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习目标: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查士丁尼及其法典、拜占庭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等基本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新课解读:知识点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
所以人们把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2、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的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②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③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④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4、查士丁尼简历:483年生于农民家庭。
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
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528年,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5、《查士丁尼法典》: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内容:影响: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③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灭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2)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3)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其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繁荣一时。
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为了稳固帝国的法律体系,编纂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古代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认识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
2.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图片展示法: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课件。
3.图片: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图片。
4.参考资料:关于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拜占庭帝国的建筑、艺术等,引导学生关注拜占庭帝国的繁荣。
提问:你们对拜占庭帝国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查士丁尼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操练(15分钟)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典型事件,如拜占庭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
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历
史
地
位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延伸】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没有创新意识;长期的对外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主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但从此国势日渐衰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将其灭亡。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学习和领会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帝国在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掌握有关《罗马民法大全》的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拜占庭帝国兴亡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史,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宽容导致文明进步,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进而坚定我国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查士丁尼法典》难点: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因其以东部城市士坦丁堡为首都,历史上又称东罗马帝国。
其国运延续千年久,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这幅图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这个帝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皇帝的画像。
查士丁尼像二、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东罗马帝国的经济为什么比较活跃?生: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部地区。
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2简述《罗马民法大全》的形成过程。
生: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简要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01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
2.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3.《罗马民法大全》(1)特征: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内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3)意义: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知识点0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4.灭亡(1)背景: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势日渐衰弱。
(2)灭亡: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5.拜占庭帝国:(1)地域: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影响:①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易错易混】1.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建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庭帝国。
2.拜占庭文化影响了文艺复兴。
3.西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灭亡后,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社会,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的灭亡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结束。
一、选择题:1.(2021·山东东营市·八年级期末)在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中,与①②③对应的是A.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英吉利B.西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意大利C.西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荷兰D.罗马共和国、查理曼帝国、俄罗斯2.(2020年湖南张家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
”这是一位皇帝在《法学总论》序言中写的一段话,这位“好皇帝”是()A.克洛维 B.屋大维C.查士丁尼 D.查理大帝2.戴安娜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
课堂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新法典》3.查士丁尼大帝(483 — 565),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A.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5.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6.“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
”材料表明()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7.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终灭掉它的是()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8.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图片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2.教师提问: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继承和保存古希腊、罗马文化;东西文明交汇,互相影响。
3.教师讲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5.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查士丁尼法典》的概况。
《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提示: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提示:《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
”这是一位皇帝在《法学总论》序言中写的一段话,这位“好皇帝”是()A.克洛维 B.屋大维C.查士丁尼 D.查理大帝2.戴安娜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
课堂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新法典》3.查士丁尼大帝(483 — 565),古罗马后期很重要的一个皇帝,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为后世奠定了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范围主要是()A.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B.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C.指导学习法律文献D.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5.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是()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6.“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
”材料表明()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7.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
最终灭掉它的是()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8.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
2 位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 (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
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延伸】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没有创新意识;长期的对外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主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但从此国势日渐衰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将其灭亡。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学习目标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2.理解并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史实。
4.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拜占廷帝国灭亡对我们的启示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意义,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难点: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讲授新课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48页找出下列问题: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版图,农业的发展,帝国的兴盛;2.《罗马民法大全》编纂的目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东罗马帝国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帝国的兴盛: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编纂法典:(1)编纂法典的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3)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进步性: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出下列问题:1.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史实;2.拜占庭文化的形成和影响(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原因:(1)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人教部编版知识点练习九十四第1题【单选题】《罗马民法大全》包括下列哪几部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引领着历史的发展。
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A、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建立亚历山大帝国B、凯撒——颁布《十二铜表法》,建立罗马共和国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D、查士丁尼——组建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盛极一时的拜占廷帝国最终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A、国家分裂必然灭亡B、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C、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D、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5世纪中期,哪一城市的陷落标志着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A、君士坦丁堡B、伦敦C、巴格达D、巴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的人物是( )A、查士丁尼B、克洛维C、查理曼D、释迦牟尼【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拜占廷帝国的繁荣表现在( )①一些城市的工商业相当繁荣;②建筑宏伟,手工业品精美;③文化发达,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保留下来;④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的兴衰历程。
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识框架】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重点梳理】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目
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概况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
及历史地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衰亡过程(1)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西欧封建主组建的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3)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
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延伸】
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固守传统,沉醉于昔日的荣光,没有创新意识;长期的对外征战导致帝国财政枯竭,国力下降;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主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后又复国,但从此国势日渐衰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最终将其灭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