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的要求,生产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强化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安全生产部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四条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计,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第五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出现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

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改变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防护性能或者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等情形时,建设单位应当报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本公司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部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第九条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本公司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公司组织的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进行监督核查。

第十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审查、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批复文件或函等原件应保存入档。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解释和修订,并对本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公司依法参加全员工伤保险,确保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总经理办公室按规定定期组织职业病人员、疑似职业病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相关单位及员工本人;

3.总经理办公室按规定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员工、转岗员工及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总经理办公室按规定组织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离岗前30日内进行。离岗前90日内进行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可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应症、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总经理办公室应立即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6.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人力资源和劳动者所在车间应当按照总经理办公室的要求予以调离或暂时脱离

原工作岗位;

7.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并维护;

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分为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档案、其他档案等三种;

1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需长期保存,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资料(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申请表、工伤认定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资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等);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11.其他职业健康档案保存5年,包括:职业健康体检总结报告、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名单及复查结果、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职业病危害申报表、作业场所检测报告等;

12.所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总经理办公室做日常专人保管,避免丢失、损坏;13.员工借阅、复印等需履行登记手续。

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

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台帐。

第三条本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

第四条认真执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第五条经理办公室按照公司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六条生产经理主要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向办公室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第七条经理办公室办公每月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员工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归档。

第八条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

第九条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

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并对检修情况进行记录归档。

第十条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员工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解释和修订,并对本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四、职业危害防治年度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项的规定,经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单位2017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和提高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综合水平,促进经济效益和员工职业健康的平衡发展。

二、工作任务

1、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职业病预防、控制和消除工作,重

点放在预防上,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与生产有机结合。

2、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切实做好员工健康监护与员工职业病诊断及治疗工作。

三、工作目标

本公司全年员工职业病发生人数为零。

四、措施

1、组织措施

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负责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计划,负责本公司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2、制度措施

制定员工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

五、实施方案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年初制定并签订各级人员、各部门的职业卫生责任书,在各级职业卫生责任书中根据职业病防治目标与计划,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由总经理作为总负责,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

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

(2)根据**点《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将各级人员职业病防治责任的落实与绩效挂钩,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2、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按时缴纳工伤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伤保险相关工作。

3、按照新版《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现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等。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年度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对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申报。

5、完善本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优化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措施,使之更加的合理、有效。

6、做好本公司员工上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定期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岗中体检。

7、在生产现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栏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做好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相关工作,本公司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9、做好年度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经理负责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取证,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向员工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做好员工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10、认真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发放及登记工作,保证所配备的防护用品符合标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

五、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第一条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员工能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责

1、本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落实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金。

2、经理办公室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本公司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应做好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建立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若没有能力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可以委托培训机构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第三条职业卫生宣传

1、本企业可利用公示栏、板报(墙报)、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

2、各班组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病危害讲解以及职业病危害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卫生宣传。

第四条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本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病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6、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7、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单位主要负责人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

(二)培训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参与安监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职新员工教育培训

凡入职新员工、新调入人员、来本公司实习人员,并由办公室组织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3、调换新岗位或采用新工艺的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或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工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般员工教育培训

(1)由本公司每年对班组长、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病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每年必须对在职员工进行不少于四学时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及考分花名表。

(3)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第五条培训时间

单位主要负责人初次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10学时。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10学时。职业病危害监测人员的培训,可以参照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执行。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学时,

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

以上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一年。用人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要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视作继续教育。

第六条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要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及考核情况等内容,并将本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本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明,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职业病危害监测人员培训情况等,分类进行归档管理。

第七条本制度由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解释和修订,并对本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六、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由本公司为员工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第三条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依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及本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更内容,及时更换能满足其

生产要求的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四条财务部门负责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同时实行财务监督。

第五条经理办公室负责根据本公司岗位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由总公司负责采购。

第六条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健全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个人信息档案,负责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验收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

第七条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员工在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和质量状况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信息。

第八条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放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对员工安全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要与生活福利待遇相区别,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二)不得扩大(缩小)发放范围和提高(降低)标准,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限期。

