机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水杨酸钠等②酰胺类化合物:乌拉坦、尿素、乙酰胺等。
b 增溶剂solubilization: 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 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c 潜溶剂cosolvent: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如乙醇、丙二醇。
3. 等张溶液istonic solution :是指溶液的张力与红细胞的张力相等,也就是药物溶液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
4. 等渗溶液: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5. 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制成可溶性盐、引入亲水基团、加入潜溶剂、加入助溶剂、加入增溶剂6 药物溶出速度方程Noyes-Wh 方程:dC/dt= KS(CS-C)=DS/Vh(CS-C)dC/dt ——溶出速度;K ——溶出速度常数; S ——固体的表面积;Cs——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C——t 时间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D——溶质在溶出介质中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体积;h——扩散层的厚度。
粉体工程与设备(基础篇)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济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参考答案:粉体的表征;粉体的堆积与填充;粉体的润湿与颗粒流体力学;粉体的基本形态第一章测试1.原级颗粒是()形成的粉体颗粒。
参考答案:最先2.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当量粒径小于2.5()的颗粒物。
参考答案:微米3.下列哪一种不是粉体粒径大小的表示方法()。
参考答案:表面积“m2”4.球形颗粒的扁平度为()。
参考答案:15.球形颗粒的表面积形状因数为()。
参考答案:π6.粉体物料的样品中,粒径的累积分布为50%的粒径是()。
参考答案:中位粒径7.若一粉体符合R—R粒度分布,在R—R图上粒度分布直线越陡峭,则该粉体的()。
参考答案:粒度分布越均匀8.标准偏差σ表示粒度频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小,说明分布越()。
参考答案:集中9.在等径球体规则填充模型中,()填充模型空隙率最大。
参考答案:立方体填充10.粉体随机填充时,紧挨着固体表面的颗粒形成一层与表面形状相同的料层称为()。
参考答案:壁效应第二章测试1.粉体表面的润湿角θ在90°<θ≤180°为浸渍润湿。
参考答案:错2.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为65%。
参考答案:对3.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受到的力为重力、浮力和阻力,其中沉降速度越大阻力越大。
参考答案:对4.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受到的阻力与流体的雷诺数有关。
参考答案:对5.湍流区的阻力系数是雷诺数的函数,随着雷诺数变化,不是常数。
参考答案:错6.根据颗粒雷诺数的大小,球形颗粒沉降情形下大致可分为层流区、过渡区和湍流区。
参考答案:对7.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可以将细颗粒甚至胶体从流体中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错8.若单位时间的流量为Q,流体粘度为μ,颗粒层迎流断面面积为A,层厚为L,压力损失为ΔP,得到平均流速与ΔP成正比。
参考答案:对9.颗粒在离心场中流体内的沉降速度不大于其在重力场中的沉降速度。
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349、药学综合(药理学部分)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言掌握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熟悉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
了解药物和药理学发展简史。
了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转运、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及米-曼速率过程。
熟悉药物跨膜转运与体内过程的关系。
熟悉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
了解房室模型、非房室模型及生理模型概念。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的两重性、受体理论、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效能、效价等概念。
掌握药物的量效关系的概念及意义。
熟悉受体分类、信号转导类型。
了解影响药物作用及相互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在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建立按传出神经系统突触传递过程中的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分类的概念。
掌握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储存与消除。
根据药物作用的机制与效应掌握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了解受体的分类与生物效应。
第五章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阿托品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主要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毒表现及处理和禁忌症。
掌握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主要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掌握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阿托品和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解毒机制及原则。
熟悉毛果芸香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对外周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眼、腺体选择性作用,区别它们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熟悉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了解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阿曲库铵、琥珀胆碱、胆碱酯酶复活剂等药的应用。
第六章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并比较其不同。
