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提分宝典:5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命题分析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949.50 KB
- 文档页数:14
2021届高考化学提分宝典(5)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命题分析(含答案【命题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为选做题,做为“拼盘”命制的题型,各小题之间相对独立,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
在原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的书写,电离能、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与判断。
在分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
在晶体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结构的计算等。
每年几乎都有电子排布、轨道、键型、杂化类型、空间结构,多数有涉及晶胞的计算,偶尔有共面原子数、电负性或电离能等。
2021年新增波长、几何形状、离子所处晶胞位置,没有对电子排布、单双键形成原因、密度提问。
说明命题组扩大了设问的范围,根据上一年的提问做适当回避。
文字性表述内容增加,得分分值不高。
在备考时,应多关注理论、概念、在解释中的应用方面下功夫,做到文字清楚、条理清晰,答其所问,拿到该拿得分。
第2022年将钾和碘相关化合物应用于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研究元素的辐射波长、原子最高能量层的符号、电子云轮廓的形状和低熔点。
2022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材料——锗,它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用于研究电子价电子的排列和锗的未配对电子的数量,并解释了锗原子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原因,卤化锗的熔融沸点2022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碳及其化合物为材料,考察了C电子云和相对自旋电子数,解释了碳更容易形成共价键、共价键型、杂化轨道型、晶体型判断、等电子体、等分法计算的原因,钻石结构检查内容的原因、粒子几何、变化规律和原因、杂化轨道类型的电负性比、晶体单元中原子位置和原子间距离的计算[问题解决策略]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四方法表达式方法电子排列简化表达式价电子排列电子排列图(或轨道表22626,杂化轨道类型,粒子间作用力,原子坐标参数,已知单元参数,计算密度示例Cr:1S2S2P3S3D3D4SCU:[ar]3d4sfe:3d4s6210151表达式)2。
专题十二物质结构与性质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的极性考向二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考向三电负性和电离能考向四晶胞及其计算考向五晶胞类型判断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应用考向二 杂化轨道及空间构型考向三 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判断考向四 晶体类型判断考向五 晶胞粒子数与晶体化学式判断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的极性1(2023·山东卷第3题)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CS 2B.NF 3C.SO 3D.SiF 42(2023·浙江选考第12题)共价化合物Al 2Cl 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 2Cl 6+2NH 3=2Al NH 3 Cl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 2Cl 6的结构式为B.Al 2Cl 6为非极性分子C.该反应中NH 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D.Al 2Br 6比Al 2Cl 6更难与NH 3发生反应3(2023·浙江选考第10题)X 、Y 、Z 、M 、Q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2s 轨道全充满,Y 的s 能级电子数量是p 能级的两倍,M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 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Z >XB.最高正价:Z <MC.Q 与M 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 >Y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题)-2023年新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解析版)4(2023·新课标卷第12题)“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 2+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NH 2OH 与NH 3转化为肼(NH 2NH 2),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 2OH 、NH 3、H 2O 均为极性分子B.反应涉及N -H 、N -O 键断裂和N -H 键生成C.催化中心的Fe 2+被氧化为Fe 3+,后又被还原为Fe 2+D.将NH 2OH 替换为ND 2OD ,反应可得ND 2ND 2考向二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5(2023·辽宁卷第6题)在光照下,螺呲喃发生开、闭环转换而变色,过程如下。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及性质》复习提纲及高考分析归纳整理:索会锋2016.元月前言:《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课虽然是选修课程,但是在高考中作为选考题之一,占得分值和《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工艺》一样多,但内容比另两门选修课程要少,题型单一易解,所以复习方便,得分容易,是高考复习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复习的捷径之选,所以经郭校长和高三化学组研究决定,特归纳整理了有关该课程的知识点及高考题型分析,便于同学们寒假回家自我复习,请同学们给予重视。
