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 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3.45 KB
- 文档页数:2
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承载比(CBR)试验原始记录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原始记录土颗粒分析试验原始记录(筛分法)土有机质含量试验原始记录含水率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掺配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密度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针片状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粗集料软弱颗粒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破碎砾石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粗集料化学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筛分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密度原始试验记录细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坚固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棱角性试验原始记录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TKY- 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原始记录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5-SKY- 试验日期:水泥浆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金属力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JL-2014-GYC- 试验日期:金属焊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钢筋挤压连接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无机结合料含灰量试验原始记录(EDTA) 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无机结合料标准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含灰量标准曲线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石灰试验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验证原始记录试验:复核:试验负责人:水泥砂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水泥浆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用料计算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一、1.取样地点: 6.实测原材料风干含水量2.稳定材料种类:①W砂砾=3.配合比:②W土=4.击实筒体积:③.W石灰=5.最大粒径:④.W粉煤灰=二、计算:1.确定每份混合料干质量(G)=2.计算每份混合料各原材料的风干质量:G×百分比×(1+W风)①②③3.拟定最佳含水量及每点的加水量计算:复核:试验负责人:。
试验性质:合同号:编号:
标准值
//
4.75
2.361.180.60.30.15<0.15细度模数
细集料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取样日期:施工单位:试验日期:监理单位:试验单位:使用部位报告编号集料产地报告日期取样地点
规格及品种
代表数量(m 3)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试验项目试验结果
标准值
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表观密度(kg/m3)有机物含量(%)堆积密度(kg/m 3)云母含量(%)空隙率(%)SO 3含量(%)含泥量(%)坚固性(%)泥块含量(%)碱活性(%)轻物质含量(%)
>10mm含石量(%)颗粒组成
标准级配
上限(%)
下限(%)
备注
试验结论
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日期:年月日
试验:复核:审批:
孔径(mm)分计筛余(%)
通过率(%)
级配区
0.0
4.75
2.36 1.18 0.6 0.3 0.15 <0.15
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孔尺寸
筛分曲线图。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细集料棱角性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仪器用于测定一定体积的细集料(机制砂、石屑、天然砂)全部通过标准漏斗所需要的流动时间,称为细集料的棱角性,以s表示。
细集料棱角性适用于评定细集料颗粒的表面构造和粗糙度,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的影响。
二、仪具与材料:1、细集料流动时间测定仪:上部分直径90mm,高125mm的金属圆筒,下部为<#004699'>60?的漏斗,其流出孔直径有两种可更换的规格:12mm或1<#004699'>6mm。
漏斗下方有一个可以左右转动的开启挡板。
2、标准筛:孔径为4.75mm、2.3<#004699'>6mm、0.075mm方孔筛。
3、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4、烘箱:能控温105??5?。
5、秒表:准确至0.1s。
三、准备:按照最大粒径不同,选择2.3<#004699'>6mm或4.75mm的标准筛将细集料过筛,除去大于最大粒径的部分。
当工程上同时使用不同品种的细集料,应分别进行单一细集料品种的棱角性质量评定,同时以实际配合比例组成的细集料混合料进行试验,以评定其使用性能。
四、试验步骤:1、用水洗法除去小于0.075mm的部分,取0.075mm,2.3<#004699'>6mm或0.075mm,4.75mm的试样约<#004699'>6kg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室温下冷却。
2、测定试样的表观密度ra,用四分法将试样分成不少于5份,计算每份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1g。
m,1.0×ra/2.70,----每份试样的质量(kg); 其中:mra---该试样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3、根据试验的细集料规格选择漏斗。