掌握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Processing Machine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课程代码:901120429学时数:32(理论:24;实验:8)学分数:2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基本设计方法;根据生产需要,学生具备选择和设计单元操作机械及组合加工处理机械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加工处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农产品加工处理所用机械设备的应用特点。
1.农产品加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特点。
3.农产品加工机械应满足的要求。
第二章输送机械与设备(4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机的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及主要构件的设计方法。
1.带式输送机。
2.斗式提升机。
3.螺旋输送机。
4.泵与流体物料输送。
5.气力输送机械与设备。
第三章预处理机械与设备(4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预处理机械与设备的结构参数和特点,理解农产品分选和分级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预处理机械设备的主要参数和设计方法。
1.清洗机械与设备。
2.分选分级机械与设备。
3.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四章干燥机械与设备(5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产品干燥过程中的质热交换规律,熟悉不同种干燥技术工艺的应用特点和相关机械设备的结构、干燥过程和工艺参数,具备干燥系统选型和设计能力。
1.干燥原理和干燥过程。
6432.真空干燥技术与设备。
3.喷雾干燥技术与设备。
4.流化床干燥技术与设备。
5.冷冻干燥技术与设备。
第五章尺寸减小机械与设备(7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农产品切割机械和粉碎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有关粉体学的基础知识。
1.切割机械与设备。
2.干法粉碎机械与设备。
3.湿法粉碎机械与设备。
4.粉体学基础。
第一章2.什么是超微粉体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答:前者指:随着尺寸的减小,表面原子数量占颗粒总原子数量的比例增加,而表面原子因一侧失去最邻近原子的成键力,引起表面原子的扰动,使得表面原子和近表面原子距离较体内原子大,并产生“再构”现象。
这种再构会改变表面及近表面区的对称性,并影响所有对结构敏感的性质。
同时随着尺寸的减小,颗粒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使得颗粒表面的活性大大提高,由此产生所谓超细粉体的表面效应。
后者指:当颗粒尺寸减小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相邻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态变为离散态的现象。
第二章1.单颗粒的粒径度量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轴径是指:以颗粒某些特征线段,通过某种平均方式,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球当量径是指:用与颗粒具有相同特征参量的球体直径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圆当量径是指:用于颗粒具有相同投影特征参量的圆直径来表征单颗粒的尺寸大小。
定向径是指:在以光镜进行颗粒形貌图像的粒度分析中,对所统计的颗粒尺寸度量,均与某一方向平行,且以某种规定的方式获取每个颗粒的线性尺寸,作为单颗粒的粒径。
2.粉体分布方程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各自使用的范围是什么?答:(1).正态分布,某些气溶胶和沉淀法制备的粉体,起个数分布近似符合这种分布。
(2).对数正态分布,大多数粉体,尤其是粉碎法制备的粉体较为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器频度曲线是不对称的,曲线峰值偏向小粒径一侧。
(3).Rosin-Rammler分布,对于粉体产品或粉尘,特别在硅酸盐工业中,如煤粉、水泥粉碎产品较好的符合该分布。
(4).Gates-Gaudin-Schumann分布,对于某些粉碎产品,如颚式破碎机、輥式破碎机和棒磨机等粉碎产品较好的符合该分布。
4.颗粒形状影响粉体哪些重要的性质?答:颗粒形状影响粉体的比表面积、流动性、堆积性、附着性、流体透过阻力、化学反应活性和填充材料的增强、增韧性等。
7.在粉体的比表面积定义中,粉体颗粒的总表面积指的是什么面积?答:指的是颗粒轮廓表面积与呈开放状态的颗粒内部空隙、裂缝表面积之和。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粉体的基本概念粉体是指无数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粉体学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粒子是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 包括粉末(粒径小于lOOUm)和颗粒(粒径大于lOO^m), 通常所说的“粉末”、“粉粒”或“颗粒”都属于粉体的范畴。
组成粉体的单元粒子可能是单体的结晶,称为一级粒子;也可能是多个单体粒子聚结在一起的粒子,称为二级粒子。
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粒子大小范围为从药物原料粉的1M 到片剂的lOmmo物态有固体、液体、气体3种。
液体与气体具有流动性,而固体没有流动性;但把固体粉碎成颗粒的聚集体之后则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也具有固体的抗形变能力,所以有人把粉体列为“第四种物态” 来进行研究。
(二)粉体的特性1.粒子大小与测定粉体粒子大小是以粒子直径的微米数为单位来表示的。
粉体大部分不规则,代表粒径大小的方法有:几何学粒径、有效粒径、比表面积粒径等。
1. 1.几何学粒径是指用显微镜看到的实际长度的粒子径。
1.2.有效粒径用沉降法求得的粒子径,即以粒子具有球形粒子的同样沉降速度来求得。
该粒径根据Stokes方程计算所得,因此又称Stokes粒径。
1.3比表面积粒径用透过法和吸附法求得的粉体的单位表面积的比面积。
这种比表面积法是假定所有粒子都为球形求出的粒子径。
常用的粒径测定方法有:显微镜法、筛分法、沉降法、小孔透过法和激光衍射法等。
2.粒子形态粉体除了球形和立方形等规则而对称的形态外很难精确地描述粒子的形状。
因此,研究工作者用体积形态系数,比表面形态系数等术语来表示微粒形态。
3.粉体的比表面积粒子的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根据计算基准不同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Sv和重量比表面积Sw。
体积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重量比表面积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
4.粉体密度与孔隙率粉体密度为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
由于颗粒内部含有的空隙以及及颗粒堆积时颗粒间的空隙等,给粉体体积的测定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