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1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真功夫快餐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姓名:王振兴学号:08613006 专业:工商管理年级:2008 完成日期:2010年5月10日指导教师:李玉进真功夫快餐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本文以快餐行业为背景,“真功夫”快餐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真功夫快餐企业进行分析。
文中对比了真功夫快餐与肯德基的营销策略,并分析出两者的营销差距在于:真功夫快餐在品牌塑造上缺乏优势,其口味不尽如人意,优势品种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提高品牌的亲和力,以产品的口味和创新立足,因地制宜进行产品多样化,强化现有市场并拓展潜在市场等营销模式。
本文可为从事餐饮生产、营销的企业提供可供借鉴的一般性规律,为我国企业进行和拓展该行业提供实际和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真功夫;快餐;营销策略 True KongfuFast-food Marketing Strategy Analysis Abstract:Based on the fast food industry as the background, "kung fu" fast food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with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 analysis to analyze this fast food companies. In contrast with the true kongfu KFC fast-food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ing is really kongfu snackbrand shaping in lack of advantages, its taste is like person meaning very much, insufficient varieties advantage. In view of the above ques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enterprise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the affinity, product brand of taste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local diversify its products, strengthen and expand the existing market potential market marketing mode. Article can be engaged in food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enterprises provide for reference, the general rule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and provid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words: true kongfu snack;marketing strategypotter;five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 目录 51引言 52 国内快餐行业的消费市场分析 52.1 中国快餐业的发展现状 62.2 中国快餐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62.3 中国快餐市场的特点 73 真功夫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73.1 真功夫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概况 73.2 真功夫快餐的行业分析 7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83.2.2 供应商83.2.3 消费者 94 真功夫与肯德基的营销策略对比 94.1 肯德基的营销策略 94.1.1 成功的商业模式 94.1.2 灵活的本土化策略 104.1.3 对快餐业的经营本质抓的精准而到位 104.1.4 广告宣传恰到好处 114.2 真功夫快餐的营销策略 114.2.1 经营连锁化 114.2.2 市场细分化 114.2.3 发展科学化 125 真功夫与肯德基的营销差距 125.1 真功夫快餐在品牌塑造上缺乏优势 125.2 真功夫快餐的口味不尽如人意 135.3 真功夫快餐的优势品种不足 136 真功夫快餐的营销策略改进 136.1 加强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提高品牌的亲和力 136.2 适应市场需要,以产品的口味和创新立足 146.3 因地制宜进行产品多样化 146.4 强化现有市场,拓展潜在市场 157 结论 15参考文献真功夫快餐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1引言 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服务业是这个时代最有前途最具活力的行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稿)2010年10月修订表14(学生用,封面,扉页)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姓名:(四号宋体加粗)学号:(四号宋体加粗)专业:(四号宋体加粗)年级:2007级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四号宋体加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摘要:(黑体,四号,左对齐)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学院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新颖、与时俱进,论文(设计)内容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
论文(设计)格式要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论文(设计)规定的内容,严禁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按不及格处理。
(宋体小四号,150-300字)关键词:(黑体,四号,左对齐)论文选题;论文格式;毕业答辩(宋体,小四号,3-5个)(空一行)(空一行)Topic of Paper (三号,加粗,居中,字体Times New Roman,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介词除外)(空一行)Abstract:(四号,加粗,左对齐,字体Times New Roman)In order to …….(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Keywords:(四号,加粗,左对齐,字体Times New Roman)paper;form(小四号,小写,字体Times New Roman)目录(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1 论文要求(黑体,小四号,左对齐,题号与文字之间空半字) (5)1.1 选题质量(宋体,小四号,开头空两字,题号与文字之间空半字) (5)1.2 能力水平 (5)1.3 论文质量 (6)2 论文格式 (6)2.1 论文格式要规范 (6)2.2 论文格式要符合要求 (6)3 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7)4 毕业论文答辩 (7)5 结论 (8)参考文献 (8)(目录为宋体小四号字,目录列到第三级标题 1.1.1,第一级标顶格写,第二级标题缩进两个汉字,第三级标题缩进四个汉字。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化生学院系别:生物系专业:生物科学学习形式:夜大学学生姓名赵建学号(准考证号)063142201012指导教师胡莹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论文(设计)题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一、选题的性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二、选题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21世纪生物科学正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
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往共事的能力和学会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分享吸纳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爱学习、乐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的学习,它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率先兴起,并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中。
它的产生,除了与美国的文化背景有关之外,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原理是将社会心理学纳入到了教学实践之中,强调了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在改革课堂教学时,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因为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通过实践也确实证明了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并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在不断的进行摸索、反思和总结。
四、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可行性非常大,操作性、灵活性很强。
开展本研究的基本条件:1、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和网上搜集,可以参照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
天津大学文件津大校教〔2006〕39号签发人:余建星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各学院及各有关单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教务处、各学院共同管理和组织实施。
各级领导要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所有环节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2.教务处负责制定全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组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抽查、中期检查,组织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3.学院要对参加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在每年11月中旬将指导任务落实到每位教师;组织学院的指导教师资格审查、题目审查、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审查、中期检查、答辩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自评等工作;负责检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质量、出勤和纪律等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学院应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统一存档,存放时间不少于3年,且各届学生各专业至少选取两份设计或论文永久保存。