0.075mm,2.3<#004699'>6mm细集料选孔径12mm的漏斗,0.075mm,4.75mm的选择孔径1<#004699'>6mm的漏斗与圆筒连接安装成一整体,关闭漏斗下方的开启门,在漏斗下方置接受容器。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本方法测定一定量的细集料通过标准漏斗,装入标准容器中的空隙率,称为细集料的棱角性,以百分率计。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使用于路面的细集料性,以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及对拌制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响。
2 仪具与材料2.1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如图1所示,上部为一个金属或塑料制的圆筒,容积不少于200mL,下面接一个高38mm的金属制的倒圆锥筒漏斗,角度为60度±4度,漏斗内部光滑,流出孔开口直径12.7mm±0.6mm。
测定仪下方放置一个100mL的铜制的容器,容器内径39mm,高86mm。
此容器镶嵌在一块厚6mm的金属板上,容器与底板之间用环氧树脂填充固结。
金属底板底部的正中央有一个凹坑,用尺与底座位置对路。
欠图1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装置2.2 标准筛:孔径为4.75mm、2.36mm的方孔筛或孔径为5mm、2.5mm的圆孔筛。
2.3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4 烘箱:能控温在105±5摄氏度。
2.5 玻璃板:60mm*60mm,厚4mm。
2.6 刮尺:带刃直尺,长100mm,宽20mm。
2.7 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3 试验步骤3.1 用水标定容器的容积V。
3.2 称取接受细集料的容器质量m0。
3.3 将从现场取来的细集料试样,按照最大粒径的不同选择2.36mm(或2.5mm)或4.75mm(或5mm)的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最大粒径的部分,通常对天然砂或0~3mm(或5mm)石屑采用2.36mm(或2.5mm)筛,对0~5mm 石屑或人工砂可采用4.75mm(或5mm)筛。
3.4 取约2kg试样放在搪瓷盘中,加水浸泡24h,仔细清洗,漂去混水。
然后分数次用0.075mm筛用水仔细冲洗过筛。
将上部分放入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
按照四分法称取190±1g的试样不少于3份。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使用中的细集料棱角性(间隙率法)测定仪的核查。
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
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2 表面应平整,内壁应光滑,无明显缺陷和锈蚀。
2.3 漏斗:漏斗内锥角度:60 ° ±4 ° , 漏斗内锥高度:38.5mm±0.5mm、漏斗出口直径:12.7mm±0.6mm。
2.4 受样容器:内径:39mm±0.5mm、内高:86mm±1mm 。
3.1 外观检查。
3.2 漏斗内锥角度、漏斗内锥高度、漏斗出口直径。
3.3 受样容器尺寸。
4.1 核查环境:核查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10)℃ ,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核查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核查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 核查器具:
4.2.1 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 200mm,分度值 0.01mm。
4.2.2 万能角度尺:分度值 2 ′。
5.1 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 2.1 条、2.2 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5.2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漏斗内锥角度,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5.3 用游标卡尺测量漏斗内锥高度、漏斗出口直径、受样容器内径、受样容器内径,各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核查周期一般不超过 12 个月,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核查次数。
填写内部核查记录表(表 GRJC-JLHC-004),提交审核确认。
1
表GRJC-JLHC-004
2。
细集料棱角性(间隙率法)试验作业指导书1.试验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 本方法测定一定量的细集料通过标准漏斗,装入标准容器中的间隙率,称为细集料的棱角性,以百分率表示。
2.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使用于路面的细集料棱角性,以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的影响。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4.1试验仪器4.2试样制备用四分法制取满足试验要求的试样质量,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三份备用。
5.试验步骤: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44-2005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6.1按式(T0344-1)、(T0344-2)计算容器中的细集料的松装密度和间隙率,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间隙率即为细集料的棱角性。
γfa=(m2-m o)/(m1-m0)(T0344-1)U= (1-γfa /γb)×100 (T0344-2)式中:γfa—细集料的松装相对密度。
mo—容器空质量(g);序号名称使用要求1 细集料棱角性测定仪上部为一个金属或塑料制的圆筒,容积不少于250ml,下面接一个高38mm的金属制的倒圆锥筒漏斗,角度为60°±4°,漏斗内部光滑,流出孔开口直径12.7mm±0.6mm。
测定仪下方放置一个100ml的铜制的容器,容器内径39mm,高86mm。
此容器镶嵌在一块厚6mm的金属板上,容器与底板之间用环氧树脂填充固紧。
金属底板底部的正中央有一个凹坑,用以与底座位置对中。
2 标准筛孔径为4.75mm、2.36mm的方孔筛。
3 烘箱能控温105℃±5℃。
4 其它仪器玻璃板、刮尺、搪瓷盘、毛刷等m—容器与水的总质量(g);1m-容器与细集料的总质量(g);2V—容器的容积,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