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所得税”这三个账户我老是混淆。怎样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20.10 KB
- 文档页数:4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所得税”这三个账户我老是混淆。怎样区别?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所得税”这三个账户我老是混淆。怎样区别
这些帐户的具体概念我 就不多说了,想必你通过书也知道了.
1.先弄清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各自核算的业务是什么.例如:“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的业务有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而“所得税”只是在交纳所得税的业务中使用.
2.“应交税金”属于负债类科目,下设很多二级或三级明细科目,如“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应交税金-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等.
3.提取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类似)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4.提取所得税时分录为
借:所的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具体交纳时分录相同为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6.注意“应交税金”中关于增值税的核算不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是在购买与销售时通过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抵消
7.注意之所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分开核算不同的税种,而不和为一个科目是因为:(可通过以下计算净利润的公式说明)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利润总额*33%(新调整后税率好象是25%)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通过以上净利润计算可以看出其他税种要在利润总额计算前扣除,而所得税则在利润总额算出后以它为基础计算得出.
8.有关所得税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打好基础后可以看看有观方面的书.
希望我以上的总结能对你有帮助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所得税”怎样区别?
2.应交税金属于负债类科目,下设很多二级或三级明细科目,如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应交税金-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等。 3.提取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类似)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4.提取所得税时分录为 借:所的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具体交纳时分录相同为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6.注意应交税金中关于增值税的核算不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是在购买与销售时通过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抵消 7.注意之所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分开核算不同的税种,而不和为一个科目是因为:(可通过以下计算净利润的公式说明)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利润总额*33%(新调整后税率好象是25%)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通过以上净利润计算可以看出其他税种要在利润总额计算前扣除,而所得税则在利润总额算出后以它为基础计算得出。 8.有关所得税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打好基础后可以看看有观方面的书。
应交税金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计提税金是做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XX税
利润表里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就是这么来的 交税金后做:
借:应交税金--XX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
应交税金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怎么区别?
贷方表示你计提的,借方表示你已经交的,, 如果贷方余额就表示你应交未交的税金, 借方余额就表示你多交了的税金.(这是简单讲, 不考虑增值税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是用在计提(以你的说法)上.比如说你计提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100贷:现金100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税必须经过应交税金科目计提,比如: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100 这个时候,应交税金有贷方余额,表示这100你应交,还没交, 在这一笔分录你只是计提了出来. 借:应交税金 --营业税 100(120)
贷:银行存款 100(120) 这个时候,你就去交了税,余额为0了,如果你交了120, 应交税金的余额就会在借方20,这时就表示你多交了20.
应交税金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区别
应交税金是负债类科目,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损益类科目.
一般计提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堤围费都会入费用,即营业税金及附加.
实务记账是: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堤围费)
所得税另外: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一般来讲,新的会计科目已经把应交税金及其他应交款并成一项为"应交税费".新的会计报表已没有其他应交款了.不过,每个公司有每个不同的做法.如果不妨碍运作的话,照以前会计科目来做也无所谓.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应交税金账户有什么区别??
我写三个个分录,看你能不能理解:
计提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城建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费附加
缴纳税金:
借:应交税金-城建税
应交税金-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城建税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成本科目,表示应计入业务成本的税金,这部分税金要作为成本抵减收入计算利润。
应交税金属于负债类科目,它只体现应交或已交的税金。
请问应交税金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怎么区别?
应交税金科目用来核算你应交而未交,或多交的税款情况,简单说,
贷方表示你计提的,借方表示你已经交的,,如果贷方余额就表示你应交未交的税金,借方余额就表示你多交了的税金.(这是简单讲,不考虑增值税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是用在计提(以你的说法)上.比如说你计提印花税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100
贷:现金100
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税必须经过应交税金科目计提,比如: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100
这个时候,应交税金有贷方余额,表示这100你应交,还没交,在这一笔分录你只是计提了出来.
借:应交税金 --营业税 100(120)
贷:银行存款 100(120)
这个时候,你就去交了税,余额为0了,如果你交了120,应交税金的余额就会在借方20,这时就表示你多交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