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在声调

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

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

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

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

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

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

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

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

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

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如:

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

(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如: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3)“一”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

一个,一定,一块,一旦,一共。

2、“不”的变调:

(1)“不”的本调是去声,“不”在读单音节、处于句尾以及非去声前仍读本调去声。如:

不,偏不!谁敢说个“不”字?不听,不来,不好。(2)和“一”一样,“不”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不见,不是,不对,不露声色

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看一看,

用不着,行不行,买不起,差不多

二、轻声

轻声只能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不能独立存在,助词和语气词(如:吗、的、了、吧)也不例外。因此,在读单音节字词时,不能读轻声。

(一)轻声的发音描述:

轻声词前音读得较重较长,后音读得轻短模糊。轻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31);在上声音节后,读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44)。轻声的调值是由前一个音节决定的,与原调值无关。如:

妈妈、爷爷、爸爸、收成、朋友、事情(调值31)

奶奶、养活、女婿、马虎、喜欢、嫂子(调值44)

(二)变读轻声的规律:

1、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后一音节读轻声。如:

妈妈,星星,娃娃,婆婆,姐姐,姥姥,舅舅,爸爸;

听听,说说,谈谈,闻闻,走走,想想,看看,跳跳(注意:动词两个上声重叠,第一个字先变阳平,再读轻声。)2、句尾的语气助词“吧、吗、呢、啊”读轻声。如:

来吧!行吗?干活儿呢! 走啊!

3、助词“的”、“地”、“得”、“着”、“了”等读轻声。如:

他的,渐渐地,大得很,说着话,走了

4、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头”、“子”等和表示复数的“们”

读轻声。如:

石头,念头,桌子,村子,我们,你们,他们,同学们5、人体的许多部分读轻声:如:

脑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

下巴,喉咙, 胳膊,巴掌,指头,指甲,骨头,屁股等。

6、处所名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墙上,地下,外边,屋里,东面

7、趋向动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躺下,拿去,起来,送过来

(三)部分无规律的轻声词:

白净动弹比方别扭畜生称呼刺猬窗户凑合答应

打扮打听耽误东西地方队伍耳朵告诉官司关系

故事活泼糊涂伙计记性交情咳嗽窟窿快活困难

粮食凉快老实力气骆驼麻烦买卖迷糊明白名字

暖和难为能耐盘算牌楼朋友便宜漂亮脾气

清楚

认识热闹扫帚收拾思量岁数舒服挑剔唾沫稳当

尾巴位置喜欢消息学生学问衙门钥匙衣服意思

养活月亮应酬云彩扎实在乎状元眨巴自在琢磨

注: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凡是在后一个音节不标调的词为必读轻声词,读错要扣分。后一个音节标注声调符号,但在这个音节前加一个圆点的词不是必读轻声词,是“重·次轻”格式, 如:太阳(tài·yánɡ)、父亲(fù·qīn)、力量

(lì·liànɡ)等,无论是否读轻声都不会扣分。在朗读作品和说话时,将“重·次轻”格式的词语读成轻声,则语感自然,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表现。

(四)注意:有些词读轻声与不读轻声有意义上的区别。如:东西、大方、兄弟、地道、买卖、地下、运气、精神、

大意、老子、人家、地方、等。

新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及其分类表见

附件三

三、儿化

儿化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与前一个

音节融为一体,只作为卷舌动作附加在前音节末尾,使前一个韵

母发生卷舌音变,成为“儿化韵”。

(一)儿化的变音规则:

1.音节末尾音素是ɑ,o,e,ê,u的,直接加“r”,韵母是i,ü

的,直接加“er”。如:

号码儿ɑ---ɑr 耳膜儿、粉末儿o---or 模特儿

e---er

旦角儿ê---êr没谱儿、梨核儿u---ur

玩意儿、小鸡儿i---ier 小曲儿、痰盂儿ü----üer

2.韵尾是i,n的,将其去掉后加“r”或“er”。如:

小孩儿,加塞儿ɑi---ɑr 刀背儿,摸黑儿ei---er , 好玩儿 uɑn---uɑr 纳闷儿,别针儿en---er

有劲儿,送信儿in----ier 合群儿 n----er

3.韵尾是nɡ的,去掉nɡ,使前面元音鼻化并加“r”。(注意

前、后鼻音儿化后的区别:前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不鼻

化;而后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要鼻化。)如:

瓜瓤儿ɑnɡ----ɑ(鼻化)r 抽空儿onɡ----o(鼻化)

r

夹缝儿enɡ----e(鼻化)r (对比非鼻化:一份儿

en---er)

蛋黄儿uɑnɡ----uɑ(鼻化)r (对比非鼻化:铁环儿uɑn---u

ɑr)

4.韵母是舌尖元音-i(前、后)的,去掉-i, 换成“er”。如:

瓜子儿,石子儿zi---zer 没词儿,挑刺儿ci----cer 细丝儿 si---ser 墨汁儿 zhi---zher

锯齿儿 chi---cher 记事儿 shi----sher

四、“啊”的音变

在汉语中,“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的语气助词。“啊”在句首或单用时读音为“啊”,而在句尾时,受前一个音

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要发生变化。

(一)“啊”的音变规则:

1.“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不含ɑo,iɑo),e,ê的,

“啊”变读为“yɑ”。如:

ɑ:干啥啊?打架啊? o: 好多啊!别发火啊!

e:上车啊!回宿舍啊!ê: 快写啊!还不上学啊?

