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POL公约附则VI
- 格式:pdf
- 大小:124.49 KB
- 文档页数:2
M A R P O L附则V I港口国检查备忘录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59)决议2009年7月17日通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第38条(a)款有关防止与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授予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并忆及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进一步忆及已经通过的(53)决议,即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注意到经(58)决议通过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预计将于2010年7月1日生效,并注意到MARPOL73/78防污公约第5和6章,以及该公约附则VI第10和11条,对于进入港口的外籍船舶,1997年议定书的成员国应履行控制程序,认识到根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相应条款,需要对针对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进行修正,已经考虑由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第13次会议准备,并由17届船旗国履约分委会审议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1.通过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并以附录的形式公布;2.邀请各缔约国政府,自2010年7月1日起,在依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进行港口国监督时,应实施经修正后的指南;和3.同意在之后一段时间,将该2009指南纳入经(21)决议修正的(19)决议,即港口国监督程序。
附录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第一章总则本文件是要为遵照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 (下文中,简称附则)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一个基本指导,为实施检查、缺陷判定和执行控制程序提供一致性。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59)决议2009年7月17日通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第38条(a)款有关防止与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授予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并忆及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进一步忆及已经通过的(53)决议,即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注意到经(58)决议通过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预计将于2010年7月1日生效,并注意到MARPOL73/78防污公约第5和6章,以及该公约附则VI第10和11条,对于进入港口的外籍船舶,1997年议定书的成员国应履行控制程序,认识到根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相应条款,需要对针对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进行修正,已经考虑由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第13次会议准备,并由17届船旗国履约分委会审议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1.通过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并以附录的形式公布;2.邀请各缔约国政府,自2010年7月1日起,在依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进行港口国监督时,应实施经修正后的指南;和3.同意在之后一段时间,将该2009指南纳入经(21)决议修正的(19)决议,即港口国监督程序。
附录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第一章总则本文件是要为遵照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 (下文中,简称附则)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一个基本指导,为实施检查、缺陷判定和执行控制程序提供一致性。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条款包含以下需要遵守的规定:.1 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所有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需要持有IAPP证书。
maporl公约
MARPOL公约,全称为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是一个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海洋环境,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
自1983年10月2日起生效,至今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文件。
MARPOL公约分为六个附则,涵盖了船舶排放油类、有毒液体物质、垃圾、生活污水、船舶排放有害气体和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等多个方面。
这些附则均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规定,要求船舶在运营过程中遵守,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MARPOL公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公约的附则VI针对船舶排放有害气体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规定了船舶使用低硫燃料、安装排放控制装置等措施。
此外,公约还加强了对船舶垃圾和有毒液体物质的管理和控制,要求船舶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MARPOL公约的实施对于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还促进了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公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船舶违反规定、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和航运企业需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公约的有效实施。
