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对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992.05 KB
- 文档页数:3
PDCA循环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5-14T13:18:42.4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1期作者:蒋玉兰朱宁芳吴洁[导读] 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蒋玉兰朱宁芳吴洁(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8例,PDCA循环管理之前与PDCA循环管理之后各24例,对照组实施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观察两组患者入组3个月期间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率、堵管的发生率、心血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率分别明显为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导管移位、堵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腹膜透析【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96-02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病患者常用治疗方法,可以显著保护肾脏病患者残留的肾功能,是一种有效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替代疗法。
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再加上PD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疗效确切等优点[1],使PD治疗在全国迅速铺开。
对PD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PD治疗信任度,避免或降低PD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显得尤其迫切。
本研究利用PDCA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以为提升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8例,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5月)共有2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2~78岁,平均(52.4±6.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8例,高血压性肾病患者6例。
应用PDCA 循环加强腹透中心的优质管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衰患者一体化治疗的首选初始治疗,具有较高的早期生存率。
方法:患者的操作培训是透析疗法的重要环节,包括腹透换液、出口处及导管护理。
结果:腹透护士在患者的培训中起主导作用,正确的培训可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
结论:PDCA 循环应用于患者的操作培训和再培训,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提高透析中心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PDCA 循环,腹透中心,优质管理【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130-02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 居家治疗作为一项独特的治疗手段被临床普遍接受,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与血液透析相当[1]。
我科自2003 年开展腹膜透析,透析患者逐年递增见表1-2,2009-2013 年腹膜炎发生概况见表3,于2014-01 月开设腹膜透析专科门诊,每周由专科医生、腹透护士同时坐诊,为腹透患者配药、观察出口处、更换短管、专科宣教、操作、饮食指导及电话随访等。
病情稳定的患者每月一次门诊,如病情变化及时复诊。
每次随访时护士应对患者的操作进行再教育和检查,要求患者操作,由护士及时指出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科室每周进行健康教育讲座,24 小时热线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咨询和进行指导。
出院前教会患者导管出口护理的正确方法,由腹透护士示范,患者操作一遍,告知如何观察出口处,有异常及时复诊,由于患者鼻腔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外源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6],因此护士应向患者强调戴口罩重要性,强调科学的洗手方法。
注意固定导管,避免不必要的牵拉,减低透析管出口处皮肤的张力,可以有效减少出口处的皮肤感染的发生率。
截止2014 年12 月底长期腹透患者本院置管88 人,外院置管17 人,共105 人,均已卫生部网报,7 月在江苏省肾病学医疗质量管理评比中荣获铜奖。
PDCA循环护理模式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1T03:00:18.700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2期作者:张义珂[导读] 分析在对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作用。
张义珂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上海 201908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作用。
方法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8例,双盲法均分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PDCA循环护理模式)。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期间腹膜炎、引流不畅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统计两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运用,可以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模式;腹膜透析;预后腹膜透析为当前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类病症最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对患者血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理,稳定患者病情。
但在长时间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且透析本身同样会对患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1]。
为充分保障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更应当做好治疗期间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就主要对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该部分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8例,双盲法均分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4例,PDCA循环护理模式)。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在34—74岁间,均值为(57.23±1.84)。
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35—73岁间,均值为(56.02±1.71)。
对比基本数据,P>0.05。
1.2方法对照组在腹膜透析期间,护理人员遵循临床护理规定开展各方面护理支持。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4-29T12:46:24.9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王奕钱华英[导读] 可有效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导管移位、堵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保护了患者残余的肾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肾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PDCA循环护理。
观察两组护理6个月内,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率、堵管的发生率、心血管合并症等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率分别为6.8%、0%、0%,明显为低于对照组的26.4%、8.8%、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常见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腹膜透析;PDCA循环护理;相关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41-02目前,腹膜透析是利用个体自身的腹膜为透析膜来清除机体内多余溶质的一种透析治疗方法,其以操作简便、费用支出少以及不受空间制约等优势在临床得广泛认可与运用,并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ESRD患者的生存期与生存质量。
