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陕西石油工业发展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69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作者:张优智苟三勇来源:《现代企业》2012年第09期陕西是中国能源大省,丰富的煤、油、气等资源不断被探明、开发。
陕北拥有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榆林地区的气田面积即达2000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带动陕西省能源工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2010年石油工业产值为2456.8亿元,其中原油天然气为1189.1亿元,原油加工为1267.6亿元。
2010年实现油气当量4805万吨。
但是陕西油气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油气产业的规模水平低、上下游产业间的一体化程度低、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的矛盾损害油气产业健康发展等问题。
只有解决以上问题,破除“资源咒诅”,才能使陕西把油气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促进陕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陕西油气产业发展概况1.油气资源分布状况。
陕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油化工资源优势,鄂尔多斯盆地37.5万平方千米区域内预测原油地质储量12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是个具有半盆油、满盆气的国家重要能源接替区。
截至2010年底,陕北斜坡(陕西省)石油地质资源量为51亿吨,占盆地地质资源量的69.23%,居全国第5位。
2.油气勘查开发状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油气统计资料,截止2010年底,陕西省石油探明地质储量23.4亿吨,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2位,剩余技术可采储量2.49亿吨。
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563.9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4位,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6.2811亿立方米。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和延长石油集团是陕西的两大石油开发主体,2010年原油产量3017万吨(延长1200万吨、长庆1817万吨),天然气产量223亿立方米,现有5个主力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量1980万吨。
其中2010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量1270万吨、年成品油销量1100万吨。
陕南地区天然气发展现状0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和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激增,人类生存环境趋于变差。
面对上述挑战,清洁且热值高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天然气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1 全球和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1.1全球天然气发展现状石油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统计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24.8x108t油当量,相比,2011年增长1.8%。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仍然是当前世界最主要的能源。
其中,石油消费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3%,天然气占24%,煤炭占30%[1]。
据BP公司的统计,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2001~2012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12.5%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18.86%,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表1)。
1231.2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我国已发现各类沉积盆地505个,目前国家已批准矿权作业区块1764块,共计面积435.4x104km2。
从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看,虽然我国天然气利用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天然气工业则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起步相对较晚。
自“九五”以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基础地质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认识,天然气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近10年,我国天然气工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从年增储量规模看,“九五”期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61x108m3,“十五”期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增加到4305x108m3,“十一五”期间年均探明地质天然气地质储量5358x108m3,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十一五”是“九五”的6.2倍。
从天然气产量变化看,近10年也是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期,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1.6%,在世界天然气产量排位中也在不断攀升,2000年年产天然气272x108m3,居世界第19位,2012年年产天然气1072 x108m3居世界第7位。
论石油工业在陕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选择正确的主导产业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陕西作为新兴的能源大省,笔者认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将带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陕西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石油工业主导产业鉴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不安以及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能源战略再次为西部大开发带来契机。
陕西作为新兴的能源大省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而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将成为陕西新的高经济增长点,成为陕西尤其是陕北经济的主导产业。
石油工业作为陕西经济主导产业的必然性分析陕西作为能源大省将在未来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除将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确定为陕西的两大主导产业外,石油工业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为陕西“一线两带”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到关键作用。
其作为主导产业的依据如下:(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当前中国经济以持续高速向前发展,石油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物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显现出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阶段的特征,导致国内石油储量的严重不足和新需求的大幅增加,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净进口原油7033万吨,进口额320亿美元;净进口成品油1203万吨,进口额43.7亿美元,中石化预测中国石油今后15年的需求量2010年为3.8亿吨,2020年为4.3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对于陕西而言,中石油高层发展战略向西部的调整为陕西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契机。
把石油产业作为陕西的主导产业符合当前国家的能源开发战略,也符合当前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陕西发展石油工业的优势分析石油工业是陕西的优势产业,石油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延安和榆林。
在经济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央对石油化工工业进行结构性大改革,1998年决定将延长石油矿产管理局、延长石油冶炼实业集团、榆林石油助剂厂等五家企业合并成陕西石油工业集团。
分析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与现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现状,分别阐述了西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集群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产量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西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发展占我国总能源开发的1/3,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入了解和分析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于提升国家资源产业,优化能源分布,完善产业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西部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起源于西部地区,其中以陕西的延长油矿为我国最早的石油开采油矿,奠定了我国石油产业在西部发展的先驱和重要地位。
我国的石油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建国初期到1959年为止,我国的石油产业刚刚起步,具有开采设备落后,开采工艺低下的特点。
所开采的石油浓度低,质量差,且石油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
这阶段的石油几乎全都来自于西部地区,这也决定了西部地区石油能源的重要领头地位;1960~1977年,我国实施了石油战略转移政策,由最初的西部石油开采转移到东部开采,国家也将资金和设备大量投入到东部地区,自此西部石油产业的发展开始下降,导致西部石油发展从刚刚起步转向了发展低谷,没有形成深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基石,为以后的石油开采以及利用带来了隐患;1978~1989年,国家再次对石油产业下达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使西部石油产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了高潮,受到了国家全方面的重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大转变了前两阶段对西部石油发展的影响,深化了西部石油的发展基础,稳定了西部石油发展的地位。
