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临床分析,为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复方丹参注射液。
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硫酸镁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可以较快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含量,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硫酸镁;复方丹参注射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俗称为妊高症,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妇产科临床上一种多发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严重的患者出现胸闷、肾功能衰竭等,给妇女和婴儿的健康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1]。
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将全部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6-38岁,平均年龄(39.2±7.5)岁,孕周为31周至39周,平均孕周为(35.2±2.5)周。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39岁,平均年龄(39.6±7.5)岁,孕周为32周至39周,平均孕周为(35.6±2.7)周。
两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中西医;妊娠期高血压;疗效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头晕、脑胀、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水肿等,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
为此,保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极其重要。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此次研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进行相关分析。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1.5)岁,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9±1.5)岁,其中初产妇12例,经产妇2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产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硝苯地平10 mg,3次/d,舌下含服,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中药药方为天麻15 g、钩藤20 g、山栀子20 g、黄芩15 g、川牛膝10 g、杜仲20 g、益母草1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5 g、茯苓15 g,水煎服,3天1剂,两剂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5例。
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中医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剖腹产、新生儿合并症、围产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疗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容易并发子痫,病死率为38.4%,可严重危害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
其临床主要症状为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水肿(显性和隐性)、蛋白尿(尿蛋白≥++或24h尿蛋白≥2g)。
妊娠期妇女是特殊群体,用药需格外注意。
近年来,我院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排除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患者。
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8.7±4.9)岁;孕周23~39周,平均孕周(32.4±5.2)周;初产妇171例,经产妇60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1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硫酸镁静脉滴注:25%硫酸镁溶液50mL+10%葡萄糖溶液300mL,速度:1~2g/h,1次/d。
15天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方药加减:石决明25g、龙骨25g、夜交藤25g、杜仲25g、桑寄生25g、珍珠母25g、龙胆草25g、牡蛎25g、山栀20g、钩藤20g、大小蓟20g、白蒺藜20g、龟板20g、桑葚子15g、决明子15g、白术15g、天麻15g、朱茯神15g、天冬15g、黄芩15g、玄参15g、桑叶15g、麦冬15g、怀牛膝10g、地龙10g、菊花10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全蝎3g。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标签:妊娠期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效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出现在妊娠20周后,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症状,伴有水肿、蛋白尿,容易导致抽搐昏迷、产后出血、胎儿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有研究显示,西医疗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取得的疗效并不很理想。
近年来,我院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患者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9.4±2.7)岁;孕周26~40周,平均孕周(34.2±1.7)周;入院时平均血压值153~181/112~128mmHg;初产妇163例,经产妇34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①25%硫酸镁溶液20mL+1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滴注5~10min;②25%硫酸镁溶液60mL+5%葡萄糖溶液50mL,静脉滴注,1~2g/h;③25%硫酸镁溶液20mL+2%利多卡因2mL,肌肉注射,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治疗,方药为:生地黄20g、丹参20g、枸杞子20g、天麻20g、石决明20g、白术15g、白菊花15g、熟地15g、钩藤15g、桑寄生15g、白芍12g、生牡蛎12g、茯苓12g、玄参12g、麦冬10g、决明子10g。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作者:吕玲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3期【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与常规组114例。
常规组患者单纯给以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对比其疗效、治疗前后的平动脉压及尿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硫酸镁;复方丹参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3.0.02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LV Ling-li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ing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Hebei Dingzhou 073000,China)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即妊高症,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以及围生儿死亡的一项主要原因。
该病好发于妊娠20周,其具体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认为与遗传、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免疫机制等因素有关[1];而其基本病理改变已被阐明,认为是全身小动脉痉挛收缩造成子宫胎盘缺血而致[2]。
及时全面的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检测,同时配以正确的治疗方法与产科处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20周以后)出现的血压升高,伴有蛋白尿和水肿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中医认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孕妇体内阴阳失衡,气血运
行不畅所致。
中医辨证施护可以通过调节孕妇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孕妇的健康状况。
在实际的临床观察中,我们通过对一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的观察,发现了一定的效果。
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孕妇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正常流动,从而降低
孕妇的血压,减轻头痛、头晕等高血压症状。
中医辨证施护可以减少孕妇的蛋白尿。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改善孕妇的气血运行
情况,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肾脏对蛋白质的排泄。
中医辨证施护还可以促进孕妇的血液循环,增加尿液的排出,减轻肾脏负担,进一步减少蛋白尿的发生。
中医辨证施护还可以缓解孕妇的水肿症状。
水肿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孕妇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中医辨证施护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促进
孕妇的血液循环,增加尿液排出,帮助消除水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冯春玲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1(3)5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疗效。
方法:对4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给予25%硫酸镁60ml加人5%葡萄糖1000ml中以1~2g/h 的速度静滴,日1次,同时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
结果:46例患者,治愈16例(34.78%),好转25例(54.34%),无效5例(10.86%),总有效率89.13%。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高征有协调作用,能提高了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从而避免了某些西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且疗效甚好。
【总页数】2页(P92-92)
【作者】冯春玲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1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J], 申志会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J], 李迎舒;鲁志卿
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0例的疗效分析 [J], 傅书员
4.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J], 张丽丽
5.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J], 梁庆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3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4.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剖宫产率为64.15%,常规组剖宫产率为92.45%,两组患者剖宫产生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病率为22.64%,常规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病率为43.39%,两组患者新生儿合并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高血压能够影响患者的生产方式以及母婴结局,应对患者积极治疗与预防,保证患者顺利生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妊娠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妊娠结局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病,如果治疗不当会影响患者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在我国,妊娠高血压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保证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需对其进行预防与有效治疗。
本文选取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3例。
治疗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4.56±5.32)岁,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2.65±5.33)周。
常规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5.23±5.33)岁,孕周27~41周,平均孕周(32.58±5.63)周。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妊娠高血压患者,其中轻度56例,中度36例,重度14例。
患者均无孕前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合并症。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方法
1.2.1 妊娠高血压的预防
妊娠20周后,对出现疑似妊娠高血压患者或出现轻微浮肿的患者进行预防治疗,日常生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钙、铁的食物,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
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50~100mg,2~3次/d。
1.2.2 治疗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肼苯哒嗪,口服,12.5~25mg/次,2~3次/d。
心痛定,口服5~10mg/次,2~3次/d。
如患者出现全身高度浮肿、少尿症状,则对患者进行速尿、甘露醇、高渗葡萄糖液的静脉滴注。
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中药方剂的主要成分有熟地、生白芍、桑寄生、白菊花、决明子、茯苓、天麻、生牡蛎等,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消退,胎儿顺利分娩,无新生儿合并症;有效: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有效缓解,胎儿顺利分娩,无新生儿合并症;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不得不终止妊娠,甚至出现子痫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30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剖宫产患者34例(64.15%),常规组剖宫产患者49例(92.45%),两组患者剖宫产生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治疗组新生儿合并症12例(22.64%),常规组新生儿合并症23例(43.39%),两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在病理上,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而导致的脏器受损,西医主要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解痉药物的服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全身小动脉都会出现痉挛以及损伤,对肝肾等脏器的血液系统功能产生一定的阻碍。
中医治疗则以方剂服用为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肾阴虚症状,稀释患者的血液,达到宜养柔肝、行气活血、息风解痉的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4.33%,而新生儿合并症发病率为22.6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3.39%。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分娩效果,提升母婴最后的分娩结局,减少新生儿的生产危险以及病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