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统计学深刻复习重要
- 格式:doc
- 大小:541.68 KB
- 文档页数:15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 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 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 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 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 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 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1)该企业职工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 绩(分) 职工人数(人) 频率(%)不及格(60以下) 3 7.5 及格 (60-70) 6 15 中 (70-80) 15 37.5 良 (80-90) 12 30 优 (90-100) 4 10 合 计 40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
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774095485127515656553分=⨯+⨯+⨯+⨯+⨯==∑∑f xf x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 、B 、C 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统计学综合练习题⼀、判断题对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的。
()3.在确定组限时,最⼤组的上限应⼤于最⼤变量值。
()4.相关系数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法。
()5.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6.社会经济统计⼯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
()7.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时期的。
()9.时间数列中各个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增长速度。
()10.全⾯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都进⾏调查。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12.⼈⼝出⽣数、设备台数是时点指标;产品库存额、⼯资总额是时期指标。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14.统计的涵义就是指统计学,这是⼀门多科性的⽅法论科学。
()15.研究某地区的粮⾷亩产⽔平,总体单位应是该地区的每⼀亩耕地。
()16.研究某地区商店的零售物价情况,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每⼀个商店。
()17.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误差,全⾯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18.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永远不可能⼀致。
()19.组中值既是各组标志值的代表值,⼜是各组标志值的实际平均值。
()20.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15.5台,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1.某⼚产量计划要求⽐上年增长10%,实际仅⽐上年增长5%,则本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50%。
22.众数就是在总体各个标志值中出现的最多次数。
()23.如果某次考试成绩:甲班每⼈相差6分,⼄班每⼈相差7分,则表明甲班学⽣考试成绩要⽐⼄班变异程度⼩。
()24.如果甲⼄两⼚技术⼯⼈与学徒⼯的⼯资⽔平均是甲⼚⾼则甲⼚⼯⼈平均⼯资必定⾼于⼄⼚。
25.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定是有名数。
中医药临床数据分析与解读现代医学领域中,中医药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受到关注。
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对于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医药临床数据的来源、分析方法以及解读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临床数据的来源中医药临床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临床病历、观察研究、随访调查、实验研究等。
其中,临床病历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医生的诊疗情况等。
观察研究主要通过对临床实际情况的观察和统计,收集相关数据。
随访调查则通过跟踪病人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进行数据收集。
实验研究则采用实验设计、随机对照等方法收集数据。
二、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分析方法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学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
统计学分析可以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体的描述和分析,得到一些基本的统计指标和关联关系。
数据挖掘技术则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等方法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模式。
三、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解读结果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解读结果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整体分析和挖掘,可以揭示中医药的疗效和适应症。
同时,对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的数据进行细分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解读结果还可以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依据,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发展。
四、中医药临床数据分析的挑战与展望中医药临床数据分析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质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多样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等。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对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挖掘和解读中医药临床数据,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结语: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是中医药学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疗效、适应症和治疗方案。
面对挑战与展望,我们应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的研究,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数据的质量和解读水平。
第一部分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X表示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____________a.平均水平b. 频数分布c. 离散情况d. 极差2、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a.X >Mb.X <M —c. X=M —d. X >M<X <M —3、反映一组血清学滴度资料或效价资料平均水平采用_______ 。
