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基本知识及日常监督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68
放射卫生监督内容与要求一、预防性卫生监督(一)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开始施工前,卫生审核的主要内容是:1.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2.放射防护设施设计文件(职业卫生专篇,限A类建设项目);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二)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审核内容是: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2.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验收检测报告;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评审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二、日常监督工作内容与要求(一)放射诊疗许可的日常监督重点查验下列内容:1.医疗机构是否经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
2.《放射诊疗许可证》与所开展的放射诊疗业务的符合情况。
3.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是否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定期进行校验情况。
4.有无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是否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1.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是否符合规定;2.有无非专业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情况;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查验其个人剂量监测档案;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查验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项目、检查周期与法规、标准符合情况;6.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情况,查验其培训档案;7.医疗机构有无负责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的专(兼)职管理人员。
(三)设备与设施1.放射治疗场所是否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
2.放射治疗科室是否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3.核医学科室是否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自古以来,人类就受到环境中电离辐射不同程度的影响,宇宙射线和各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天然辐射源的照射,人均年当量剂量约为2.4mSv。
随着核能开发,核反应堆、核电站的兴建,以及放射性核素和各种射线装置等人工辐射源在各个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人类得益,但也可能受到直接或潜在的辐射危害,如医疗照射、事故照射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发展和应用核能、放射性核素和各种射线装置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应研究如何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切实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一、放射防护的任务放射防护的任务是:既要积极进行有益于人类的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促进核能利用及其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又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缩小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放射防护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研究和制定放射防护标准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放射防护的目的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水平。
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
(一)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确定性效应是一种具有剂量阈值的效应,从理论上讲,只要将受照射剂量控制在阈值以下,就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
因此,必须确保人员在其一生中或全部工龄期间,任何一个组织,器官所受到的电离辐射的累积当量剂量,均应低于发生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
各类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可以根据所积累的放射生物学资料来确定。
对于肺、肝、肾、小肠、骨、皮肤等大多数器官的慢性长期照射,其阈值剂量均在20~30Gy以上。
而对电离辐射敏感性腺、骨髓和眼晶状体的阈值剂量很低,1984年ICRP给出了它们的剂量阈值(表1)。
表1 某些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Sv)组织与效应单次照射多次照射的累积当量剂量睾丸精子减少0.15 NA永久性不育 3.5~6.0 NA卵巢永久性不育 2.5~6.0 6.0眼晶状体混浊0.5~2.0 5.0视力障碍 5.0 >8.0骨髓血细胞暂时减少0.5 NA致死性再生不良 1.5 NA注:NA表示不适用,因阈剂量取决于剂量率而非总剂量(二)将辐射随机效应的发生几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1.什么是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指效应的发生率(不是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
放射防护知识点总结文案放射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核医学、核能及其他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环境中的工作岗位。
放射防护的实施旨在减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护工作者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防止辐射污染和保护环境。
除了专业人员外,一般公众也需要了解一些放射防护知识,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下面将就放射防护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 时间原则:尽可能减少暴露时间,减少辐射吸收。
2. 距离原则:与辐射源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减少辐射暴露。
3. 隔离原则:通过隔离、屏蔽和阻挡等措施减少辐射照射。
二、放射源的分类根据放射源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放射源分为天然放射源和人工放射源。
1. 天然放射源:包括地球、太阳天然放射,以及人体内存在的钾、铷、钍等放射性元素。
2. 人工放射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等。
三、辐射防护的措施1. 个体防护:佩戴防护服、佩戴防护眼镜、戴口罩、佩戴手套等。
2. 工作场所防护:增加屏蔽物、加强通风、限制人员进入等。
3. 应急处置:紧急撤离、急救护理、辐射源限制等。
4. 监测控制:辐射剂量监测、环境辐射监测、辐射源追踪等。
四、放射剂量的计量和限值1. 放射剂量的计量单位:剂量当量、照射剂量、照射率、活度等。
2. 放射剂量的限值标准:职业暴露限值、公众接触限值、环境放射标准等。
五、放射防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 国家标准:《放射防护管理规定》、《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职业病防治法》等。
2. 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核能公司、辐射设备制造商等应遵守相关行业标准。
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 急性辐射病:全身照射导致的急性辐射病,表现为神经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等。
2. 慢性辐射病:长期低剂量照射导致的慢性辐射病,包括白血病、癌症等。
3. 遗传影响:辐射对人类生育后代造成的影响,包括遗传基因突变、胎儿畸形等。
七、公众的放射防护知识1.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过多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等。
一、总则为了加强放射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放射性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卫生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放射源使用和管理人员以及涉及放射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放射卫生管理职责1. 单位领导对本单位的放射卫生工作全面负责,确保放射卫生防护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符合国家规定。
2.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部门负责放射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3.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放射卫生防护培训,掌握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和技能。
