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12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物质的呈现形式- 物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相互紧密排列。
-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相互接触但不紧密排列。
-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2. 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 纯物质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等。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如水、氧气等。
-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可以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 均质混合物是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以微观上看不见的方式混合在一起,如盐水。
- 非均质混合物是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可以在微观上看见,如砂和水的混合物。
3. 物质的转化- 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转化方式。
- 物质的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经历的形态、状态等可逆过程,如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气体等。
- 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条件下经历的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化学性质的改变等不可逆过程,如铁生锈、纸燃烧等。
4.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密度等。
-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产生的新物质或改变物质本身性质的能力,如燃烧性、腐蚀性等。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到您!。
期中七下科学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 纯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力及其作用
- 力的定义与单位
- 物体的平衡条件
-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的作用和应用
-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三、声与光
- 声的传播与性质
- 光的传播与性质
- 声音的产生和接收
- 光的反射、折射、色散
四、电流电压
- 电流的定义与单位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电阻与电阻率
- 电压的定义与计算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五、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 节能减排的方法与意义
- 环境污染与保护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地球与地图
-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
- 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公转运动
- 地球的物理地理特征
- 地图的使用与图解技巧
七、物种和进化
- 物种的起源和形成
- 进化论与自然选择
- 物种多样性和生物保护
- 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
以上是期中七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生物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膜的半透性、细胞器的特殊功能和细胞的自我复制等。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从二氧化碳和水中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4. 动物的呼吸:动物的呼吸包括皮肤呼吸和肺呼吸。
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也不同,例如鱼类有鳃呼吸,昆虫有气管呼吸等。
5. 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花部、授粉、受精和种子的形成;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和胎生等。
6.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基因的传递,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随着染色体的传递被遗传给子代。
变异是基因组中的不同基因在表现上的差异,是物种多样性的来源。
7. 生物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生物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
物理1. 运动和力:力使物体发生变化或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过程。
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和滑轮原理等。
2. 颗粒模型:颗粒模型是把物质看作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模型,颗粒之间有间隙,颗粒运动规律包括分子运动理论和布朗运动等。
3.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光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波动现象,它们有自己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4. 电和磁:电是由电荷的流动形成的现象,它有自己的电路和电磁场理论,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现象,有磁场和磁感应等。
5. 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内能与热能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包括传热、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等。
6.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所需要的潜能,功率是物体进行物理变化的速率,它们有自己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7. 气体压强和浮力: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面的撞击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物体的撑托力,它们都有自己的压强定律和浮力定律。
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生物群是指由同一种生物及其共生或共同生息的其它生物组成的总称。
例如,大树上居住的各种昆虫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
2. 生物的分类生物学家将生物按照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基础上,生物学家又可以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科目、属、种等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分支——系统分类学。
系统分类学根据生物的形态、生态(生物生活环境)和遗传等方面的特征,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3.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是指种群中个体的基因组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基因组并不断传递下去,从而整个物种也随之改变。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的重要基础。
进化理论主要包括自然选择、适应性、群体遗传等。
第二章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发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
细胞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细胞学探讨了细胞的结构、形态、功能和生活活动的基本规律。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赫克托发现的。
2. 细胞的结构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核、质粒、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多种细胞器官。
这些细胞器官在细胞中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细胞的功能。
3.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物质的合成、细胞分裂、细胞的运动、感应和传导等多种功能。
在细胞中,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得细胞得以生存和繁殖。
第三章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1.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遗传物质是生物的遗传基础,主要是 DNA。
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是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介质。
2. 生物的遗传规律生物的遗传规律是指生物在遗传过程中所遵循的特定规律。
遗传规律主要有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以及随机分布规律等。
