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观赏植物的生物与生态习性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9
观赏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属于自设学科,是园艺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该学科是研究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
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华南农业大学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观赏植物栽培与生理(含病虫害防治)02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03观赏植物的应用(含花艺)04压花原理与技术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3、专业特色观赏园艺学是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园艺科学的重要分支。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14 数学(农)或315 化学(农)④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复试考试科目:观赏园艺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英语(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相同一级学科下设的相近自设学科设施园艺学、景观园艺学、园艺环境工程、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花卉学、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园艺产品采后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药用植物学、设施园艺工程、花卉与景观园艺等。
6、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果树学、蔬菜学、茶学二、招收此自设专业的院校及开设年份观赏园艺学全国硕士招生的单位有:华南农业大学(2003)三、就业前景总的来说,该专业目前国内就业现状不是特别乐观。
现在很多城市的绿化建设都很求专业,求完美,越来越离不开园艺,现代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花卉不仅是美化环境的装饰物,同时也是一种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商品。
观赏园艺专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观赏园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观赏园艺学的概念指以观赏植物为对象,阐明其资源与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设施与设备、装饰与应用、采(产后)技术及经营管理等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园艺科学的重要分支。
二、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与美化生活环境的植物的总称。
●十大名花群花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寒秋之魂—菊花王者之香—兰花花中皇后—月季花中西施—杜鹃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珍品—山茶金秋娇子—桂花寒冬仙女—水仙●四大切花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三、观赏植物的作用1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2 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3 促进经济效益,消化剩余劳动力。
4 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四、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一)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现状1. 生产快速发展,出口稳步提高,产业链获得延伸;2. 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信息与流通网络日趋完善;3. 科研教育发展迅速,从业队伍发展壮大;4. 新品种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花卉认证与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5. 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观赏园艺的发展趋势1. 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2. 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3. 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4. 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5. 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观赏植物的资源及分类1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差异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类型。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一、依观赏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品种)二、依观赏植物的原产地分类可分为七大区域:(一)中国气候型特点:冬寒夏热,雨水多集中在夏季。
序号植物名称种类科名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1 樟树常绿乔木樟科弱阳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较耐水湿树冠卵圆形,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2 大叶樟常绿乔木樟科喜紊乱气候,喜光,稍耐阴,深根性,萌芽性强树冠广卵形,可种植于寺庙、庭院、村落、溪畔3 木荷常绿乔木山茶科喜温暖热湿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土地花期5月,树冠浓荫,花有芳香4 杜英常绿乔木杜英科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阴、耐寒。
根系发达,树干挺直,抗风力强。
喜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树冠紧凑,近圆锥形,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绿化或观赏树种5 榕树常绿乔木桑科喜酸性土,喜湿热,属非耐寒性植物,生长温度昼夜不宜过大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可作为庭园观赏树、行道树、盆景6 棕榈常绿乔木棕榈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
耐寒性极强,稍耐阴。