4. 放射源使用和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放射源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源的安全使用。
四、放射卫生防护措施1. 放射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
2.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放射工作场所应当定期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4. 放射源使用和管理人员应当对放射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放射源安全。
5. 放射工作场所应当设置应急处理设施,如洗眼器、防护服存放处等。
五、放射卫生培训1. 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新进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熟悉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3.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参加年度放射卫生防护知识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放射卫生监测与报告1. 单位应当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 发现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超过国家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
3. 放射工作人员发生放射性疾病时,应当及时报告给卫生行政部门。
七、监督检查1. 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单位的放射卫生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确保放射卫生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2. 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八、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造成放射性疾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放射卫生保健制度放射卫生保健制度是指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对于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放射卫生保健制度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在放射卫生保健工作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保护公众健康: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确保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保护公众的健康。
3.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 科学管理: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有效的管理。
5. 遵守法律法规: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合法性。
二、放射卫生保健制度的主要内容1. 放射防护设施: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要求放射性工作场所设置防护设施,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放射防护用品: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使用防护用品,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放射防护培训: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要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培训,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4. 放射防护监测: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要求对放射性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监测,确保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5. 放射防护档案: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要求建立放射防护档案,记录放射性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情况,为放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6. 放射防护法规:放射卫生保健制度应遵守国家放射防护法规,确保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合法性。
三、放射卫生保健制度的意义1.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放射卫生保健制度能够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提高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效率:放射卫生保健制度能够提高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效率,确保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促进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放射卫生保健制度能够促进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化,提高放射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原则与措施(一)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原则目的:预防确定性效应,控制随机性效应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又称合理性判断,经过论证(进行代价与利益分析),某种辐射实践的利大于害,就是电离辐射实践正当化原则。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
3、个人剂量限值: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下限,即个人所受照射剂量不应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在医疗照射来说,就是要在保证疗效或诊断结果的前提下给予最适宜的剂量,选择最佳的条件与最适当的操作技术,把受照剂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措施1、严格落实卫生部卫办监督发【2012】14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一般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
◆健康体检应当优先使用普通X线摄影、CR;有条件的的地区,推荐使用DR取代普通X线摄影和CR检查。
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并且长期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不宜使用CT;不得使用PET、PET/CT、SPECT和SPECT/CT。
◆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非投照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
检查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受检者需要扶携或近身护理时,对扶携或护理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严格遵宁《GB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放射卫生监督执法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指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疾病答案:B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1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2. 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哪个部门实施管理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卫生行政部门C. 环境保护部门D.技术监督部门答案:B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7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3.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A. 防辐射手套B. 辐射防护眼镜C. 个人剂量计D.铅防护服答案:C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3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4.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A. 专项管理B. 特殊管理C. 计划管理D.分类管理答案:B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3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5. 医疗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A. 选址阶段B. 可行性论阶段证C.设计阶段D. 施工阶段答案:B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2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6.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应在()进行A.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B. 主体工程竣工前C. 放射防护设施竣工前D. 诊疗设备投入使用前答案:A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2.1.1.2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7.