二、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设计或研究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难度要适中,工作量要饱满,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根据专业性质,选题可以有所侧重。
工科类专业要增加工程设计课题比例,研究型课题要适当添加所研究内容的技术经济分析。
3.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求一人一题,提倡“真题真做”,要结合生产、科研或其它实际任务,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课题。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修改稿)天津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二〇〇六年八月前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形成的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检验。
通过做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在综合能力、治学方法以及遵循学术规范要求等方面得到锻炼。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要求也需要相应的提高。
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使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手册,供广大师生参考和查阅。
由于我校是一所学科门类较全的师范大学,文、理、工、经济、艺体等不同学科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上的要求和做法不尽相同,《手册》中的某些规定难以适合我校所有专业,各学院可根据其原则参照执行,并参考《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的有关内容,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各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目录一、指导思想 (4)二、组织管理 (4)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5)四、对学生的要求 (6)五、过程要求 (6)六、评分要求 (4)七、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8)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
因此,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作品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作品的格式完成。
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九届天津市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第九届天津市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尊敬的读者,您好!今天我将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第九届天津市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并将为您展示一些令人赞叹和启迪的优秀毕业设计案例。
我也会分享自己对毕业设计的个人观点和思考。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作品如何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才华。
一、深度探讨——挑战与突破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在完成学业前的最后一道考验,也是他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机会。
第九届天津市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广泛,涵盖了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等不同领域。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面临各种挑战时的勇气和创造力。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的一个案例:《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通过研究深度学习算法,成功应用于图像识别领域。
作者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复杂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和识别,实现了高准确率的图像自动分类。
这项创新性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个案例给我们展示了创新研究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通常能够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发现问题,并提出独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研究者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并在最终的研究报告中详细介绍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
除了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突破外,还有一些毕业设计作品在社会问题和实际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赛作品《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康复治疗的需求,利用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技术,研发了一款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通过多种感知和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和纠正康复动作。
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患者康复的需求,也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效率。
它的出现,不仅为康复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在工程技术和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天津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
1.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天津市交通流量预测与优化设计
设计方案:通过收集天津市各个交通节点的实时交通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并结合交通规划、道路优化等相关信息,设计出能够优化天津市交通流量的方案。
2. 基于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天津市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结合物联网技术,将天津市的家庭设备(如灯光、空调、门锁等)连接到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APP或语音控制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便捷度。
3.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天津市智慧医疗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天津市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建立一个智慧医疗系统,通过智能医疗助手或医疗机器人提供在线咨询、智能导诊、病历管理等服务,提升天津市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天津市城市规划与设计
设计方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天津市的地理信息数据,建立一个虚拟的城市模型,在该模型中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模拟和演示,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提供更为真实的可视化效果,以提高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效果。
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天津市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
设计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透明、高效、安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特点,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交易追踪和信任建立,提升天津市供应链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以上是几个基于不同技术的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方案,你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高等代数中的问题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姓名:王楠学号:06505062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06级完成日期:2010年5月23日指导教师:王喜尧高等代数中的问题摘要:高等代数这门课中,学习一个定理,我们往往先了解定理内容,再知道定理证明,后又由该定理推出一些结论,最后用定理及其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这些定理,是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人们为了解决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猜想、研究以及严格地论证,得到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完善了高等代数这门学科的体系。