(三)工种相同且劳动条件相同,应发给相同的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从事多工种作业,按其经常从事或主要从事的工种发给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四)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视其经常或主要参加现场管理的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五)特殊作业人员需要增加特殊防护用品时,经理办公室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另行发放。

第九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使用的,按违章作业处理。

第十条按照本企业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做好登记。要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保管、发放台帐,防护用品的去向、数量、时间均应详细登记并存档。

第十一条员工脱离作业岗位三个月及以上者停发或顺延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间。属按月发放的小型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员工脱离工作岗位一个月及以上者停发当月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因工作需要改变工种的人员,应及时按新工种发放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同工种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相同部分,期限合并计算。

第十三条故意损坏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者,由员工个人按原价购买。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解释和修订,并对本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七、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切实保障本公司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预防为主、经营和员工职业健康齐抓共管”的原则,使本公司上上下下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经营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员工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执行过程中,凡本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有违本制度执行的行为,予以责任追究。

第四条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的,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为准,对照落实相应的责任人。本制度适用范围为领导及相关人员。

第五条各级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一、总经理

(一)总经理作为**点主要负责人是本公司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政策法规,并自觉接受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提高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水平,落实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制度,推进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支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工作。

(四)组织建立、健全和完善本公司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审批职业病防治经费使用计划,并落实实施。

(五)督促本公司各部门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定期检查、监督。

(六)定期听取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有关问题。

(七)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坚决限制、逐步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和产品。

(八)组织、主持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促落实防范措施。

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一)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规范标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对本公司或本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负检查、监督的责任。

(二)深入本公司各作业现场,指导存在职业病危害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掌握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调查识别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意见和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三)组织本公司新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建档工作。

(四)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立即向上一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三、班组长

(一)贯彻执行本公司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领导本班组人员文明安全作业,对本班组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健康负责。

(二)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检查本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状况,做到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讲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

(三)组织本班组员工认真学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并随时检查执行情况。

(四)班前要对本组所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对本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五)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六)领导并支持班组职业卫生管理员开展日常工作,及时采纳安全员的正确意见,与员工共同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四、操作员

(一)自觉学习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知识。牢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增强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自觉遵守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本工种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指挥。

(三)按作业要求正确穿戴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发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组织维修。

(四)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施救,自觉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要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五)积极参加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活动,从实际出发,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合理化建议。

第六条本制度由经理办公室负责修订和解释,并对各相关人员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八、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督管理规定》(2012)总局令第47号相关制定本制度,为规范**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全面地评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

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作业场所(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危害因素的检(检)测工作。

第三条定义

1、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2、有害作业场所检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日常监测及一年一次的定期检测。

第四条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各班组组长做好本公司作业场所上料工位、搅拌岗位、实验室、维检修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监督管理,依照“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规范”的要求,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同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样品采集布点。负责对检测报告提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不符合项及建议,向本公司总经理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完成期限,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负责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五条工作程序

1、总则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的要求,生产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十三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强化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三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安全生产部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四条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设计,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第五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出现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

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改变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防护性能或者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等情形时,建设单位应当报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 第六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本公司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部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第九条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本公司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公司组织的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进行监督核查。 第十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审查、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批复文件或函等原件应保存入档。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项: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该制度主要是明确企业的职业 卫生管理责任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义务,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项:开展岗位职业卫生风险评估。此项工作是对不同岗位以及工 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职业卫 生管理措施。 第三项: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对可能存在职业 病危害的岗位进行告知,对员工进行相关危害因素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 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四项:完善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进行职业 卫生监测与评价工作,及时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为职业卫生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第五项:建立职业病防治体系。该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职业病 防治工作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与 安全。 第六项:实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要求企业不 断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提高其自我防 护能力。 第七项:建立疑似职业病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员工、医疗机构和职 业卫生监测机构等单位及时报告疑似职业病病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 和治疗措施。