但据有关调查显示[1],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导管移位、心血管合并症等相关并发症率较高,严重影响腹膜透析质量。
我院利用PDCA循环法不断改进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在减少相关并发症率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肾脏病终末期临床诊断标准。
PDCA循环护理模式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在对腹膜透析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展开运用的效果。
方法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5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25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结合对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血肌酐水平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在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保障患者恢复。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模式;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属于临床治疗肾脏功能类疾病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且随着该部分患者临床数量的不断增加,腹膜透析的临床实施率在不断提升。
该部分患者病症多较为严重,且治疗周期较长,恢复较为缓慢[1-2]。
为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的预后水平,我院就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治疗过程后,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5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25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
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分布在45—72岁间,对应均值为(53.23±1.82)。
而观察组中则存在有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分布在43—74岁间,对应均值为(54.01±1.73)。
对比以上数据,P>0.05。
1.1.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完全遵照医嘱以及临床护理规定展开对应的护理工作。
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时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
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作者:张晓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究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5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PCDA循环管理。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娴熟、护理责任心、应急能力、健康教育及护理书写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并发症DOI:10.14163/ki.11-5547/r.2016.25.177慢性肾病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的代谢性中毒与电解质紊乱,促使患者的生存期有效延长,由于治疗过程较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 PDCA循环管理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促使护理管理质量显著提高[1]。
本研究探究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
对照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59.3±12.2)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0±1.1)年。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8.2±11.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9±1.0)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严守护理操作程序及规范。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PDCA循环管理,具体如下。
1. 2. 1 计划根据患者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诊断,与患者的护理需求相结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深入分析,以此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3 -38- 中华医学·湿证瘀及化湿浊药以畅达气机。
本虚标实双管齐下、协调共济。
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黄精、山药、狗脊益气养阴、补脾益肾;山茱萸、芡实补肾固精、收敛固摄;石韦、泽泻利水渗湿;穿山龙、青风藤化湿通络。
血瘀重者加用川芎、地龙以活血行气;湿瘀日久、郁而化热者加用夏枯草、黄芩以清热利湿。
本研究中,肾炎1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瘀证蛋白尿的总有效率为84.78%,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的有效率65.21%。
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显效的占比最大,达34.78%,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的占比最大,达32.60%。
说明肾炎一号方加减治疗蛋白尿显效的概率更大,疗效更好。
在24 h尿蛋白定量的对比中,两组同组的治疗前后对比虽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加用肾炎1号方加减的治疗效果无论是4周后还是8周后都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
这表明,虽然基础治疗对蛋白尿有一定的疗效,但联用肾炎1号方后在降低蛋白尿方面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疗效都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肾炎1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蛋白尿,比单用基础治疗更加高效,能更好地控制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7[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56-162[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3-475.[4]商俊芳.刘宝厚教授学术思想及从湿热论证蛋白尿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5]史阔.马晓燕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经验总结[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6]蔡柳洲.漆柏安.黄芪在肾病治疗中的辨证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4,6 (36):43-44.作者简介:张梦夏(1993-),女,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并发症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5-31T07:59:32.7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期作者:何红梅高秀花[导读] 分析研究使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并发症方面产生的影响何红梅高秀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 , 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使用循环质量管理(PDCA)护理模式对经外周静脉穿刺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并发症方面产生的影响。
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使用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平均且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PDCA护理。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PDCA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护理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减轻对患者的困扰。
