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 格式:pdf
- 大小:10.97 KB
- 文档页数:3
近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史主要时期中国戏剧艺术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各个时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重点介绍近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史的主要时期。
一、近现代过渡期(1840-191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西方文化的输入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开始出现变革,各种地方戏剧纷纷涌现,如京剧、越剧、川剧等。
这些戏剧艺术形式在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民国时期(1912-1949)民国时期,中国戏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戏剧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戏剧的社会功能,主张“戏剧救国”。
同时,西方戏剧理论的传入使得中国戏剧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主要戏剧艺术形式有:京剧、话剧、越剧、黄梅戏等。
1. 京剧:京剧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许多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等涌现出来,使得京剧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的象征。
2. 话剧:民国时期,西方话剧传入中国,戏剧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将西方戏剧理论与本土戏剧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话剧作品。
3. 越剧:越剧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成为浙江、上海等地最受欢迎的地方戏剧艺术形式。
三、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戏剧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这个时期,戏剧艺术家们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戏剧作品。
主要戏剧艺术形式有:京剧、话剧、地方戏剧等。
1. 京剧: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继续发扬光大,成为国家重要的戏剧艺术形式。
许多新的京剧作品如《白毛女》、《沙家浜》等深受观众喜爱。
2. 话剧:新中国成立后,话剧艺术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戏剧艺术家们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如《茶馆》、《雷雨》等经典作品。
3. 地方戏剧: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地方戏剧艺术进行了保护和扶持,许多地方戏剧艺术形式如黄梅戏、评剧等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艺术历史悠久如果从陶器出现算B几十万年起距今已经有------年?秦代以前的艺术除了有政治性和象征C稳定性性外还有鲜明的----。
在中国远古艺术中,中国的先民比较重A抽象视形象的简化,变形的夸张,还热衷于曲折变化的----图案.商周时期雕刻艺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C玉器-----和玉雕上春秋战国艺术的---非常突出.A地域性汉代艺术较之前艺术,在各方面都有突A百科全书出的成就,鼓后人把汉代艺术称之为汉代社会的-------.汉代艺术的最高成就表现在--------.B青铜器艺术魏晋和唐以-------和动物画成就最大A人物画宗元以前的画多为----A工笔画中国艺术是古代天人观的反映,注重的B对立是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灵与肉的--------统一.在中国艺术中”传神”最早是在------创B山水画作中提出来的在中国艺术中,画家把山水的生命之道B畅神画出来,把活力和气势画出来,就达到了”气韵生动”,所谓气韵生动指的是------.在中国艺术史中,”意境”之说随着佛学A唐代的传入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山水画意境可以用以下的哪几个字概B实,活,灵括-------?在中国画中,有些作品,其内容繁杂而浮B灵气华,意境浅薄,一味摹仿,人们长称这些作品具有----?”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我们称之为狼毫A狼的毛笔的毛锋是用什么做的------?在中国古代的建筑物中------远没有在C木西方建筑物中那么好.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C3200是峙峪出土的一件黑石装饰品距金今约------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就集中在彩陶装饰图案上.-什么彩陶C裴李文化和仰邵文化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古代艺术家怀着神秘的宗教意识,运用B再现世界的表象了变形,简化,拼合等方法,构造出古怪深沉的图象.他们认为,重要的---------?1983年又在-----发现了女神庙遗址,出A辽宁土意见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在哪个朝代出现了代表神权和政权的A商代礼器?大型乐舞《六代舞》为首的宫廷乐舞B春秋是什么时代创作的?早在四千年前,中国已发明青铜。
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在中国艺术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值得我们称赞和回顾。
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杰出成就是中国画。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的绘画技法,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画强调意境和气韵,注重表达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情绪。
在中国画中,常常运用水墨的技法,通过墨色的渲染和笔墨的运用来表达画家的意图。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杰出的成就是中国雕塑。
中国雕塑起源于古代的玉雕和陶瓷雕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中国雕塑注重形象的雕琢和神态的表达,既有写实的一面,又有艺术的创造性。
在中国雕塑中,常常运用了象征性的手法,通过形象的变化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中国雕塑不仅在形式上有独特的风格,也在内容上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中国艺术史上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成就,如中国戏曲、中国音乐和中国建筑等。