第八项: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员工的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记录等,以便进 行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 第九项:实施职业卫生组织检查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定期进行职业 卫生组织检查,重点检查危险作业、职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等,并及 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项:建立职业卫生事故报告制度。此项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职业卫 生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职业卫生事故及时报告,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 的纠正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一项: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为不同岗位的员 工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 护措施等的知识培训。 第十二项:健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此项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职业 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卫 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实施。 第十三项:落实职业卫生奖励与惩处制度。该制度要求建立卫生管理 工作的奖励和惩处机制,对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 进行奖励,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总之,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 体要求,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企业要严格遵守和落实这些制度,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劳动条件。同时,员工也应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共同促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护和提升职业健康的一系列行动。为了实现良好的职业卫生状况,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本文将重点探讨职业卫生的十三项管理制度,以深入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及其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 1. 职业卫生政策制度: 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政策,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政策通常包括规定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评估、职业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控等措施,以保护雇员的健康和安全。 2.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是实施职业卫生政策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工作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职工的劳动保护和权益等。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遏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 职业卫生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很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组织,负责筹划、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工作。这些组织通常由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他们负责职业危害评估、职业病防控、职工健康监测等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 职业危害评估制度:

职业危害评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工作场所的 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可以确定职业病的风险和潜在危害。职业危害评 估的结果将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5. 职业病防护制度: 职业病防护是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职工健康监测等。职业病防护 制度旨在减少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6.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 一旦员工出现职业病症状,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建立和完 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可以确保患病员工得到及时救治,减轻疾病 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7.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旨在及时了解职业病的病情和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实施职业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可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 供依据,避免类似职业病的再次发生。 8. 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 通过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健康宣传和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宣传手册、培训课程、健康讲座等,有效地传播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9. 职业卫生检查与监督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制度是指针对职业健康问题,和企业要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及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其中包括以下十三项制度: 1. 完善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 2. 职业病危害辨识制度: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危害辨识,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3.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向劳动者及其家属告知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4. 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确定职业病防护目标和措施。 5. 职业病危害监测制度: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6. 防护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其正常使用和维护。 7. 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 8.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度: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9.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职业卫生监督和评价等。 10. 职业卫生监督检测制度: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测,确保工作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11. 职业卫生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建立职业卫生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职业卫生事故。 12. 职业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职业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职业卫生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13.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水平。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XXXXXX公司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公司文件 文号: 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卫生 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XXX (二)、副组长:XXX (三)、兼(专)职负责人:XXX (四)、成员:XXX (五)、图表: (六)、工作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

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他: 公司(单位盖章)年月日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范本 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1.企业应当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并教育员工正确使用。 2.在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警示标 识、告知卡和中文警示说明,明确告知员工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以及卫生监督部门联系方式等内容。 3.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告知员工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企业应当依法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 目,并及时更新申报内容。 2.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定期对 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检测和评价结果应当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 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在上岗前应当接受职 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和时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培训情况 应当记入个人培训档案。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企业应当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 或者停止使用。 2.企业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3.在设备更新或改造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低毒、无毒或 者低噪声的设备,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影响。 五、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企业应当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记录员工 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信息。 2.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妥善保存,并由专人负责 管理。 3.员工有权查阅和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 当给予配合。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 职责和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体布�Z 职业卫生工作,4、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5、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隐患,7、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单位 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 6、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护设备、设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7、发生职业卫生伤亡事故,应立即抢救伤员,撤离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及次生、衍生伤害、保护现场、及时上报。负责查明原因,采取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8、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有贡献者或对事故有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 9、负责编制本部门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10、做好本部门女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工作。 (六)班(组)长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严格遵守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本班(组)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根据工作任务、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状况等情况,具体布�Z职业卫生工作。 3、对新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并在熟悉工作环境前,指定专人负责其劳动安全、健康监护。 4、组织本班(组)员工学习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执行情况,教育员工在任何情况下,不违章蛮干,发现违章蛮干,立即制止。 5、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经常检查职业卫生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6、督促、检查本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设备、设施。 7、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撤离现场工作员工,做好现场保护,立即上报,并详细记录。组织全班(组)工人认真分析,吸取教训,落实防范措施。 (七)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从业人员应本着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的`规章制度。 2、认真参加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认真检查本岗位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备完好。 5、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6、发生事故要立即抢救、报告、保护现场,参加对事 故原因分析,吸取教训。 二、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制度 1、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2、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单位应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档案。 3、单位应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报批程序,并按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 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由有认证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5、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项及时完善改进。 6、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管理台账。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13项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对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要求;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五)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职业危害防治的法令、法规、规定、标准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制订、修订和健全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规程; 3、对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二、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一)日常监测 1、明确日常监测人员,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2、明确尘、毒、噪声的合理布点(布置图)按时监测,并做好记录(记录表); 3、规定监测办法。 (二)检测和评价 1、按规定委托取得资质认定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和评价; 2、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若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定规划,限期达到;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在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检测和评价。 三、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一)岗前告知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二)作业场所告知 1、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高毒物品告知卡; 3、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公示。 四、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保护和促进员工身体健 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为了有效管理职业卫生,各个单位都需要建立 相应的管理制度。本文将介绍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单位应对工 作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详细记录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接触途径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职业健康监护 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事高风险作业的员工进行 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防 治措施,并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 三、岗位职业卫生培训 单位应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 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危害因素防护方法、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内容。培训应定期进行,并持续跟踪评估培训效果。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与调查 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制度,对职业病、危害事 故及时进行报告,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教训,采 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职业卫生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 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如通风设备、排尘装置等,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清新。同时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并在工作场所进行有效的实施与监督,控制工人的接触和暴露。同时,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 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监测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职业病事故记录等信息,确保档案的完整和保密性。 八、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单位应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及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提升职业病防治的效果。 九、职业卫生责任的落实 单位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评价、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十、职业卫生与其他管理制度的配合

