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儿童麻醉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30
小儿麻醉指南麻醉是一种为了让患者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不感到疼痛,保持意识状态的技术。
对于小儿麻醉来说,由于儿童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特点不同于成人,麻醉的管理和操作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常用麻醉药物及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小儿麻醉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进行小儿麻醉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儿童的年龄、体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将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同时,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家长有关术前禁食禁水等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常用麻醉药物1. 静脉麻醉药物: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氯胺酮、丙泊酚等。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诱导麻醉,且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2. 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对于某些手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来确保气道通畅。
常用的气管插管麻醉药物包括琥珀胆碱、阿托品等。
3. 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局部小手术或疼痛管理,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能够在局部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不感到疼痛。
三、麻醉管理的注意事项1. 麻醉药物的计量:儿童的生理机能较成人更加敏感,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因此,在给儿童使用麻醉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进行合理的计量,以确保麻醉的效果。
2. 安全监测: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监测麻醉深度和氧饱和度等参数,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支持措施。
3. 术后监护: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术后监护。
医生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防止术后并发症。
总结:小儿麻醉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为了确保儿童在手术中的安全和舒适,医生需要遵循以上的麻醉原则和管理注意事项。
此外,充分了解儿童生理特点以及合适的麻醉药物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使读者对小儿麻醉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医疗工作者在小儿麻醉操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麻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定义】低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 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低体重新生儿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增多,存活率日趋增加。
由于低体重新生儿的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术前合并症多,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麻醉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几率高。
因此,要求麻醉科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低体重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尽可能保障低体重新生儿围术期的安全。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1、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新生儿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容量减少,可并发肺气肿以及肺间质水肿。
呼吸功能不稳定、易发生呼吸暂停,易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低体重新生儿由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局部过度膨胀或膨胀不良,可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
机械通气如设置不当,可引起压力性或容量性肺损伤以及氧中毒,导致肺部进一步病变。
3、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肺炎和窒息。
当呼吸停止超过15~30秒时,常有心动过缓和紫绀。
4、持续性肺高压低体重新生儿的肺血管反应性增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可增加肺血管阻力,肺高压和血管高反应性可导致右向左分流和发绀。
心脏发育异常、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性综合征、膈疝和链球菌B败血症等。
5、动脉导管未闭低体重新生儿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仍然开放,保留着胎儿循环导致左向右分流,常常引起心力衰竭。
6、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粘膜缺血损伤可以导致肠管坏死、肠穿孔,临床表现为肠管扩张、血便、酸中毒和感染性休克。
7、胃食管返流所有新生儿都存在生理性返流,而病理性返流可以导致生存困难、呼吸异常,包括支气管痉挛或窒息、食管炎、溃疡和胃肠出血。
8、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结合障碍或排泄减慢造成。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①患儿准备:术前禁食时间:<6月,禁:固体4h,清饮料2h6—36月, 6h, 3h>36月, 8h, 3h 麻醉师应向家长强调术前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如因手术延迟禁食时间过长,术前应静脉输液,5岁以下小儿术前最好建立静脉通路。
②了解营养发育情况:小儿体重(kg)计算法:(出生体重3kg;1~6月,月龄×0.6+3; 7~12月,(月龄-6)×0.5+6×0.6+3; 2~12岁,年龄×2+8)。
小儿身长计算:(年龄×5+75cm)(2岁以上)。
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压积(Hct)<0.3应纠正。
③麻醉师术前必须访视病人,与病儿建立感情,减少其恐惧心态,避免术后精神创伤。
根据病史、检查情况向家长讲明麻醉的风险性,以取得理解。
进行评估决定麻醉方法和家长签署麻醉协议书。
对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者施行全麻,麻醉期间并发症多,可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紫绀等,暂停选择性手术。
发热伴有其它炎性症状或疾病,应暂停择期手术。
急症手术发热者应适当降温。
④实施方案的准备:麻醉师麻醉前对实施的麻醉做好全面的准备,合适的麻醉器具(麻醉机、咽喉镜、加压面罩、气管导管、喉罩等),所需药品稀释、标签、备用,监护仪性能完好,积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新生儿、早产儿室温35-37℃为宜),备小儿绑手带及脚带、肩下垫枕。
(二)术前用药:②托品0.01-0.02mg/kg,新生儿0.1mg/次,早产儿酌减。
②对于不合作患儿,给予氯胺酮(肌注4-6mg/kg或静脉1-2mg/kg)麻醉后,抱入手术室,没有建立静脉通路的建立静脉通路。
(三)连接好监护仪进行监测。
(四)三种麻醉实施方案:静脉麻醉1.适应症:短小简单浅表手术。
