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相应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放射科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制订目的:为了应对放射科使用碘造影剂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医患纠纷,科室医护人员在使用碘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时采用以下应急处理预案:适用范围:医护人员及患者处理流程:一、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1. 轻度过敏反应: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寒战等反应。
2. 重度过敏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二、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1.详细询问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每例患者都有应用造影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过敏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因此需要事先详细询问病史。
对于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谨慎使用含碘造影剂。
2。
完善抢救措施放射科造影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药品器械。
常用药品有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品、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三、碘造影剂过敏急救措施:1. 完善抢救措施:科室须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仪器,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科主任每月检查一次,药剂科每月抽查一次,生命支持类仪器每天检查,24小时处于“正常备用”状态,设备完好率100%。
常用抢救药品: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品、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
抢救物品: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等。
2 急救措施:(1)造影前后对高危人群进行水化治疗。
(2)轻度过敏反应:①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静注地塞米松10-20mg,吸氧,监测血压,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待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30分钟才能离开,并做好记录。
(3)重度过敏反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①如出现休克、心动过缓、血压骤降时,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胶体溶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②呼吸抑制时,遵医嘱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克刹米静脉滴注,呼叫麻醉科准备插管用物;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抢救记录。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
1、轻度反应的护理
表现:全身热感、面色潮红、轻度恶心、呕吐、头痛。
处理:
①恶心、呕吐时让其头偏向一侧,多饮水、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精神状态。
②指导患者安静休息呼吸新鮮空气或吸氧,鼓励其深呼吸。
③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这是造影剂的特异质反应及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产生的热能量所造成,不必过分紧张,药物停止注射后热感就会消失,使其情绪保持稳定。
④对症处理:肌内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10mg缓解症状。
2、中度反应的护理
表现:眼睑水肿,全身风疹块,呼吸急促,还出现血压下降至60/40mmHg。
处理:
①遵医嘱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肾上腺素0.35mg皮下注射,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提升护理级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情进展情况。
③关注有无其他新出现的伴随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如有发生则应更加密切关注已有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高度警惕向重度反应的进展。
3、重度反应的护理
据报道重度反应在非离子造影剂中的发生率仅为0.004%,虽然微乎其微,
但还是应当谨慎对待。
表现:面色苍白、喉头水肿、肺水肿、休克、支气管痉挛。
处理:出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人员参加抢救。
①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应使用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条静脉通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
②对严重喉头水肿者,应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处理一、轻度反应: 面部潮红、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热与搔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咳嗽、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
处理方法:停止注射,同时联系临床医生。
让患者安静休息,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让患者松弛,深呼吸,观察反应发展的动态。
一般不需用药,症状可自行缓解,如需处理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
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大量饮水,服抗组织胺药,或静脉注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 肌注,或苯海拉明25 mg。
严密观察30 min后方可让患者离去。
二、中度反应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片皮疹、结膜出血。
表现为麻疹样皮疹,眼、面、耳部等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抽动等。
中度呕吐,轻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等,血压也可呈暂时性下降。
处理方法:此类反应表现较危急,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同时联系相关临床医生、急诊科医生。
(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躺并保持新鲜空气,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
(2)抗过敏药,如非那根25 mg肌注,地塞米松5~10 mg静滴。
(3)对无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患者,用肾上腺素0.25~0.50 mg皮下或肌内注射,危急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可反复给药。