高三化学组索会锋一 .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 . 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 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 . 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 L、 M、N、 O、 P、 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 d、 f 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 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纺锤形, d 轨道和 f 轨道较复杂 . 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 3、 5、 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 36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 亚层 ) 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 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 洪特规则 :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 :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 14)、半充满( p3、d5、f 7)、全空时 (p0、d0、f 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 54s1、29Cu [Ar]3d 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第17讲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答案 B解析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A项错误;NH4NO3中虽然全部为非金属元素,但存在离子键,B项正确;在H2O2、Na2O2等物质中也存在非极性键,C项错误;乙烯中存在非极性键,D项错误。
2.(2020·义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所以NaCl溶液能导电B.碳酸亚乙烯酯()分子中只有极性键C.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D.O元素与Mg、Si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答案 A解析B项,含有C==C非极性键;C项,60 g丙醇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11N A;D项,MgO中含离子键,SiO2含共价键。
3.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B.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内有氢键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答案 C解析水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中的氢氧共价键稳定,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HF分子间存成氢键,HF分子内没有氢键,故B错误;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故C正确;氨气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使氨气溶解度增大,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有关系,故D错误。
4.(2020·银川一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答案 C解析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项错误;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88O,C项正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D项错误。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赏析强玉荣(扬州大学附属中学ꎬ江苏扬州225009)摘㊀要: 物质结构与性质 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ꎬ高考中考查的内容和题型相对固定ꎬ但是却具有多样化的考查方向.对此ꎬ文章就近几年有关 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试题进行分析ꎬ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试题的材料ꎬ对其中某些物质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㊁核外电子排布式㊁粒子的空间构型㊁晶体的结构性质㊁电离能与电负性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ꎬ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ꎬ提高解题效率.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ꎻ高考试题ꎻ解题方法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1-0112-03收稿日期:2023-08-05作者简介:强玉荣(1980.10-)ꎬ男ꎬ江苏省扬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 物质结构与性质 是高考的考查内容.现以2022年高考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为例ꎬ说明其考查方式与解题思路ꎬ仅供参考.例1㊀(全国理综乙卷ꎬ节选)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ꎬ其中能量较高的是.(填标号)①1s22s22p43d2㊀㊀②1s22s22p43s1③1s22s22p33p2④1s22s12p5(2)已知卤化物CsICl2在受热的条件下会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ꎬ生成物为X㊁Yꎬ其中Y为红棕色液体ꎬX为无色晶体.则X为.为什么X比Y的熔点高?(3)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ꎬα-AgI晶胞如图1所示ꎬ求α-AgI晶体的摩尔体积Vm=m3 mol-1(列出算式).解析㊀(1)F的原子序数为9ꎬ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①项ꎬ1s22s22p43d2ꎬ核外共10图1㊀AgI晶胞个电子ꎬ不是氟原子ꎬ①项错误ꎻ④项ꎬ1s22s12p5ꎬ核外共8个电子ꎬ不是氟原子ꎬ④项错误ꎻ②项ꎬ1s22s22p43s1ꎬ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1个电子跃迁到3s能级上ꎬ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ꎬ②项正确ꎻ③项ꎬ1s22s22p33p2ꎬ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2个电子跃迁到3p能级上ꎬ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ꎬ③项正确.而同一原子3p能级的能量比3s能级的能量高ꎬ因此能量最高的是1s22s22p33p2.(2)在受热的条件下ꎬCsICl2会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ꎬ依据试题信息中给出的生成物颜色和状态ꎬ可以判断X为CsClꎬY为IClꎬ而CsCl为离子晶体ꎬ熔化时克服的是离子键ꎬICl为分子晶体ꎬ熔化时克服211的是分子间作用力ꎬ因此CsCl的熔点比ICl高.(3)晶胞中含I-数为8ˑ1/8+1=2ꎬ则Ag+的个数也为2ꎬ晶胞的物质的量n=NNAmol=2NAmolꎬ晶胞体积V=(apm)3=(504ˑ10-12)3m3ꎬ则α-AgI晶体的摩尔体积为Vm=(504ˑ10-12)3m3ː2NAmol=NAˑ(504ˑ10-12)32m3 mol-1.故答案为:(1)②③ꎻ③.(2)CsClꎻCsCl为离子晶体ꎬICl为分子晶体.(3)NAˑ(504ˑ10-12)32.点评㊀此题考查了激发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与能量高低的判断㊁杂化轨道类型与共价键类型的判断㊁不同化合物分子中相同化学键键长长短的判断与其原因分析㊁晶体化学式的推断与晶体熔点高低的原因分析㊁晶体摩尔体积计算㊁晶体在电池中作用等方面的知识ꎬ综合性比较强ꎬ体现了 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主干知识[1].