3. 变异的原因生物的变异是指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产生的新的特征。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
是一些主题,其中包含了每个主题的关键概念和要点。
主题一: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减少污染和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主题二:细胞
- 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
-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可以是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 核糖体、细胞质和细胞壁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三:物质的性质
- 物质在化学上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
- 溶解、燃烧和反应是物质的常见性质。
-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确定。
主题四:力和运动
- 力是推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质量、速度和加速度是力的重要参数。
-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和曲线运动。
主题五: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改变状态所需的资源。
-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光能和声能。
- 能量的传递可以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主题六:地球与宇宙
-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行星。
- 地球上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对生物和人类有重要影响。
- 宇宙是包含我们的太阳系和星系的无限空间。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1.力和运动:串联法则,离析法则,平衡法则,引力和重力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的特性,声音的利用
3.光和光的传播:光的三要素,光的传播路径,光的反射和折射
4.光的照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白色光的颜色分解
5.电能的使用:电接线的规范,电能的传导和转化,电器的使用安全
6.电的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安全使用电一席电路的搭建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离和组成,物质的三个状态
3.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4.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预防酸雨的方法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其他知识点总结:
1.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步骤,测量和观察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2.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科学伦理
3.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问题的解决,科学常识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学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涵盖了力和运动、声音的传播、光和光的传播、电能的使用、电的简单电路以及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石油和煤的利用、酸和碱、酸雨的形成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还包括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增加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2023广州新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
复目标
本次复旨在帮助学生复2023广州新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提升考试成绩。
复内容
本次复涵盖以下科学知识点:
1. 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等;
2.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元素、化合物、混合物、溶液等;
3. 火的利与弊:如何正确使用火,火的危害与预防;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及周期规律;
5. 大气与天气:大气的组成,气象仪器及观测;
6. 地球与月球:地球的构造与特点,月球的现象与变化;
7. 生物的观察与记录:如何观察与记录生物现象。
复方法
1. 温课堂笔记和教材重点内容;
2.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复时间;
3.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朗读、讲解、归纳总结等;
4. 完成题和试卷,检验自身复效果;
5. 若有疑问,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复建议
1. 提前开始复,不要等到考试前才抱佛脚;
2. 分配好复时间,合理安排科学复和其他学科的复;
3. 多做题,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4. 考试前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惯;
5. 相信自己,做到自信有余,骄傲不足。
祝各位同学顺利完成期末复习,取得优异成绩!加油!。
人教版七年级下社会科学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第一单元: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1 主题一:可爱的祖国- 1.1.1 认识祖国- 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1.1.2 热爱祖国-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国家安全1.2 主题二: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1.2.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祖国2.1 主题一:我们生活的社会- 2.1.1 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2.1.2 社会规范-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纪律规范2.2 主题二:我们共同遵守的规则- 2.2.1 规则与秩序- 社会秩序- 公共秩序- 个人品德- 2.2.2 法律与权利-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法律责任第三单元:珍爱生命3.1 主题一:生命的意义- 3.1.1 认识生命-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的重要性- 3.1.2 珍爱生命- 生命安全- 心理健康- 生命价值3.2 主题二:自我保护与急救- 3.2.1 自我保护- 防范意识- 自救方法- 自我保护技巧- 3.2.2 急救知识- 常见急救情境- 急救措施- 急救器材第四单元:遵守规则与维护秩序4.1 主题一:规则与秩序- 4.1.1 规则的重要性- 社会规则- 校园规则- 家庭规则- 4.1.2 维护秩序- 公共秩序- 社会秩序- 个人品德4.2 主题二:法律与权利- 4.2.1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法律责任- 4.2.2 遵守法律- 法律意识- 守法行为- 法律保护第五单元:走向世界5.1 主题一:世界的多样性- 5.1.1 地理差异-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景观- 5.1.2 文化差异-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5.2 主题二:国际关系- 5.2.1 国家关系- 政治关系- 经济关系- 外交关系- 5.2.2 国际组织-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5.3 主题三:走向世界的中国- 5.3.1 我国的国际地位- 国际影响力- 经济实力- 科技发展- 5.3.2 我国的国际责任-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参与国际事务以上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社会科学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婴儿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一个受精卵细胞是由两个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相互结合而产生的。
3.补充:4.注意: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中,细胞核中遗传物质DNA 中染色体只有23条。
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
受精卵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整合,遗传物质DNA 中染色体有23+23=46(23对),属于体细胞,且是一个细胞。
5.卵细胞和精子结构图6.精子和卵细胞的对比人的细胞体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中染色体有23对生殖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中染色体有23对。
