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
- 格式:ppt
- 大小:246.50 KB
- 文档页数:70
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1821-1881)出生于一个军医家庭,他父亲后来晋升为八等文官,并获得贵族身份。
父亲是个粗暴专横的人,决心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对他们又极为苛刻,剥夺他们一切少年时应有的乐趣。
7个孩子一同挤在医院里三间医生宿舍里,从来不准他们单独外出,也不给一点零用钱,没有一个朋友。
他想让孩子们能够自小适应艰苦和不幸,作好承受生活的职责义务的准备。
弗多尔(作家)16岁时被送进军事工程学校念书,大哥因身体较差未能进入,作家更感孤独。
父亲不愿再供给他钱,作家几乎连生活必需品(书籍、靴子)都无法购买。
父亲安置了两个大孩子后,又把其他三人寄养在姨妈处(其妻已被他折磨死了),随后关闭了私人诊所,同两个幼女隐居到以前购置的小田庄里生活。
他酗酒,对农奴又很残暴,终于被群殴致死。
弗多尔完成了学业后,在工程局绘图处谋得差事,加上父亲留下的部分产业,年收入达5千卢布。
但他沉迷于撞球戏之类的赌博之中,输掉了好多钱,结果债台高筑。
他觉得绘图工作单调无聊,辞职不干,专心从事文学工作。
处女作《穷人》使他一鸣惊人。
作品写成后,由他的朋友(一个新进作家)拿给涅克拉索夫看,两人通宵阅读,深受感动。
凌晨时分,他们敲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门,泪眼婆娑地热烈拥抱作家,认为他是继果戈理之后俄国文坛的另一颗巨星。
小说又得到了别林斯基的高度评价,一举成名。
不过这些人并不能完全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划时代性,这点须由巴赫金来总结(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92年版;《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6版)《穷人》中的杰符什金与一个假设的对话者问答驳难。
《双重人格》(《同貌人》)则由虚拟的并不露面的对话者变为人格分裂——两个代表人格不同方面的形象的思想交锋。
这两部小说基本奠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个性。
公务员高略德金地位略高于杰符什金,是个副股长,但同样属于“小人物”系列。
他在官场、社交场受尽人们的奚落嘲弄,他也想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往上爬,但又缺乏胆量,内心深处又觉得这样做不对,不符合道德要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
他虽然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人性的丑恶、可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但他对宗教的狂热鼓吹,对人生的绝望态度都曾引起激烈的争议。
但无论来自哪个方面的评价,都对其艺术天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尔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辩驳的,就描绘的能力而言,他的才华也许只有莎士比亚可以与之并列,……”他不仅以现实主义的精细笔法描绘了俄国城市贫民的生活,同时更注重对人的心灵特别是人的深层意识的挖掘,而在小说的叙事方式上创用“复调小说”更使他在同时代作家中独树一帜,并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生平与创作: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莫斯科,其父为贫民医院医生,薄有田产,后取得贵族身份。
陀思妥耶夫斯基家住医院附近,为贫穷、疾病所包围,使他对当时平民以至贫民的生活多有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幼患有癫痫病,为顽疾所困,他的心灵以及创作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1837年,他遵父命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但生活贫苦,有时口袋里连饮一口茶的钱都没有。
他因爱好文学而致学业成绩不佳。
六年后到工程局绘图处工作,但一年后即辞职而专事文学创作。
四十年代的俄国文坛正是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大行其道的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其影响,以一部书信体的中篇小说《穷人》(1846)荣登文坛,涅克拉索夫惊呼“新的果戈理出现了”,并将此作收入他所编的自然派作品集《彼得堡文集》第二集。
这部作品奠定了陀氏作为自然派重要作家的地位。
《穷人》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但却是对俄国文学中写小人物传统的继承和开拓。
他不仅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对小人物悲惨生活和精神屈辱的描写,而且写出了小人物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微弱的反抗。
这部小说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深度,得益于作家所采用的书信体形式。
作为身处官僚等级制度底层的男主人公杰符什金,在公开场合,当着上司的面,他是不敢表示出丝毫的不满的,这不满只能藏在心里,诉诸笔端,对他心爱的人诉说。
编辑本段人物档案姓名:陀斯妥耶夫作家风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
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
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
《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
《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享誉世界,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俄国大文豪。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简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可谓是十分坎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的时候,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他成了孤儿。
而他的文学之路则是在他22岁的时候从军事院校毕业之后开始的。
而他拥有才华的同时,他的运气也非常好。
他的第一部作品《穷人》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按理来说,这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应该是非常顺畅的。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造成了他创作风格的极大的变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2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政治活动被判处死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执行,但是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被强迫从军,服刑十年对他的应此昂非常大。
直到他39岁的时候才被允许返回家乡,第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便完成了他重的自由后的第一部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可灾难并没有远离他,在他43岁的时候,他心爱的妻子和他尊敬的兄长相继死亡,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而他享誉世界的《罪与罚》却是在他65岁迫于生计得时候所写成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60岁的时候为了完成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因为一次意外而死亡。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是非常坎坷的,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后期越来越现实悲观的原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上,他的作品深受世人的瞩目。
如果将他的写作过渡段算作是一个时期的话,那么可以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过渡期以及后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尊严的维护者,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
他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酒鬼。
他先就读于一所寄宿中学,后来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进行文学创作。
第一个创作时期1844开始的整个40年代。
•这一阶段的作品:《穷人》、《同貌人》、《女房东》、《白夜》、《涅托奇卡·涅茨瓦诺娃》。
其中,《穷人》获得了巨大成功。
•小人物主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主题。
与其他作家这一主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作家强调“穷”和“小”;陀思妥耶夫斯基强调“人”。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苦役使他的思想产生了转向,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转到了宗教,他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坚定了基督教的思想意识。
第二个创作时期从西伯利亚回到彼得堡的1859-1865年:
•主要作品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
其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被阅读最广泛的。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最后的创作阶段19世纪60年代末-1881年: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最高的阶段,这一阶段他写下了一系列社会哲理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
因这些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确立了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