解题此题的关键为:一是要弄清电子排布式的意义ꎻ二是要掌握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与σ键㊁π键的判断方法ꎻ三是要掌握不同有机物分子中相同化学键键长长短的判断方法及其原因ꎻ四是能够判断出晶体的化学式和晶体类型ꎻ五是能够根据题意判断出α-AgI晶体在电池中的作用ꎬ并掌握晶胞粒子数与晶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例2㊀(湖南化学卷ꎬ节选)铁㊁硒(Se)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ꎬ同时铁和硒被广泛地应用在材料㊁催化㊁医药等领域ꎬ回答下列问题:(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ꎬ其结构式如下:①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②该新药分子中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SeO3分子SeO2-3离子(填 > ㊁ < 或 = )ꎬ原因是.(2)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图2㊀结构模型①富马酸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②富马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科学家通过研究合成了一种固氮酶模型配合物ꎬ在温和条件下ꎬ这种固氮酶模型配合物能够直接活化H2ꎬ从而实现N3-到NH-2的转化ꎬ图3是转化的反应过程:图3㊀反应过程①在反应的产物中ꎬ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②与NH-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填化学式).(4)已知一种由铁㊁钾㊁硒形成晶胞在xy平面㊁xz平面㊁yz平面的投影如图4所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ꎬ图4中a=0.4nm㊁b=0.4nm㊁c=1.4nm.则由铁㊁钾㊁硒形成晶胞的密度为g cm-3ꎬ并列出计算式.图4㊀投影图解析㊀(1)①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ꎬ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②由结构简式可知ꎬ乙烷硒啉的分子结构对称ꎬ311分子中含有8种化学环境不同的C原子.③SeO3分子中硒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12(6-3ˑ2)=3+0=3ꎬ孤电子对数为0ꎬ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ꎬ则键角为120ʎꎻSeO2-3离子中硒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12(6+2-3ˑ2)=3+1=4ꎬ孤电子对数为1ꎬ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ꎬ键角小于120ʎ.因此ꎬ键角:SeO3>SeO2-3.(2)①由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图可知ꎬ富马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 ꎬ因共价单键为σ键ꎬ共价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ꎬ则其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1ꎬ含有π键数目为3ꎬ因此ꎬ富马酸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ʒ3.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非金属元素ꎬ则铁元素的电负性最小ꎬ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ꎬ电负性越大ꎬ氢㊁碳㊁氧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ꎬ电负性依次增大ꎬ则富马酸亚铁中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Fe.(3)①由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ꎬ产物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ꎬ则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②将NH-2中的N原子(价电子数为5)和1个负电荷换为O原子(价电子数为6)可得ꎬ与NH-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H2O.(4)由晶胞平面投影图可知ꎬ晶胞中位于顶点和体心的钾原子个数为8ˑ18+1=2ꎬ位于棱上和面上的铁原子和硒原子的个数均为12ˑ14+2ˑ12=4ꎬ则超导材料最简化学式为KFe2Se2.由上述分析可知ꎬ晶胞中含有2个 KFe2Se2 ꎬ则该晶体的密度为ρ=mV=2/NAˑ(39+56ˑ2+79ˑ2)g mol-1aˑ10-7cmˑbˑ10-7cmˑcˑ10-7cm=2ˑ(39+56ˑ2+79ˑ2)NAˑ(0.4ˑ0.4ˑ1.4)ˑ10-21g cm-3.故答案为:(1)①3d104s24p4ꎻ②8ꎻ③>ꎻSe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㊁键角为120ʎꎬSeO2-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㊁键角小于120ʎ.(2)①11ʒ3ꎻ②O>C>H>Feꎻ(3)①sp3杂化ꎻ②H2O.(4)2ˑ(39+56ˑ2+79ˑ2)NAˑ(0.4ˑ0.4ˑ1.4)ˑ10-21.点评㊀此题考查了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的书写㊁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碳原子数的判断㊁键角大小的比较㊁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的计算㊁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㊁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㊁等电子体化学式的书写㊁配位数的判断㊁晶体化学式与晶体密度的计算等[2].解题的要领为:一是要掌握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的写法ꎻ二是明确在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碳原子数的判断方法ꎻ三是要掌握键角大小的比较方法(首先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ꎬ然后判断出粒子的空间构型ꎬ再根据空间构型比较键角的大小)ꎻ四是要掌握σ键与π键的判断方法ꎻ五是要掌握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方法ꎻ六要掌握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ꎻ七是要掌握等电子体的书写方法ꎻ八是要能够根据晶体的平面投影图判断出各种原子在晶体中所处位置ꎬ从而判断出配位数ꎬ并要掌握晶体化学式和晶体密度的计算方法.总之ꎬ新高考背景下ꎬ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常常将化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ꎬ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新材料或是试题给出的物质反应等信息ꎬ结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主干知识ꎬ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ꎬ并综合运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解决问题ꎬ体现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参考文献:[1]郭萍.精准把握方向科学智慧备考:以 物质结构与性质 题型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ꎬ2022(18):77-79.[2]高晓伟ꎬ王秀红.«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科认知理解及其教学启示[J].化学教学ꎬ2021(02):15-20.[责任编辑:季春阳]411。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1.钛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是______。