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小长约0.05毫米,显微镜下可见直径约为0.1毫米,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形状蝌蚪形球形产生器官睾丸卵巢其他特征有尾、能够游动不能游动相同功能细胞核内均携带遗传物质,这些遗传物质携带的信息决定了新生命的主要特征一个细胞7.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睾丸位于阴囊中,阴囊裸露在人体外部。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女性有两个卵巢,位于腹腔下部,子宫的两侧。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易错点,重要。
8.补充: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之外的差异);男性在青春期才开始产生精子,女性在出生时,卵巢内就有卵细胞,到青春期开始成熟。
9.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中,有些器官的功能比较类似,睾丸——卵巢、输精管——输卵管、阴茎——阴道。
10.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七年级下册科学书电子版人教版第一章5.1 相交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一) 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七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9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仪器和设备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A. 灭菌灯B. 验钞机C. 夜视仪D. 遮阳帽2、下列对生物“系统”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某一部分的器官的总和B.体内功能上有联系的器官的总和C.能共同完成一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D.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A. 身体某一部分的器官的总和B. 体内功能上有联系的器官的总和C. 能共同完成一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D.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3、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 光的漫反射B.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C. 光的镜面反射D. 光的直线传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机的C. 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 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5、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6、读等高线地形图,某观光旅游团从山脚登到山顶,选择坡度最缓的路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B. 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C. 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D. 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8、某同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时完成了下面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他将同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同一块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程度,发现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B. 他将一块砖平放在海面上,然后再给砖上增加一些砝码观察海绵凹陷深度,发现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关系C. 他将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陷入深度,再将同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并增加一些砝码观察海绵陷入深度;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关系D. 该同学实验中的海绵可用其他容易发生形变物体代替进行实验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 一百万分之一B. 1:20000C. 1:12500D. 1:1500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被顶飞,这时施力物体是____。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9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A. 鼻腔和口腔B. 鼻腔和舌C. 鼻腔和味蕾D. 大脑皮层的嗅觉神经中枢和味觉神经中枢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3、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后,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形成雨,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凝固4、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5、植物的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A. 叶原基和芽原基B. 生长点和芽轴C. 生长点和叶原基D. 生长点和芽原基6、显微镜属于何种探究器具( )A. 观察器具B. 计量器具C. 加热器具D. 解剖器具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____ 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____ 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____ 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____ ,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但同时,____ 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____ 污染严重……8、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属于____发育不同点:完全变态发育经历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3个时期,没有____期。
七下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下科学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的科学学科,是中学阶段必修科目之一,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复习,我们整理了一些七下科学的复习资料,以人教版为例。
第一章人和动物
在人和动物这个章节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类学的是什么,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这其中我们需要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人类进化的过程、生物圈的构成等知识点。
第二章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生长
本章节内容重点在于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学习到种子的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环境因素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等知识。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学习到这部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章内容重点在于学习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循环方式。
第四章机械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物理学和力学的知识,掌握了力、功、机械能等概念,并且学习到了阻力、摩擦力和重力等物理概念的应用。
第五章热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热的产生和传递方式,并且了解到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学习了热的传递过程中的常用技术措施及其原理。
第六章物质的变化
在这一章节中,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物质状态的转化,同时也学习到了化学反应的常规表达方式,并且使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
第七章计算机
本章内容为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学习的难度较低,是在技术时
代必不可少的知识。
我们需要学会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计算
机使用的技巧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等。
总结:
七年级科学学科内容丰富,包含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知识。
由于学科的广泛性,同学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学科
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上层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
们建议同学们要注意积累课程的每一部分知识,以便在考试中更
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