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第十三周瓶花-即时贴剪贴画(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材分析:布贴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利美术知识的一种。
布贴画是运用各种质地不同,花色图案不同的布料,通过完整的构思,巧妙地利用剪贴而制作成的一幅幅美术作品。
通过手工劳动的实际操作,可使儿童了解、掌握材料及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了解有关制品的制成原理,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学习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装饰手段,发展审美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劳作态度,陶冶性情。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美的能力。
四年级布贴瓶花1小时工艺制作课学习布贴画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布料造型组织画面的能力。
布粘的选择和瓶花的造型。
瓶花的剪贴方法和画面的组合。
碎布块、剪子、浆糊、作业纸。
范画、实物、碎布块、剪子、浆糊、图画纸、彩纸。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实物,瓶花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学生说出瓶花的作用。
2.出示范画(蜡光纸剪贴的瓶花)。
3.出示一幅布贴瓶花。
师:同学们年看到黑板上的两幅画,谁来说一说它们的的区别。
生:这两幅画是材料不同,一幅是蜡光纸贴的,另一幅用布贴的。
师:布的作用有哪些呢?生:布可以做衣服、窗帘、桌布等等生活用品,还可以做成布贴画美化房间。
师:说得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布贴画瓶花。
板书课题:布贴瓶花(三)讲授新课1.展示两幅布贴瓶花师:请同学们,讨论,说出是两幅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教师引导)生:这两幅画的相同点是用布剪贴出的,不同点在一幅是花的色彩一样,是用同一种布剪出各种大小不一的花贴上去的。
另一幅是用不同的布料剪出的花形贴上去的,但是都起到了美的效果。
师:说的很好,那么布贴画是如何制作的呢,请看制作步骤。
2.放录像。
(通过录像演示制作步骤)3.教师引导学生连看讲解,同时写出步骤。
a.剪花瓶b.剪花叶c.贴4.出示两幅不好的作业,请学生说出不足之处,出示一幅优秀作业,指出优点,引导学生学习优点,避免不足。
(四)布置作业:作业要求:每个学生认真构思、设计,精心制作一幅布贴画《花瓶》。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瓶花》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瓶花的造型、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创作。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作品。
二、活动准备:1. 瓶花图片若干,用于引导幼儿观察。
2. 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绘画材料。
3. 画纸若干,备用。
4. 示范作品,用于引导幼儿创作。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瓶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瓶花的造型、色彩,讲解创作方法。
3. 示范: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学习。
4. 创作:幼儿按照示范,自主创作瓶花作品。
5. 交流:展示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作品用于教室环境布置,营造美的氛围。
3. 主题活动:组织“瓶花展览”,让幼儿担任小讲解员,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安全。
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创作空间。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 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作品。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3. 结合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作品对家庭的影响。
七、活动调整:1.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2. 针对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问题,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3. 定期组织类似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八、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及时向幼儿和家长反馈活动情况,分享幼儿的作品。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提供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瓶花》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瓶花的外形、色彩和纹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撕、贴、画等手段表现瓶花的美。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活动准备1. 瓶花实物或图片若干,供幼儿观察。
2.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幼儿座位安排在宽敞的地方,以便操作。
三、活动过程1. 引入主题:展示一瓶美丽的鲜花,引导幼儿观察瓶花的外形、色彩和纹理,引导幼儿表达对瓶花的感受。
2. 讲解瓶花的结构:引导幼儿观察瓶花的组成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梗等,讲解各部分的特点。
3. 创作过程:a. 邀请幼儿用彩纸撕出瓶花的各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梗等。
c. 鼓励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瓶花周围添加细节,如叶子、蝴蝶等。
4.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鼓励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收拾整理绘画材料,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花朵,尝试用撕、贴、画等手段表现花朵的美。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墙壁上,营造美的氛围。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植物观察活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瓶花》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瓶花的外形、色彩和纹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撕、贴、画等手段表现瓶花的美。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三、活动准备1. 瓶花实物或图片若干,供幼儿观察。
2.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瓶花》综合拓印教学设计Comprehensive rubbings teaching design of vase flower 编订:JinTai College《瓶花》综合拓印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瓶花》——综合拓印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把已学过的绘画、拓印及瓶花综合拓印一切美术知识技法作综合运用,制作《瓶花》(综合拓印版画)。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从形象、色彩、材料的肌理、制版、拓印等一系列的表现方法设计瓶花综合拓印画面。
