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 格式:ppt
- 大小:319.50 KB
- 文档页数:36
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
田间试验是为了验证实验室研究结果在实际农田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次田间试验旨在测试新型肥料在不同作物种植中的效果,为农民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施肥方案。
二、试验设计。
1. 选址。
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土壤肥力较为平均的农田作为试验地点,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 作物选择。
根据当地主要种植作物和农民需求,选择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常见作物进行试验,以验证新型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效果。
3. 试验组织。
将试验地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合,包括对照组、常规施肥组和新型肥料组,以及不同施肥量的处理组,以全面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 施肥方案。
根据试验设计,制定详细的施肥方案,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确保每个处理组的施肥操作一致、规范。
三、实施步骤。
1. 土壤准备。
在实施试验前,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为后续的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和调整。
2. 试验布置。
根据试验设计,对试验地进行布置,设置好各个处理组的小区,并标明清晰的标识,以便后续的施肥和管理操作。
3. 施肥管理。
根据施肥方案,按时、按量进行施肥操作,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准确性,确保每个处理组的施肥操作一致。
4. 生长管理。
在试验过程中,对各个处理组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作物生长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采集。
在作物生长期间,对各个处理组的产量、品质等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和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提供依据。
四、实施要求。
1. 严格执行试验设计和施肥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做好试验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试验地的整洁和安全。
3. 做好试验记录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4. 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异常情况,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第一章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包括绪论)一、概念:生物统计学、实验、试验、试验因素、试验水平、试验处理、试验指标、试验效应、简单效应、平均效应、交互效应、试验误差(误差)、准确性、精确性、比较试验的“唯一差异”原则。
二、填空题1、自然科学包括_______科学和_______科学两大类。
2、试验设计必须遵循原则。
3、试验水平有水平和水平之分。
4、试验方案按其供因子数多少可将试验分为、和三类。
5、用于衡量试验效果的指示性状称为_____________。
6、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称为。
7、试验效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在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差异称为效应。
9、在多因素试验中,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数为效应。
10、在多因素试验中,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差异为效应。
11、观测值与其理论真值间的符合程度称为。
12、观测值间的符合程度称为。
13、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误差影响数据的精确性。
14、生物统计学的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1.5分)15、一小麦氮肥试验,N1水平小区产量为15kg,N2水平小区产量为25kg,问氮(N)的简单效应为________kg。
16、一小麦磷肥试验,P1水平小区产量为10kg,P2水平小区产量为20kg,问磷(P)的简单效应为________kg。
17、一小麦NP二因素试验,其产量结果见表1。
其N的平均效应为________kg,P的平均效应为________kg,NP的交互效应为_____kg。
(每空1.5分)表1 小麦NP二因素试验结果N水平N1 N2P 水平P1 10 15 P2 13 20第二章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一、概念1、田间试验设计、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生长竞争、对照、区组、完全区组、不完全区组、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1.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
2.唯一差异性原则:除需要比较的因素以外,其余的因素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
3.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treatment)的总称。
4.处理因素必须是:①可控的;②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具有不同等级或水平。
5.水平(level):因素内的不同状态或者数量等级称为水平。
6.处理(treatment) :试验中的具体比较项目叫做处理。
在单因素试中,每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水平组合是一个处理。
7.试验因素、水平、处理是三个密切联系的概念:①凡一个因素就有若干个水平,因素与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水平组合是针对多因素试验而言的;一个水平组合是每个因素各出一个水平构成,为一个处理。
③一个多因素试验的所有不同的水平组合数是各因素水平数之积。
8.试验指标:衡量试验处理效果的标准,简称指标。
包括试验单元、抽样单元、测量单元。
9.试验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
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在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相差。
主要效应(main effect);简称主效: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数称平均效应;交互作用效应(interaction effect),简称互作:两个因素简单效应间的平均差异。
9.一级互作(first order interaction) :两个因素间的互作,A×B、B×C ……。
易于理解,实际意义明确;二级互作(second order interaction) :三个因素间的互作。
10.应有对照水平或处理,简称对照(check,CK)。
11.观察值(observation):将每次所取样品测定的结果称为一个观察值,记为y i。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1.引言田间试验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案,包括确定试验目标、选择试验因素、确定试验布置、确定样本容量和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等内容。
2.确定试验目标在设计田间试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目标。
试验目标可以是确定一种新农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或者测试不同施肥方案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根据试验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试验因素。
3.选择试验因素试验因素是指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可以是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的组合。
在选择试验因素时,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试验目标,确定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可以忽略。
选择试验因素后,还需要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4.确定试验布置试验布置是指如何将试验因素组合成试验处理的方式,常见的试验布置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
在确定试验布置时,需要考虑到试验因素的数量、试验场地的大小和其他实际因素。
5.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试验中需要观测的样本数量。
确定样本容量需要考虑到试验目标的置信水平和效应大小等因素。
通常使用统计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保证试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6.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制定数据收集计划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确定数据的收集时机、数据的记录方式和数据的存储方式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采集中的错误。
7.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完成田间试验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结果。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根据试验目标,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呈现。
8.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案,包括确定试验目标、选择试验因素、确定试验布置、确定样本容量和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方案,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章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第一节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一、田间试验的特点农业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寻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产量和品质是在大田生产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田间的研究,田间试验的结果将能直接用以指导田间的生产。
有时即便研究的直接对象不是作物本身,但也要在田间通过作物的反应来检测某种技术的效应。
例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效果可以直接从害虫、病菌及杂草的反应检测,但在应用到生产前还必须观察农作物的反应。
又例如检测土壤的肥力水平可以直接分析各种有效成份的含量,但最终还须看作物的产量或品质。
当然农业科学研究中也有一些试验并不一定要看作物的反应,例如研究昆虫、病菌、杂草本身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子等,但至少所要观察的或搜集试验数据的对象总是田间自然条件下的生物体。
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田间试验是主要形式,也有些研究必须在温室或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尤其是一些理论性的研究。
但是任何农业技术或措施在应用到大田生产时,都必须先进行田间试验,因而田间试验不仅是进行探索研究的主要工具,还是联系农业科学与农业生产的桥梁。
以上分析,田间试验有二个特点:(1) 田间试验的研究对象和材料是生物体本身,以农作物为主也包括昆虫、病菌、土壤微生物、杂草等,从生物体本身生育过程的反应作试验指标研究有关生长发育的规律、某些因素的作用、某些技术的效果等。
由农作物或其他生物体本身的反应来直接检测试验的效果,这是田间试验的重要特点。
由于自然界的生物体往往是一个具有多种遗传变异的群体,即使用纯系品种的种子也往往存在一定变异性,因而试验材料本身便存在产生试验误差的多种因素。
(2) 田间试验是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甚至病虫等生物条件,它们是多变的,再加上农作物试验周期长,尤其最后产品的测定要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经历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因而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也存在着导致试验产生试验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