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共27张PPT)
- 格式:docx
- 大小:21.83 KB
- 文档页数:16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的气候(共27张PPT)(共27张PPT)1.气候的主要要素:1)数值递变规律2)极值分布区3)等值线的疏密差异4)等值线的延伸方向5)等值线的弯曲、闭合区1)纬度-太阳辐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大气环流3)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洋流4)人类活动气温、降水2.影响气候的因素:3.等值线图判读:中国地理-中国气候一.中国的气温1. 冬季气温分布特征(1)数值由南向北递减;(2)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大致东西走向),西部多闭合曲线。
(3)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东部)(4)极值在漠河和海南。
读图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描述气温分布特征,讨论分析原因。
①纬度: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多。
②冬季风(大气环流):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且南下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弱。
思考:1.读图描述我国1月0℃等温线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一条等温线特征)(1)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弯曲。
(2)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2.分析一月东北地区D、E、F、G四处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及原因?D(1)大兴安岭——气温低,向南弯(2)松嫩平原——气温高,向北弯(3)小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向南弯(4)长白山海拔高——气温低,向南弯EFG2夏季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读图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描述气温分布特征,讨论分析原因。
①数值由南向北减小;②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西部多闭合曲线;③等温线较稀疏,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④高温极值在吐鲁番盆地。
一.中国的气温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受夏季风强,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思考: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
②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盆地四周高,受海洋影响小,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③内陆荒漠,升温快。
④吐鲁番盆地低洼而闭塞, 不易散热。
气流越过山地时,下沉增温作用强。
一.中国的气温①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各温度带主要作物、复种制度、主要分布区2.中国的温度带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后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油菜或冬小麦水稻一年三熟一.中国的气温(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小于28℃大于26℃;丙热乙冷;丁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
丙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阻挡(削弱)冬季西北风,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
练习(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丁处为河谷(汉江)地形,海拔低,气温较同纬度的两侧高,所以丁处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
影响降水的因素水汽的多少气温的升降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主要类型海陆位置:沿海地区水汽充足,降水多;内陆地区相反迎岸风,从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离岸风相反迎风坡,从海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背风坡相反暖流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多;寒流影响相反降温的过程(气流上升)升温的过程(气流下沉)①地形抬升②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③锋面过境④气旋过境①反气旋控制②山地背风坡有凝结核水汽达到过饱和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二中国的降水海陆位置海陆和大气环流(风带)地形和大气环流(风带)海洋中:洋流二中国的降水2.1 降水的空间分布各地区差异较大;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沿海多于内陆;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南方多于北方。
东南季风思考(1):“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歌词中表达了台北冬季多降水天气。
请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及地形的角度简析台北冬季多雨的原因。
干冷的西北季风经台湾海峡后,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带来大量的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降水。
等降水量线顺雅鲁藏布江谷地向北凸出。
受河谷地形的影响,印度洋的水汽随西南季风顺谷地深入,降水比同纬度地区多,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思考(2)·描述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伊犁河谷虽然深居内陆,但是向西敞开的喇叭形谷地,有利于西风从北大西洋带来的海洋湿润气流进入。
湿润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从而成为西北干旱地区中的“湿岛”。
思考(3)·描述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①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_ 月。
4、5、6、7、8、94、5、6、7、87、87、8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2.2 降水的时间分布总结: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越往北越集中;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二中国的降水原因:由(副高)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2.3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二中国的降水①4、5月-----2.3.2锋面雨带移动规律4、5月副高脊线在18~20°N间,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最早进入雨季。
华南春雨——华北春旱倒春寒回南天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②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6月副高脊线北跳越过20°N,稳定在20~25°N间,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在江淮之间形成江淮准静止锋。
降水带位于长江下游和倭国一带,即梅雨。
由于每年副高势力强弱不同,其北进快慢有别,梅雨期长短及入梅、出梅时间差异很大。
③7月中旬—8月:7月底到8月初,高压脊线再次北跳、进一步越过30°N,雨带也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北方进入雨季。
长江中下游被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炎热少雨,形成伏旱。
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长江中下游严重高温干旱现象。
副热带高压脊④9月上旬随着冷空气势力壮大,逼迫副高压向南回撤,雨带也随之自快速自北向南移。
总结: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移动4~5月南部沿海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江淮准静止锋)7~8月华北、东北多雨,长江中下游伏旱(副热带高压脊控制)9月南部沿海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2.4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四类干湿地区:①湿润地区②半湿润区③半干旱区④干旱地区800㎜200㎜400㎜①②③④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等降水量线400㎜等降水量线200㎜等降水量线森林草原荒漠水田旱地牧业灌溉农业牧业绿洲农业思考(1):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北部形成湿润区的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受夏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状况比较好,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强;中国干湿区分布图(2)在图上找出我国地跨五个干湿地区的省区。
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中国的气候成因:(1)跨纬度大;(2)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3)地形复杂多样2、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三中国的气候根据下表,说明为何我国的气候有何特征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齐齐哈尔47°23′N -19.6 22.6 42.2巴黎48°58′N 3.1 19.0 15.9北京39°54′N -4.5 26.4 30.9纽约40°40′N -0.8 22.8 23.6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③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名称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的影响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寒冷干燥除青藏、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温暖湿润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
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及其成因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分布图三中国的气候(1)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探究:分析评价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气候多样雨热同期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干旱地区广雨热同期,降水过分集中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农业多种经营光热水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种植北界高于其他同纬度昼夜温差大,品质好;易发生荒漠化易引起“旱涝”灾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严重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下图示意我国30°N 沿线附近四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逐月变化。
1-2题。
2.影响四城市气候舒适度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城夏季气候舒适主要受夏季风影响B.乙城冬季气候较舒适主要受地形影响C.丙城夏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梅雨影响D.丁城冬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海拔影响1.甲、乙、丙、丁分别是()A拉萨、成都、武汉、杭州B重庆、杭州、武汉、拉萨C西宁、成都、重庆、拉萨D杭州、西宁、重庆、武汉AB空间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最多火烧寮,最少托克逊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影响因素:夏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时间特点:集中于夏秋季,季节、年际变化大。
雨季南长北短。
影响因素:夏季风强弱,进退规律异常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降水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影响因素:纬度、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旱涝、寒潮、台风等主要气象灾害总结气温中国气候冬季特点: 南北温差大。
最冷漠河,最热海南影响因素1月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纬度、夏季特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冬夏季风最热吐鲁番、最冷青藏高原地形温度带:根据积温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