虽然我们难以像数学家们那样开拓创新,但在学习这门课时,遇到困难的问题,如果能够在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并不断地深究、学习和运用,就能够达到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关键词:消元法;方程组;向量;二次型Counter Examples of T opological SpacesAbstract: Topology is a modern developed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which is focused on continuous phenomenon,the major transformation of topological spaces in topology and not under the constant nature of the variables. The development of topology not only have a profound impactment on the other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but also have been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in other disciplines and social practi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simple topological space, Further more, some counterexamples will be given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topological space deeply.Key words: topological space; counterexample; subspace; product space目录一、消元法 (1)(一)n维向量及其性质的引入 (3)1.n维向量的引入 (3)2.n维向量运算的引入 (4)(二)线性相关性的引入 (5)1.线性组合的引入 (5)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引入 (6)(三)极大线性无关组与秩的引入 (7)1.极在线性无关组的引入 (7)2.秩的引入 (8)(四)矩阵的引入 (8)1.矩阵与矩阵的秩 (8)2.矩阵的运算 (9)(五)消元法的回归 (12)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2)三、小结 (14)四、参考文献 (15)在学习高等代数的过程中,如果采用这样的方式,即提出问题,然后引出解决该问题的工具、引理、定理、推论来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高等代数相关知识、定理的内涵,并能够灵活运用。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论文论广告中的两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天津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已在论文当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
本人依法享有并承担由本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2005年5月20日论文索引1986年: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桑竹影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杰姆逊(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
1992年:戈夫曼:《性广告——广告的符码》,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北正中书局。
1994年:约翰·伯杰(英):《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力安、崔绮云:《香港居民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评价》,见《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2期。
1995年: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牧原:《给女人讨个说法》,华龄出版社。
周月英,顾玉珍:《媒体的女人,女人的媒体》,硕人出版有限公司。
1997年:李巍:《设计家——女性形象广告》,浙江人民出版社。
刘成纪:《欲望的倾向——叙事中的女性及其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卜卫:《广告与女性意识》,见《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1期。
刘伯红、卜卫:《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见《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1998年: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陆敏:《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性别思考》,见《中国广告》1998 年第2期。
M·斯特海克、冯·E·里克(法国):《广告,你了解女性吗?》,见《国际广告》1998年第12期。
英语指导教师评语【篇一:指导教师评语】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篇二:英语课评价意见】英语课评价意见1、教师语音标准,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
英语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自然。
2、巧妙地运用了语言描述及提问等方式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入景动情,使其受到感染,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3、教师的设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让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地参与学习,留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展示会个性及能力,同时教师也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4、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好,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5、这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单词、短语、句型的组合教学活动,教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6、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7、教师在实施本节课教学中,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法灵活科学,讲课时思路清晰,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强。
8、学生的活动充分,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师生全面互动的教学模式生动地诠释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9、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渗透德育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教师英语素质优秀,时时体现出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牢牢把握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用中学。
10、本节课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为本节课堂的精彩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
11、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感染了学生,调动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显著。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修改稿)天津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二〇〇六年八月前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形成的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检验。
通过做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在综合能力、治学方法以及遵循学术规范要求等方面得到锻炼。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要求也需要相应的提高。
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使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手册,供广大师生参考和查阅。
由于我校是一所学科门类较全的师范大学,文、理、工、经济、艺体等不同学科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上的要求和做法不尽相同,《手册》中的某些规定难以适合我校所有专业,各学院可根据其原则参照执行,并参考《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的有关内容,制定出适合本学院各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目录一、指导思想 (4)二、组织管理 (4)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5)四、对学生的要求 (6)五、过程要求 (6)六、评分要求 (4)七、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8)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
因此,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作品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作品的格式完成。
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组织管理1.教务处主管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学院要组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领导担任组长。
各学院要认真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
2.各学院可按学校规定,制定出本单位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3.各学院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前,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学习《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以及院(系)制定的有关规定。
4.各学院应为学生组织关于学术论文写作方法、选题要求、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论文答辩等内容的讲座。
5.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前期:各学院着重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开题报告完成情况。