与钛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________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
钛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催化剂M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的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M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________种。
②M中,不含________(填标号)。
a.π键b.σ键c.配位键d.氢键e.离子键(4)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具有典型的四方晶系结构。
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4个微粒A、B、C、D中,属于氧原子的是________。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19a,________,________);钛氧键键长d=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3d。
钛的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还有Ni(3d84s2)、Ge(4s24p2)、Se(4s24p4),共3种。
(2)钛、铝均为金属晶体,其硬度取决于金属键强弱。
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因此钛硬度比铝大。
(3)①M 的结构如图,1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2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②M 中,C—C键、C—H键、C—O键、Ti—Cl键属于σ键,苯环中存在大π键、Ti与O间存在配位键,M中不存在氢键与离子键。
高中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练习题附解析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综合性考察1.二茂铁[Fe(C5H5)2]可用作火箭燃料添加剂、汽油的抗爆剂和橡胶的熟化剂,也可作紫外线吸收剂。
可由环戊二烯()和FeCl2在三乙胺[(C2H5)3N]存在下反应制得。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与Fe既同周期又同族且价层电子总数为10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该元索基态原子核外N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三乙胺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C元素的_______杂化轨道与H 元素的________轨道形成_______键。
(3)下列状态的Cl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填序号)。
A. [Ne]B. [Ne]C. [Ne]D. [Ne]π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4)已知: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nmπ),则环戊二烯负离子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6()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
(5)二茂铁易升华且可溶于有机溶剂中,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二茂铁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未画出微粒),密度为pg·cm-3,则一个晶胞中Fe(C5H5)2。
数目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2.铁被称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铁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________摄取铁元素的原子光谱。
(2)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
由此可知FeCl3属于______晶体。
FeSO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SO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
(3) 铁氰化钾K3[Fe(CN)6]是检验Fe2+的重要试剂。
①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一种与铁氰化钾中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命题模块重点与特点分析作者:吴勇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41期摘要:化学是高考理综三科之一,且占有很大分值。
高考化学最后一道选作题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工业这几个模块出题难度较大,本文章将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命题重点及其特点分析。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特点题型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中的选修课,在最后的选做题中属于较简单、容易拿分的题目,所以要想理综考得好成绩,学好这门课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卷,归纳了一些高考必考点以及一些例题,还分析了近年来高考对这门学科考试题目的特点,以方便学生们对高考重点的把握。
一、化学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近年来高考特点1.立足基础和考查主干相结合纵观今年来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的考试内容,基本上考的都是最基本,最典型,最主干的知识点,并没有超出大纲要求,只要平时多用功,是很有机会拿高分的。