总之,MARPOL公约是全球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促进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需继续加强合作,完善公约内容,确保海洋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MARPOL附则I 和附则VI情况简介青岛远洋公司轮机长年会培训教材一、MARPOL附则I经MEPC117(52)决议修正的MARPOL 附则I已于2007年1月1日生效。
与以往的公约文本相比,新版本进行了版面的全面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要求,条款号全部调整,同时,统一解释也重新编制。
新修正的附则I对船上实际操作影响最大的就是油水记录簿的填写及SOPEP 的修改。
油类记录薄的配备和填写要求作了澄清和补充,与以往的格式相比,主要增加了添加燃油记载、添加散装润滑油记载、滤油设备的故障记载和油船洗舱和流回到储存柜中的油水总量的记录。
2007 年1 月1 日修正案生效后,船上应使用符合公约修正案要求的油类记录簿。
在2007 年1 月1 日以后SOPEP 或SMPEP 进行应进行修改,按照MEPC.137(53)的要求,SOPEP 或SMPEP 手册中引用的下列条款须相应地修改,中文也应相应地修改:①. “regulation 16 of Annex II” 应修改为“regulation 17 of Annex II”;②. “regulation 26 of Annex I” 应修改为“regulation 37 of Annex I”;③. 相应于导则2.5.2.2.8 的内容中的“dangerous” 应修改为hazardous”;④. “A. 648(16)”(脚注中的内容)应改为“A.851(20) as amended, by resolution MEPC.138(53)”;⑤. 手册附件I 中的相关ISBN 编号(国际标准图书编号)应更新为最新的版本。
二、MARPOL附则VI第1章总则1.1 本文件旨在为MARPOL 附则VI 进行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基本指南(以下简称为“附则”)和提供结合这些检查的行为,缺陷的认定和适用的监督程序。
1.2 MRPOL 附则VI 条文包括下列适用规定:.1 所有400GT 或以上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要求持有IAPP 证书。
MARPOL公约附则VI的检查指南:港口国依据MARPOL公约第5、6条和附则VI第10条的规定及经A.882(21)决议修正的A.787(19)决议规定的港口国监督程序实施港口国监督。
由于中国还未认可该附则,故目前仅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开检时进行检查。
1、一般检查1)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IAPPC)及其附件(FORM AIR):(因中国不是MARPOL公约1997议定书的缔约国,故目前此证书只是相关船级社依据附则VI而发)(1)核对船舶的概况是否与实际相符;(2)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按期完成了规定的检验。
(3)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附件是否在船,记录的细目是否准确。
(4)在审查证书时取得的其他关于IAPP证书无效或已过期的证据;2)柴油机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EIAPP)或符合证明(SOC)及其附件:(1)核对证书及细节是否正确;(2)检查证书的有效性;(3)应该注意的是,对受NOx排放约束的船舶,其IAPPC有效性服从于EIAPP或符合证明(SOC)的有效性。
EIAPPC或符合证明(SOC)是为建造于2000年1月1日或之后的船舶,其输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所发;或为2000年1月1日或之后经过主要改装的输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所发。
检查该证书以确认该船的柴油机的NOx 排放符合要求,并可确认其IAPPC的有效性。
符合声明—Statement Of Compliance With NOx Technical Code符合证明是否在附则生效后换成EIAPPC是船旗国主管机关的事,在附则中并无指定;3)检查燃油供应单,供应船用的所有燃油的硫含量是否超过4.5%m/m、燃油质量是否符合要求;4)受约束的每部柴油机的参数记录薄是否在船,是否正确完成记录。
5)依据MEPC.76(40)决议的焚烧炉的型式认可证书是否在船;6)下列的手册及说明是否在船:(1)受约束的每部柴油机认可的技术案卷;(2)NOx废气滤清系统认可的操作手册;(若安装该系统)(3)SOx废气滤清系统认可的操作手册;(若安装该系统)(4)受约束的焚烧炉的制造商的操作手册;(5)采集及保存代表性油样的说明或指南;(6)负责操作焚烧炉的人员受过正确训练的书面证明;(7)安装蒸汽释放控制系统的液货船,认可的VECS(V apor Emission Control System)操作手册;(8)安装蒸汽释放控制系统的液货船,负责操作蒸汽释放控制系统的人员受过正确训练的书面证明;7)安全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的检查:(1)检查有没有更新,是否已涵盖关于NOx、SOx的排放的要求、用ODS的制冷设备和灭火器等的维护保养、对船上焚烧的新要求等内容;(2)SMS文件是否已对认定的关于大气污染的风险建立安全预防措施。
marpol公约六个附则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是1972 年在日内瓦试点后1973 年正式生效的一
项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于1978 年4 月17 日在波兰弗罗茨瓦夫扩大会议上修订后正式生效。
它汇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规则和条例,以便改善和保护地球的海洋环境,以及防止威
胁海洋环境的任何活动的污染物的排放。
MARPOL 被认为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最重要的国际
法律文件之一。
通过MARPOL公约,我们可以发现有六个附则:
第一附则:该附则管理在油水界边的机舱中及船舶内部污染物的排放,这种污染物通
常指有毒、惰性石油污染物,以及其他致污物。
第二附则:该附则主要针对有害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水油、污水、垃圾、以及各种具有害性的致污物。
第三附则:该附则要求在海洋中的飞机,在空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必须在特定高度之内
释放,而不能排放到海岸线附近的海洋中。
第四附则:该附则规定了船舶在游航过程中发生碰撞或沉没时应遵守的安全措施,以
便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第五附则:该附则主要是海洋钻井活动,着重于控制,以及预防钻井区域内发生的有
害污染事故。
第六附则:该附则主要规定加油作业前必须进行准备和检查,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
可操作性,以及减少作业过程中的污染。
