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相关重点法律法规学习
- 格式:pdf
- 大小:765.54 KB
- 文档页数:80
饲料法规解读
饲料法规是指国家对饲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行为制定的法律法规。
其中包括了饲料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要求、饲料成分和标签规定、
质量安全控制要求等等。
饲料法规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保护动物的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法规通常由农业部门或食品药品监
管机构负责执行和监管。
在饲料法规中,一些重要的内容包括:
1. 饲料生产和销售的许可证要求:饲料生产和销售单位需要获得相
关许可证才能进行经营活动,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2. 饲料成分和标签规定:饲料成分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确保饲料
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
同时,饲料标签需要明确标示饲料的成分、
用途、使用方法等信息,便于消费者了解并正确使用。
3. 质量安全控制要求:饲料生产和销售单位需要建立并执行一套完
整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和
规定。
例如,对原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环
境进行卫生监控等。
4.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规定:饲料法规对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包括添加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和限量等。
添加剂必须通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程序,确保对动物和人类的安全性。
总之,饲料法规的目的是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规范饲料生产和销售的行为,以保护动物和消费者的权益。
引言概述:饲料法律法规是指用于规范饲料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饲料的质量和安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公众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因此,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饲料法律法规,以确保饲料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饲料法律法规。
正文内容: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饲料法规1. 《饲料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这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重要法规,规定了饲料药品的注册管理程序、要求和准入条件,旨在保证饲料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饲料添加剂注册管理办法》: 该法规规定了饲料添加剂的注册管理制度,包括注册程序、准入条件和监管要求,以确保饲料添加剂的合规使用和安全性。
二、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法规1. 《饲料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这个法规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的许可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必须获得许可证才能从事饲料生产活动,并对饲料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进行了严格要求。
2. 《饲料卫生管理办法》: 该法规明确了饲料企业的卫生要求,包括饲料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饲料原料的卫生要求以及饲料的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卫生管理要求,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饲料法规2. 《饲料检验和功能鉴定指南》: 这个指南详细介绍了饲料成分的检验方法和功能鉴定方法,为饲料生产和检测提供了技术指导。
四、欧盟关于饲料的法规1. 《饲料添加剂授权法规》: 欧盟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饲料添加剂的法规,包括添加剂的种类、使用剂量、安全性评估要求以及标签标识要求等内容。
2. 《饲料卫生条件法规》: 这个法规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必须满足的卫生条件,包括生产环境、设备、操作员的要求,以及饲料的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卫生管理要求。
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饲料法规1. 《饲料添加剂法规》: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饲料添加剂的法规,包括添加剂的注册、标签申报、使用限制和安全性评估等要求。
我国饲料行业监管体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汇总分析一、饲料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分析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及地方各级饲料主管部门承担饲料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
饲料行业自律性管理组织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
二、国内政策——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饲料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通过5年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备案管理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6号)要求,加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监管,促进饲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农业农村部将实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备案管理。
——2019年10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与饲料相关的内容如下:1、鼓励类1)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开发;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2、限制类1)新建、扩建古龙酸和维生素C 原粉(包括药用、食品用、饲料用、化妆品用)生产装置,新建药品、食品、饲料、化妆品等用途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12、维生素E 原料生产装置;3、淘汰类3万吨/年以下饲料磷酸氢钙。
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一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整理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二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三、饲料行业相关标准分析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是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导,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基础的饲料标准体系,在饲料生产经营、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饲料法律法规
一、条例和决定
1、国务院609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二、农业部令
2、农业部3号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3、农业部4号令《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4、农业部5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
管理办法》
三、农业部公告
5、农业部1773号公告《饲料原料目录》
6、农业部1849号公告《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
7、农业部1224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8、农业部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
9、农业部1519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
10、农业部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11、农业部176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五、国家强制标准
9、GB 10648-2013饲料标签
10、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饲料法律法规文件》总结自古民以食为天,饲料的质量安全与民众食品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经过对《饲料法律法规文件》的粗略学习,我大概了解了有关饲料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操作规范。
饲料质量安全的监控由国家农业部统筹,各级政府积极配合监察管理,对任何可能引起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并及时处理,找到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后果的严重性。
而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以及养殖使用者作为饲料安全的第一负责人更应对饲料安全进行层层把关,避免因为职责疏忽而引起饲料的质量安全问题。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环节的监控,质量环节的把关和出库产品的跟踪以及售后等问题的解决,都要按照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拒绝不合格。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生产商应该具备的素养。
