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网箱养殖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57.13 KB
- 文档页数:1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一、鲟鱼网箱养殖1.水体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求水体面积较大,应在100亩以上,水深**好在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均可。
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温能保持在4~28℃之间,水中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
同时应注意避开水上交通要道,但要临近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2.网箱规格与制作鲟鱼养殖网箱多为双层网箱,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定。
为避免饲料流失,在网底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
网箱可用浮式,也可用沉式,一般静水水体用浮式网箱,流动水体用沉式网箱。
浮式网箱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于岸边,可随水位波动而升降;沉式网箱用竹排固定,并用支脚固定在水底。
一般每4个网箱为一组,每组网箱间隔2米以上。
3.幼鱼放养利用网箱养殖鲟鱼,只能养殖成鲟,而不能用于育种。
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
要求幼鱼体质健壮,摄食能力强。
网箱放养密度。
4.饲养管理(1)投饵管理利用网箱养殖鲟鱼成鱼,一般都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2~6毫米。
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水中溶氧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及鱼的增长状况,随时调整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在投喂饵料时,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并保证每次投喂时间在15~20分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2)日常管理坚持每1~2天清刷网箱1次,及时排除箱内残饵、排泄物,保持网箱清洁卫生,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
经常检查内外箱网衣及框架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以防逃鱼。
定期对箱内鱼体进行消毒,每10~15天用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以防感染疾病。
二、鲟鱼庭院养殖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开挖长50米、宽4米、深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上覆盖简易钢架塑料大棚,在池的中间搭建一跳板式人行过道,配备充气泵并连接充气石,将充气石均匀布入池水中,打一口深20米左右的手压井,**好同时设置一小水塔,用小水泵取水,水温一般可保持在16℃左右,可以起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温的作用。
利用网箱快速养成鲟鱼近段时间,华南地区鲟鱼养殖有逐渐回暖升温的趋势,特别是海南省,大量养虾户转产养殖鲟鱼。
鲟鱼养殖模式多样,在此介绍一种鲟鱼网箱快速养成技术。
利用网箱养殖鲟鱼优点很多:一是饲养管理方便;二是收获时不需特制捕捞网具,可以一次起水,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分期起水销售,便于活鱼运输和贮存,有利于市场的调节;三是能够适应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
现将鲟鱼网箱快速养成技术介绍如下:一、网箱设置鲟鱼快速养成网箱一般采用聚乙烯线编织而成,规格为40米×4米×2.5米。
网目大小视放养鲟鱼种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有利于水质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食为原则,若放养每尾100克以上的鲟鱼种则网目为2-3厘米。
因为要常投食,网箱以敞口型为宜,设置方式为框架浮动式。
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深3米以上的地方,还应具有微流水、避风、向阳、水面宽阔等条件。
大型水库应选择库湾适宜的地方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离库坝不远的水域设置网箱。
二、鱼种放养鲟鱼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0-25℃,放养时间以5月底6月初为宜。
放养鱼种的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100-200克,放养密度35-40尾/平方米。
放养时应选择早晨6-8点钟进行,此时鱼种水温与水库的水温温差较小。
三、饲料投喂鲟鱼网箱快速养成主要投喂新鲜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40%-45%,主要原料有鱼粉、蚕蛹、肉骨粉、肠衣粉、血粉、酵母、枯饼、小麦、玉米等。
其参考配方(%):鱼粉37、蚕蛹15、血粉15、酵母4.5、枯饼5、小麦17、玉米4、添加剂预混料2、粘合剂0.5。
按配方称料、粉碎、加工成2-3毫米粒径的颗粒,干燥贮用。
这里必须强调两点:一是各种原料应当粉碎得很细,最好达到40目以上细度;二是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能保持1.5-2小时不散,也就是说一定要用性能较好的粘合剂。
当然,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选择商品饲料。
鱼种进箱后,停止投饵1-2天,以便适应网箱环境。
鲟鱼养殖方法鲟鱼一般养殖在水域面积大的水库、湖泊和河流中,鲟鱼适合生长在水面宽阔微流水、水质无污染、水深要达到5米以上的水域中。
鲟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经济利益高等特点,所以养殖者颇多。
水域和网箱选择目前养殖者养殖鲟鱼主要以网箱为主,网箱一般为双层,大多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制成,网箱的规格根据养殖者的规模而定,长宽高通常有10米*4米*4米、6米*4米*4米等。
网目根据鱼的大小来定,鱼不会逃跑即可。
为了保证水体的水质,一般放尾重30~50克的鲟鱼,网目大小1.5cm左右即可,网箱的箱底要用绢纱缝上,避免饲料流失。
网箱一般是框架浮动式,可根据水温波动而自由升降。
网箱应在养殖鲟鱼前提前放入池内,让藻类附生,这是为了防止鱼种进去时损失身体。
鲟鱼应养殖在水域宽阔、水深5米以上、水质无污染的水域中。
这样使鲟鱼达到最高产,为养殖者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
合理放养鲟鱼一般适合在春季和冬季放养,放养的鱼种必须是体质健康、无伤无病、规格统一的。