a.X —b. Mc. Gd. R4、在b未知且n较大时,估计卩95%可信区间可用_______ 表示。
a.X ±T.96Sb. X ± 2.58Sc. X ±~2.58Sxd. X ± 1.96Sx —5、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其中___ 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卩时更可靠。
a. Sx f Sc. S 2d. CV6、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假设,则—。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7、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假设,则—。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8 在假设检验中,接受了实际上成立的H假设,则_________ 。
a. 犯第I类错误b. 犯第II类错误c. 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9、a =0.05, t>t 0.05,v,统计上可认为____ 。
a. 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 •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c.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10、在均数为卩,方差为b2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每组样本含量n相等,z=(X- g)/ b X,则 > 1.96 的概率是 _____ 。
a. P>0.05b. P < 0.05c. P >0.025d. P < 0.02511、在均数为g,标准差为b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得I X- g| > _ 的概率为0. 05。
医学统计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D: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答案: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C: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E: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答案: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3.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C:动物和人的本质 D: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E:各种类型的数据答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4.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E: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答案: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5.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病情程度 B:四种血型 C:住院天数 D:脉搏数 E:收缩压测量值答案:收缩压测量值6.对于无限总体我们采用抽样方式进行研究,而对于有限总体,不用抽样()A:对 B:错答案:错7.统计量是随机的,会随着抽样方法、样本量和测量方法而发生变化()A:对B:错答案:对8.系统误差不可以避免,也没有倾向性()A:错 B:对答案:错9.随机误差因为随机而没有规律,因此无法估计和控制()A:错 B:对答案:对10.小概率事件原理是统计推断的基础,基于其推断的结果,依然会出错的可能性()A:错 B:对答案:对11.同一变量的不同数据类型是可以转换的()A:对 B:错答案:对12.只要进行随机化抽样,得到的样本统计量就有很好的代表性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 > 60),样本均数的分布()A:近似正态分布 B: 近似对称分布 C:仍为偏态分布 D: 近似对数正态分布答案:仍为偏态分布2.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时应注意()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答案: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3.计算样本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A:不会比均数小 B:不会比均数大 C:决定于均数 D:不决定于均数答案:决定于均数4.中位数永远等于均数A:错 B:对答案:对5.中位数永远等于P50A:对 B:错答案:错6.标准差大于标准误A:对 B:错答案:错7.标准误大,则抽样误差大A:错 B:对答案:对8.数值变量分布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方面A:对 B:错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影响总体率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A: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 B:总体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C:总体率和样本含量 D: 样本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E: 检验水准和样本含量答案: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2.检验效能是指如果总体间确实存在差异,按照检验水准α能够发现该差异的能力()A:错 B:对答案:错3.如果H0假设为μ1=μ2,那么H1假设可能为( )A:μ1 B:μ1>μ2 C:μ1≠μ2D:μ1≥μ2 E:μ1≤μ2 答案:μ1;μ1≠μ2;μ1≥μ24.假设检验中α和β是跷跷板的关系A:错 B:对答案:错5.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均可以进行总体参数是否有差异的判定方法()A:对 B:错答案:错6.总体率参数估计肯定可以用正态分布法A:对 B:错答案:错7.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A:标准误逐渐减小 B:标准误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加大 D:标准差逐渐减小答案:标准误逐渐减小8.当n足够大,且np和n(1-p)均大于5时,总体率的95%可信区间用()式求出。
1、简述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认识的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什么是统计表?其构成如何?把统计调查得来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组成;从构成要素看总标题,分标题,纵、横栏组成的本身及表中的数字。
3、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异同?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联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是把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总体时间状态不同分类的结果。
4、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数中有什么作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娄量上可以加总,并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有二个作用:①同度量作用,即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②权数作用。