职业病防治防治十三项规章制度

职业病防治防治十三项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加强职业病防治,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下是职业病防治的十三项规章制度: 一、职业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法》是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基础,它对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范、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二、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等方面。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明确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围和分类,方便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防范。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 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包括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职工个体防护器具使用标准、职业病防护装备使用标准等。 五、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标准和内容,以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六、职业病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职业病预防措施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应采取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完善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等。

七、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制度》规定了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组织、负责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等。 八、职业病临床诊断与诊疗规范 《职业病临床诊断与诊疗规范》规定了职业病临床诊断的标准和诊疗方法,方便医生对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 九、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规定了职业病应急救援的组织、人员、方法和救援措施等。 十、职业病记录管理制度 职业病记录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职业病记录系统,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记录等。 十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向职工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促进职工的自我防护和保护。 十二、职业卫生知识普及与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知识普及与培训制度》规定了企业应该如何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识培训等内容。 十三、职业病防治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激励职工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和责任心。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制定目的及依据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职 业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 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二、职业卫生责任 1. 企业领导 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制定并推行职业卫生方针和目标,确保资源的充分配置,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职业卫生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 3. 职业卫生技术人员 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和咨询工作,提供科学的职业卫生建议。 4. 各部门、岗位负责人 各部门、岗位负责人应落实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保证员工的劳动 环境安全和卫生。 三、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估

1. 危害因素辨识 企业应对生产、办公环节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危害。 2. 危害因素评估 针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评估结果应用于后 续的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四、职业卫生控制措施 1. 工程控制措施 通过对工作环境进行改造,以降低或消除危害因素的发生,如通风、防护设施的安装等。 2. 管理控制措施 通过规范化管理方法,合理安排工作节奏,减少工作强度,以保障 员工的安全健康。 3. 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无法通过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情况,应提供 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具,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五、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 1. 职业卫生监测

建立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辐射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员工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 职业卫生评价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评价,了解员工是否受到职业危害的威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六、职业卫生培训与教育 1. 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卫生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职业卫生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职业病防治 1. 职业病防控计划 制定职业病防控计划,明确预防和治疗职业病的具体措施和责任,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 2. 职业病诊断与登记 对已发生的职业病进行诊断和登记,为受害职工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服务。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概述 现代职业中,职业卫生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卫生管理是 通过创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维 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正常进行。本文将介绍十三项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 二、职工健康监护制度 职工健康监护制度是指通过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发现和预防 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职工健康检查、定 期专业医学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指导等。 三、工作场所卫生制度 工作场所卫生制度是指通过控制或消除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 污染,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保护职工健康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卫生清洁、噪声控制、光照控制等。 四、有害因素控制制度