一般每平米网箱放养的密度为:体重在40g 左右的鱼种放养80尾左右,放养时用食盐水对鱼体进行浸洗,保证鱼体干净无污染。
科学投喂鲟鱼的饲料应选择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
饲料需达到以下标准: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的含量要在15%以上,脂肪要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0%左右,还需要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饲料投喂根据鱼口裂的情况投喂1/2为好。
鱼种在放入网箱2天之内不要投喂,让其适应网箱环境。
2天之后进行投喂,日投喂量6次左右。
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日投喂量3次,时间分别是早、中、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尾鱼都可以吃到饲料,而快速生长。
投喂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学投喂。
加强管理网箱需要配备专人进行看护,坚持每天几次巡箱,并做好气温、水温、投喂等日常记录。
仔细观察鲟鱼每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当个体大小差异明显时,要及时分箱进行养殖,避免鱼体大小不一而两极分化。
鲟鱼饲养技术网箱养殖网箱养鲟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等特点进行密集养殖。
一般选择山谷型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
目前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鲟、中吻鲟、俄罗斯鲟、鲟鱼、欧洲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十多个杂交种。
选择优良的亲鱼是人工繁殖的关键。
不论在天然水域捕捞,还是人工培育,都要求亲鱼的性腺发育达到第Ⅳ期。
如亲鱼未完全成熟,可用网箱或池塘暂养,或结合注射催产剂来促其性腺成熟。
鲟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的采卵、授精、脱粘及孵化等技术与鲤鱼等基本相同,但对孵化的水温要求较严。
一般适宜的孵化温度为15-20℃,7天左右出苗。
如遇环境温度的突然变化,孵化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鲟鱼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流水池养殖是目前中国外采用最多的一种养殖鲟鱼的方式,它占地面积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饲料也比较方便。
在供、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每池单注单排的模式。
也就是说,每个池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对独立的。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交叉污染导致的鲟鱼发病。
另外,鱼池的内表面一定要光滑,因为鲟鱼喜欢沿着池壁游动,身体又没有鳞片保护,所以很容易被池壁擦防。
一、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鲟鱼的品种较多,据有关的资料,全世界鲟鱼类有4个属、32个种,其中中国2个属、7个种;吻鲟科有2个属、2个种,其中中国1个属、一个种。
养殖业者开展鲟鱼养殖,我们认为选择符合下面条件的品种较为适宜:1、人工繁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品种;2、不是国家一级保护品种如中华鲟、达氏鲟;3、杂交品种。
现介绍几个品种,供养殖者参考:1、史氏鲟施氏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和俄罗斯远东一带,属于亚冷水性鱼类。
鲟鱼怎么养鲟鱼的养殖技术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
喜弱光,怕强光。
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鲟鱼在餐桌上频繁的出现,养殖鲟鱼的养殖户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那么,怎么养殖鲟鱼呢?接下来由的本人带你去看看鲟鱼的养殖技术。
一、幼鱼养殖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
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
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
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
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
水池上应设遮荫网。
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
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
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
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
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
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2.投喂配合饲料: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
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
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
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1米。
二、成鱼养殖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
匙吻鲟水库网箱高产的养殖技术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
它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名贵经济鱼类。
匙吻鲟可在江河、水库和池塘中养殖。
为了开发匙吻鲟的增养殖,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大水面的综合养鱼效益,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于2002年至2003年在淳安千岛湖进行了匙吻鲟网箱养殖试验。
经过两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平均产量达到9.15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6100公斤,规格达到450~750克/尾:每平方米净利润达到452.7元,投入产出比为1:2.22。
现将匙吻鲟网箱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场址选择和网箱设置(一)养殖点的选择:养殖点选择在淳安县千岛湖部分库湾。