中国戏曲是中国独有的戏剧形式,它结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无数观众。
中国音乐则以其独特的音律和乐器的运用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术,如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和瓦当等,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
这些杰出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也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中国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艺术传统并不仅仅局限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国艺术家也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赞誉,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艺术史上的杰出成就丰富多样,不仅有中国画、中国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瑰宝,也有近代和现代艺术家们的创作。
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
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史料研究:通过查阅史料,包括文献、考古资料、文物等,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和整理。
这需要有深入的文献学和考古学基础,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史料的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2. 风格研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形式、题材、技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的演变和特点。
这需要有对艺术史和美术史的系统性学习和理解,以及对艺术史上的重要派别、流派和个别艺术家的研究。
3. 意义研究:通过考察艺术作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分析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这需要有扎实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基础,能够将艺术史与社会历史进行对照和对话。
4. 文化交流研究: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行追溯和分析,研究中国艺术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这需要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能够熟悉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动态。
5. 跨学科研究:将艺术史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如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探索中国艺术发展的多重因素。
这需要有跨学科的学术眼光和方法,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和对话。
总结起来,中国艺术史研究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兼顾文
献研究和实物研究,注重历史、社会、文化的分析,同时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石器时代周口店山顶洞人(约前2500年)男性穿兽皮衣服女性穿用穿石珠和涂抹赤铁矿粉末来装扮自己(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化妆意识)新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的人们以渔猎为生最早的聚落湖南玉蟾岩和蒙古敖汉旗(前8000年)洛阳裴李岗—粗糙陶器—红陶小耳罐(前6000-前5000)仰韶—精美彩绘陶器墓葬品有的陶器绘有符号(前5000年-前3000年)半坡—用枝条和泥土搭建的圆形草棚(前6000-前5000)粗糙的灰陶和红陶细腻的红陶抛光后涂抹黑彩纹饰多为几何形纹饰—鱼形和人面纹饰---人面网纹盆河南和甘肃----墓葬用陶罐--敞口深腹盆高领带耳罐---红黑彩绘陶罐几何平行纹饰平行四边形十字钻石状的菱形纹饰有的人物青蛙鱼鸟马家窑—复杂的用笔技巧自然主义的母体少见几何和高度抽象为主流发现长达10厘米的铸制铜刀红山—陶制女神像两眼充玉石的彩绘陶制人像玉质动物形象—玉猪龙(前3500年前后)大汶口—装饰红白两色卷云纹饰的陶器—彩绘豆灰陶上的雕刻图像表现圆月弯月和山巅(前4300年-前2400年)马家滨—刻画了原始符号或文字(前5000年-前3000年)河姆渡—水上建筑木板房榫结构器壁很厚的磨光黑陶有的陶器装饰精美的花草或植物的纹样出土红色髹漆木碗-中国所发现的漆器工艺最早例证龙山—磨光黑陶制成的精致蛋壳陶器—黑陶高柄杯(前2600年-前1900年)黑陶文化—白陶陶器—白陶鬶良渚文化—玉璧和玉棕有的有动物纹饰(前2700年-前2200年)早期青铜时代:商和西周二头里文化-分四个阶段第三期(前1900年-前1600年)出现爵—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商代青铜器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二里岗下层和上层大型墓葬青铜礼器,玉器,象牙,原始釉陶和最先见于安阳的精致白陶最早的动物形象出现在湖南铙是南方民族礼制生活的重要元素商周艺术母题的虎纹饰和鸟纹饰流行于南部和东南一带盘龙城—出土硕大粗糙的铜鼎,双目圆睁和牙齿突出的青铜面具三星堆—建筑台基和四个祭祀坑,分堆推积的礼制性玉器青铜器少量陶器,上层象牙中层青铜器组合下层玉器石器,其中有真人大小的青铜立人形象商代雕刻—和范法铸成的动物和鸟的形象的青铜礼器,小型跪姿奴隶和人畜形象商代陶瓷—装饰绳纹和刻划纹或方格和卷云纹的灰陶河南和湖南发现灰陶和黄褐陶已经带釉青铜礼器—饕餮纹龙纹蝉纹卷云纹构成的地纹。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
中国的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一直沿着细腻而充满探索精神的轨迹发展,令人折服。
2013年,我读了一本叫《中国艺术史》的书,使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在艺术品的创作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对中国艺术史的学习,我发现了它的演变过程中的许多有趣的变化。
在许多古代发明的基础上,一种带有杰出特色的多样化文化艺术发展出来,这种艺术的精髓在于它的独特和多样性,它的演变历经千年,令往日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时期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点,并影响着后来更多的艺术发展和风格。
在我阅读《中国艺术史》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国艺术史中的珍贵发现,这本书汇集了中国艺术发展至今的各类优秀作品,它们细腻而精致,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文献特色作品,如芙蓉图、观音图、静物画等,更是令人折服。