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按照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程度和诊疗风险分为A. 危害严重和危害一般两类B. 危害严重和危害轻微两类C. 危害严重、危害一般和危害轻微三类D. A类、B类和C类答案:A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4.2.1.2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8.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取得( )许可A. 医用放射源应用许可B. 医用射线装置许可C. 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D.放射卫生许可答案:C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4.2.1.2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9.《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指A. 卫生监督监测人员B. 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C 质量控制人员D.管理人员答案:B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4.2.1.4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10.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包括()A.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B.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C. 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照射的职业健康检查D.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C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易认知层次:应用大纲代码:4.2.1.4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11. 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是()A. 50 mSvB. 20 mSvC. 连续5年平均20 mSvD. 10 mSv答案:C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大纲代码:4.2.1.3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12. 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下列值者,应减少射线接触()A. 3.5×109/LB. 4.0×109/LC. 4.5×109/LD. 4.8×109/L答案:A题型:单选题专业:放射卫生预估难度:中认知层次:记忆大纲代码:4.2.1.4命题单位:陕西省卫生监督所命题人:郑桂芳13. 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两次健康检查的时间不应超过()年。
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放射卫生管理条例》,本制度的制定目的、范围和依据。
第二条放射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三条放射卫生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具体责任。
第二章放射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放射卫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的重点内容和重点群体。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三章放射卫生管理的组织结构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人员的配置和职责。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流程。
第四章放射卫生监测和评估第一节放射卫生监测的概念和目的。
第二节放射卫生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放射卫生评估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放射卫生应急管理第一节放射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节放射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
第三节放射事故监测和事故应急资源保障。
第六章放射卫生管理的宣传教育第一节放射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目标。
第二节放射卫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第三节放射卫生宣传教育机构和资源整合。
第七章放射卫生管理的质量管理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质量评估和改进机制。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的绩效评价和考核。
第八章放射卫生管理的监督检查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监督机构和职责。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监督检查的内容和程序。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监督检查的结果处理和督办。
第九章放射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目标。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架构和功能。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信息安全和保护措施。
第十章放射卫生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平台。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的国际经验交流和合作机会。
第十一章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的评估和完善第一节放射卫生管理制度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机制。
第三节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持续改进。
结语以上是放射卫生管理制度的目录,希望通过这些规范、指导原则和管理流程,能够有效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与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汇报提要☐前言☐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应用☐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放射事故与职业性放射病☐存在问题及建议前言❑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因此,职业性放射病(包括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的防治属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前言(续)❑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0kBq/kg的任何物质(GB11806-89);放射卫生管理中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
❑另一类:由射线发生装置发出的X射线、电子射线、中子等射线。
放射卫生管理中称之为射线装置。
❑本报告不包括非电离辐射辐射源基本知识放射性的发现及其应用☐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物质的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证明电子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发现镭和钋☐1899年卢瑟福发现α和β射线☐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中子,安德森发现正电子☐1934年费米利用中子制造放射性元素☐1951年第一次核能发电在美国实现什么是放射线?☐放射线是指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和微小粒子的流动现象。
☐放射线通常简称为射线;在放射防护领域,不包括可见光、通信用无线电波等非电离辐射不同种类电磁波的波长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放射性同位素某些元素中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GB/T4960.1)☐辐射源能发射致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物质(GB/T4960.4)☐密封源一种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源(GB/T4960.5)☐非密封源不是密封源的放射源GB/T4960.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我国的放射防护法规把产生射线的设备分成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如伽码辐照装置、钴-60治疗机、铱-192探伤机等。
☐射线装置如X射线机、CT机、加速器等。
放射性同位素可根据需要制成放射源,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一直放射出射线射线装置只有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射线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放射线的危害危害机理:X、γ射线及其它带电或不带电粒子作用于组成人体的原子,引起电离或激发,使人体中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DNA分子和酶) 的结构破坏,进一步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导致机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