同时,随着东部地区石油开发以及技术的研究,为西部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优化了整个石油产业的结构,满足了中国对石油资源的不断需求。
1990年~至今,是我国石油产业不断完善和优化的新阶段,石油产业逐渐由传统的计划生产,转向适应市场发展以及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型市场化生产,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石油产量,促进了国家对石油产业的需求,真正发挥石油能源的优势。
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发展调研报告2017年12月陕西省天然气行业发展调研报告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3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50.1万亿立方米,探明率14%,处于勘探早期。
作为“清洁能源”,我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不断上升。
20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天然气进口量614亿立方米,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增长5.7%。
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节能减排压力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十三五”期间,将是煤炭减量,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资源快速发展的五年,未来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天然气的消费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一、天然气行业发展概述中国的天然气工业还处于规模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规模均较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24%),也大大低于亚洲平均水平(8.8%),只占2.7%。
而且消费领域狭窄,除工业和居民消费外,只有不到总量1%的用于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领域,天然气的多领域应用的我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天然气基础设施不完善;下游市场不健全,工序市场分布不合理;市场的开拓、培育以及长输管道的建设滞后于资源的增长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丰硕成果,基础设施假设取得长足进展,天然气管网进一步加大,我国的天然气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并取得丰硕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天然气管网建设步伐加快,一批重点管道建设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天然气的深度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下游市场稳步拓展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天然气工业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陕西省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真正起步于本世纪初,以长庆油田的开发为起点,以长庆气田至呼和浩特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投产为标志,开始了内蒙古天然气产业的大规模工业开发利用。
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O一一年九月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对拉动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谋划好石化工业的发展,对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增加收入”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回顾(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及执行情况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崛起,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和显著标志。
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石化产业工业经济指标及主要产品产量,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1、产值完成情况2、主要产品产量(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十一五”期间我省石化工业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截至2010年底,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450户,从业人员约22万人,总资产4600亿元。
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43户,从业人员约11万人,总资产2724亿元;石油加工企业102户,从业人员3.7万人,总资产1291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272户,从业人员约7万人,总资产546亿元。
石化科研、设计、院校60多家。
已形成了门类基本齐全、基础比较雄厚、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陕西石油化学工业体系。
2、经济地位大幅提升,成为陕西经济第一大产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石化产业的产值、利税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29.47亿元,是2005年1064亿元产值的2.7倍,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1199.8亿元的25.3%。
其中,石油工业完成2456.76亿元,是2005年923亿元产值的2.7倍;化学工业完成372.71亿元,是2005年141亿元产值的2.6倍。
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石化、电力等领域。
石油的生产和加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产业,它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石油资源最早被开发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文明。
当时人们就利用石油作为灯油和防水涂料使用。
到了19世纪初,人们开始重视石油的经济价值,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油田中进行了最早的大规模开采。
20世纪初,石油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石油钻探技术的发明和完善,使得石油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石油的用途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被广泛用于武器制造和交通运输领域,成为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战后,全球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石油产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各国纷纷加强石油生产和开采能力,大力发展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
二、石油产业的现状目前,全球共计约有80个主要石油生产国。
其中,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伊朗、伊拉克五大产油国占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石油在全球能源供应中仍然占有着主导地位,其供应量和消费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在2019年全球石油消费量达到了9940万桶/天的水平,其中约有60%用于交通运输,20%用于石化工业,其余用途包括发电、农业等。
石油产业的现状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石油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导致石油供应和价格的波动。
其次是环境问题,石油开采和加工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
加之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正在逐渐明显,人们对于非化石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石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石油产业的未来趋势未来石油产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非化石能源的利用逐渐增多,将不断挤压石油市场。
其次是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生产和加工的效率将会不断提高,这将为石油产业创造更多的机遇。
陕西石化产业现状报告摘要: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是经济腾飞的关键。
陕西省近几年的石化产业发展迅猛,日益成为中国石化产业新的主战场,不但为国家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而且保证了本省经济的持续增长。
本文以陕西石化产业的现状为着眼点,主要从规模、产品、产值、地位和前景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石化产业陕西现状一、石化产业概述石油化工产业简称石化产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产部门,如农药行业,化肥行业,橡胶助剂行业,合成材料行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20%,因而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
石油化工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化工两个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较快地增长。
如果把这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06年石油化工累计实现的利润达到了4345亿,增长达到了17.9%,增量达到了658亿元,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占到17%左右。
二、陕西石化产业特点及结构陕西省地处西北地区,煤炭和石化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陕北地区,近几年来发现的油田、气田等蕴藏量非常丰富,这些都标志着陕西成为了中国石化产业的又一个主战场。
陕西的石化产业在最近几年也发展迅猛,以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为代表的陕西石化产业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和自身机制优势,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站在了中国石化产业的前列。
陕西省石化产业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单位,中央直属企业、省属企业和中小企业。
其中,中央直属企业有中石油长庆油田和中油集团管材研究所。
而省属单位有延长油田和几家大型的化工、化肥单位,如兴化、渭化、华化等。
中小企业主要是一些石化设备生产单位、科研院所、营销单位和外省石化单位驻陕西的办事处等。
(详见附录)三、陕西省石化产业现状四、长庆油田现状长庆油田,全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长庆油田始建于1970年,1983年正式定名为“长庆”,1998年长庆油田勘察机关和科研单位迁至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