MARPOL公约依托这六个附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任何威胁国际海洋环境的活动。
它的出台,为全球的海洋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地球的海洋环境带来
了积极的影响。
【专题研究】MARPOL公约能效规则要点内容解读1.1 主要结构与内容船舶能效要求主要有两大要素构成: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相关要求,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相关要求。
具体可分为适用范围、船舶达到的EEDI值(Attained EEDI)、船舶要求的EEDI限值(Required EEDI)、船舶SEEMP配备、船舶检验发证和港口国检查六大部分。
图1 MARPOL附则VI能效规则要求主要结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EnergyEfficiency Design Index):是表征船舶在设计和建造阶段船舶固有的CO2排放水平的一个衡量工具;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Ship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Plan):是船舶营运过程中用于改进船舶营运能效的一种管理文件。
1.2 船舶能效的适用范围船舶能效要求主要包括EEDI和SEEMP两大要求,EEDI和SEEMP 要求的各自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无机械推进的船舶(如驳船),以及平台和钻井装置(无论推进系统如何),不适用能效条款要求。
EEDI要求不适用于具有非传统推进船舶,但对于2019.9.1或以后交船的非传统推进豪华邮轮和LNG船应适用;EEDI要求不适用于带有破冰能力的货船。
1.2.1 EEDI要求适用范围EEDI要求总体上适用于400GT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1) 符合MARPOL附则VI中定义的13种船型;(2) 适用于13种船型中的新造船以及经特别重大改建的现有船。
EEDI要求又分为船舶实际达到的EEDI值的计算和船舶EEDI标准限值要求两个部分,目前对13种船型的具体EEDI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2.1EEDI要求适用船型范围一览表适用船型计算Attained EEDI 符合Required EEDI (1)散货船(2)气体运输船(3)液货船(4)集装箱船(4)杂货船(6)冷藏货船(7)兼用船(8)客船----(9)滚装货船:车辆运输船(10)滚装货船(11)客滚船(12)LNG船(13)豪华邮轮1.2.2 EEDI适用船型及推进系统定义EEDI公式适用的类型包括如下13种:(1) 散货船(Bulk carrier):是指在SOLAS-XII章第1条所定义的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包括矿砂船船型,但不包括兼用船)。
marpol公约附则vMARPOL(国际海洋污染防治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设立的国际公约,旨在预防和控制由船舶和港口造成的海洋污染。
其中的MARPOL公约附则V(MARPOL Annex V)是针对油污污染的控制标准,主要包含了禁止船上排放废油、废水等有害物质的规定。
MARPOL公约附则V要求所有船舶都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排放油污,以防止船舶污染海洋。
具体来讲,船舶不得排放废油、废水中含有的油污、油性液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此外,船舶也不得排放任何生物质或物质,只有经过海洋污染局授权,并遵守MARPOL公约附则V对排放物的限制要求,才可以排放任何物质。
除了禁止排放油污,MARPOL公约附则V还要求,所有船只都必须携带一些安全设施,以便在发生油污污染事件时作出响应。
这些安全设施包括排放柔性管道,用来把油污从船舶中抽取出来,以及污染紧急处理设备(PEP),用来处理可能的紧急情况。
另外,MARPOL公约附则V还规定,船舶必须具备一些安全措施,以确保排放污染物的浓度不超过指定的平均水平。
这些安全措施包括:更换和维护油水分离器(去除污染物);使用洗油设备来洗涤废油;定期更换船舶的运输系统中的油和润滑油;定期检查船舶的排水系统;及时处理排放污染物的任何泄漏等。
此外,MARPOL公约附则V还要求,所有船舶驾驶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便准确地了解油污污染的控制要求,并能够熟练地操作控制设备。
当前,MARPOL公约附则V已经得到全球范围内船舶行业的广泛认可,很多国家也通过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船舶遵守MARPOL 公约V附则的监督管理。
这些措施旨在根治油污污染,使海洋环境得以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MARPOL公约附则V旨在为人类和大自然建立一种良性的共存关系,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船舶安全性和有效率,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祉。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MEPC.181(59)决议2009年7月17日通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第38条(a)款有关防止与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授予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并忆及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进一步忆及已经通过的MEPC.129(53)决议,即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注意到经MEPC.176(58)决议通过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预计将于2010年7月1日生效,并注意到MARPOL73/78防污公约第5和6章,以及该公约附则VI第10和11条,对于进入港口的外籍船舶,1997年议定书的成员国应履行控制程序,认识到根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相应条款,需要对针对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进行修正,已经考虑由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第13次会议准备,并由17届船旗国履约分委会审议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1.通过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并以附录的形式公布;2.邀请各缔约国政府,自2010年7月1日起,在依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进行港口国监督时,应实施经修正后的指南;和3.同意在之后一段时间,将该2009指南纳入经A.882(21)决议修正的A.787(19)决议,即港口国监督程序。
