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附中文科学霸高中政治笔记_第一册_2015高考状元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7.31 MB
- 文档页数:17
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整理高一学生在学习政治必修1课本内容时,要做好相关笔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加强国家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二)一、树立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6)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就能和谐发展,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2)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怎么样实现经济持续发展?(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三)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3)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风险.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看了<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整理>的人还看了:1.高一政治必修1笔记整理2.高中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3.高中政治必修一笔记整理4.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5.高一政治必修1学习笔记6.高一政治必修1笔记7.高中政治必修1复习笔记。
高中政治全套笔记.doc高中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套必修 1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提示: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 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只是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显示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 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筒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 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 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压力;6. 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 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利: 1.有利于中国进口; 2. 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家成本下降; 3.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
弊: 1. 不利于中国的出口;2. 可能加剧市场投机行为; 3. 中国吸引海外投资优势减弱;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学霸状元笔记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4.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答:(1)直接原因:供求关系。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2)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成本)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消费心理、市场秩序也会影响商品价格。
5.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当供小于求时,价格高于价值(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看不见的手。
6.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重点知识笔记1. 商品啊,这可是个有趣的东西。
咱就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就好比你在学校小卖部买的那支笔,它是工人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然后拿到小卖部来交换你的钱,这就是商品啦。
你可别小看这个概念,它是经济生活的基础呢。
要是不明白商品是啥,就像你去打篮球却不知道球规则一样,那可不行。
2. 商品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你看那面包,它能填饱肚子,这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价值呢,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比如说,做面包的师傅花了时间和精力去做面包,这时间和精力就转化成了面包的价值。
这俩属性就像人的两条腿,少了哪个,商品这个“人”都走不稳呢。
3. 货币啊,这可是个神奇的东西。
它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想象一下,在古代没有货币的时候,人们只能以物换物,那多麻烦呀。
就像你有羊,想换人家的布,可人家不一定想要羊呢。
有了货币就不一样了,就像有了万能钥匙。
你拿着钱,想买啥就买啥。
像我拿着钱去买我喜欢的漫画书,这钱就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4. 货币的职能可不少。
首先是价值尺度,这就像一把尺子,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比如说,一个书包标价50元,这50元就是在衡量这个书包的价值。
还有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你去商店买东西,把钱给老板,老板把东西给你,这钱就在流通了。
这就像水流一样,在商品交换中流淌。
要是货币不流通,就像水不流了,那经济就会出大问题。
5. 纸币呢,它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你可不能随便印纸币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每个人都能印纸币,那钱就不值钱了。
就像游戏里,如果每个人都能随便给自己加金币,那这个游戏就乱套了。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了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喽。
6. 信用卡和支票也是经济生活里常见的东西。
信用卡就像一个方便的小助手。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学霸状元笔记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高考状元笔记---政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1、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2、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六、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一、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二、选举方式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1、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2、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三、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1、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重要性(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综状元笔记篇一:政治必修一高考文综状元笔记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什么是货币2. 货币的基本职能3. 货币的其他职能4. 纸币的发行量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卡2. 支票3. 外汇4. 汇率5.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1. 供求影响价格2. 价值决定价格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4. 价值规律内容价格变动的影响1. 对生活的影响2.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1. 影响消费水平因素2. 消费类型3. 消费结构4. 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2. 怎样做理性的消费者第四课生产与经济活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 生产与消费关系2.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3.4.5.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他们各自的作用怎样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两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及他们各自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制度内容和实行它的原因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1. 企业2. 公司3. 公司成功经营4. 兼并和破产新时代的劳动者1. 劳动2. 就业的意义、形势与措施3.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维护与为什么要维护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1. 储蓄2. 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股票、债券和保险1. 股票2. 债券3. 保险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与收入公平1.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怎样保障社会公平。
高考政治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政治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高中政治知识点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一是由国家发行的。
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
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
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