【关键词】PICC置管;PDCA循环护理;并发症;护理干预PICC置管的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1]。
作为常见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之一,PICC可以保护外周静脉,减少病人因多次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反应。
PICC能进一步降低针刺对血管的伤害,降低静脉炎发生的几率[2]。
随着PICC置管技术的普及,需要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或高渗性药物的化疗患者;中、长期输液的患者;以及外周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均可利用此技术减少身体的损害。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PICC置管留存在静脉的时间较长,若不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容易引发渗液、出血、静脉炎及感染等情况发生。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势必会对患者造成恶性影响,为提升护理的质量,我院认为需在常规护理模式上思考更加优质的护理介入。
经研究表明使用PDCA循环护理能有效改善PICC置管并发症情况[3]。
PDCA循环管理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实践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腎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膜透析,将其等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为PDCA 循环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评估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指标评分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数据明显较高,统计分析结果P<0.05。
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效果较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患者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提高,值得实践推广。
标签:PDCA循环管理;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护理质量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是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的慢性肾实质损伤,对水电解质的平衡以及代谢功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腹膜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治疗中,患者经常会出现精神紧张,躁动不安的情况,导致治疗难度的加大,随着病情的加重容易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性命,因此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应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医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进行对照实验来验证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护理效果【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膜透析,将其等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为PDCA循环管理。
纳入标准:其一、经过临床诊断治疗,符合我国慢性肾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均接受相同的腹膜透析治疗;其二、患者已成年(18周岁及以上);其三、入院前签署协议书,配合治疗,具有明确的意识。
排除标准:其一:除慢性肾衰竭外有脑、肝、心、肾功能异常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着器官严重损伤、病灶转移者;其二:未满十八周岁儿童。
其三:没有法定监护人患者。
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10-12T13:50:48.5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作者:王玮冰[导读]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透室【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护理差错率为2.44%,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9%、14.63%和26.8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血液透析;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永久通路,临床疗效确切[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技术不断完善,但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2]。
如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为了进一步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从而有效解决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我院开展本研究,并做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22-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5.5岁;患者病程1-8年,平均病程3.3±1.6年。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单位:212001㊀镇江市㊀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邵振莉:女ꎬ本科ꎬ副主任护师PDCA循环管理对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邵振莉㊀李顶峰㊀左秀英㊀孟晴晴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腹膜透析置管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ꎮ方法㊀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ꎬ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ꎬ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ꎬ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ꎮ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ꎮ结果㊀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中ꎬ能提高护理质量ꎬ减少并发症发生率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ꎮʌ关键词ɔ㊀PDCA循环管理ꎻ㊀腹膜透析置管ꎻ㊀护理质量ꎻ㊀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9.18.010TheinfluenceofPDCAcyclemanagementonnursingquality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ofpatientswithcatheterunderwentperitonealdialy ̄sis/SHAOZhen-liꎬLIDing-fengꎬZUOXiu-yingꎬMENGQing-qing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effectofPDCAcyclemanagementonnursingquality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ofpatientswithcatheterunderwentperitonealdialysis.Methods㊀Toselect48casesofpatientswhoreceivedperitonealdialysisinourhospitalfromJune2016toDecember2018asthestudysubjects.The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thesamenumberofpatientsrandomly.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byroutinenursingꎬ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PDCAcyclemanagement.Wecomparedthenursingquality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twogroups.Results㊀Thescoreofnursingqualityinthe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 ̄lysignificant(P<0.05).