适生于排水良好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棕榈树树势挺拔,叶色葱茏,栽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7 圆齿野鸦椿常绿小乔木省沽油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沃湿润疏松土壤,耐水湿,属中性树种。
树姿优美,秋冬季节,红果满树挂果期特长,宜在园林草坪孤植块植,也可作行道树8 广玉兰常绿乔木木兰科喜光而幼年耐阴。
喜温暖湿润气候。
适合酸、中性土花大,白色6~7月:庭荫树,行道树9 羊蹄甲半常绿乔木豆科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
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广泛栽培于庭园供观赏及作行道树10 金合欢落叶乔木和灌木豆科性喜温暖和阳光照射的环境,抗风力极强,生长快,萌发力强,虫害少。
冠幅圆润,叶银灰绿色,花深黄色极香,花期1~4月,园林绿化树种,公园、庭院的观赏植物11 大叶女贞常绿乔木木犀科喜光,喜温暖环境。
适生于深厚、肥沃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抗风力强。
忌积水,不耐干旱。
成广卵形圆整的树冠,花两性,花期7月,可做为行道树12 苦槠常绿乔木壳斗科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阴;耐干旱、瘠薄。
深根性,萌芽性强,抗污染,寿命长。
植物生活习性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在地球
上生存了数百万年。
植物的生活习性是指它们适应环境和生存的一系列特征和行为,这些习性使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
首先,植物的生活习性与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来生存,因此它们会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一些植物甚至会根据光照的方向调整它们的生长方向,以最大程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
而一些生长在阴暗环境中的植物则会适应低光照条件,通过增加叶片的面积来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
其次,植物的水分需求也是它们生活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植物需要水
分来维持生长和代谢,因此它们会选择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一些植物甚至会在干旱的季节减缓生长,以节约水分。
而一些生长在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则会通过深根系统和厚实的叶片来储存水分,以应对干旱的挑战。
此外,植物的生活习性还与土壤的养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植物需要土壤
中的养分来生长,因此它们会选择在富含养分的土壤中生长。
一些植物甚至会与真菌合作,通过根茎的真菌共生来获取养分。
而一些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则会适应缺乏养分的环境,通过减少生长速度和增加根系的面积来获取养分。
总的来说,植物的生活习性是它们适应环境和生存的关键。
通过对光照、水分
和土壤养分的适应,植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为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尊重植物的生活习性,保护和维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银杏Ginkgo biloba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 4 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 3~5 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者 2 裂,宽 5~8 (~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 2 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 3~5 叉),叉端生 1 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 1 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者近球形,长 2.5~3.5 厘米,直径 1.5~2 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者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 2 (稀 3)纵棱;内种皮膜质银杏寿命长,中国有 3000 年以上的古树。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土壤为黄壤或者黄棕壤, pH 值 5~6。
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
雌株普通 20 年摆布开始结子, 500 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子。
普通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萌动展叶, 4 月上旬至中旬开花,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种子成熟, 10 月下旬至 11 月落叶。
银杏树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四川,河北,湖北,河南,甘肃等地。
全国最大的银杏哺育基地是山东省郯城县。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
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欣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白果具有药用价值。
生吃引疳解酒,降痰,消毒杀虫,熟后吃益人,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自浊。
观赏植物的分类观赏植物的种类极多,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长习性。
因此,观赏植物在分类上也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除了按植物学分类法外,还可依据生活型、生态习性、栽培用途、自然分布、原产地来进行分类。
一、植物学系统分类在植物系统分类中,花卉植物种类,大多集中于兰科、菊科、百合科、蔷薇科、唇形科、罂粟科、鸢尾科、毛茛科、天南星科、豆科、仙人掌科、景天科和石蒜科等。
世界花卉和园林植物数量达8000多种(不包括高山植物和野生草花)。
原产我国的花卉和园林植物,包括观赏乔木20属350余种、观赏灌木60多属2421种、观赏藤本20余属228种、草本宿根花卉30属1991种、草本球根花卉7属85种、草本1~2年生花卉6属209种。
我国目前栽培的观赏植物约130科500多种,其中主要栽培的50余种。
在改良了的观赏植物种类中,还有众多的品种,如月季有10000多个品种,水仙3000多个,唐菖蒲25000多个,芍药2000多个,鸢尾4000多个,大丽花7000多个,菊花1500多个。
绝大多数观赏植物都有野生种,有的迄今还出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我国的观赏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栽培历史悠久。