2. 氯胺酮1-2mg/kg(20ml注射器稀释5mg/ml)静脉注射,必要时追加1/2-1/3,可复合异丙酚维持,异丙酚诱导剂量:2-2.5mg/kg 泵注剂量:小儿9-15mg/kg/h,成人4-12mg/kg/h,可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泵注速率.麻醉中密切注意呼吸情况,麻醉师不能离开并需常规给氧,监测SpO2。
小儿麻醉指南范文引言:小儿麻醉是指对儿童进行麻醉操作以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的过程。
与成人相比,小儿麻醉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因此,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以及手术或医疗程序的有效进行,有必要制定一份小儿麻醉指南。
一、术前准备1.评估患儿的全身状况,包括身高、体重、过敏史、现有疾病等。
了解患儿以往的手术或麻醉史,以及其家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
2.考虑患儿的心理需求,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减少其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
3.评估患儿的口服能力和是否需要禁食。
遵守禁食时间以减小误吸的风险。
4.开展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等,以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
二、麻醉方法选择1.根据手术的性质、患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
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静脉麻醉。
2.对于具有心理障碍或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音乐疗法、分心疗法等辅助麻醉的方法。
3.在麻醉之前,对麻醉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使患儿和家长充分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三、麻醉药物选择1.麻醉药物的剂量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全身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2.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应格外注意麻醉药物的使用。
3.尽可能减少使用长效麻醉药物,以减少患儿的恢复时间和麻醉深度。
四、麻醉监测和危机处理1.麻醉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麻醉深度的监测。
2.设置适当的麻醉监测仪器,确保实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建立严密的危机处理预案,包括窒息、心搏停止、失血过多等常见的术中危机。
培训医务人员熟悉危机处理程序,以提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术后恢复与随访1.术后恢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在必要时提供输液、氧疗等支持治疗。
2.注意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恢复、意识恢复等,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在患儿出院后,应进行定期的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
张建敏;陈丽丽
【期刊名称】《麻醉与监护论坛》
【年(卷),期】2009(016)006
【摘要】低体重新生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 LBW)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低体重新生儿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增多,存活率日趋增加。
由于低体重新生儿的解剖、生理发育不成熟,术前合并症多,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差,麻醉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几率高。
因此要求麻醉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低体重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点、麻醉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保障低体重新生儿围术期的安全。
【总页数】3页(P305-307)
【作者】张建敏;陈丽丽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麻醉科,北京2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
【相关文献】
1.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低体重新生儿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J], 胡向东;郝伟;铁木尔;
2.静吸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用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的效果观察 [J], 田航;熊雨美;
黄俊祥;余应军;毕小宝;宋兴荣
3.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J], 张斌;郎淑惠
4.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麻醉方法对比 [J], 包锁柱;贾宗智;秦大兵
5.不同麻醉方式联合围手术期中医干预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 贾德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preterm infants)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殊的麻醉管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为此,专门的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被提出,以提供特定的指导和建议。
在下文中,将详细介绍这些指南的内容。
首先,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的麻醉管理需要一个专门的麻醉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
这是因为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麻醉需求与成人和儿童有很大不同。
其次,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有所不同。
通常,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因此需要更小剂量的药物。
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优先考虑药物的短效性和快速清除能力,以最小化药物在体内的积累。
此外,麻醉药物的选择还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新生儿的疾病状态进行个体化处理。
此外,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在麻醉中容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
因此,应维持手术环境的恒温状态,并根据需要使用保温设备和加热器具,以保持宝宝的正常体温。
麻醉结束后,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还需要进行恢复和监护。
在恢复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循环、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他们更容易出现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和颅内压增高。
综上所述,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的麻醉管理需要专门的指南,并且需要一个专业的麻醉团队来执行。
指南中强调了麻醉药物的个体化选择、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控制、体温调节和术后恢复的重要性。
这些指南为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以确保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手术的成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