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6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过程(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或幻灯片,结合经验相互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录像(我国森林和草原分布图),4人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教师课前布置调查内容(调查当地的植被情况)。
课前学生对本地情况展开调查,写出小论文;课堂上观察图片,4人小组讨论,阐述观点,然后宣读论文。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4人小组合作调查当地近几年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2、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做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让学生以“保护或破坏过植被”为例谈一谈亲身经历和想法,发起倡议。
3、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标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园艺的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帮助学生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积极的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学习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学习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各种植被类型的录像、影片、资料、图片等。
课前调查我们地区的植被分布及类型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什么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有什么特点呢?生:植物体内有大量的叶绿素就是绿色植物。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同学们说的很好。
师:现在为什么要大力推行植树造林?(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请同学们看课件(4----5)图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2)、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3)、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在原始社会,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后来,人类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垦农田、沙尘暴袭击等对自然界的破坏。
那么,我国现在的植被如何?我国植被面临那些问题呢?请同学们看学案的学习任务一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共建学习任务一:1、植被的概念?2、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习任务二: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分组讨论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2播放几种主要植被类型的多媒体录像片。
学生观看录像片,分组讨论并初步得出几种主要植被的类型和特点,并列表比较,最后展示自己的成果。
学习任务二:概述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结合五国森林分布数据图表(投影片),利用计算器算出表中数据:国家2、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亿)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覆盖率(平方公顷/人)中国960 17491 130000日本13000 65加拿大997. 41800 3293瑞典45 2835 880 63芬兰2600 500 252、讨论:通过数据分析,我国在植被资源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学习任务三:认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师:国家为保护植被,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法制渗透教案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法制渗透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而植被的保护和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制渗透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热爱植被、理解和积极参与植被保护和绿化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被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掌握相关法律法规;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参与植被保护和绿化活动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植被、善待自然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公民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知识内容(1)植被的重要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源等;(2)植被的脆弱性: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不当破坏等;(3)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植被、禁止破坏植被的相关法律法规。
2. 技能内容(1)野外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植被保护和绿化活动;(2)宣传教育:学生设计相关宣传资料,向校内外传播植被保护和绿化的重要性;(3)团队合作:学生合作开展植被保护和绿化项目。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和材料,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植被保护和绿化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植被现状,引起学生对植被的重视和关注。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植被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植被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同时,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保护植被的合法性和需要。
3. 学习实践(1)野外实践: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公园或校外绿地,参与植被保护和绿化活动,如植树、除草等。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参与环境保护的快乐和责任。
(2)宣传教育:学生分组设计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等,传达植被保护和绿化的信息。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完七年级上册书之后设计的,其主要任务是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为达到这个目的,课本中安排了“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情况”和“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两个学生活动,但这两项活动都需要组织学生课下去调查,因为时间紧,不能组织学生去具体完成这两项活动,所以只能在课上激发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生物书后,对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同时,初一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较大,对生物学的热情较高,思维多是一些感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阶段。
所以在本节教学设计时,多使用一些感性的材料和图片来讲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的植被情况。
2、通过资料分析,形成爱绿护绿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和难点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参与绿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
五、课前准备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图片(结合所带的高二年级《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洪涝灾害录像、沙尘暴资料、三北防护林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朗读一篇诗歌:“当天的蔚蓝被空中的烟尘遮掩晶莹的星辰已难再见当树的滥砍颠覆了许多的良田拥有记忆的我们难道忘记了昔日的楼兰当水的使用已成为困难莫非是追日的夸父把这河洛大泽饮干我们身边有着各式各样的破坏和污染地球的环境才会变得如此这般请爱护我们的自然吧难道要我们所有的美好都成为虚幻最起码的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留下一片洁净的蓝天是不是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个生存的空间”设置情景,让学生谈所受到的大自然的从而导入新课。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3.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4.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教学重点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教材第132页“想一想,议一议”中的图片并引入提示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一些更精彩的提示语吗?【学生活动】讨论、思考,总结概括提示语。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关注身边环境,明确植物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为什么植物的种类差别这么大?你对我国植物的分布情况有所了解吗?【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不同种类的植物对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要求不同,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和寒冷干燥的北方,在高山和平原,植物的种类差别很大。
新知探究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教师活动】展示某种植被类型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什么是植被?【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教师活动】进一步提出问题: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哪些呢?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学习,提出问题:1.我国有哪些植被类型?2.这些植被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结合教材进行回答: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荒漠: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地贫瘠。
荒漠的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
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设计绿化校园方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对绿色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观看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地球母亲的脸上已经千疮百孔,草地上的青草也已十分稀少。
这都是我国植被现状的写照。
我国的植被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将如何保护我国现有的植被呢?这些都是本节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二、新课知识点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定义: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的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我国的植被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荒漠:荒漠的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
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
拓展:例1. 西双版纳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A知识点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于少林国家,并资源分布不均匀。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拓展归纳: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原因: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乱砍滥伐,是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
草原退化的原因:过度放牧,使草原荒漠化。
例2. 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年的利用不够合理B.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C. 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D.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主要以草原,荒漠为主解析:D不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以及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一个学生调查活动。
