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小令介绍_关汉卿的词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7.75 KB
- 文档页数:3
关汉卿名词解释
关汉卿(公元约1157年-公元1206年),字仲卿,号醉翁亭
主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作家和剧作家。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是散曲和戏剧,被誉为“关派”。
作为散曲作家,关汉卿撰写了大量的散曲,风格多样,题材丰富。
他的散曲以感情真挚、音乐旋律优美著称。
其中以《清江引》、《与史郎中初冬书戏厅壁》、《浣溪沙·淡月春风一杯酒》等作品最为脍炙人口。
关汉卿的散曲不仅表达了对爱情、友情的思念和感动,也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和欣赏,被后人广为演唱和传诵。
关汉卿主要的戏剧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拜月乐》等。
他的戏剧作品以描绘历史故事和社会现实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其中,《窦娥冤》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中最为悲壮、感人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唐朝窦娥因为抱怨宦官欺凌,被宦官折磨致死而引起的冤屈为题材,通过对窦娥的悲剧命运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现象的谴责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一剧目在戏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演出和瞩目。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在形式上注重唱词的优美和音乐的协调,情节上注重感人和悲壮氛围的塑造,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深刻的人性和历史哲理。
他的作品对后世著名的戏曲文化和艺术追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关汉卿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作家和剧作家,他的散曲和戏剧作品在中国文学和戏曲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他以其感人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书写了一段段悲壮和动人的人生故事,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喜欢和传颂。
《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元曲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四块玉·闲适》是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作品,由四首小令组成。
这四首曲子抒写了作者闲适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放下名利、参透荣辱、与世无争的思想,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作者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全曲语言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感人。
作品原文:【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一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⑴。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其二旧酒投⑵,新醅泼⑶,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其三意马收,心猿锁⑷,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⑸?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其四南亩耕⑹,东山卧⑺,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⑻?词句注释:⑴莎(suō)茵:指草坪。
⑵投:本作“酘”(dòu),指再酿之酒。
⑶醅(pēi)泼:醅指未滤过的酒;泼即“酦”(pō),指酿酒,新醅泼是说新酒也酿出来了。
⑷意马、心猿:是来自佛教经典中的典故。
把人的名利心比作奔腾的马、烦躁的猿,必须拴住、锁着才能静得下来。
⑸槐阴午梦:即南柯梦。
据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书生淳于棼醉卧槐荫下,梦为大槐安国附马,任南柯郡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醒来发现大槐安国就是槐树上的大蚂蚁洞,南柯郡就是槐树最南枝上的小蚂蚁洞。
⑹南亩耕:典出《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馈彼南亩,田唆至喜。
”⑺东山卧:用东晋谢安的典故。
谢安曾隐居在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后入朝为相。
后来人们常用“东山高卧”形容那些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
⑻甚么:即“什么”。
白话译文:其一想走就轻轻松松地走,想坐就安安静静地坐。
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酒喝醉了就唱几曲山歌,困了就在草地上躺一躺。
日月漫长,天地宽广,休闲的日子好快活。
其二老酒已经再次酿过,新酒也酿造出来了,大家围着老瓦盆一个个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饮酒唱和。
关汉卿的简介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大量的戏剧作品,同时也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诗词,可以说是才华横溢。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汉卿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汉卿的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文学地位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
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物”。
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
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
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
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
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数慧眼独具的评论家能正确评价关汉卿。
著名戏曲家关汉卿是谁关汉卿是我国历史元代时期著名的戏曲家,是一代戏剧大师。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元曲代表作关汉卿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流传至今的作品非常多,其中代表作当属现在还在传唱,甚至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窦娥冤》,如果一定要说关汉卿的代表作的话,那么《窦娥冤》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作之首。
另外其他现在仍在传唱的有《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窦娥冤》讲述了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设计陷害,被贪官不分青红皂白冤枉致死的故事。