有害因素控制制度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护职工不受有害因素伤害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隔离控制、工艺控制、安全措施、个人防护等。 五、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是指通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职工了解职业健康危害,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形成和发展,增强职业卫生意识的制度。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工作环境检测与控制、个人防护、急救等方面。 六、职业卫生档案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制度是指对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预防措施、卫生教育、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的制度。保证职业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工伤鉴定制度 工伤鉴定制度是指对因工作原因引起的职工的伤病进行诊断和鉴定的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八、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制度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制度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 定性、定量评价并给出相应的防控建议的制度。 九、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通过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职业病,保 护职工健康和安全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预防职业病、及时发现 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职业病等。 十、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防控与监督的制度,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十一、应急救援制度 应急救援制度是指在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对职工人身和 财产进行保护和救援的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救 援装备、应急救援人员等。 十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在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职业危害因素整改;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五)职业危害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的规定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建立、修订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 3.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二、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职业 卫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各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本文将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 作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制度,制定明确的职业病 防治措施,包括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对可能引发职业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等。 2. 职业卫生监测 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 体检,检测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职业卫生培训 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 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知识水平。 4.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管理 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事故应急管理制度,规定明确的应

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在职业卫生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置。 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是企业为了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要求。其主要目的是指导员工在工作中正确使用和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职业病或工伤事故。 1. 工作场所环境卫生规范 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卫生要求,包括定期清洁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流通、严禁乱倒废弃物等。 2. 操作设备和工具规范 规定了操作设备和工具的基本要求,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合理使用工具、正确操作设备等。 3. 危险化学品管理规范 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要求,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定期检查和更新化学品清单、合理储存等。 4. 个人防护规范 规定了员工在工作中应该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5. 职业病防治规范 规定了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定期体检、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 通过建立和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企业应持续改进管理制度和规程,根据工作特点和环境变化对其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确保这些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卫生相关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XXXXX公司

目录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2、职业危害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3、职业危害防治方案与实施方案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治制度 6、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7、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0、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的报告 12、关于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 13、关于职业病与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 公司文件 文号: 公司关于成立职业卫生 管理组织〔机构〕的通知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职工 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公司的经济可持续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经年月日公司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 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部门。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XXX 〔二〕、副组长:XXX 〔三〕、兼〔专〕职负责人:XXX 〔四〕、成员:XXX 〔五〕、图表: 〔六八工作职责: 1、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 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 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 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他: 公司〔单位盖章〕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 管理责任制 〔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承诺,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层层分解,确保职业防治经费的投入〕 总那么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2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用于管理和保护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下面是12个常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1.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病危害评估、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2.职业健康监测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测,包括职业病体格检查、职业病危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 3.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向职工提供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告知,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等。 4.化学品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包装、储存和使用,并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 5.噪声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危害,包括声学技术措施、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6.粉尘防护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粉尘的危害,包括通风系统、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7.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包括辐射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等。 8.职业卫生培训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危害因素知识的教育、防护措施的操作培训等。 9.岗位操作规程:规定职工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规程,包括使用设备的方法、操作流程、防护措施等。

10.应急处理程序:规定在事故、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程序,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逃生的方法等。 11.职业卫生巡查制度:规定企业必须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巡查,发 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1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健康监测结果、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以上是12个常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企业可以根据自 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完整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标准通用版)

(完整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标准通用版)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总则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 5、建立并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6、督促并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并加强实施。 7、建立并实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

二、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职责 三、技术部门的职责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 在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日常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协助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职业卫生管理13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广西XXXX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关于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任命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决定 XXXX公司〔2016〕XX号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任命同志为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广西XXXX公司 年月日 关于公司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修订的决定 XXXX公司〔201X〕XX号签发人: 为确保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根据201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对我公司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制度修订工作由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提出,经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组织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修订,于201X年XX月XX日修订完成,公司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职业病防治领导组会议审核通过。 修订后制度自修订完成时间起生效实施,原公司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 XXXX年XX月 备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各有关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内完成本企业制度的修订。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