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7
王维山水田园诗有哪些王维山水田园诗有哪些山水田园诗,通常是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生活。
它的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艺术境界上,清新脱俗。
下面小编收集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供大家参考。
1、《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5、《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7、《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8、《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9、《田园乐七首》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10、《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扩展:王维山水诗介绍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诗人独特成就的还是诗人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
诗人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1、《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9、《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如下是有关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第一首:《村行》唐·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译文】:春天过了一般的时节,在南阳西部,柔软的桑叶覆盖了整个村庄。
轻风吹拂下,垂柳轻轻摇曳,细雨点点洒落在回塘上。
牧童披着蓑衣,歌声悠扬,篱笆边,穿红裙的少女悄悄张望。
我解开半湿的行装,主人热情地端上了鸡肉和米饭。
【简析】: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绘,不仅表现了春天乡村的美丽风光,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温情的乡村画卷。
第二首:《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奏着琴弦,又发出悠长的啸声。
在这深邃的树林里没有人知晓我,只有那明亮的月亮前来与我相对照。
【简析】:这首诗通过“独坐”、“弹琴”、“长啸”、“深林”、“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个超脱尘世、静谧安宁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第三首:《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译文】:在朦胧的野烟之中,有一座桥梁若隐若现,我站在石矶的西侧,向正在溪水中悠然自得的渔船询问那传说中的桃花源究竟位于何方。
整日里桃花瓣儿随波逐流,如同粉色的蝴蝶在溪水间翩翩起舞,那传说中隐藏着桃花源的洞穴在哪呢?【简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一座桥梁若隐若现,仿佛悬浮在野烟之上;诗人在石矶旁向渔夫询问桃花源的所在,暗示了对传说中的桃花源记那种理想世界的追寻。
第四首:《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友准备好了鸡肉和黄米饭,邀请我来到他的乡村之家。
绿树环绕着村庄,青山在村郭之外斜斜地延伸。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王维·山水田园诗: 《新晴野望》唐朝·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王维·山水田园诗: 《田园乐七首·其三》唐朝·王维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山水田园诗: 《书事》唐朝·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王维·山水田园诗: 《终南山》唐朝·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山水田园诗: 《渡河到清河作》唐朝·王维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王维·山水田园诗: 《田园乐七首·其七》唐朝·王维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王维·山水田园诗: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唐朝·王维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王维·山水田园诗: 《淇上田园即事》唐朝·王维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王维·山水田园诗: 《终南别业》唐朝·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山水田园诗: 《春中田园作》唐朝·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王维·山水田园诗: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唐朝·王维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山水田园诗大全山水田园诗大全1、【竹里馆】唐·王维纠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3、【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即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风貌以及隐居生活为主的诗歌。
一、山水田园诗常见思想感情1、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作者】王维【朝代】唐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赏析:“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动与静的错觉,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朝代】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出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经典古代山水田园诗中国古代的诗词众多,各位大名鼎鼎的诗人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经典的山水田园诗, 欢迎阅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匝按河泻没常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宋•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山水田园诗四首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被后人誉为“王维诗风”。
在这四首山水田园诗中,王维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第一首《山水》写的是诗人在山水间游玩的情景,描绘了山川景色的宏伟壮丽,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清澈见底的溪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奇幻,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第二首《田园》描绘了诗人在田园间漫步的情景,诗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诗人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表现了农田的宁静祥和和丰收的喜悦,展现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之情。
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希望的向往。
第三首《渭南》写的是诗人离开都市到郊外渭南山水游玩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渭南山水的秀美和迷人,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诗人借助渭南山水的景色,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大自然的宽广和深远,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首《辋川》写的是诗人游玩于辋川山水的情景,辋川山水以其秀美和灵动,吸引了诗人的目光,使其思绪飞扬。
诗中描绘了辋川山水的迷人风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于世,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这四首山水田园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诗歌形式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读者的赞誉,更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价值和魅力。
山水田园诗导读:古诗词大全山水田园诗
【篇一:《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篇二:《秋中雨田园即事》】
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篇三:《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四:《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篇五:《过灵石三峰》】
陆游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篇六:《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诗歌鉴赏一:山水田园诗一、题材特征: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热爱和流连,如李白《望庐山瀑布》;田园诗是以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常用意向及情感(更多内容参看《600分700分》)1、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情感: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三、内容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景象的赞叹之情。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篇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整首诗由上而下: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
表现了燕子和鸥鸟那“自去自来”和“相亲相近”的闲情逸致生活。
颈联对偶句的运用,通过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通过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情态,以此表现出诗人经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才了蚕桑又插田”,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6、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
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常用手法1、描写手法:(1)感官角度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视听(嗅)结合、以声衬静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照松为视觉描写,山泉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是听觉描写,以声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③色彩搭配、明暗对比。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翠绿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明暗对比。
④点面结合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⑤观察角度(上下、俯仰、高低、远近、)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②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③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3、表现手法:①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②衬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4、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融)情于景、乐景衬哀情五、典例展示1、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①觇(chān):察看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暮春归故上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西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两点作简要的赏析。
(2)“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同样,诗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请你说说这首诗的言外之意。
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整首诗没有一句正面写楼高,却又处处写楼高,请你对此作简要分析。
(2)“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作简要分析。
5、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6、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7、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二句与三、四句各从什么角度描写鹿柴风光的用了怎样的手法分别表现了鹿柴的什么样的特点参考答案:1、【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
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2、【答案】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愉快欢欣的春天景象。
屋上喜鸠在鸣叫,村边大片杏花盛开,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屋里的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3、答案:(1)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黄鸟、辛夷花、杏花的“改”与竹的“不改”相对比,突出了我对竹的喜爱之情。
②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西窗竹以人的思想感情:不改清阴,为的是迎接它的主人的归来。
(2)诗人对不改清阴的“西窗竹”情有独钟,赞美的是竹的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格,由此寄托自己的情趣与节操。
4、答案:(1)①首联,写从楼上可以看到渺远辽阔的景象,这是用衬托手法表现楼高;②颈联,说在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是用夸张手法写楼高;③尾联,写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也是在暗示楼高。
(2)“雁引愁心去”更好一些。
首先,运用拟人手法,写雁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其次,与下一句“衔好月’对仗,内容上也相映衬,从而使行文流畅,形象生动,又自然的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雁别秋江去”纯粹写景,没有原文好。
5、答案:(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
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