附录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第一章总则1.1 本文件是要为遵照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 (下文中,简称附则)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一个基本指导,为实施检查、缺陷判定和执行控制程序提供一致性。
1.2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条款包含以下需要遵守的规定:.1 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所有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需要持有IAPP证书。
聚焦MARPOL公约附则V摘要经MEPC.277(70)修正案修订的MARPOL公约附则V已于2018年3月1日生效,新规则对于固体散装货物残余及含有固体散装货物残余的洗涤水的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增加了附录I。
在各沿海国对于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意识不断加深下的背景下,协会提醒会员船东规范船舶垃圾管理,认真执行对于海洋环境有害物(HME)固体散装货物残余的管理,防止违规处理货物残余而遭受处罚并可能带来商业风险。
一、货物残余的定义和分类在MARPOL公约中,货物残余系指本公约其他附则未涵盖、且在装载或卸载后仍留在甲板上或货舱内的任何货物的残余物,包括装载和卸载的多余货物或溢出物,无论其处于潮湿或干燥条件下或是夹带在洗涤水中,但不包括进行清扫后在甲板上残留的货物灰尘或船舶外表面上的灰尘。
除谷物以外的,SOLAS公约第Ⅵ/1-1.2条定义的固体散装货物须按照《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分类。
若货物残余物符合MARPOL公约附则V中附录Ⅰ规定的7类中的任何一类,则属于对海洋环境有害物质,其货物残余为K类垃圾;若属于对海洋环境无害物质,则货物残余为J类垃圾。
对海洋环境有害的货物残留物的分类标准如下:1)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等级1;及/或2)水生生物慢性毒性等级1或2;及/或3)致癌性等级1A或1B以及不能快速降解的,在生物体内具有高积累性的;及/或4)生殖细胞突变性等级1A或1B以及不能快速降解的,在生物体内具有高积累性的;及/或5)生殖毒性等级1A或1B以及不能快速降解的,在生物体内具有高积累性的;及/或6)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多次接触1类以及不能快速降解的,在生物体内具有高积累性的;及/或7)此固体散货含有或包括合成聚合物,橡胶,塑料,或塑料原料颗粒(包括切碎、剁碎、磨碎或浸渍或类似的材料)。
二、货物残余物的排放要求MARPOL公约附则 V第4条在特殊区域外排放垃圾:1. 除本附则第5、6和7条规定外,船舶仅在航途中时才应允许在尽可能远离最近陆地的特殊区域外将下述垃圾排放入海,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1.3 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内将不能以通常卸载方法回收的货物残余排放入海。
MARPOL附则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海洋污染防治国际公约,目的是预防和消除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
其中,MARPOL附则 VI规定了船舶燃油和废气排放的相关要求,其中包括控制船舶燃油硫含量的规定。
硫氧化物是硫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总称,在船舶燃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
为了减少船舶对大气和海洋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通过MARPOL附则 VI规定了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上限,并推动船舶采用各种措施来实施。
1. 燃油硫含量限制MARPOL附则 VI规定了船舶燃油硫含量的上限。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时间,规定了不同的硫含量限制值。
在Emission Control Areas (ECA)和港口区域,硫含量限制值更为严格。
这些限制都是为了减少船舶燃油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实施日期MARPOL附则 VI规定了船舶燃油硫含量限制的实施日期。
从2015年1月1日开始,ECA区域船舶的燃油硫含量上限为0.10。
而全球其他区域的船舶,燃油硫含量上限为3.50。
这项规定的实施,对船舶和石油燃料供应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船舶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硫燃油。
3. 各方责任与合作MARPOL附则 VI的实施需要船舶所有者、船员、燃料供应商以及港口国家机构的共同努力。
船舶所有者需要配备符合MARPOL附则要求的低硫燃油,并确保船舶在进入ECA区域前及时调整燃油硫含量。
船员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要求,确保燃油的正确使用和排放控制。
燃料供应商需要提供符合要求的低硫燃油,并加强与船舶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而港口国家机构需要严格监督检查,确保船舶的燃油使用符合标准。
4. 排放控制技术为了符合MARPOL附则 VI的船舶燃油硫含量限制,船舶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措施,以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船舶可以安装洗涤塔和燃烧后处理设备,通过化学反应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实施低硫燃油的这些技术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船舶烟气排放的硫氧化物。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MEPC.181(59)决议2009年7月17日通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第38条(a)款有关防止与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授予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并忆及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已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进一步忆及已经通过的MEPC.129(53)决议,即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注意到经MEPC.176(58)决议通过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预计将于2010年7月1日生效,并注意到MARPOL73/78防污公约第5和6章,以及该公约附则VI第10和11条,对于进入港口的外籍船舶,1997年议定书的成员国应履行控制程序,认识到根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相应条款,需要对针对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港口国监督指南进行修正,已经考虑由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第13次会议准备,并由17届船旗国履约分委会审议的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1.通过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并以附录的形式公布;2.邀请各缔约国政府,自2010年7月1日起,在依据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进行港口国监督时,应实施经修正后的指南;和3.同意在之后一段时间,将该2009指南纳入经A.882(21)决议修正的A.787(19)决议,即港口国监督程序。