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5、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区别:(1)点估计也称定值估计,它是以抽样得到的样本指标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量,并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推断方法.(2)区间估计也是参数估计的一种形式.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以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前者得出的是一个具体的值,后者是一个区间.6、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关系如何?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第一章1.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答案: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3.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答案: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4.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答案: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5.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答案:住院天数6.对于无限总体我们采用抽样方式进行研究,而对于有限总体,不用抽样()答案:对7.统计量是随机的,会随着抽样方法、样本量和测量方法而发生变化()答案:对8.系统误差不可以避免,也没有倾向性()答案:对9.随机误差因为随机而没有规律,因此无法估计和控制()答案:错10.小概率事件原理是统计推断的基础,基于其推断的结果,依然会出错的可能性()答案:对11.同一变量的不同数据类型是可以转换的()答案:错12.只要进行随机化抽样,得到的样本统计量就有很好的代表性答案:对第二章1.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 > 60),样本均数的分布()答案: 近似正态分布2.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时应注意()答案: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3.计算样本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答案:决定于均数4.中位数永远等于均数答案:错5.中位数永远等于P50答案:对6.标准差大于标准误答案:对7.标准误大,则抽样误差大答案:对8.数值变量分布包括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方面答案:错第三章1.影响总体率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答案: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2.检验效能是指如果总体间确实存在差异,按照检验水准α能够发现该差异的能力()答案:对3.如果H0假设为μ1=μ2,那么H1假设可能为( )答案:μ1≤μ2;μ1≥μ2;μ1>μ24.假设检验中α和β是跷跷板的关系答案:错5.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均可以进行总体参数是否有差异的判定方法()答案:错6.总体率参数估计肯定可以用正态分布法答案:错7.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答案:标准差逐渐加大8.当n足够大,且np和n(1-p)均大于5时,总体率的95%可信区间用()式求出。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学分:2 学时:36)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研究设计的部分内容。
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目的让学生建立统计学的观念,培养统计学的思维,学会从不确定性、机遇、风险和推断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
理论课着重讲授教材的重点、难点,启发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
2、掌握医学资料的正确整理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及注意事项,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选用原则。
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常用统计指标。
3、培养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医学资料的初步技能,为同学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计算机平台软件操作为辅,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点: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方法。
难点: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五、建议学时分配六、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主要讲授医学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学生统计学思维,通过分析各种临床案例,结合统计学软件进行上机实习过程的学习,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一体,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上机实验以及期末考核。
课程大部分内容的讲授需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机房进行教学,并实时演示相关软件操作和网络数据库检索流程等课程的重点内容。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第一部分绪论一、最佳选择题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4.统计描述是指(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5.统计推断是指(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9.数值变量资料是(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二、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数学与中药的联系50字
中医学和数学中统计学相结合---中医药统计学。
中医药统计学是基于数学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研究中医学领域中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学科。
例如在某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寻找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综合评定多种检查结果及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预测和控制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等。
中医药统计学,尤其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一种重要方法。
譬如人们通过研究导致某种传染病发生的病因,选择其中某些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然后建立数学模型。