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㊀ApplyingPDCAcyclemanagementintheclinicalnursingofpatientswithperitonealdialysiscanim ̄provethequalityofnursingand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ꎬwhichwa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ʌKeywordsɔ㊀PDCAcyclemanagementꎻ㊀Peritonealdialysiscatheterꎻ㊀Nursingqualityꎻ㊀Complication㊀㊀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为10.8%[1]ꎮ腹膜透析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ꎬ具有操作简易㊁有效及方便的优点[2]ꎮ随着腹膜透析广泛应用ꎬ导管置入术也成为医务人员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技能ꎬ但由于临床的操作方法及熟练度不同ꎬ影响患者的治疗及远期预后[3]ꎮ为了能够有效地延长患者的透析年限及提高透析效果ꎬ防止并发症发生ꎬ给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关键[4]ꎮ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患者临床护理中ꎬ效果明显ꎬ现将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ꎬ纳入标准:在我院进行的腹膜透析置管患者ꎻ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ꎻ自愿参与本研究ꎻ签署知情同意书ꎮ排除标准:选择其他透析方式的患者ꎻ合并严重心㊁肺㊁脑等并发症患者ꎻ患有精神疾病患者ꎻ有言语障碍的患者ꎮ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ꎬ观察组中男14例ꎬ女10例ꎻ年龄41~79岁ꎬ平均(61.26ʃ3.75)岁ꎻ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ꎬ高中8例ꎬ大专及以上6例ꎮ对照组中男12例ꎬ女12例ꎻ年龄43~78岁ꎬ平均(60.36ʃ2.91)岁ꎻ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ꎬ高中10例ꎬ大专及以上5例ꎮ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1.2㊀方法㊀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ꎬ采用传统护理排班法进行轮流值班ꎬ对患者进行常规生活护理㊁病房整理㊁体征监测等ꎮ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ꎬ具体如下:1.2.1㊀计划阶段㊀(1)组建循环管理小组ꎬ采用分级管理模式ꎬ确定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㊁考核及工作内容ꎬ实行奖惩制度ꎬ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ꎮ对小组成员展开腹膜透析置管患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ꎬ将腹膜透析技术的操作要点和理论知识纳入考核中ꎬ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ꎮ(2)总结以往关于腹膜透析护理的经验ꎬ讨论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ꎬ定期总结培训内容ꎬ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方案ꎮ(3)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ꎬ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提出相关预防对策ꎬ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ꎮ1.2.2㊀实施阶段[5]㊀(1)知识宣教ꎮ通过视频影像㊁文字说明㊁亲身示范等授课方式ꎬ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和掌握腹膜透析置管的知识要点㊁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ꎮ普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ꎬ详细讲解腹膜透析置管的治疗过程㊁效果㊁意义和并发症等ꎮ(2)心理辅导ꎮ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㊁抑郁㊁担忧和抗拒等负性心理ꎬ应做到及时沟通和耐心劝慰ꎬ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入交流ꎬ了解患者的困难及心理症结并给予解决ꎮ建立腹膜透析QQ群㊁微信群等交流平台ꎬ及时传播肾脏疾病防治㊁腹膜透析科普ꎬ定期举行肾友交流活动ꎬ分享透析生活ꎬ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ꎮ实行严格的轮班换班指导ꎬ对患者进行24h的不间断护理ꎬ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ꎬ及时记录和上报ꎮ(3)生活指导ꎮ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ꎬ制定符合其自身的康复护理计划ꎬ包括康复运动训练㊁饮食计划㊁健康教育等ꎬ定期监督和检查ꎮ(4)居家透析进行持续性跟进护理ꎮ制定持续性跟进护理计划ꎬ采用电话随访㊁视频随访㊁上门复诊等方式ꎬ对患者居家透析进行持续性护理和科学指导ꎮ(5)预防并发症护理ꎮ加强护理人员的岗位技能和知识的培训ꎬ对患者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ꎬ能早发现㊁早干预㊁早治疗ꎬ提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ꎮ1.2.3㊀检查阶段[6]㊀根据制定的分级管理方法ꎬ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和了解ꎬ总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ꎬ并进行讨论和解决ꎮ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ꎬ对出现问题的护理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和观察ꎬ确保其全面提升护理质量ꎮ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定期检查ꎬ及时纠正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误区ꎮ定期检查患者透析情况ꎬ确保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㊁独立㊁熟练操作ꎬ并对患者各项训练及饮食进行检查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ꎮ1.2.4㊀处理阶段㊀对前一阶段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总结ꎬ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ꎮ通过对患者阶段性护理ꎬ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康复程度ꎬ对护理方案进行完善和调整ꎬ确保对患者的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ꎮ1.3㊀观察指标㊀(1)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ꎬ包括应变能力㊁健康教育㊁基础护理㊁专科护理和护理文书5个方面ꎬ每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ꎬ评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ꎮ(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ꎮ包括腹膜炎㊁渗漏㊁疼痛及导管移位ꎮ1.4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ꎬ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ꎮ检验水准α=0.05ꎮ2㊀结㊀果2.1㊀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1)表1㊀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ꎬxʃs)组别例数应变能力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对照组2479.62ʃ5.4583.62ʃ6.2788.51ʃ3.0684.91ʃ5.3481.69ʃ4.71观察组2496.35ʃ5.0197.31ʃ6.0297.01ʃ3.2796.51ʃ5.1397.66ʃ4.21t11.0717.7169.2987.67412.385P<0.001<0.001<0.001<0.001<0.0012.2㊀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2)表2㊀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腹膜炎渗漏疼痛导管移位发生率(%)对照组2421429(37.50)观察组2400101(4.17)χ28.084P0.0053㊀讨㊀论随着慢性肾病㊁糖尿病及高血压引起的肾衰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ꎬ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人数也持续增加ꎬ而终末期肾脏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最严重的阶段ꎬ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ꎬ肾脏替代疗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㊁腹膜透析及肾移植三种[7]