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图的表达内容和绘制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1
一、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图1-6-10所示,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1)绘制墙身定位轴线及柱网。
如图1-6-10的图(a)。
(2)绘制墙身轮廓线、柱子、门窗洞口等各种建筑构配件。
如图1-6-10的图(b)。
注意:轴圈半径:1000MM;墙体用多线绘制,线宽90(3)绘制楼梯、台阶、散水等细部。
如图1-6-10的图(c)。
(4)检查全图无误后,擦去多余线条,按建筑平面图的要求加深加粗,并进行门窗编号,画出剖面图剖切位置线等。
如图1-6-10的图(d)。
(5)尺寸标注。
一般应标注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为总尺寸,第二道为轴线尺寸,第三道为细部尺寸。
注意:按标准,第一道尺寸线与最外台阶线10-15MM(扩大100倍),其他尺寸结距离700MM;指北针:半径1200,底部300线宽(6)图名、比例及其他文字内容。
汉字写长仿宋字:图名字高一般为7~10号字,图内说明字一般为5号字。
尺寸数字字高通常用3.5号。
字形要工整、清晰不潦草。
二、建筑立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如图1-6-13所示,建筑立面图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如下:(1)室外地坪线、定位轴线、各层楼面线、外墙边线和屋檐线。
如图1-6-13(a)。
(2)画各种建筑构配件的可见轮廓,如门窗洞、楼梯间,墙身及其暴露在外墙外的柱子。
如图1-6-13(b)。
(3)画门窗、雨水管、外墙分割线等建筑物细部。
如图1-6-13(c)。
(4)画尺寸界线、标高数字、索引符号和相关注释文字。
(5)尺寸标注。
(6)检查无误后,按建筑立面图所要求的图线加深、加粗,并标注标高、首尾轴线号、墙面装修说明文字、图名和比例,说明文字用5号字。
如图1-6-13(d)注意:标高符号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到对边300距离。
三、建筑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建筑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1)画地坪线、定位轴线、各层的楼面线、楼面。
如图1-6-15(a)。
(2)画剖面图门窗洞口位置、楼梯平台、女儿墙、檐口及其他可见轮廓线。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4)一、设计说明书 (4)二、设计图纸 (4)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内容 (5)一、设计说明书 (5)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5)2、场地概述 (5)3、总平面布置 (6)4、竖向设计 (7)5、交通组织 (7)二、设计图纸 (8)1、区域位置图 (8)2、总平面图 (8)3、竖向布置图 (10)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11)一、图纸目录 (11)二、设计说明书 (11)三、总平面图 (11)四、竖向布置图 (12)五、土方图 (13)六、管道综合图 (14)七、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 (15)八、详图 (15)九、设计图纸的增减 (15)十、计算书 (15)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一、设计说明书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住址、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二、设计图纸1、场地的区域位置、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和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是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场地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的区域位置;现状图:拟建主要的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
章节第12章总平面图绘制实例(1)讲次第 15讲主要内容1.总平面图2.绘制总平面图的一般步骤3.总平面图绘制参数4.总平面图绘制实例1)绘制道路、停车场及栏杆教学目的1.通过总平面图的绘制,加强了CAD+Tarch绘制图形的综合运用。
对绘制图形的方法和思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别是同一副图的绘制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根据具体图形的不同以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为目的,多上机实践进行摸索,注重总结,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重点1.讲述房屋建筑总面图的作用、用途及标准的应用;2. 传述对建筑总面图绘制的基本技巧,以及对所学命令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1.建筑总面图绘制的基本技巧,以及对所学命令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授新:讲授本节课新的内容;归纳: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业:布置作业及上机内容说明。
教学方法学生操作、教学互动、教师演示与讲授教学资源1.Word电子教案2.PPT课件3.部份视屏或动画4.上课实例图教学具体步骤及内容 (一).复习、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复习上节内容;2.建筑详图,绘制外墙身详图要注意的地方。
3.体会绘制详图基础命令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1.学生提问上节课;绘制外墙身详图遇到的问题;2.思维如何解决绘图技巧和建筑制图中的速度、命令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建筑详图绘制为学生的绘图技巧、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房屋建筑绘图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具体实施细节:1. 简述房屋建筑总平面图绘制案例(从就业前景和当前现状)2. 分析房屋建筑总平面图绘制案例的绘制思路,确定绘制过程;3. 介绍课程使用的案例,教学内容和安排,考核方式和使用的绘图工具;4. 带领学生绘制标准图块、创建绘图模型库。