(4)当血压下降合并心动过缓(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时,快速滴注血浆代用品500~1 000 ml,阿托品0.5~3.0 mg,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25~0.50 mg,缓慢静脉注射。
(5)出现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可用氨茶碱0.25 g静脉注射(0.25~0.50 g/次,以50%葡萄糖溶液20~40 ml稀释后缓慢静注,不得少于5 min注完);糖皮质激素250~500 mg泼尼松龙,静脉注射,5~10 min后起效。
(6)必要时可静脉给予安定10 mg以镇静。
(7)喉头水肿者用地塞米松5 mg,加肾上腺素1 mg作喉头喷雾。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方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一、完善抢救措施1、检查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抢救药品及器械※常用药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地塞米松、西地兰、氨茶碱、可拉明、盐酸洛贝林、速尿(呋塞米)、利多卡因、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20%甘露醇、5%葡萄糖、0.9%氯化钠、硝酸甘油片等。
※抢救器械:听诊器、血压计、吸痰器、氧气袋、简易人工呼吸器、心肺复苏板等。
2、环甲膜穿刺术环甲膜的解剖:环甲膜位于颈前正中喉结下方,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正中线上的柔软处便是环甲膜,其位置表浅,在皮肤下方,无重要神经、血管,且不随年龄的增长而钙化。
因此经此穿刺置管简便,组织损伤轻,愈合快,不影响美容,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操作方法:患者头后仰,穿刺者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固定该处皮肤,用12号或16号针头安置于注射器,右手持注射器刺破皮肤,直接由环甲膜处插入气管约2~3cm(有落空感)以通气,回抽空气证实针头在气管内。
环甲膜三角区穿刺通气后要扶稳针头,严防针头脱落或偏离气管,避免氧气吸入胃中。
环甲膜三角区穿刺给氧是暂时改善机体缺氧的有效措施,必须尽快转入急诊科,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通气等,以彻底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碘过敏反应分类及处理对策碘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采用目前放射学界较通用的shehadi及spataor分类法:※轻度反应: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打喷嚏等第一症状。
此时,主要是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嘱患者多饮水,一般无需药物处理。
※中度反应:患者出现反复呕吐、结膜充血或水肿、荨麻疹、心慌、声嘶、肌肉颤动、唇舌及头皮发麻等症状。
需要进行抗过敏处理,立即给予非那根25mg~5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吸氧保暖等,严密观察30min~60min。
※重度反应:患者出现休克、昏迷、心律不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症状。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相应处理
1 、轻度反应,停止注射,让患者安静休息,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让患者松弛,深呼吸,观察反应发展的动态。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用药,症状可自行缓解,如需处理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
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大量饮水,服抗组织胺药,或静脉注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肌注,或苯海拉明25 mg。
严密观察30 min后方可让患者离去。
2 、中度反应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片皮疹、结膜出血。
表现为麻疹样皮疹,眼、面、耳部等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抽动等。
中度呕吐,轻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等,血压也可呈暂时性下降,此类反应表现较危急,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
处理方法:(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躺并保持新鲜空气,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
(2)抗过敏药,如非那根25 mg肌注,地塞米松5~10 mg静滴。
(3)对无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患者用肾上腺素0.25~0.50 mg皮下或肌内注射,危急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可反复给药。
(4)当血压下降合并心动过缓(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时,快速滴注血浆代用品500~1 000 ml,阿托品0.5~3.0 mg,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25~0.50 mg,缓慢静脉注射。
(5)出现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可用氨茶碱0.25 g静脉注射(0.25~0.50 g/次,以50%葡萄糖溶液20~40 ml稀释后缓慢静注,不得少于5 min注完);糖皮质激素250~500 mg泼尼松龙,静脉注射,5~10 min后起效。
(6)必要时可静脉给予安定10 mg以镇静。
(7)喉头水肿者用地塞米松5 mg,加肾上腺素1 mg作喉头喷雾。
(8)呼吸抑制时,给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克刹米(0.25~0.50 g/次,皮下或肌内间歇静注。
3 、重度反应循环衰竭:过敏性体克—面色苍白、四肢青紫、发冷、呼吸困难、肌肉痉挛、血压下降、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可有惊厥等。
上述反应的出现,往往危及生命。
处理方法:必须迅速通知有关科室及急诊科医师,就地急救处理。
(1)出现休克(心动过缓,血压骤降)时,立即取半坐位面罩吸氧,(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滴注血浆代用品或林格氏液1 500~2 000 ml,(3)肾上腺素0.25~1.0 mg静脉注射,每隔10~15 min检查心功能,用药剂量依治疗效果而定,最大剂量为1 mg;(4)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在5~10 min后见效。
多巴胺200 mg加入250 ml溶液,15~30滴/min,静脉滴注,剂量视效果而定。
(5)支气管痉挛、喘鸣、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置于座位,面罩吸氧,氨茶碱0.25 g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1~0.3 mg静脉注射,必要时加量至1 mg,视需要给安定10 mg静脉注射。
(6)喉头水肿出现可行气管插管或大针头穿刺气管给氧,必要时将气管切开。
(7)肺水肿可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并静脉注射速尿40 mg,可给吗啡10~15 mg静脉注射。
通过一系列对症急救处理,症状缓解后还需留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