通过对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阅读,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艺术,我深深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精神性。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经历几千年的艺术作品仍然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启发人们的思想,将当下时尚之风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中国艺术史的传承不仅包含文字、图片、雕塑等传统的艺术形式,更涉及到文学、书法、曲艺等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勾起了人们深厚的文化情感。
读完《中国艺术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力,它把我们连接到了过去,也将我们带入了未来,未来的艺术我们依然可以从古老的根基上不断学习,然后将它们继承到更高的层次,让更多的美观惊叹不已。
中国艺术史知识点概述1.早期艺术:中国艺术的根基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和古代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表现了中国艺术最早的形式,如陶器、玉器、铜器等。
2.历代帝王墓葬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中,历代帝王墓葬艺术是一部重要的篇章。
尤其是在古代的陶俑和石刻艺术方面,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内容,如秦始皇兵马俑、明代明神宗陵墓壁画等。
3.历代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艺术史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褒禅山诗画到与唐朝的吴道子、五代的顾恺之一样,中国绘画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
其中,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
4.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紫禁城、长城、北京故宫以及苏州园林等。
5.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毛笔、墨、宣纸和墨砚,是书法乃至绘画的基本工具。
6.传统工艺品:中国传统工艺品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陶瓷、丝绸、雕刻、剪纸等。
这些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7.佛教艺术:佛教的传入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雕塑和壁画方面。
在佛教艺术中,以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以及龙门石窟最为著名。
8.民间艺术: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包括中国传统的戏曲、杂技、皮影戏以及传统手工艺等。
9.问题艺术:近代以来,中国的艺术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革。
在现代和当代艺术中,问题艺术成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用以反映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总的来说,中国艺术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多年来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通过了解中国艺术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
中 国 艺 术 史四川音乐学院赵崇华教授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艺术的主要特点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宝库中,概括出中国艺术的特点是有难度的。
中国艺术不仅门类众多,而且各有特色。
故而,我们只能根据各具体艺术的特点,抽出其具有共性的部分进行阐释。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1.重视和谐中国传统艺术是古代天人观的反映。
中国传统艺术的哲学基础来自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内容浩瀚的宇宙观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天人合一”。
这种宇宙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使得中国传统艺术的基调是平静、和谐和乐观的。
2、重视“神形兼备”中国艺术家认为,逼真的模仿不是好的艺术,只有传神才是好的作品,即传达出对象的精、气、神。
从“以形写神”到“传神论”,再到宗炳提出的“畅神”,再到谢赫的“气韵生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核心范畴“神形兼备”、“气韵生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理想追求。
这些主张也深深影响了乐舞艺术,“气韵生动”在音乐、舞蹈中也得到彰显而大行其道。
故而,许多学者认为,“神行兼备”“气韵生动”成为中国艺术的“精神性”。
3、注重意境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即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境界。
在山水画中,画家有意地留出空白,任由观者去想象无边的远景、浩渺的江河、滚动的云海。
清代画家朱耷在一副立轴画中仅画了一条小鱼,四周不留一点墨迹,以启发观者去想象水。
这种构图与西方绘画充实的构图是不一样的。
这种空,不是空白无物,而是一种“虚”,虚和实一样充满了生机和神韵。
古代文人音乐同样具有幽静空灵的意境。
琴作为乐音悠扬的弹拨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从魏晋至明清,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许多著名的琴乐家,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琴谱。
琴乐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幽静境界。
古筝、琵琶、二胡等乐曲也有同样的意境。
4、追求艺术的综合之美中国艺术的这种综合性与中国传统天人观相连。
中国先贤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机体,不同系统之间界限是模糊的,各部分可以互相渗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
浅析冯贯一《中国艺术史各论》治史方法
《中国艺术史各论》是一部重要的艺术史著作,由著名文化史学家、中国艺术史大师冯贯
一所创作,历时25年完成,按艺术形式,从先见发迹至十九世纪末的中国艺术史进行概
括性的论述,他的治史方法被誉为“贯一方法”。
作为一位学者,冯贯一对于中国艺术史的治史方法被誉为“贯一方法”,他把中国艺术史
分为先壣发迹与古代艺术。
首先,他以艺术形式为框架,宏观考察中国艺术发展的筑梅过程,把中国艺术史文本连贯地贯穿起来,詶及历史变化及其背后的真实因素,追溯了历史
的发展脉络。
其次,他将不同社会阶下的艺术繁多的形式,紧密结合,表现出中国艺术史
的多元性、复合性特征,揭示出其复杂的演变形态,把中国艺术史网络构筑在一起,形成