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按研究对象的X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2、总指数按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3、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4、编制综合指数时有两个要点:一是选择同度量因素;二是把同度量因素固定下来.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计算中,既起过渡作用,又起权数作用.6、一般地讲,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是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做为同度量因素;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是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7、平均数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编制的总指数,通常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来使用,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指数的基期总量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指数的报告期总量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9、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编制零售物价指数的方法是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为.10、产品产量增长15%,单位产品成本上升5%,则生产费用增长20.755%.11、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商品15%,则物价上涨了17.6%.12、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总量指标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和.13、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测定某一因素的变动.14、总量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表现为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平均指标指数等于固定组成指数乘以结构影响指数.15、平均指标指数是同一经济现象两个不同时期条件下数量的平均指标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它又称为;固定组成指数的公式是;结构影响指数的公式是.二、是非题1、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 T2、总指数就是加权指数. F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与其时期的选择. T4、编制平均数指数,实质上就是计算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T5、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F6、总指数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而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分. F7、在我国统计实践中,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加权平均法. T8、总指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象总变动的情况. T9、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元素的时期是可以选择的. T10、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内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T11、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T12、对于多因素分析要使用连锁替代法. T13、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5%. F14、平均指标指数实际上就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F15、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F16、综合指数是根据全面资料计算的,平均数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计算的. T三、单项选择题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B〕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B〕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3、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A〕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4、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B〕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5、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B〕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6、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D〕A、30%B、32%C、2%D、10%7、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D〕A、只是原来的0.09元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只是原来的0.91元8、某企业20##比20##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A〕A、10%B、30%C、100%D、9.09%9、某厂20##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D〕A、提高了1.76%B、提高了1.9%C、下降了4%D、下降了6.8%10、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A〕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11、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A〕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12、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C〕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13、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B〕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B、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5元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14、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利率提高20%,则利息额增加〔B〕A、45%B、50%C、5%D、12.5%15、狭义的指数是指〔C〕A、动态指数B、总指数C、定基指数D、个体指数16、根据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量指标计算的总指数是〔B〕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17、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D〕A、基期B、报告期C、都可以D、视具体情况而定18、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C〕方法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数指数D、固定权数平均数指数19、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应计算平均工资〔C〕A、可变构成指数B、结构影响指数C、固定组成指数D、都不是20、平均指标指数是〔A〕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D、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2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