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129
汽车制造⼯艺学复习提纲汽车制造⼯艺学总结§1 汽车拖拉机⼯艺过程概述§1-1⽣产过程的概念⼀、⽣产过程与⼯艺过程的概念1、⽣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2、⼯艺过程指在⽣产过程中,改变⽣产对象的尺⼨、形状、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艺过程的组成1、⼯序即⼀个(或⼀组)⼯⼈在⼀台机床上(或⼀个⼯作地),对⼀个(或同时对⼏个)⼯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份⼯艺过程。
划分⼯序的依据:⼯作地不变、加⼯连续完成。
2、安装安装是指⼯件通过⼀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道⼯序内可有⼀次或多次安装。
安装会影响加⼯精度与⽣产率。
3、⼯位⼯位是指为了完成⼀定⼯序内容,⼀次装夹⼯件后,⼯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起,相对于⼑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个位置。
多⼯位加⼯可减少安装次数、提⾼⽣产率。
4、⼯步⼯步是指在加⼯表⾯和加⼯⼯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序。
⽤多⼑同时加⼯⼏个表⾯,也是⼀个⼯步,称之为复合⼯步。
§1-2 ⼯件尺⼨及形状获得⽅法和加⼯经济精度⼀、获得⼯件尺⼨的⽅法1、试切法:⼩批量⽣产2、调整法:⼤批量⽣产3、定尺⼨⼑具法:4、主动测量法:精密加⼯⼆、获得⼯件形状的⽅法1、轨迹法;2、成形法;3、展成法;三、加⼯经济精度和表⾯粗糙度加⼯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产条件下(采⽤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艺装备和使⽤标准技术等级的⼯⼈,不延长加⼯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每⼀种加⼯⽅法的加⼯经济精度都与⼀定范围的公差等级相对应, 也有相应的表⾯粗糙度。
就⼀般⽽⾔,尺⼨公差等级和表⾯粗糙度是相对应的,公差等级愈⾼,表⾯粗糙度愈⼩。
但是,加⼯经济精度对应的公差等级并不是⼀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机械加⼯⽔平的不断提⾼、设备和⼯艺装备的改进⽽逐渐提⾼。
§1-3 ⽣产类型与⼯艺特征⼀、⽣产纲领与⽣产类型(⼀)⽣产纲领指企业计划期内应当⽣产的产品产量和年度计划。
第二章冲压工艺与车身零部件制造技术一、冲压基本工序冲压: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使薄板料分离和变形的工序。
冲压设备:压力机、冲床成形原理:冲压时材料受应力超过剪切强度;变形时使材料受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形状和轮廓决定于模具凸凹模形状客车冲压工艺主要用于客车车身覆盖件、底盘车架完全成型件的制作。
常用的基本工序为:冲裁、弯曲、拉伸、成型。
冲压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1)分离工序(2)成型工序二、蒙皮和梁的冲压工序1、蒙皮的冲压工艺,通常都是由拉伸、修边、翻边三个基本工序组成,有的还需要落料或冲孔,有时根据需要和可能可以将一些工序合并,如修边冲孔、修边翻边等。
落料工序是为了获得拉伸工序所需的毛坯。
拉伸工艺是覆盖件(蒙皮)冲压的关键工序,覆盖件(蒙皮)的形状大部分是由拉伸工序形成的。
修边工序是为了切除拉伸件的工艺补充部分。
翻边工序是在修边工序之后,使覆盖件边缘的竖边成型。
冲孔工序是加工覆盖件的孔洞,一般在拉伸工序之后。
2、梁的冲压工序(1)纵梁的下料纵梁下料可采用剪板机的剪切、丙烷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和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等方法。
其中剪板机是广泛采用的下料设备,具有使用方便、送料简单、剪切速度快、精度高,能剪切交款的板料。
(2)纵梁的孔加工冲孔工序经常是采用液压机和冲模完成。
在小批量生产中长采用钻模在钻床上进行加工。
(3)纵梁的成型主要有三种方法(a)分成三段或四段成型分段处精度差(b)压弯成型构成一个大的30000KN或40000KN的压力机,整体成型。
(c)对于等截面纵梁,用折边机进行折弯成型(等截面纵梁,折边圆角精度差)。
三、连续模概念:连续模又称级进模,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不同工位上连续冲出一个或多个制件。
复合模概念:几个工序能同时在一个工位上完成的冲压模具称为复合模。
复合模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工作精度高,安全可靠。
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开环控制:计算机按照成形要求发指令,回弹的影响不实时考虑。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手册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汽车品质和性能的高要求,汽车制造工艺技术需要不断发展和提升。
本手册旨在介绍汽车制造工艺技术的关键内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汽车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
1. 汽车制造的基本流程汽车制造包括设计和生产两个主要环节。
首先,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整体结构、外观设计、车身材料以及内部零部件的安装方式等因素。
其次,生产阶段包括原材料采购、车身焊接和涂装、装配车门、座椅和发动机等关键步骤。
了解汽车制造的基本流程,有助于理解后续章节介绍的具体技术内容。
2. 汽车钣金加工技术钣金加工是指利用冷加工或热加工的方法对汽车车身及相关零部件进行成形、冲压和焊接等工艺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和提高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
汽车钣金加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对金属材料特性的了解,以及各种冲压模具的应用。
3. 汽车涂装技术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保护汽车表面免受腐蚀和损伤,并且提供外观美观的涂层。