以下是高考时时常考的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方面,如原子电子排布式,元素原子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方面,如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离子)空间构型;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方面,如晶胞判断与计算。
试题均建构在以教材为主的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之上,没有偏离教材体系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基本保持稳定。
试题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卷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面全部覆盖,也不能保证重点知识点可能反复出现。
2.重视基础和突出能力相结合在考查用最基础、最主干的知识点解决物质结构与性质问题的同时,近年来对晶胞判断与计算的考查也成为高考考题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突出考查生的空间想象力及数学基础,特别是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这种题通常不会单独考,会有一系列的小问题,最后再进行计算,所以必须保证前面的推算完全正确。
如2012年要求考生通过晶胞结构分析,对晶体的密度和微粒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2011年要求考生通过类比石墨、金刚石结构求算晶胞微粒数和晶体的密度。
【命题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为选做题,做为“拼盘”命制的题型,各小题之间相对独立,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
在原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的书写,电离能、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与判断。
在分子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的判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
在晶体结构部分主要命题点有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结构的计算等。
每年几乎都有电子排布、轨道、键型、杂化类型、空间结构,多数有涉及晶胞的计算,偶尔有共面原子数、电负性或电离能等。
2017年新增波长、几何形状、离子所处晶胞位置,没有对电子排布、单双键形成原因、密度提问。
说明命题组扩大了设问的范围,根据上一年的提问做适当回避。
文字性表述内容增加,得分分值不高。
在备考时,应多关注理论、概念、在解释中的应用方面下功夫,做到文字清楚、条理清晰,答其所问,拿到该拿得分。
【解题策略】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四方法2.第一电离能、电负性(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电离能、电负性大小判断:(3)电离能、电负性的应用①电离能的应用:②电负性的应用:3.σ键、π键的判断(1)由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判断:“头碰头”重叠为σ键,“肩并肩”重叠为π键。
(2)由共价键数目判断:单键为σ键;双键或三键,其中一个为σ键,其余为π键。
(3)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是σ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为σ键。
4.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的相互判断5.常见等电子体6.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的判断7.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的比较8.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1)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如:金刚石>NaCl>Cl2;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如:Na>Cl2(金属晶体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等)。
(2)形成原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则键能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金刚石>石英>碳化硅>晶体硅。
(3)形成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如:MgO>MgCl2,NaCl>CsCl。
(4)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形成的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Al>Mg>Na。
(5)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规律: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HI>HBr>HCl。
②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CO>N2。
③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支链越少,其熔沸点就越高,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④同分异构体中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邻位取代物>间位取代物>对位取代物,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9.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10.晶胞求算(1)晶体密度的计算:(2)晶体微粒与M、ρ之间的关系:若1个晶胞中含有x个微粒,则1 mol晶胞中含有x mol微粒,其质量为xM g(M为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又1个晶胞的质量为ρa3 g(a3为晶胞的体积,a为晶胞边长或微粒间距离),则1 mol晶胞的质量为ρa3N A g,因此有xM=ρa3N A。
【题型归类】例题1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
稀土元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1)钪(Sc)为2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离子化合物Na3[Sc(OH)6]中,存在的化学键除离子键外还有________。
(3)Sm(钐)的单质与1,2-二碘乙烷可发生反应:Sm+ICH2CH2I―→SmI2+CH2===CH2。
ICH2CH2I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1 mol CH2===CH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常温下,1,2-二碘乙烷为液体而乙烷为气体,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rO2(二氧化镨)的晶体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Pr(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
则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中有________个氧原子。