通过展示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的调查情况来分析、讨论与交流学习。
唤起学生对我国植被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植被的状况,唤起学生对我国植被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我国植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难点:唤起学生对我国植被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观察、思考和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分析】学生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不了解,有的学生对于什么是“植被”这个名词不明白含义,因此,教学伊始,从解解释植被开始引入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对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料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等,才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知道1998年我国特大的洪水灾害、2010年巴基斯坦特大的洪水灾害,还有我国日益频繁的沙尘暴天气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你们知道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吗?学生活动:全球气候变化、人为破坏环境的活动……教师活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植被。
(引入课题)二、学习新知:■植被教师活动:什么是植被呢?植被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学生活动:植被就是指植物。
它们能阻挡风沙、清新空气、美化绿化环境等。
教师活动:所谓植被是指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它们的作用可大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推动地球和生物界的发展。
②、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源。
③、参与土壤形成,为生物创造栖息场所。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一课时
一、内容标准
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是本章的主要知识内容,了解主要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为我国丰富的植被类型而自豪。
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森林资源利用不够合理;草原退化、沙漠化现象明显。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爱护植物提示牌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思考“为什么要爱护植物”,渗透爱护植被的情感和意识。
我国主要植被类型是本章的主要知识内容,教材提供了常见的六种植被类型图及其介绍,便于学生进行自学,教材中没有中国植被分布图,需要额外提供该图,学生通过结合地理课上的知识,对中国植被分布图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植被分布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教材内容中,缺少具体的事例说明以及教学资源,需要另外提供,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爱绿、护绿,我们责无旁贷。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章节认识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学习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能理解“爱护植被”的重要性。
四、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了解主要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说出我国植被
面临的主要问题。
2.认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教学难点
认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案【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4.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5.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2、意识的提高从自身作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3.“绿化校园”设计活动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展览等。
课前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表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的园艺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等。
小结我们进行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
我们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
作业大小练习册及实验报告相应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学习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学习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哪些?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二、预习自测题1、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被的重要性,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性;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植物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植被的重要性和绿化祖国的意义;2.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重点:1.植被的重要性和绿化祖国的意义;2.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爱护植物的意识;2.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等;2.植物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3.校内外的植物实地考察。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植物的作用和不同种类的植物。
提问:为什么植物是生命之源?你是如何对待周围的植物的?2.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内外的著名绿化工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等,让学生理解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3.讲解植物的重要性和绿化祖国(15分钟)通过PPT和课件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意义和作用,如供氧、净化空气、保护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
4.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5.讲解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20分钟)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探讨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状况会有什么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有何种适应性?为什么有些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6.植物实地考察(3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植物实地考察,可以选择校内的花坛、草地或者校外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考察。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7.总结和小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植物的重要性和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植物的习惯。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植被的重要性和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学生对植物和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收集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结果,了解学生对于环保和绿化的认识和态度改变。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2、难点
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章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
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内容先让学生看课件,初步了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让学生联系亲身实际举例说一说人们的哪些不良行为破坏了植被。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爱绿、护绿,人人责无旁贷。
四、教学准备
准备幻灯片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章
五、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说出一些更精彩的提示语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二)、找学生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看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的幻灯片
2、通过观看幻灯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3、提问:
什么是植被?
我国都有哪些主要的植被类型?
(四)、学习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播放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幻灯片(观看、思考)
2、再联系亲身实际举例说一说人们的哪些不良行为破坏了植被?
3、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在讨论中谈出各自的想法。
4、提问:谁能举例一说人们的哪些不良行为破坏了植被?(同学们踊跃发言)。
(五)、学习“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1、提问:这可能是厄运的开始,也许我们的后代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爱绿、护绿的意识,并能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去。
)
2、(展示)国家领导人在公园植树的图片。
并介绍植树节
(六)、课堂小结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困惑?
2、总结:我们期待着那一天,到处是绿树成荫,到处是鸟语花香。
为了明天,为了人类自身,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好每一片绿叶,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绿意怏然!
六、板书设计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人均森林面积少土地沙漠化严重
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3月12日植树节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生命之花开放程度如何,在于老师的孕育----备课。
一、孕育学生的激情
上课时,大部分学生缺少学习激情,处于潜在的学习状态。
我利用导入来孕育学生的学习激情。
导入时我采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一是让缩小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二是将本节课的问题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潜在的学习状态由转变为激活的学习状态。
当上课时让学生联系亲身实际举例说一说人们的哪些不良行为破坏了植被时。
学生们踊跃发言,把自己所闻所见到的实例全都展示出来。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爱绿、护绿,人人责无旁贷。
我如果再加上一句话:我国植被面临着这么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更能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还有,在我出示了本节课的练习题后,由于着急,也没能等学生回答,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互动效果大大降低,结果此处没能充分孕育出学生的激情。
二、孕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文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时,我让学生想一些更精彩的提示语时,一名学生说了一句“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时,另一学生起来提出不同意见:“爱护绿色生命,就是爱护人类。
”学生虽然达成了共识,但不一定理解,这时如果老师继续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让学生说出理由,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继续升华。
三、孕育和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联系亲身实际举例说一说人们的哪些不良行为破坏了植被。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