养殖区水域面积大,水深8米以上,溶解氧9-9mg/L,PH值7-8.4,总硬度为20-40mg/L,氨氮为0.02-0.06mg/L,亚硝酸盐为0.0015-0.01mg/L,水质良好,符合GB11607的标准。
(二)网箱结构和设置:网箱框架采用简易毛竹和角铁框架。
箱体材料选用聚乙烯无结网片。
网箱规格为3米×4米×3米和5米×6米×4米两种。
网目大小2a=1.0-2.5厘米。
二、主要技术措施(一)苗种选择和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优质苗种。
放养密度为20-40尾/平方米。
根据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
进箱前用1.5%-2.0%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二)科学投饲:网箱养殖匙吻鲟关键在于投饲。
放养初期以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为主,然后逐步驯化转食改投浮性颗粒饲料,并辅以夜间灯光诱饵。
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营养丰富,粒径适口。
投饲遵循“四定”原则。
投饲量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依据水温高低来确定的。
在水温20-30℃时,日投饲率为1.5%-3%;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饲率为0.5%-1.0%。
contents •养殖环境与设施•养殖品种与种质•养殖管理技术•收获与加工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发展趋势•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目录养殖水域选择030201网箱设计与设置养殖配套设施饲料投喂系统配备鱼体监测系统,定期对匙吻鲟成鱼进行生长监测和健康检查。
鱼体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匙吻鲟品种特性种质来源种质选择种质来源与选择鱼苗培育匙吻鲟的鱼苗培育需要在清洁、宽敞的水域中进行。
在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并确保水质良好、无污染。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鱼苗会逐渐成长为幼鱼。
放养在放养匙吻鲟幼鱼时,应选择适宜的水域,并确保水域环境与匙吻鲟的生活习性相符合。
放养的密度也要根据水域条件、养殖技术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放养前要对幼鱼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健康无病。
鱼苗培育与放养投喂量根据匙吻鲟的体重、季节和生长阶段来确定投喂量,同时注意观察匙吻鲟的进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饲料选择选择高品质的匙吻鲟专用饲料,以确保营养均衡且符合匙吻鲟的生理需求。
投喂时间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投喂,一般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避免在中午或凌晨投喂。
饲料与投喂水质监控与调节疾病防治与用药疾病诊断合理用药疾病预防养殖日常管理网箱维护定期检查网箱是否破损或被堵塞,及时进行修复和清理。
养殖日志记录每天的投喂量、换水量、水温等信息,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种苗放养选择健康的匙吻鲟种苗进行放养,避免病菌带入和交叉感染。
收获方法与时间收获方法使用围网和网箱结合的方式进行捕捞。
当匙吻鲟体重达到10斤以上时,使用围网将网箱围住,然后打开网箱口,将成鱼捕捉。
收获时间在匙吻鲟生长缓慢的冬季进行收获,避免在生长旺盛的夏季进行,以保证成鱼品质。
活鱼运输与暂养活鱼运输暂养管理将捕捉到的匙吻鲟进行处理,去除鳞片、内脏、鳃等部分,洗净后进行切割、冷冻或加工成其他产品。
产品品质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匙吻鲟的完整性和新鲜度,避免污染和浪费。
同时需要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增收致富· 2007.1
1
2
称是淡水鱼类中个体寿命最长的鱼类。
该鱼营肉味鲜美,堪称水中珍品。
水库网箱
养殖鲟鱼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易管理等优点,既可一次性销售,也可适时分期销售,一般每平方米网箱年产鲟鱼30~40千克,经济效益很高。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箱设置。
网箱应设在避风向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缓慢、水位稳定、底部平坦的水域。
要求水底无大的障碍物、水深大于6米。
网箱为双层全封闭长方形六面体,内层用无结节网片缝合而成,外层用聚乙烯网线织成。
网箱面积一般为50~100平方米,网目3厘米,常用的规格为2.5米×40米×4米。
箱顶留1米宽的活口,以便随时观察鱼的生长情况,打捞死鱼和残饵。
网箱内层底部为密网,用作鲟鱼的饵料台。
网箱设置一般为多箱串联,箱距2米、行距5米,为框架浮动式设置。
二、鱼种放养。
鲟鱼的生长适温为20~25℃,因此,鱼种最佳入箱时间为5月底、6月初。
鱼种入箱最好在早晨6~8时进行。
注意运输鱼种的水温与网箱内的水温差不得超过2℃。
网箱养殖最好选择俄罗斯鲟。
据测试,在网箱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的生长速度优于史氏鲟,史氏鲟优于杂交鲟。
放养规格以每尾250克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尾,一次性放足。
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鱼种入箱时用浓度为
3水浸洗喂。
鱼种刚入箱时不必投喂,2日以后开始喂食。
主要投喂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和
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为40%~45%。
参考配方为: 鱼粉37%、蚕蛹15%、血粉15%、酵母9.5%、小麦17%、玉米4%、添加剂预混料2%、黏合剂0.5%。
将各种原料粉碎,加工成颗粒饲料。
也可直接用鲟鱼专用配合饲料。
日投饵3~4次,投饵量根据水温不同而不同,水温17~20℃时日投饵量占鱼总体重的2.3%~3.4%,21~25℃时为4.5%~5%,26~28℃时为2%,投喂量下午要多于上午。
投饵要定时、定量、定位,每次投喂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四、日常管理。
网箱要有专人管理,每天早、中、晚要巡箱检查。
定期检查箱体,看是否有破损,如果有要及时修补。
每10天刷洗1次箱体,及时捞出网箱内的死鱼和网箱周围的污物。
汛期及时加固网箱,防止被洪水冲走。
五、鱼病防治。
成鱼养殖阶段,鲟鱼的病害较少,但是一旦感染疾病,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因此,在生产中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严禁投喂变质发霉的饵料。
(2)平时操作时要小心,以免鱼体受伤。
(3)每月投喂1次抗生素药饵,方法是: 将药用水溶解,喷洒于饵料上,连喂3~4天。
(韩照峰 官小斌 高 超
平度市尹府水库库区开发管理所 邮编:262800)
鲟鱼网箱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