ꎮ由于腹膜透析对身体状况要求低ꎬ透析设备操作简单㊁血流动力相对稳定㊁居家透析及医疗费用较低等优势ꎬ越来越多的肾病患者选择腹膜透析疗法ꎬ腹膜透析成为肾脏替代疗法中最重要的治疗措施[8]ꎮ我国接受的腹透患者的年增长率约为20%ꎬ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ꎬ是全球腹膜透析人数增加最多的国家[9]ꎮ随着腹膜透析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ꎬ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ꎬ但是如何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是医务工作者努力方向ꎬ因此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与医务工作者的护理质量密切相关ꎮ有研究显示ꎬ护理质量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决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ꎬ也被认为是评估透析疗效的重要指标[10]ꎮPDCA循环理论强调通过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的循环来提高管理质量ꎬ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办法ꎬ已被诸多领域所采用ꎮ将PDCA循环理论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领域ꎬ包括临床护理㊁护理教学㊁护理质量㊁护理考评和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ꎬ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ꎬ并不断总结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ꎬ对护理方案进行全面完善和调整ꎬ能够明确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ꎮ刘莹等[11]研究表明ꎬ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ꎬ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ꎮ表1ꎬ2结果显示ꎬ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韩瑞㊀王梦菁㊀蒋艳玲㊀黄逸靓㊀李佳佳㊀王娟娟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ꎮ方法㊀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ꎬ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ꎬ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ꎬ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ꎮ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㊁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ꎮ结果㊀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ꎬ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ꎬ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ꎬ减少并发症的发生ꎬ提高生活质量ꎮʌ关键词ɔ㊀临床护理路径ꎻ㊀冠心病ꎻ㊀支架植入术ꎻ㊀围术期ꎻ㊀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54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9.18.011Applicationofclinicalnursingpathwayinperioperativeperiod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stentimplantation/HANRuiꎬWANGMeng-jingꎬJIANGYan-lingꎬHUANGYi-liangꎬLIJia-jiaꎬWANGJuan-juan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clinicalnursingpathwayinperioperativeperiod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stentimplantation.Methods㊀Toselect80cases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whounderwentstentimplantationinourhospitalfromMay2016toMay2018asastudyobject.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usedclinicalnursingpathway.Thedurationforbedrestꎬoccurrencerateofcomplicationꎬandqualityoflifewererecordedinbothgroups.Results㊀Thedurationforbedrest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overall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 ̄callysignificant(P<0.05).Thequalityoflifescor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ꎬandthedifferencewassta ̄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㊀Theclinicalnursingpathwaycouldbeusedtoimprovethedurationforbedrestꎬreducetheincidenceofcom ̄plicationsandimprovethequalityoflifeintheperioperativeperiod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stentimplantation.ʌKeywordsɔ㊀Clinicalnursingpathwayꎻ㊀Coronaryheartdiseaseꎻ㊀Dtentimplantationꎻ㊀Perioperativeperiodꎻ㊀Qualityoflife㊀㊀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的总称ꎬ分为心绞痛㊁心肌梗死㊁心律失常和衰竭等ꎮ支架植入术以疗效显著㊁创伤小等优点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ꎬ使众多冠心病患者受益[1-2]ꎮ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为护理人员建作者单位:200072㊀上海市㊀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韩瑞:女ꎬ本科ꎬ主管护师通信作者:王娟娟ꎬ女ꎬ本科ꎬ主管护师立系统的护理模式ꎬ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ꎬ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ꎬ是一种护患双方获益的护理模式[3-4]ꎮ为此ꎬ我院将其应用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中ꎬ效果显著ꎬ现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㊀㊀综上所述ꎬ在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ꎬ能提高护理质量ꎬ减少并发症发生率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ꎮ参考文献[1]㊀邵旭霞ꎬ张萍ꎬ姚曦ꎬ等.2008-2013年浙江省新增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原发病变迁[J].中华肾脏病杂志ꎬ2016ꎬ32(2):106.[2]㊀陆婉湘ꎬ邢小红.国内外腹膜透析培训现状及我国未来培训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ꎬ2017ꎬ14(10):21-23. [3]㊀刘红ꎬ王然.腹膜透析护理及随访[J].中国保健营养ꎬ2016ꎬ26(19):370-370.[4]㊀邓彰恂.基于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ꎬ2017ꎬ2(5):128-129.[5]㊀陈蕊ꎬ赵佳琦.PDCA循环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ꎬ2016ꎬ18(8):563-564.[6]㊀罗伟燕ꎬ张志兰ꎬ杨晓霞.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ꎬ2017ꎬ14(24):122-124.[7]㊀王涛.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医学伦理探讨[J].中国血液净化ꎬ2016ꎬ15(7):329-331.[8]㊀宋新宇.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ꎬ2017ꎬ8(17):52-53. [9]㊀赵烨ꎬ徐煜.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ꎬ2018ꎬ3(43):42-44. [10]黄玉贤.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ꎬ2016ꎬ13(24):97-98.[11]刘莹ꎬ韩庆烽ꎬ唐雯ꎬ等.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ꎬ2016ꎬ15(6):367-370.(收稿日期:2019-03-01)(本文编辑㊀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