“斩窦娥”一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至今仍然被群众广泛的传唱,“斩窦娥”一折采取了浪漫主义的写法,窦娥发下三重誓愿,要让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来证明窦娥冤。
结果三桩誓愿桩桩实现。
后来窦娥沉冤得雪让人称快。
《救风尘》讲述了机智勇敢的赵盼儿如何从无赖周舍那里救出结义姐妹宋引章的故事,体现了强烈的呼唤英豪出现的心愿,体现了底层人民对统治阶层的反抗。
《望江亭》讲述了才貌双全的谭记儿如何在望江亭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体现了谭记儿的智勇双全,同时也体现了人民呼唤英雄出现,反抗统治阶级的强烈愿望。
关汉卿的作品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对邪恶势力的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获得广泛的流传。
其代表作更是体现了这一点,传唱至今。
关汉卿的历史评价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
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关汉卿的个人简介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简介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关汉卿小令介绍_关汉卿的词介绍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不仅仅是一名剧作家,也是一名非常好的词作者,其中戏剧作品中小令也是很出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汉卿小令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汉卿小令介绍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写了很多的戏剧作品,也写了为数不少的小令,小令是宋词衰落后民间出现的一种近似于词的歌唱作品。
关汉卿的小令也有很多非常的出名,抒发了自己的情志,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小令中的精品。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瓮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耕亩,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以上是关汉卿的两首表现闲适的小令,非常的清新自然,非常的有情调,第一首写出了自己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对饮,表现了自己不屑于与统治阶级沆瀣一气的气节,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和谐共处,恬淡舒适的生活状态。
第二首则广为用典,“南耕亩”说的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生活,“东山卧”则取典于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两者都说明了自己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究其原因,原来是自己愚蠢,那些统治阶级贤良,用反语戏谑了自己,也体现出自己的气节。
对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来说,“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哲学命题,关汉卿利用自己的小令表现出自己从“入世”到“出世”的过程,表明了自己不愿意被庸俗的功名利禄所困扰的情怀,可以说这两则小令是关汉卿的心声。
关汉卿的词介绍关汉卿是元代的杂剧作家,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有着“|曲圣”的美誉,关汉卿不仅仅是一名剧作家,也是一名非常好的词作者,关汉卿的很多词都有着优美的意境,细腻的感情,也有着昂扬的斗志和向上的精神,可以说是词作的上乘之作,关汉卿的词作不如其杂剧作品那么多,流传至今的只有四十几首,《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是关汉卿最为出名的一首词作,在这首词作中关汉卿将自己描写成为一个采花的浪子,并且至死不悔,至死不改,可以说是对统治阶级的对抗,也是自己坚定要走自己道路,坚定的要一心一意的走创作之路的呐喊和宣言,即使是“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小令介绍_关汉卿的词介绍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不仅仅是一名剧作家,也是一名非常好的词作者,其中戏剧作品中小令也是很出名。
下面是本人为你搜集关汉卿小令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汉卿小令介绍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写了很多的戏剧作品,也写了为数不少的小令,小令是宋词衰落后民间出现的一种近似于词的歌唱作品。
关汉卿的小令也有很多非常的出名,抒发了自己的情志,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小令中的精品。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瓮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
“南耕亩,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以上是关汉卿的两首表现闲适的小令,非常的清新自然,非常的有情调,第一首写出了自己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对饮,表现了自己不屑于与统治阶级沆瀣一气的气节,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与社会底层人民的和谐共处,恬淡舒适的生活状态。
第二首则广为用典,“南耕亩”说的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生活,“东山卧”则取典于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两者都说明了自己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终于可以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究其原因,原来是自己愚蠢,那些统治阶级贤良,用反语戏谑了自己,也体现出自己的气节。
对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来说,“出世”与“入世”的
问题一直是一个哲学命题,关汉卿利用自己的小令表现出自己从“入世”到“出世”的过程,表明了自己不愿意被庸俗的功名利禄所困扰的情怀,可以说这两则小令是关汉卿的心声。
关汉卿的词介绍
关汉卿是元代的杂剧作家,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有着“|曲圣”的美誉,关汉卿不仅仅是一名剧作家,也是一
名非常好的词作者,关汉卿的很多词都有着优美的意境,细腻的感情,也有着昂扬的斗志和向上的精神,可以说是词作的上乘之作,关汉卿的词作不如其杂剧作品那么多,流传至今的只有四十几首,
《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是关汉卿最为出名的一首词作,在这首词作中关汉卿将自己描写成为一个采花的浪子,并且至死不悔,至死不改,可以说是对统治阶级的对抗,也是自己坚定要走自己道路,坚定的要一心一意的走创作之路的呐喊和宣言,即使是“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这些词句在现代社会也经常被人引用,特别是“铜豌豆”的称谓更是深入人心,现在还有很多人自称是“铜豌豆”就是从关汉卿的这首词来的。
春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大德歌·春》,在关汉卿的词作里有昂扬的斗志,也有细腻的闺怨,比如上面这首词作,就细腻的表现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可以说也是非常成功的词作,细腻的刻画了女子苦等良人一个春天的闺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