对于经营者而言,所经营产品的“出身”是否正规,在经营产品前对生产商、产品质量进行审查,拒绝销售假冒伪劣的“三无”饲料,拒绝因为利润而不计后果地降低经营成本,保证所销售的产品正规、正常。
对于使用者而言,购买产品前依照相应的规定要求销售商提供正确、正规的证明,不贪图便宜购买非正常渠道销售的饲料产品,对发现有非法销售假冒伪劣饲料、非法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物质的现象要及时检举上报。
《饲料法律法规文件》中所涉及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及相关的一些公告既是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一种标准化规定和衡量饲料及其添加剂质量安全的标尺,也是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饲料及其添加剂的手段。
作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一定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雷区,不越过道德和法律的红线。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本书中,重点关注的几部文件的总结。
分类汇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12年5月1日起实施本条例是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新产品的审定和登记,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产品生产各环节应付有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的规定。
引言概述:饲料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同时也对人类的食品安全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饲料管理法律法规。
本文将汇总国际、国内饲料管理法律法规,并进行分析解读,以提供给广大饲料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者参考。
正文内容:一、国际饲料管理法律法规目的和原则核心要素成员国的义务2.世界卫生组织(WHO)饲料安全指南饲料危害的控制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限制饲料样品检测和监控3.欧洲饲料管理法规(EURegulations)饲料配方和原料安全控制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的注册和审批饲料生产和销售的许可和监管4.美国饲料管理法规(FDARegulations)饲料添加剂的批准和监管饲料标签的要求和限制饲料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规定5.加拿大饲料管理法规(CanadianRegulations)饲料配方和原料安全控制饲料添加剂的注册和审批饲料生产和销售的许可和监管二、国内饲料管理法律法规1.饲料生产许可和管理办法饲料生产许可的程序和要求饲料企业生产设备和车间卫生要求饲料质量控制和监管2.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的分类和使用规定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销售许可饲料预混合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3.药物饲料制剂管理办法药物饲料制剂的注册和标签要求药物饲料制剂配方和安全控制药物饲料制剂的生产和销售许可4.饲料中限制性物质标准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物质的限制要求对饲料中有害微生物的限制要求对饲料中其他污染物质的限制要求5.饲料抽检和监控管理办法抽检程序和抽样方法检测项目和标准监控和处罚措施总结:。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法规及常识1、什么是饲料?饲料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和添加剂预混料。
饲料添加剂指饲料加工、制作、食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添加剂。
2、目前饲料有哪些法律法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3、饲料主管部门是谁职能有哪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
我区盟市级以上设立饲料监督检验机构,负责监督抽查和行政执法工作。
4、购买饲料产品应注意哪些问题?⑴、购买饲料要到经营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合法饲料生产企业和固定销售门点。
尽量不要购买流动商贩和无证经营的饲料,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和商家的推荐。
⑵、在经营门点购买饲料时要索看其《登记证》,只有取得《登记证》的,其经营的饲料是在饲料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核准的产品。
⑶、察看标签。
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证号(审查合格证号或安全卫生合格证号,添加剂或预混料标注生产许可证号和批准文号)、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标准文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出厂检验合格证签。
没有标签或标签不完整的,应为不合格产品,不要购买。
⑷、购饲料原料时,可通过看、嗅闻等方法来辨别其是否发霉变质或掺杂使假情况。
注意“三无”的原料产品不要购买。
⑸、索要销售凭证,病连同产品包装物、标签等妥善保管,以备出现质量等问题时作为索赔依据。
不要接受未著名品种、名称、数量、价格及销售者的字据或收条。
5、养殖户使用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⑴、饲料产品在饲喂前,一定要认真察看标签,如浓缩饲料是不可直接饲喂的,要按推荐比例混合玉米,糠麸等原料配成全价饲料才可饲喂;标有药物添加剂的一定要按停药期要求在畜禽上市前停止饲喂该产品。
同时,不要再添加与该药物性质类似的药物,以免药物过量造成中毒。
在使用一些微矿类添加剂要慎重,不但易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严重者会引起中毒。
饲料行业法规及基础标准清单饲料是畜禽、水产品等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其质量和安全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饲料的质量和安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和基础标准。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饲料行业法规及基础标准清单。
一、法规部分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法律法规,也适用于饲料行业。
该法规规定了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中的各项要求,包括饲料的生产和使用。
饲料企业必须符合该法规的要求,确保生产的饲料符合安全标准。
2. 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饲料添加剂是饲料生产中常用的一类物质,其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饲料添加剂的分类、注册、使用以及标签、包装等要求。
饲料生产企业需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合理选择、使用饲料添加剂。
3. 兽药管理办法兽药是饲料生产和养殖中常用的药物,其管理也受到严格的规范。
兽药管理办法规定了兽药的分类、注册、销售和使用等要求,饲料生产企业在使用兽药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兽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二、基础标准清单部分1. 饲料安全基础标准饲料安全是衡量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国家建立了一系列的饲料安全基础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饲料生产原料的限制、饲料中残留农药和兽药的检测限量、饲料中重金属和微生物的限制等。
饲料企业需按照这些基础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2. 营养成分基础标准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影响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营养成分基础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纤维和矿物质等成分的限制和要求。
饲料企业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饲料配方,确保动物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3. 饲料生产工艺基础标准饲料的生产工艺对于饲料品质的影响很大,相关国家制定了饲料生产工艺的基础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饲料生产设备、原料储存、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饲料企业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饲料的加工质量和产品稳定性。
4. 饲料质量监控基础标准饲料质量监控是保障饲料质量的重要环节,相关国家制定了饲料质量监控的基础标准。
饲料法规解读
饲料法规是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体系。
目前国内涉及饲料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该条例是饲料行业的基础性法规,规定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关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的管理办法,旨在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3.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关于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的管理办法,旨在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4.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关于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的管理