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从引种、驯化,到栽培成功,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育出了许多著名的花卉品种。
洛阳、荷泽的牡丹,鄢陵、邓尉的梅花,四川、云南的杜鹃、茶花、报春,浙江、福建的兰花、水仙,还有一些珍稀高山观赏植物如珙桐、金茶花等,都是久负盛名的观赏植物。
二、按花卉生活型的分类由于对某一特定的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不同的植物在形状、大小、分枝等方面都表现了相似的特征。
把这些具有相同外貌特征的不同种观赏植物,称为一个生活型。
依据观赏植物的生活型可分为以下类型。
(1)一、二年生花卉这一类还可细分为一年生花卉和二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是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草本花卉。
名词解释:1.观赏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的植物。
包括:草本、木本、藤本等植物。
2.花卉:狭义的花卉是指可供观赏的花草:“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器官,引申为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卉”是草的总称。
广义的花卉,即包括观花、观果、观叶和观茎等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3.露地花卉: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如温床,温室。
4.长日照花卉: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必须长于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2h以上)才能正常形成花芽和开花,如令箭荷花、唐菖蒲、风铃草类、天竺葵、大岩桐等。
通常自然花期在春末和夏季。
5.短日照花卉: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必须短于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2h以内)才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开花。
如一品红和菊花等自然花期在秋、冬季的花卉。
6.日中性植物: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合,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7.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完成其生活史的全过程,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故一年生花卉又称为春播花卉。
如百日草、矢车菊等。
8.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一般在秋天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如羽衣甘蓝、风铃草、须苞石竹等。
9.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又因地下部分的形态变化分为两类。
10.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草本。
如萱草、玉簪等。
11.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者,如水仙,唐昌蒲,美人蕉,大丽花等。
12.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现肥厚的多汁变态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类、景天科植物、大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龙舌兰植物等。
13.花相: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表现出的整体状貌。
14.纯式花相:指先叶开放的花,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无叶。
15.衬式花相:先叶后花,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
16.切花: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枝、芽、叶及果实,以及用于花卉装饰和插花艺术作品制作的各种植物材料的总称。
常用园林植物配植含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景区、公园、庭院等场所中种植的各类植物。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美化景观,并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包括它们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常见园林植物1. 樱花樱花是一种具有丰富观赏价值的树种。
它们通常在春季绽放,花色丰富多样,有白色、粉色、红色等。
樱花的观赏期短暂,但开花时形成的花海景象令人陶醉。
樱花树还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广泛用于园林景观中。
2. 紫薇紫薇是一种耐旱、耐寒的植物,适宜在干燥地区种植。
它的花色丰富,有红色、粉色、紫色等。
紫薇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迅速,并且可以修剪成不同形状,如球形、锥形等,增加了园林的艺术感。
3. 茶花茶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花朵形态多样,有单瓣、重瓣等不同类型。
其中,双层花和重瓣花的观赏价值更高。
茶花一般在冬春季开放,喜欢湿润、富有机质的土壤,对光照要求较高。
它们适合种植在湖边、水池周围等湿润的园林环境中。
4. 银杏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叶子呈扇形,色彩鲜艳,秋季变为金黄色,落叶时形成美丽的金黄色地毯。
银杏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在公园、大街等场所种植,给人一种庄重安静的感觉。
5. 紫荆紫荆是一种常见的城市园林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速。
它的叶子呈三角形,花朵颜色多样,有红色、白色等。
紫荆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并且对土壤要求较低。
它们常被用来种植在公园、街道两侧,营造城市景观。
二、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1. 适应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决定了它们适应的环境。
例如,樱花能够适应多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其成为被广泛种植的园林树种之一。
而银杏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有一定要求。
因此,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它们的生态习性,使其能够适应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2. 生长特点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高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1)袖珍椰子棕榈科袖珍椰子属观赏特征:为常绿小灌木,盆栽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