四、教学难点:综合利用各种所学过的绘画技法去表现物体形象瓶花综合拓印。
五、教学教具:瓶花、拓印版画、各种花卉资料、示范用品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学习用品。
二、师生共同简要回顾五年内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瓶花综合拓印:中国花鸟画、花卉白描、色彩知识、(色彩个性、色的配合运用)、实物(切面)拓印、纸版画、设计制作等的知识与技法要领,师生共同作简要复述。
板书课题:《瓶花》(综合拓印)三、讲授新课:本课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以瓶花为题材,创作一幅综合拓印版画。
1、什么叫综合拓印呢?(就是用各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按构图需要组合在一起制成底版,用色彩拓印出来,再用不同方法的压印补画面之不足,使之取得更佳效果。
这一课《瓶花》(综合拓印)就是用这种方法创制的。
)2、出示《瓶花》及另一题材的综合拓印版画,指导学生欣赏。
3、讲解综合拓印的制作方法:瓶花综合拓印利用步骤图讲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瓶花》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外形、颜色和纹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撕、贴、画等方法制作瓶花。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颜色的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材料。
2. 准备一些真实的花朵或图片作为参考。
3. 准备一瓶清水和一些鲜花,用于装饰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瓶鲜花,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和纹理,激发幼儿对花朵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讲解瓶花的制作方法,包括撕纸、粘贴和绘画等步骤。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瓶简单的瓶花,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制作过程。
4. 制作: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瓶花,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瓶花,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活动,共同制作瓶花,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瓶花布置在活动室内,美化环境。
3. 主题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花朵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深入探索花朵的美。
五、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瓶花制作的感受和体验,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
3. 教师通过家长反馈和环境布置,了解幼儿在家庭和活动室中对瓶花作品的喜爱程度,评价活动的效果。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瓶花制作技巧,如撕纸、粘贴和绘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颜色和形状。
难点:1. 引导幼儿如何将观察到的花朵特征运用到制作过程中。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独特的瓶花作品。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幼儿展示瓶花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必备:剪贴一瓶花美术教案美术作为一门文化艺术学科,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美术教育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更能是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熏陶。
许多老师都想要寻找到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而剪贴一瓶花这个主题正好可以成为我们探讨思考的对象。
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剪贴技巧,学习如何使用色彩、形状和线条表现物体。
同时,学生将会探索和发现自己的艺术风格。
此外,学生还将会学习到一些化繁为简的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主题为“剪贴一瓶花”。
我们将给学生展示一些花瓶图片,然后要求学生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剪下自己喜欢的花,再把它们放进花瓶里面,最后将整个作品用胶水粘贴在一张纸上。
3.教学流程第一步:图片鉴赏打开电脑,给学生展示一些花瓶的图片,让学生看看这些花瓶中的花的分布规律,特别是这些花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步:剪贴过程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纸张,让他们开始剪贴自己的花。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画画的工具,比如剪刀、铅笔等。
第三步:粘贴过程当所有的花都被剪好后,让他们把花放在花瓶里面,并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到画纸上。
鼓励学生彼此合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第四步:展示和欣赏当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剪贴过程后,将所有的作品展示出来。
老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述他们的思路和灵感,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4.教学评估评估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作品品质的评估:作品是否符合剪贴技巧的要求,是否能够体现出一些关键的美术元素和技巧。
-整体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文化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
5. 总结本次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运用色彩、形状和线条进行表现。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审美水平,更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花瓣粘贴画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花瓣的结构组成;
2. 掌握通过观察花瓣的形态特点来识别不同植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种不同种类的鲜花或花瓣(比如玫瑰、郁金香等);
2. 放大镜;
3. 刀具;
4. 白色画纸;
5. 胶水。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观察一朵鲜花并讨论花瓣的形态特点。
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花瓣的结构组成,包括花瓣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种类的鲜花花瓣,并记录花瓣的形态特点。
4. 制作粘贴画:让学生选择一种花瓣,用刀具小心剪下并粘贴在白色画纸上,同时在周围用笔记录花瓣的形态特点。