(二).新课内容教师活动:1. 教学重点:1) 讲述房屋建筑总面图的作用、用途及标准的应用;2)讲述对建筑总面图绘制的基本技巧,以及对所学命令的综合应用。
总图制图规范(试行)V1.00一、总则:(一)、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如为竖向布局,应采用竖向图框。
(二)、设计师应根据本规范要求绘制总平面图,注意不要漏项。
表达的各项图纸内容不得重叠,应有美观的图面效果。
(三)、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如不以米为单位,应另加说明。
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方位角(或方向角)道路转向角的度数,宜注写到"秒",特殊情况,应另加说明。
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四)、总平面的比例,应选用下面比例中的一种。
1:250、1:300、1:400、1:500、1:600、1:1000、1:2000、1:5000,其中有下划线的为常用比例,无带下划线的为可用比例。
在特殊情况下,可自选比例,但应绘制比例尺。
(五)、本规范适用于从方案报建阶段到施工图阶段的总图,概念方案阶段总图制图按“概念方案及报建阶段制图规范”的总平面渲染图要求,施工图阶段需增加道路定位及作法、各专业的管线图纸、管线综合图等。
二、总图中需要表达的内容:(一)、建筑主体及其相关内容:1.建筑首层轮廓线或屋顶轮廓线。
2.建筑物首层看线(包括台阶、坡道、花台)。
3.地下室轮廓线,4.建筑物出入口(包括地下室机动车、非机动车出入口)。
5.建筑功能及层数。
6.建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的高度。
(二)、道路及周边环境:1.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回车场尺寸及文字,道路及场地的竖向(该项可单独出竖向设计图)。
2、用地红线、建筑退红线等的文字及尺寸标准。
3、用地红线坐标。
4、如有用地分期,标出各期用地名称。
5、环境于CAD总图并非表达重点,只需清晰表达出绿化的边界、铺地的边界即可(计算绿地率用)。
总平图制图规范总图制图规范(试行)V1.00一、总则:(一)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如为竖向布局,应采用竖向图框。
(二) 、设计师应根据本规范要求绘制总平面图,注意不要漏项。
表达的各项图纸内容不得重叠,应有美观的图面效果。
(三) 、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补齐。
如不以米为单位,应另加说明。
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方位角(或方向角)道路转向角的度数,宜注写到\秒\,特殊情况,应另加说明。
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补齐。
(四) 、总平面的比例,应选用下面比例中的一种。
1:250、1:300、1:400、1:500、1:600、1:1000、1:2000、1:5000,其中有下划线的为常用比例,无带下划线的为可用比例。
在特殊情况下,可自选比例,但应绘制比例尺。
(五) 、本规范适用于从方案报建阶段到施工图阶段的总图,概念方案阶段总图制图按“概念方案及报建阶段制图规范”的总平面渲染图要求,施工图阶段需增加道路定位及作法、各专业的管线图纸、管线综合图等。
二、总图中需要表达的内容:(一) 、建筑主体及其相关内容:1. 建筑首层轮廓线或屋顶轮廓线。
2. 建筑物首层看线(包括台阶、坡道、花台)。
3. 地下室轮廓线,4. 建筑物出入口(包括地下室机动车、非机动车出入口)。
5. 建筑功能及层数。
6. 建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的高度。
(二) 、道路及周边环境:1. 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回车场尺寸及文字,道路及场地的竖向(该项可单独出竖向设计图)。
2、用地红线、建筑退红线等的文字及尺寸标准。
3、用地红线坐标。
4、如有用地分期,标出各期用地名称。
5、环境于CAD总图并非表达重点,只需清晰表达出绿化的边界、铺地的边界即可(计算绿地率用)。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加工场地、主要机械设备、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投标中,也是技术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CAD应用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基本上采用CAD进行绘制,下面以应用CAD软件为例,说明如何才能绘制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围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建设项目的现场考察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原有建筑物情况、用水用电接驳口、现场排水口、施工区域及围墙出入口设置情况等)。
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一览表(含需要数量及外廓尺寸等信息),以便规划工地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需求数量及规格。
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GB 50720-20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JGJ/T 188-2009。
7、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满足施工需求。
3、最大限度的压缩场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
4、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临时工程越小越好,以降低临时工程费。
5、充分考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技术安全,消防要求等。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容及绘制步骤1、绘制拟建建筑物(构筑物)、确定施工现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