涂装技术涉及到表面预处理、底漆涂装、面漆涂装和烘干等多个环节。
了解涂装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提高涂装质量和效率。
4. 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装配技术是将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汽车产品。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的流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以确保每一辆汽车的功能正常、性能稳定。
对于复杂的汽车系统,如发动机和底盘,装配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
5.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制造涉及到数据采集与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线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总结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手册从汽车制造的基本流程开始,介绍了汽车钣金加工、涂装和装配等关键技术。
同时,本手册还提及了智能制造技术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了解汽车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内容,对于提升汽车制造水平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汽车制造工程施工工序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汽车制造工程中的主要施工工序。
1. 设计阶段在汽车制造工程中,设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标准和制造成本等因素,制定出汽车的整体设计方案。
这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型号、内饰布局等内容。
设计团队需要充分考虑汽车的实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材料采购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开始采购所需的各类原材料。
这包括钢材、塑料、玻璃、橡胶等多种材料。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和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
同时,企业还需要合理规划库存,确保生产进程不受原材料不足的影响。
3. 钣金加工钣金加工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工序。
在这一阶段,工人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对钢板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等操作,制作出汽车的车身结构。
钣金加工需要高度的技术要求和精准的加工设备,以确保车身的合理结构和稳定性。
钣金加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涂装工艺涂装是汽车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涂装工艺中,汽车的车身需要经过喷砂、上漆、干燥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车身颜色的涂装。
优质的涂装工艺能够有效保护车身,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同时,漆面的质量和外观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5. 组装调试在汽车制造的最后阶段,汽车的各个零部件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
组装线上的工人需要按照流程将发动机、底盘、车身等部件进行组装,确保汽车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同时,汽车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试和检测,以确保汽车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组装调试是汽车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总结汽车制造工程施工工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采购、加工、涂装、组装等多个环节的配合。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所有环节协调一致,汽车制造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汽车制造工艺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第1章汽车制造工艺概述 (4)1.1 汽车制造工艺发展历程 (4)1.2 汽车制造工艺分类及特点 (4)第2章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5)2.1 车身冲压工艺 (5)2.1.1 冲压工艺概述 (5)2.1.2 冲压模具及设备 (5)2.1.3 冲压工艺流程 (5)2.2 车身焊接工艺 (6)2.2.1 焊接工艺概述 (6)2.2.2 焊接方法 (6)2.2.3 焊接工艺流程 (6)2.3 车身涂装工艺 (6)2.3.1 涂装工艺概述 (6)2.3.2 前处理 (6)2.3.3 底漆、面漆和清漆 (7)2.3.4 涂装工艺流程 (7)第3章发动机制造工艺 (7)3.1 发动机铸造工艺 (7)3.1.1 概述 (7)3.1.2 铸造材料 (7)3.1.3 铸造方法 (7)3.1.4 铸造工艺参数 (7)3.2 发动机机加工工艺 (7)3.2.1 概述 (8)3.2.2 主要加工方法 (8)3.2.3 加工顺序 (8)3.2.4 机床及工具选择 (8)3.3 发动机装配工艺 (8)3.3.1 概述 (8)3.3.2 装配顺序 (8)3.3.3 装配方法 (8)3.3.4 装配精度及质量控制 (8)第4章变速器制造工艺 (8)4.1 变速器齿轮加工工艺 (8)4.1.1 齿轮材料选择与准备 (8)4.1.2 齿轮热处理 (9)4.1.3 齿轮加工 (9)4.1.4 齿轮检测 (9)4.2 变速器壳体加工工艺 (9)4.2.1 壳体材料选择与准备 (9)4.2.3 壳体检测 (9)4.3 变速器装配工艺 (9)4.3.1 齿轮装配 (10)4.3.2 同步器装配 (10)4.3.3 轴承、密封件装配 (10)4.3.4 总装与调试 (10)4.3.5 检验与包装 (10)第5章汽车底盘制造工艺 (10)5.1 悬挂系统制造工艺 (10)5.1.1 制造前准备 (10)5.1.2 零部件加工 (10)5.1.3 零部件装配 (10)5.1.4 调试与检验 (10)5.2 制动系统制造工艺 (10)5.2.1 制造前准备 (11)5.2.2 零部件加工 (11)5.2.3 零部件装配 (11)5.2.4 调试与检验 (11)5.3 轮胎制造工艺 (11)5.3.1 制造前准备 (11)5.3.2 橡胶部件制备 (11)5.3.3 骨架部件制备 (11)5.3.4 轮胎成型 (11)5.3.5 硫化 (11)5.3.6 检验与包装 (11)第6章电气系统制造工艺 (11)6.1 电池制造工艺 (11)6.1.1 电池包装配 (11)6.1.2 电池测试 (12)6.2 线束制造工艺 (12)6.2.1 线束设计 (12)6.2.2 线束制作 (12)6.2.3 线束测试 (12)6.3 传感器制造工艺 (12)6.3.1 传感器设计 (12)6.3.2 传感器制造 (13)6.3.3 传感器测试 (13)第7章汽车内饰制造工艺 (13)7.1 内饰材料加工工艺 (13)7.1.1 内饰材料选择 (13)7.1.2 内饰材料切割 (13)7.1.3 内饰材料压痕 (13)7.1.4 内饰材料热压成型 (13)7.2.1 内饰组件预装配 (13)7.2.2 内饰组件定位 (14)7.2.3 内饰组件装配 (14)7.2.4 内饰组件调整 (14)7.3 内饰表面处理工艺 (14)7.3.1 表面清洁 (14)7.3.2 表面涂装 (14)7.3.3 表面烫印 (14)7.3.4 表面保护 (14)7.3.5 表面检验 (14)第8章汽车总装工艺 (14)8.1 总装工艺流程规划 (14)8.1.1 工艺流程概述 (14)8.1.2 车身内饰装配 (15)8.1.3 底盘装配 (15)8.1.4 电器系统装配 (15)8.1.5 动力总成装配 (15)8.1.6 调试及检验 (15)8.2 总装线设备及技术 (15)8.2.1 装配设备 (15)8.2.2 检测设备 (16)8.2.3 信息技术应用 (16)8.3 总装质量检测与控制 (16)8.3.1 质量检测 (16)8.3.2 质量控制 (16)第9章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16)9.1 汽车制造自动化技术 (16)9.1.1 自动化概述 (16)9.1.2 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6)9.1.3 自动输送线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1.4 自动检测与控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 汽车制造信息化技术 (17)9.2.1 信息化概述 (17)9.2.2 企业资源规划(ERP)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3 制造执行系统(MES)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2.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3 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17)9.3.1 智能制造概述 (17)9.3.2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17)9.3.3 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实践案例 (18)9.3.4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8)第10章汽车制造质量与生产管理 (18)10.1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策略 (18)10.1.2 质量控制流程 (18)10.1.3 质量控制方法 (18)10.2 汽车制造生产管理方法 (18)10.2.1 生产计划管理 (18)10.2.2 生产线平衡 (18)10.2.3 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 (18)10.3 汽车制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18)10.3.1 环境保护策略 (19)10.3.2 安全生产管理 (19)10.3.3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 (19)第1章汽车制造工艺概述1.1 汽车制造工艺发展历程汽车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9世纪末。
汽车制造原理
汽车制造原理的基本过程包括设计、原材料选择、零部件加工、装配和测试等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设计阶段是汽车制造的关键,它包括外观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确定车辆的尺寸、外观造型、动力系统等。
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原材料选择。
汽车制造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例如钢铁、铝合金、塑料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耐久性。
然后,原材料需要经过加工,这可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过程。
粗加工包括切割、折弯、冲压等,用于制造大尺寸零部件。
精加工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用于制造精密零部件。
加工完成后,各个零部件被送至装配线进行组装。
装配过程包括机械连接、电气连接、液压连接等,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协同工作。
最后,完成的汽车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例如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环保测试等,确保车辆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在测试合格后,汽车将进入销售阶段。
汽车制造原理的详细过程需要基于各个汽车制造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