一套完整的历史治史系统。
冯贯一著作《中国艺术史各论》以系统性、贯串性、宽博性为治史思想理念,将艺术史研究,融入文化史学的思考内容,在艺术史的研究过程中,手段把历史的台帐、艺术的变化、文化的传播、良知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转深等都糅合在一起,做出重要的贡献。
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以概括性而又系统性的论述使得中国艺术史得到了有条不紊
的阐述,他的治史方法对于中国艺术史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他凭借深远的视野,以及对是
实地考察的历史精神,理解和把握中国艺术史的真谛、发展趋势,为中国美术史的学术研
究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中国拥有悠久的艺术史,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的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中国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各种形式的艺术。
这些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
中国的艺术史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例如,古代的商、周、秦、汉等时期,以青铜器和陶瓷为代表的工艺品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唐宋时代。
在这个时期,绘画成为了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的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题材,通过墨、笔和纸的运用,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艺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从20世纪初的鸿篇巨制到当代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中国的艺术逐渐融入了国际艺术的潮流。
中国的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雕塑、摄影等。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作品。
艺术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批评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艺术批评不仅可以提供对艺术作品的专业解读,还可以促进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艺术发展。
在中国,艺术批评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爱好者。
然而,艺术批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艺术作品的评价往往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此外,艺术批评也容易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因为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而受到限制或批评。
因此,艺术批评需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真正关注艺术本身而非外在的因素。
总之,中国的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
通过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艺术。
主要时期:中国近现代艺术史
介绍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时期:近代前期、近代中期和近代后期。
这些时期在艺术发展和风格变迁上有着明显的特点和转折。
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
近代前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艺术形式开始发生变革。
西方的绘画、雕塑和摄影等艺术形式逐渐引入中国。
同时,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篆刻等艺术形式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积极发展。
近代前期的艺术作品多以现实主义为主,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
近代中期(1919年-1949年)
近代中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艺术家们开始以艺术为工具表达社会问题和阶级斗争。
艺术形式也开始多样化,除了绘画和雕塑外,电影和舞台剧等新兴艺术形式也崭露头角。
近代中
期的艺术作品多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题,强调了艺术与社会的
关系。
近代后期(1949年至今)
近代后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
艺术受到了中国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
艺术家们开始
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
艺术作品。
近代后期的艺术作品既包括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也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结论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经历了近代前期、近代中期和近代后期三个
主要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时
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主要时间轴晚清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95年:《自强报》创刊,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艺术运动的起步- 1901年:中国美术会成立,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古代封建制度开始解体,现代艺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民主思潮掀起,为中国现代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9年-1930年代)- 1919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推动中国艺术思想解放与创新,引入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与观念- 192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为中国现代艺术家提供组织和交流的平台- 1923年:中国国画学会成立,致力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绘画- 