A〕A、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B、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C、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D、对个体质量指标进行平均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ADE〕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CD〕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数3、某商品基期售出50公斤,报告期售出60公斤,指数为120%,该指数为〔ADE〕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总指数D、销售量指数E、个体指数4、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ADE〕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B、具有平均数的性质C、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表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变动的原因E、可用来反映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中的作用有〔CE〕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权数作用D、推算作用E、媒介作用6、综合指数〔ABCDE〕A、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动态相对指标B、分子分母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乘积之和C、分子、分母有一个是假定的总量指标D、综合反映多种现象的变动程度E、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观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7、平均数指数〔ABDE〕A、是综合指数的变形B、是各个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其权数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D、是我国目前编制物价指数的常用方法E、有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之分8、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B〕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E、可变构成指数9、某种产品的生产总费用20##为50万元,比20##多2万元,而单位产品成本20##比20##降低5%,则〔ACDE〕A、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4.17%B、生产费用指数为108.56%C、单位成本指数为95%D、产量指数为109.65%E、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为2.63万元10、三个地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为基期的108%,这个指数是〔BE〕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数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11、平均指标指数包括〔BCE〕A、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数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算术平均数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
《中医药统计学》习题解答1 总体分布题解习题1.1解答1. 对三人做舌诊算一次试验。
设A ={3人正常}、B ={至少1人不正常}、C ={只有1人正常}、D ={只有1人不正常}。
分析这四个事件中的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描述事件A +D 、BD 各表示什么意思?解 设A i ={第i 人正常},用A i 表示A 、B 、C 、D 得到A ={三人正常}=321A A AB ={至少一人不正常}=321321321321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C ={只有一人正常}=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 D ={只有一人不正常}=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可以看出,互斥事件有A 与B ,A 与C ,A 与D ,C 与D ,A 与C 、D ;对立事件有A 与B 。
A +D =321A A A +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至少2人正常}={至多1人不正常}BD =321321321A A A A A A A A A ++={只有1人不正常}={只有2人正常}=D2. 我国四个地区一年的生育情况如表1-2所示,求生男孩的概率。
解 设A ={生男孩},计算得到)()(A f A P n ≈9645731022811994101990993496986528072514765513654++++++==0.51693. 在40个药丸中有3丸失效,任取5丸,求其中有2丸失效的概率。
解 这是古典概率模型。
在40个药丸中任取5丸,每一个药丸均可能被取到,且被取到表1-2 四个地区生育情况 地区编号生育总数 生男孩数 1 990 993 513 654 2 994 101 514 765 3 1 022 811 528 072 4964 573496 986的可能性相等,可能结果有540C 个基本事件。
某市12岁男童110人的身高(cm )如下:身高组段 124— 128— 132— 136— 140— 144— 148— 152— 156— 160—164(1∑∑=f fx x =140.9cm 1/)(1)(222--=--=∑∑∑∑∑∑f ffx fxf x x f s =5.99cm(2)该市男童身高95%的参考值范围:百分位数法:(5..2P ,5.97P )=(128,156)cm 正态分布法:(s x96.1-,s x 96.1+)=(140.9-1.96×5.99,140.9+1.96×5.99)=(129.2,152.6)cm某市12岁男童110人的身高(cm )如下: 身高组段 124— 128— 132— 136— 140— 144— 148— 152— 156— 160—164 频数(f ) 1 2 9 20 35 24 13 3 2 11、对该资料作正态性检验;2、求这110名男童身高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3、写出该市男童身高95%的参考值范围; 1、 用SAS/INSIGHT 建立如下形式的数据集: A B 124 1128 2 ………… 156 2 160 12、 SAS 处理主要步骤:鼠标点击Edit →Variables →Other →将变量A 移到Y 框下,选a+b*Y 后在a:出键入2,点击OK ,形成组中值变量A-A 。
鼠标点击Analyze →Distribution(Y),将变量A-A 移到Y 框下,将B 移到Freq 框下→点击Output,选Tests for Normality →OK. 3、 SAS 输出结果: 正态性检验:p=0.0007,均数Mean :140.8727cm ,标准差Std. Deviation :5.99405cm该市男童身高95%的参考值范围(p2.5,p97.5)=(128.5455,154.8000)cm某市12岁男童110人的身高(cm )如下:身高组段 124— 128— 132— 136— 140— 144— 148— 152— 156— 160—164 频数(f ) 1 2 9 20 35 24 13 3 2 1)99.596.187.144,99.596.187.144()96.1,96.1(⨯+⨯-=+-s x s xcm )61.156,13.133(=或用百分位数法(5.2p ,5.97p )=(131.50,156.50)cm三、按随机设计,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实热型患者12例与虚寒型患者10例的血液皮质醇含量进行测定,数据如下: 实热组1x :25.5 24.5 26.5 26.0 25.0 23.5 24.5 24.0 23.0 25.5 27.0 26.5虚寒组2x :12.5 10.5 14.5 15.0 13.5 13.0 12.5 11.5 12.0 13.5 试比较两种类型患者的血液皮质醇含量有无差别?(假定资料满足正态性)(1) 基本计算如下:=1n 12 =1x 25.125 =1s 1.2636=2n 10 =2x 12.85 =2s 1.355(2) 方差齐性检验假设210:σσ=H 211:σσ≠H 05.0=α15.12636.1355.1222122===s s F 查F 界值表得)11,9(05.0F =3.59因为 F>)11,9(05.0F 所以05.0>p按05.0=α水准,不拒绝0H ,两总体方差相等。