(5)Ce(铈)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 =516 pm 。
晶胞中Ce(铈)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列式表示Ce(铈)单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 -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
(5)Ce 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则晶胞中Ce 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含有的Ce 原子的个数为8×18+6×12=4,故Ce 单质的密度为4×140N A g ÷(516×10-10cm)3=4×1406.02×1023×(516×10-10)3 g·cm-3。
【答案】(1)d(2)共价键和配位键(3)sp 33.01×1024(或5N A ) 1,2-二碘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沸点相对较高(4)8(5)12 4×1406.02×1023×(516×10-10)3或4×140N A ×(516×10-10)3例题2C 、P 、Cl 、Fe 等元素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2)CCl 4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_____杂化,与CCl 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PCl 3属于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FeO 、NiO 的晶体结构均与NaCl 晶体结构相同,其中Fe 2+与Ni 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7.8×10-2nm 、6.9×10-2nm ,则熔点 FeO________NiO (填 “>”“<”或“=”),原因是________。
(5)已知FeCl 3的沸点为319 ℃,熔点为306 ℃,则FeCl 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
(6)已知Fe 单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常见堆积方式:其中属于体心立方密堆积的是____________(填“a”或“b”);若单质Fe 按a 方式紧密堆积,原子半径为r pm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单质Fe 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即可)。
【解析】(1)C 的原子序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4,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2)CCl 4分子中C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4×12=4,所以采取sp 3杂化;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与CCl 4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SO 2-4、PO 3-4等。
(3)PCl 3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其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
(4)FeO 、NiO 的晶体结构相同,Fe 2+、Ni 2+所带电荷相同,但Fe 2+的离子半径大于Ni 2+的离子半径,则FeO 的晶格能小晶胞边长为4r×10-102cm ,晶胞的体积为(4r×10-102)3cm 3,故密度为224(4r×10-102)3N Ag·cm -3。
【答案】(1) (2)正四面体 sp 3 SO 2-4(或PO 3-4等) (3)极性 (4)< FeO 、NiO 的晶体结构相同,Fe 2+、Ni 2+所带电荷相同,但Fe 2+的离子半径大于Ni 2+的离子半径,则FeO 的晶格能小于NiO 的晶格能,因此熔点FeO<NiO (5)分子晶体 (6)b 224(4r×10-102)3N A【题型演练】1.Cu 、Ni 、V 为制造合金及合成催化剂的重要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Cu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有__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Cu(NH 3)4]SO 4是一种重要的配合物。
与SO 2-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任写一种);NH 3分子的VSEPR 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
(3)Ni(CO)4的熔点为-25 ℃,沸点为43 ℃。
其晶体类型为______。
晶体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4)Ni 可作为与H 2加成的催化剂。
在相同压强下,的沸点比低,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增强胰岛素和降糖作用,其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6)已知:钇钡铜氧晶体的晶胞是一个长方体(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 nm 、b nm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即可)。
2.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D与C、E均相邻;A、D、E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5;E2-和F+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G的质子数是25。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G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B、C、D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由上述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阴离子与D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分子互为等电子体,该阴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属于非极性分子且VSEPR模型为直线形的微粒的电子式为______(任写一种)。
(4)M是由4个C原子组成的一种不稳定的多原子单质分子,M分子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M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5)某一次性电池的比能量和可储存时间均比普通干电池优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是民用电池的升级换代产品之一,它的负极材料是Zn,正极材料是G的一种常见氧化物,电解质是KOH。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上述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N的晶胞如图所示。
化合物N 与氧化钙相比,晶格能较小的是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