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节)法律权利与义务 - 副本
- 格式:pptx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2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第一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种类是不同的,其中被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享有法律权利的社会主体称为权利人,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主体称为义务人。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内或法外特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法律权利,不履行法律义务;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法律权利(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权利"是个美好的词,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考证,权利意识在'古罗马的法律申就已萌芽,"权利"一词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就已出现。
西方学者素来重视权利间题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如,认为权利是天赋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观;认为人的权利是神赋予的神授权利观;认为国家创制法律、权利的内容和保障均由法律规·定的法律权利观;认为权利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个人权利要在社会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和实现的社会权利观。
西方学者的这些权利观点对我们从不同方面理解权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都没有揭示权利的社会本质和真正来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即"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o。
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
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认为,权利就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吏证实现的法律手段。
因此,可以将法律权利概括为,权利主体依法要蔓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是维护秩序和公平的重要保障,为人们赋予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是个人或组织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而法律义务则是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履行的责任。
本文将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方面展开阐述。
一、法律权利1. 人身权利法律赋予了每个人的基本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婚姻权等。
这些权利是人的个体尊严和生存安全的保障。
2. 财产权利根据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产权利,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使用、处置和继承。
这些权利保证了个人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合法利益。
3. 自由权利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空间。
4. 人权与公民权利法律还承认每个人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包括平等权、表达权、参政权等。
这些权利确保了每个人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利益。
二、法律义务1. 遵守法律根据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法律。
这包括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得侵犯他人的法律权益。
2. 尊重他人权利法律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涵盖了不进行欺诈、侮辱、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3. 维护公共利益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公共利益,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安定、公共秩序等方面的责任。
4. 履行合同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的各方都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法律赋予人们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人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只有在履行法律义务的基础上,个人和组织才能充分享有和保护自己的法律权利。
若漠视法律义务,滥用自己的权利,将会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保障机制国家通过设立法律制度和法律机构来保障人们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实施。
这些机制包括:1. 法律救济机制在法律权益受到侵害时,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