1929年:上海美术学院成立,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教育者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艺术走向抗战主题,折射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提出了“革命性”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 (1949年以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艺术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 195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重组,艺术家与政府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艺术陷入困境,传统和现代艺术遭受破坏和批判-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艺术逐渐复苏,自由和多样的艺术形式重新出现当代艺术 (1980年代以后)- 1989年:中国当代艺术引起全球关注,艺术家开始关注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兴起,中国艺术家获得国际认可和商业成功- 今天: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艺术舞台上发出独特的声音,丰富和多元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以上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主要时间点,展示了中国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演变和变革。
第1篇一、引言《大话中国艺术史》是一部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将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作品串联起来的著作。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深奥的艺术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中国艺术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摘抄笔记。
二、正文1.第一章:夏商周摘抄:(1)夏商周是中国艺术史的开端,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2)夏商周时期的艺术作品,多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神灵的敬畏。
2.第二章:春秋战国摘抄:(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思想文化空前繁荣,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3.第三章:秦汉摘抄:(1)秦汉时期,中国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2)秦汉时期的艺术作品,如石刻、壁画、画像石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摘抄:(1)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艺术的兴起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5.第五章:隋唐摘抄:(1)隋唐时期,中国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艺术形式和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第六章:五代十国摘抄:(1)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艺术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第七章:宋元摘抄:(1)宋元时期,中国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人画和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第八章:明清摘抄:(1)明清时期,中国艺术进入了衰落期,但仍然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2)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如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结语《大话中国艺术史》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作品串联起来,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了中国艺术的魅力。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的整体风貌1、气韵生动: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2、阳刚与阴柔: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3、和: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史前艺术(玄想与务实)
旧石器时代艺术石器
新石器时期艺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艺术磨制石器与玉器(玉兽面纹锛)
彩陶和黑陶虚灵飞动(彩陶鱼纹盆黑陶高足杯)
岩画与建筑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时代)
青铜器司母戊鼎
青铜器的用途主要在于祭祖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
青铜器是如何反应奴隶制的:A、青铜器是国家、政权、统治的象征。
B、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利。
C、当时的酷刑被雕铸在青铜器上,史称刑鼎。
D、铸造青铜礼器前的一整套礼节仪式也体现了政治统治的内容。
战国时期艺术
以儒家和老庄美学思想为主体的先秦美学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早熟性和其他一系列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特征。
艺术视角逐渐从天上转向人间,从鬼神转向现实人生。
写实手法占据上风。
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1.绘画和雕塑走向独立
战国帛画(我国绘画的开端)《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湖南长沙楚墓出土)
2.青铜工艺技法多样,有模印、线刻、金银错、鎏金、镶嵌、失蜡法
3.建筑、书法、纺织等也有较大的发展。
瓦当,音乐《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甲骨文、金文
秦汉艺术
秦代艺术概貌
(一)秦代建筑艺术具有帝家风度 1.宫殿建筑:咸阳宫、阿房宫
2.陵墓:秦始皇陵
3.秦长城
★秦代雕塑艺术具有写实风格秦陵兵马俑武士群俑将军俑骑兵鞍马俑
艺术特色:巨大广博细微精深
与青铜器神秘怪异的风格相反,兵马俑充满崇高阳刚之美。
这数以万计的兵马俑,显示出对人的力量的肯定。
人物、战马都与真实的一样大小,毫无夸张之处。
体量的巨大、数量的众多、形象的真实,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二)秦代书法:秦篆李斯小篆
汉代艺术概貌(气势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