附录经修正的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2009港口国监督指南第一章总则1.1 本文件是要为遵照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 (下文中,简称附则)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提供一个基本指导,为实施检查、缺陷判定和执行控制程序提供一致性。
1.2 MARPOL73/78防污公约附则VI的条款包含以下需要遵守的规定:.1 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所有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需要持有IAPP证书。
一、转发CCS《关于MARPOL 附则VI 及欧盟对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有关注意事项》(NO.102船级社信息)各轮:公司在200801的月度通报中转发了DNV船级社发布的欧盟“关于对船用燃油含硫量进行限制的消息”,其中有如下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来自指示1999/32/EC和2005/33/EC的,涉及上述的在欧盟领土内使用MGO的规定将被删除。
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在欧盟成员国市场上的MGO将引入0.1%的硫份极限,并且最大含硫极限0.1%(一位小数,直接引自欧盟的指示)将适用于在欧盟港口停泊的船只和内陆船使用的所有类型的船用燃料。
另,CCS在2007年11月1日发布的第102号船级社信息中,也发布了《关于MARPOL 附则VI 及欧盟对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有关注意事项》,内容也提及了欧盟1999/32/EC 号法令中自2010年1月1日起对停靠欧共体的船舶燃油硫含量的强制要求,现即将生效,公司特转发如下(见文中蓝色部分),望各轮引起注意。
严格按照公司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做好相应准备,保障船舶满足当地法令要求。
《关于MARPOL 附则VI 及欧盟对船舶硫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有关注意事项》CCS NO.102船级社信息按照MARPOL 附则VI 有关规定,北海(含英吉利海峡)到2007 年11 月22 日成为SECA(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而经欧盟第2005/33/EC 号法令修正的1999/32/EC号法令规定北海成为SECA 日期提前至2007 年8 月11 日。
近期有船舶因不了解上述规定、未在规定SECA 水域使用低硫燃油而在欧盟港口遭PSC 滞留。
为避免发生类似船舶滞留事件,现特将MARPOL 和欧盟有关船舶硫氧化物排放的控制要求及生效时间汇总如下,供各船公司参考。
同时提醒各船公司应密切关注将来IMO 可能规定新的SECA 水域以及欧盟对1999/32/EC 的进一步修订。
一、MARPOL 73/78 附则VI 对船上燃油中硫含量及其硫氧化物的排放控制要求如下:1、MARPOL73/78 ANNEX VI 对船上燃油的使用控制:1.1 船舶使用的任何燃油(fuel oil)的硫含量不得超过4.5% m/m。
一、MARPOL公约附则VI的要求
船用柴油机动力装置废气排放中所含的有害污染物质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美国研究人员的一项调研成果报告指出:航行于各大洋上的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船只每年向大气排放约1000 万吨氮化物
和850 万吨硫化物,其对海洋大气造成的污染程度要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对此,许多发达国家、国际机构已采取立法措施,对柴
油机有害排放制定排放标准,以控制并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国际海事组织MEPC第57届会议对MARPOL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进行了修正,新增了MARPOL73/78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1997年9月26日通过,2005年5月19日生效,2006年8月23日起对我国生效。
随着2008年初肯尼亚、塞拉利
昂、中国香港的加入,至今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VI的国家已有49个,商船总吨位达全世界商船总吨位的74.77%。
MARPOL73/78附则VI适用于4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以及所有移动式或固定式海洋钻井平台及其它平台。
MARPOL73/78附则VI由19条规定组成,其中关于控制海上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规范(氮氧化物技术规范)。
( 1)新主机。
MEPC通过了关于新主机(根据其安装日期)的更为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修正案:
等级I:2000年1月1日后至2011年1月1日前安装于船上的柴油主机,根据已生效的MARPOL附则Ⅵ适用17 g/kWh的标准;
等级II:2011年1月1日后建造或装船的柴油主机NOx排放标准减少到14.4 g/kWh;
等级III:2016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柴油主机的NOx排放标准为3.4g/kWh。
(2)现有主机。
对1990年1月1日后2000年1月1日前安装的输出功率为5,000 kW,单缸排量为90L及以上的柴油发动机,可以使用17.0 g/kWh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3)NOx技术规则。
MEPC批准了2008年出台修订的氮氧化物技术规则。
新的技术规则包括新的第7章,对2000年前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进行了规定。
并对现有发动机的直接测量和进行监测的方法以及发证程序,以及对适用等级II和等级III的发动机的测试程序作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