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案7湘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直接导入。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并展示成果,了解我国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京杭运河和中国的湖泊,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在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资料,在图上找出中国主要的河流。
2.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
难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模块夏季上涨幅度大,说明和降雨有关。
教师:我国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多雨,因此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是外流河的主要水源补给。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学生: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教师: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由此可知,我国河流汛期长短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学生:河流的汛期由南到北越来越短;西江的汛期最长,因为西江位于我国南部。
教师:为什么松花江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水位几乎为零呢?(提醒: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
)学生:松花江冬季结冰了。
教师:说明松花江有结冰期,怎么判定河流冬季结不结冰呢?1月份0℃等温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
教师:为什么黄河和松花江分别在3—6月份和4—6月份期间水位会有所上升呢?学生:春季,气温升高后冰雪会融化,河水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很大。
教师:松花江春季水位的上涨称为春汛,夏季的水位上涨称为夏汛。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河流分布及内、外流区的划分。
2.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外流区为主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6,自主找出有关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有关概念。
指导学生读图2-40“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提出问题:(1)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界线相似?(2)内流区与外流区哪个范围更大一些?(3)完成教材P46“活动”第1、2题。
学生: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教师总结:(1)指出中国大多数河流都在外流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季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2)主要的内外流河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钱塘江、珠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
承转: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提问:(1)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2)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和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学生: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课时 1 主备人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长江都或多或少有一点认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浅层次的,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的启发、点拨和引导。
我们一方面培养他们对长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长江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识记长江流经的省级区;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2、通过学生对长江水利资源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长江面临问题的讨论,强化忧患意识,加强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五、教学难点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水文特征六、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落实方式设计意图(一)激情导入(3分)播放《长江之歌》歌曲导入,烘托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展示目标(2分)1、能在地图上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以及主要的支流。
2、记住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简要分析各河段的特征。
3、运用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河流》这一节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地形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地图上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区、内流区,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6.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重点:1.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掌握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掌握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1.外流区、内流区的划分与空间识记。
2.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
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的对策。
课件准备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授课人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注一、导入:水系图导入二、新授1.阅读课本P46“外流区为主”,说一说:(1)什么是流域?什么是水系?(2)、什么是外流河、内流◆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河?(3)什么是外流区、内流区?2.阅读材料“流域和水系的命名”并结合地理地图册19页理解。
3.完成课本46页“活动”。
(1)读图2-40,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
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2)下列河流中自北向南注入北冰洋的是①塔里木河②额尔齐斯河③雅鲁藏布江④怒江。
(3)塔里木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4)在地图上找出京杭运河,看一看,京杭运河经过哪些省市?连通了哪些水系?小组讨论完成后汇报成果。
2.3中国的河流教学目标1.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淡水湖的名称及位置2.会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湖泊的位置教学重难点1、识记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2、了解主要的支流及上中游的分界线等概况3、知道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及航运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板、信息沟通牌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上节课堂完成的探训部分习题,小组内互批,然后个人进行订正,反思。
二、感情调节观看关于长江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感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气势,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你对她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
三、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自学指导:滚滚长江(一)1、长江源流概况(一)自学提示读教材P50图2-46,安静思考下列问题(1) 长江的发源地?正源是?全长?注入的海洋?(2)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3) 流经的地形区?(4) 主要支流?(5)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各河段的主要支流和湖泊?(6)长江上、中、下游地形各有什么特点,形成了什么样的景观?(7)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二)互帮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果。
组间相互交流答案,由小组长发言。
四、讲解释疑完成互批后,准备复习提背,重点关注每组的1、2号同学。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尤其是提示学生要结合地图,从地图上找到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流经的地形区、主要的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自主学习互帮互助6号帮助1号5号帮助2号4号帮助3号尤其关注各组1、(1) 长江的发源地?正源是?全长?注入的海洋?唐古拉山,沱沱河,6300千米,东海(2)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11个)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3) 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4)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5)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6)长江上、中、下游地形各有什么特点,形成了什么样的景观?上游落差大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势低平,江面开阔五、练习反馈填图册及探训对应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评并打分。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课课题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时间课时 1 主备审核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以及内流河和外流的水文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的湖泊及其分布。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等。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准备地图册、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中国的气候二、自主学习以下概念: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三、情境导入展示图片:长江、黄河、青海湖、壶口瀑布师: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大江大河,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四、新课学习(一)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提问:你知道流域和水系是如何命名的吗?(学生回答)明确:流域和水系往往按照河流的干流或注入的海洋、湖泊来命名,如:太平洋流域、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外流河是指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外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内流区。
指导学生在图2-28上,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它们最终流向了哪里?学生边找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明确:外流河主要包括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印度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内流河: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提问:为什么我国东部多外流河,西北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为枯水期,冬季一些河流断流。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课 题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 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时1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记住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水电站等概况。
过程与方法 1、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2、能分析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危害3、知道黄河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开发利用黄河的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要求重点记住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流域面积、注入的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水电站等概况难点教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分析 教具 学具 课件 挂图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激情导入复习导入多媒体显示长江水系图:支流、城市、水电站课代表组织学生上台板书D▲ ●●●●●ABC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注入的海洋________黄河全长________千米,为我国第第_____长河。
2.找出黄河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某某、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某某、 _________ 、 ________ 、1、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一方面在上中游,大力开展工作,控制,减少。
另一方面在下游,。
2、治黄的关键在于,黄河90%的泥沙来自(上、中、下游)因此加强中游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的根本。
1、兼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A 、某某自治区 B、某某 C、某某 D、某某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3、“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黄河的哪个河段的情景()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 D黄河全部干流4、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流速慢B、含沙量大C、结冰期长D、水能资源丰富5、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A、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6、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山脉,最后注入海,入海处所在的省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