办法,旨在确保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关于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的管理办法,旨在确保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农业部还出台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加强对宠物饲料的监管。
在日常经营和使用中,饲料经营者和使用者应当遵守相关法规,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饲料法律法规饲料法律法规一、引言饲料是动物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饲料的安全、合规和质量,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饲料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外的饲料法律法规,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二、国内饲料法律法规1. 饲料管理条例《饲料管理条例》是我国饲料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于2010年1月1日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饲料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饲料安全管理、饲料生产许可、饲料添加剂管理、饲料标签和包装标识等。
2.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是我国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进行管理的法规,于2020年12月1日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注册、生产、经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监督管理的措施。
3. 饲料中禁用物质管理办法《饲料中禁用物质管理办法》是我国饲料行业对禁用物质管理的规定,于2013年11月1日实施。
该办法规定了饲料中禁用物质的范围、检测方法、监测和处罚等内容,旨在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国际饲料法律法规1. 欧洲饲料法规欧盟在饲料安全管理方面有一系列的法规和指令,其中最重要的是欧洲饲料卫生法规(EC No 183/2005)。
该法规规定了饲料原料的安全要求、饲料添加剂的审批和使用、饲料生产和流通的要求,以及监督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2. 美国饲料法规美国饲料行业的主要法规是《联邦饲料、药品和化妆品法典》(The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该法典规定了饲料的定义、注册和许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管制、标签和包装要求等。
3. 国际饲料法典(CODEX)国际饲料法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和指南,用于规范全球饲料行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中饲料中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标准》(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饲料管理法律法规文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609号令)配套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四个管理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3号令)《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农业部4号令)《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农业部5号令)《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00年的38号发布,2004年第38号修订《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年第118号令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三个目录:《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农业部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1224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两个禁止性文件:《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部176号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的物质》(农业部1519号公告)七个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GB 13078.2-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8.3-2007 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GB 19081-2003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21693-2008 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还未公布的法规文件:《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业部令)《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农业部公告)《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农业部公告)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经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国务院609号令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全文共5章51条。
老条例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266号令发布,2011年11月29日修订, 国务院327号令发布,共5章35条《条例》解读要点修订背景、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有关问题说明《条例》修订背景《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施行,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饲料行业管理法规体系在中国,饲料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领域,它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食品安全。
为了保障饲料生产和使用的质量安全,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饲料行业管理法规体系。
一、饲料管理法律法规1. 《饲料卫生管理条例》:该法规是饲料行业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明确了饲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确保饲料安全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对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进行严格管理,规定了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限量、标签要求等内容,保证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3. 《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和检测要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保障饲料质量安全。
4. 《养殖场所用饲料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养殖场所使用饲料的管理要求,包括饲料质量要求、使用量控制、存储条件等,为养殖场所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5. 《饲料生产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该规定对饲料生产企业的资质审批、监督检查和资质证书管理等进行了细化,保证饲料生产企业的合规经营。
二、饲料行业管理部门1. 国家农业农村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协调全国饲料行业管理工作。
2.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辖区内饲料行业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监管、执法、监测等。
3. 饲料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负责起草行业自律规范,开展行业培训和交流,协助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三、饲料行业管理措施1. 许可证制度:饲料生产企业需要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符合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标准,确保生产的饲料合规。
2. 监督抽检制度:相关管理部门对市场上的饲料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抽检,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使用量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信息公开制度:饲料生产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生产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号等,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4. 罚款和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饲料生产企业,将依法给予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措施,以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