5. 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瓣粘贴画,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花瓣的结构与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花瓣粘贴画,也增强了学生对植物花瓣结构的记忆和理解。
一、活动目标:1. 学习使用剪刀沿着直线剪,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用剪贴纸制作漂亮的瓶花。
二、活动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画纸等制作材料。
2. 各种瓶子的图片或实物作为参考。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瓶子的形状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2. 请幼儿讨论如何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漂亮的瓶花,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 请幼儿动手制作,鼓励他们大胆使用剪刀和胶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家庭剪贴纸比赛,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创作漂亮的瓶花。
2. 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或家庭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创作价值。
3. 开展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发挥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评价他们的进步。
2. 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念,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就。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使用剪刀沿着直线剪彩纸,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七、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各种瓶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形状和特点。
2. 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漂亮的瓶花,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剪刀和胶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 幼儿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讨论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瓶花的方法和创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粘贴画小花瓶教案教案标题:粘贴画小花瓶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粘贴画的方式制作出小花瓶的图案。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进行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教学准备:1. 彩色纸张(绿色、黄色、蓝色等不同颜色)。
2. 剪刀、胶水、铅笔。
3. 花瓶的图片或模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激发学生对花瓶的兴趣。
2. 展示一些粘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粘贴画的美丽和创造性。
主体: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手工制作任务:制作一个粘贴画小花瓶。
2. 学生使用铅笔在彩色纸上画出花瓶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小心地剪下来。
3. 学生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剪下小块或小条,用胶水粘贴在花瓶的形状上,创造出花瓶的纹理和颜色。
4.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进行粘贴,制作出独特的花瓶图案。
5. 学生可以在花瓶的周围粘贴一些花朵或叶子的形状,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总结:1.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2. 引导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意义。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尝试制作其他粘贴画作品,如粘贴画花束、粘贴画动物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赞美。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用瓶子画装饰花环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用瓶子画装饰花环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装饰花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装饰花环。
3. 学生能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空的透明瓶子(建议使用塑料瓶子)2. 不同颜色的丝带或彩色纸条3. 剪刀4. 色彩丰富的饰品和装饰品(如假花、珠子、羽毛等)5. 胶水或胶带6. 讲解板或白板7. 彩色画笔和纸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老师展示一些不同的装饰花环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花环的用途和装饰效果。
2. 老师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材料制作花环?”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教学主体(25分钟):3.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瓶子花环作为范例,并解释制作过程。
4.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瓶空瓶子和一些彩色丝带或彩色纸条。
5. 老师向学生解释如何将丝带或纸条固定在瓶子上,可以使用胶水或胶带。
6. 老师鼓励学生使用剪刀将丝带或纸条剪成不同长度和形状,以增加花环的多样性。
7.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画笔在纸条上绘制图案或添加文字,增加个性化元素。
8.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选择不同的饰品和装饰品,如假花、珠子、羽毛等,将它们粘贴在花环上。
总结(5分钟):9. 老师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花环,并邀请他们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10. 老师提醒学生将制作好的花环带回家,可以用作装饰或礼物。
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风格的花环,如心形花环、动物形状花环等。
-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花环,如纸杯、塑料瓶等。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 评估学生制作的花环的美观程度和创意性。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注意安全。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和创意,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
- 提供足够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制作自己的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