(3) t 检验假设210:μμ=H 211:μμ≠H 05.0=α)11(2)1()1(212122221121n n n n s n s n x x t +-+-+--==21.96=-+=221n n ν12+10-2=20查t 界值表得)20(05.0t =2.086 因为 t>)20(01.0t 所以05.0<p按05.0=α水准,拒绝0H ,接受1H ,可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实热型患者的血液皮质醇含量比虚寒型患者的高。
2.按随机设计,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实热型患者12例与虚寒型患者10例的血液皮质醇含量进行测定,数据如下: 实热组1x :25.5 24.5 26.5 26.0 25.0 23.5 24.5 24.0 23.0 25.5 27.0 26.5 虚寒组2x :12.5 10.5 14.5 15.0 13.5 13.0 12.5 11.5 12.0 13.5 试比较两种类型患者的血液皮质醇含量有无差别?(假定资料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4) 基本计算如下:=1n 12 =1x 25.125 =1s 1.2636=2n 10 =2x 12.85 =2s 1.355(5) t 检验假设210:μμ=H 211:μμ≠H 05.0=α)11(2)1()1(212122221121n n n n s n s n x x t +-+-+--==21.96=-+=221n n ν12+10-2=20查t 界值表得)20(05.0t =2.086 因为 t>)20(01.0t 所以05.0<p按05.0=α水准,拒绝0H ,接受1H ,可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实热型患者的血液皮质醇含量比虚寒型患者的高。
四、某中医院将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III 期2-3级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使用活血温经汤,乙组使用通塞脉I 号治疗,结果如下表,问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两药疗效比较组别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合计活血温经汤组 17 18 35 通塞脉I 号组 9 1 10 合 计 26 19 45因45=N,422=T .22,所以用校正的2x 检验;或Fisher 的确切概率法。
假设210:ππ=H 211:ππ≠H 05.0=α()91.319261035452/45918117))()()(()2(222=⨯⨯⨯⨯-⨯-⨯=++++--=d b c a d c b a n n bc ad x >3.84所以05.0<p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 0288.0=p按05.0=α水准,拒绝0H ,接受1H ,可认为通塞脉I 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好于活血温经汤。
某中医院将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III 期2-3级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使用活血温经汤,乙组使用通塞脉I 号治疗,结果如下表,作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比较,可采用哪几种统计方法来分析,试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两药疗效比较 组 别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合计活血温经汤组 21 14 35 通塞脉I 号组 9 1 10 合 计 30 15 45可采用校正的2x 检验和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
因45=N,33.32.2=T ,所以用校正的2x 检验。
9446.12=x 1632.0=p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1288.0=p根据现有资料还不能认为两药的疗效有差别。
五 20只大白鼠配成10对,要求配对时,毛色、窝别、体重、雌雄及健康状况等条件尽量相同。
然后,随机将两只条件相同的大白鼠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去。
一组是正常饲料组,一组是维生素E 缺乏组。
测定两组大白鼠肝中的维生素A 含量,结果见下表,试比较两组大白鼠肝中维生素含量A 有无差别?不同饲料鼠肝中维生素A 含量(IU/g ) 大白鼠对别 正常饲料组 维生素E 缺乏组1 3050 17502 3550 24503 3450 25504 2100 24005 3100 18506 3800 32507 3950 32508 3850 32009 3750 275010 3700 2700假设:0H :0=dμ 1H :0≠d μ05.0=αns d t d /=56.510/2.4630.815==9101=-=-=n ν查t 值表得262.2)9(05.0=t今)9(05.0t t>,故05.0<p按05.0=α水准拒绝0H ,接受1H ;两组大白鼠肝中维生素含量有差别,维生素E 缺乏组大白鼠肝中维生素A 含量低于正常饲料组的。
六为研究血清唾液酸含量对慢性胃疾病的诊断价值,测定了随机抽样得到的正常人、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mg/dl ),结果如下:正常人组: 43.10 41.46 42.35 41.42 42.01 43.12 42.05 40.20 慢性胃炎组:45.68 47.20 47.50 44.39 47.80 48.11 46.45 47.01 胃溃疡组: 44.04 45.12 44.77 46.28 48.56 44.87 48.58 47.32 胃癌患者组:68.21 67.40 66.12 65.38 66.44 62.21 66.15 60.36 进行四组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有无差别的方差分析, (1)填写下列方差分析表空缺项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SS V MS F P──────────────────────────────────总 2642.3524 31组间 2554.5074组内 28──────────────────────────────────(2)作四组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两两组间有无差别,可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3)上述资料若不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应采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1) 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SS V MS F P──────────────────────────────────总 2642.3524 31组间 2554.5074 3 851.5025 271.4107 0.0000 组内 87.8450 28 3.1373──────────────────────────────────(2)作四组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两两组间有无差别,可采用q 检验,也称SNK 检验。
(3)上述资料若不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应采用秩和检验和相应的q 检验。
七用甲乙两种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93例,结果见下表,试问两种检测结果是否有一致性?是否有差别?两种检测结果 乙法甲法 + - 合计+ 45 22 67 - 6 20 26 合 计 51 42 93(1) 一致性检验假设0H :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无一致性1H :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有一致性05.0=α因为93=N,每个理论数都大于5,所以用不校正的2x 检验。
70.144251266793)6222045())()()(()(222=⨯⨯⨯⨯⨯-⨯=++++-=d b c a d c b a n bc ad x >6.63所以01.0<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