它茎干直立,不分枝,深绿色,上具不规则花纹。
叶一般着生于枝干顶,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互生,深绿色,有光泽。
长14~22厘米,宽2~3厘米,顶端两片羽叶的基部常合生为鱼尾状,嫩叶绿色,老叶墨绿色,表面有光泽,如蜡制品。
肉穗花序腋生,花黄色,呈小球状,雌雄异株,雄花序稍直立,雌花序营养条件好时稍下垂,桨果橙黄色。
花期春季。
叶片平展,成龄株如伞形。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
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0~30度,13度时进入休眠期,冬季越冬最低气温为3度。
园林应用:小株宜用小盆栽植,置案头桌面,为台上珍品,亦宜悬吊室内,装饰空间。
在株可供厅堂、会议室、候机室等处陈列,为美化室内的重要观叶植。
唇形科香茶菜族鞘蕊花属观赏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但株形难看,观赏价值低,故多作一、二年生栽培。
株高50~80cm,栽培苗多控制在30cm以下。
全株有毛,茎为四棱,基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卵圆形,先端长渐尖,缘具钝齿牙,叶可长15cm,叶面绿色,有淡黄、桃红、朱红、紫等色彩鲜艳的斑纹。
顶生总状花序、花小、浅蓝色或浅紫色。
小坚果平滑有光泽。
彩叶草变种、品种极多,五色彩叶草叶片有淡黄、桃红、朱红、暗红等色斑纹,长势强健。
黄绿叶型彩叶草十小黄绿色,矮性分枝多。
生态习性:喜温性植物,适应性强,冬季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稍加遮阴,喜充足阳光,光线充足能使叶色鲜艳园林应用:除可作小型观叶花卉陈设外,还可配置图案花坛,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使用。
室内摆设多为中小型盆栽,选择颜色浅淡、质地光滑的套盆以衬托彩叶草华美的叶色。
庭院栽培可作花坛,或植物镶边。
还可将数盆彩叶草组成图案布置会场、剧院前厅,花团锦簇。
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观赏特征:叶片上有大小不等的黄色斑点。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可达3m。
丛生,树冠球形。
树皮初时绿色,平滑,后转为灰绿色。
896园林植物考试大纲一、大纲性质和基本要求园林植物综合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园林植物学是园林植物分类、园林规划、园林设计等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的分类、繁殖、用途、生态习性、配植要求,熟悉常见的园林植物包括:学名、形态、分布、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其基本概念,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适用于报考河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考生。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内容包括绪论、总论和各论三部分。
1.我国观赏植物(或称为园林植物)资源的特点。
2.观赏植物的分类、习性和美学特性及造景应用形式。
3.主要观赏植物形态特征、分布与习性、繁殖方法、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四、考试范围绪论第一章植物形态学和解剖学基础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生殖器官第二章观赏植物的分类植物分类学方法、观赏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第三章观赏植物的美学特性观赏植物的形态美、观赏植物的色彩美、观赏植物的意境美第四章观赏植物的生物与生态习性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观赏植物的生态习性第五章观赏植物的造景应用观赏树木的造景应用、花卉的造景应用、攀缘植物的造景应用第六章观赏树木针叶树类、花木类、果木类、叶木类、荫木类、藤本类、棕榈及竹类植物第七章观赏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观赏蕨类、兰科花卉、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五、参考书目《观赏植物学》,臧德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园林植物育种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培育园林植物优新品种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品种:指经人类选择和培育创造的,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性状相对整齐一致的栽培植物群体。
3、育种系统:是培育优良品种而建立的一种完善的育种资源、信息和技术体系,是品种培育的基础。
4、种质资源:(或称基因资源或称遗传资源)是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
5、种质创新:是指对原有种质资源的扩展或改进。
主要方法包括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等。
6、核心种质:就是以一个物种少量植株的遗传组成来代表该物种大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7、育种目标:植物通过遗传改良之后所要达到的目的。
8、反应规范:同一基因型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表现出的表型差异称为反应规范。
9、驯化引种: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于引种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遗传特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称为驯化引种。
10、芽变:一种体细胞突变,即植物芽的分生组织细胞自然发生遗传物质变异,当芽萌发长成枝条时,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11、嵌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遗传型不同(突变型或原始型)的细胞在同一组织或器官中并存的现象。
12、单株选择法(系谱选择法):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个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然后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个体的优劣,并以株系为单位进行选留和淘汰的方法。
13. 混合选择法: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从一个原始的混杂群体或品种,选出彼此类似的优良植株,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种植材料混合起来种在同一块地里,次年再与标准品种进行比较鉴定的方法。
14、芽变选种:是指从发生优良芽变的植株上选取变异部分的芽或枝条,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使变异性状得到延续和固定,并通过鉴定和比较,选出优系,育出新品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