中期:各院(系)组织中期检查,着重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的情况;教务处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各院(系)中期检查的情况,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后期:(1)答辩前各学院应着重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的审查,检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并组织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进行验收。
(2)各学院提前将组织答辩的时间、地点报教务处,以便教务处派有关专家参加答辩旁听。
(3)答辩工作结束后,各院系需在规定的时间与方式登录学生成绩。
(4)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进行随机抽查。
6.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要认真进行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本学院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工作特色和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对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应熟悉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
2.指导教师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并对所指导的学生认真负责。
指导教师与指导的学生比例一般不超过1:6。
3.指导教师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应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认真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工作态度。
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表5),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结束时评定成绩的参考依据。
4.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见面,检查、指导、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5.指导教师应直接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指导,不能找其他人代为指导。
6.对初次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院系应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协助。
7.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1)审定学生拟定的开题报告;(2)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1~2次工作进程与质量的检查,同时进行答疑和指导;(3)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4)在毕业论文(设计)结束阶段,按照论文管理要求审阅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并指导学生参加毕业答辩;(5)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和原始数据,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论文(设计)质量认真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指导评分表》(表6),写出考核评语及评分意见;四、对学生的要求1.按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本科毕业班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3.尊敬师长、团结协作,认真听取教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4.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作为不及格毕业论文(设计)处理;5.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资料应及时整理好交给指导教师。
五、完成毕业论文过程要求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要经过选题、收集资料、开题报告、进行实验或调研、编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以及论文(设计)答辩等几个阶段。
期间,指导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进行交流,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的素养和创新意识。
(一)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并满足毕业论文(设计)大纲的要求。
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选题,允许在相近专业或学科选题,提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互相渗透,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按照各院系对于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进行,一般应由各院系组织教研室于第七学期确定指导教师、拟定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一览表》(表1),经学院领导小组审核后,予以公布,供学生选择。
3.题目或内容要根据学科发展每年进行更新,更新率应大于30%。
选题数量应超过学生人数。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拟论文(设计)题目,但须经学院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
4.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5.选题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题目应大小适中,难易适度。
6.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撰写论文(进行设计)。
选题原则上每生一题;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的课题,毕业论文要分开写,要明确共几人合作、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
论文撰写时,要标明本人在课题研究中所负责研究的内容及其在整个课题中所占的份量,使每名学生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读双学位的学生应根据所修专业提交两篇不同的论文,不得一文两用。
确定选题后,学生要填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批表》(表2)。
(二)资料收集、实验、调研学生选定题目后,占有丰富的资料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前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了解学术理论界对此项问题的研究程度,避免出现低水平、基础性重复工作,避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指导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实验、调研的过程中应多加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收集资料、进行实验和调研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和实验条件。
(三)开题报告以指导教师为主,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拟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学生在领会题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经指导教师批准后,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4)。
(四)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各学院要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制定关于提纲和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和各环节的要求,教师要按规定时间与学生见面,对其论文(设计)进行指导。
学生如不按照学校的要求逐个环节撰写论文,不准参加论文答辩,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毕业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认真、反复修改,不得一次成文。
各学院可根据本专业的情况,对学生翻译英文参考资料这一环节作不同程度的要求。
(五)论文(设计)答辩1.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辩,各学院要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
2.人数多、工作量大的学院答辩委员会可分设若干答辩小组,每小组由3-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1名秘书组成。
答辩由各小组长主持,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小组组长。
如有争议或其他需要,交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再次主持答辩后裁定。
3.答辩情况要有专人如实记录(表8),然后由答辩委员会(或分设的答辩小组)共同商定答辩的分数并填写对论文的评语。
4.若答辩委员会(或分设的答辩小组)认为该论文(设计)可以评为优秀论文(设计),应有明确记载,学院答辩委员会应举行二次答辩确定优秀论文和不合格论文。
六、评分要求1.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应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认真审阅,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表6),对论文(设计)进行详细评价并给定成绩(统一使用百分制)。
2.毕业论文(设计)应在答辩前一周送交答辩委员会,份数应不少于答辩小组人数。
答辩委员会认真审阅,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表7),对论文(设计)进行评价并给定综合成绩(统一使用百分制)。
3.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指导教师评分占50%,答辩委员会评分占50%。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也应同其它科目成绩一样呈正态分布,一般情况下,优(90分及以上)占学生总数的15~20%、良(80-89分)占45%、中(70-79分)占25%、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及以下)共占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