2.“啊”前面音节末尾是其他音素时,按“连读”处理。如:i(含ɑi、ei、ui)、ü,连读成yɑ(呀):

找你啊!从哪儿来啊?好累啊! 怕吃亏啊!

吃鱼啊!快去啊!

u(含ou,iu,ɑo,iɑo) 连读成uɑ(wɑ哇):

在哪儿住啊?在五楼啊!加油啊!好啊!你要不要啊? n连读成nɑ(哪):

真好看啊!真难啊!他好认真啊!

nɡ连读成nɡɑ:

唱啊唱,不行啊!

-i(前)连读成-i(前)ɑ:

谁写的字啊?一次啊?好自私啊!

-i(后)及儿化韵连读成-i(后)ɑ(近似于“rɑ”):谁有纸啊?快吃啊!在教室啊! 是啊!

什么事儿啊?别加塞儿啊!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命题说话”是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的测试项。该项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本测试项成绩对等级判定影响很大,相对而言也是普通话测试中最难的一项,历来受到广大考生的重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测试经验,谈谈考生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标签:命题说话;应试技巧;话题分析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口语测试。“命题说话”是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规定的测试项,它是考查应试者在自然状态下普通话口语水平的重要测试项目,占总分的40%。此项测试对应试者测试得分及等级判定影响很大。由于完全没有文字凭借,应试者不能照着预先准备好的文字稿件来读或背,所以相对而言该测试项也是最难的一项。正因如此,“命题说话”也最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许多考生在“命题说话”这一项失分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应试者对“命题说话”这一测试项不是很了解,不知该如何准备和应考。笔者作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山东英才学院普通话教师,多次参加山东语委及学院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测试经验,谈谈考生在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考前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一)明确“命题说话”的测试目的 “命题说话”的测试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简而言之,就是考查你自由表达时普通话的水平,语音、词汇、语法是否标准,表述是否自然流畅。 了解了本测试项的测试目的,应试人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 1.语音要标准。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发音,首先,对比正确语音发现自己的语音缺陷,多听标准语音,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另外,要有意识地用普通话思维来训练自己,与人交往时要说普通话。 2.词汇、语法要标准。可以通过看书读报,看电视听收音机,与人交谈等方式进行学习。遇到与自己日常表达习惯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记录,查正。克制自己用方言词汇、语法表达的心理定势,逐渐摒弃方言词汇和语法。 3.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考生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

普通话测试技巧

普通话测试技巧 一、测试的程序 1、按时到侯测室候考。 2、叫号入考场,出示证件(准考证,身份证),验证合格后进行抽签,然后坐在一边默默地看题做准备,直到前一个同学测完。 3、带上试卷到测试位置坐下, 4、测试员按录音机的开关说“开始”,你就开始。先报姓名、试卷号,然后开始读第一题…… 5、说话一直说到测试员说可以了,测试就结束了,你就马上离开考场,不能逗留。 二、测试的有关注意事项 1、除了证件以外,不能携带其它物品入场。 2、读第一、二题时,速度要稍快,横着读,不要读标题。 3、做准备时,要全面熟悉一遍试卷,不要因为少数的生词而影响其它的字词。 三、测试的技巧 1、第一题(读单音节词): (1)注意上声要读原调。 (2)多音多义字随意读。 (3)咬字、吐字、归韵要清楚准确。 (4)如读错了,可以允许纠正一次。 2、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

(1)先找出3—5个轻声词,并读对。 (2)读准上上相连的词,注意末尾是上声的字要读原调。 (3)读准儿化词,如果加上“儿”只有两个字的词,不能儿化。(4)如读错了,可以允许纠正一次。 3、第三题(朗读作品) (1)速度、力度适中,情感把握得当。 (2)咬字、吐字要清晰准确,不能含糊;不能添字、落字、读错字。(3)流畅,不能回读;停顿得当。 (4)所读的内容共有400个,不必多读。 测试细化指导 一、单音节字词测试指导: 朗读单音节词语(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测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测试要求: 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要准确; 复韵母的动程和鼻韵母的归音要到位; 调值要读够,特别是上声调值一定要读完整。 3.评分标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字词间不能有过长的停顿,发音清晰响亮。出现非正常停顿或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考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普通话注意事项

经验交流:教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关秘诀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施测过程中,常看到一些语文教师或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想通过二级甲等,而测出的成绩却只有85分左右;以及一些其他教师或师范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想通过二级乙等,而测出的成绩却只有78分左右。测试不达标,使他们吃不下睡不香,因为普通话关系其上岗资格、职称评定、毕业求职等切身问题。有办法让这些应试人过关吗?笔者认为,“秘诀”是看这些应试人能否认真对待普通话水平测试,愿不愿意在测前做充分准备。以“短文朗读”来说,如果测前做了充分准备,则可以在非语音评分项上免丢2至3分,从而使78分变成80分以上或85分变成87分以上。 我们先来看看《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关于“朗读短文”的扣分细则: (1)读错一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一个音节,扣0.1分。 (2)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5)朗读不流畅(包括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6)超时(朗读400个音节不能超过4分钟)扣1分。 对照六条扣分细则,其中(2)和(3)——声韵系统语音缺陷和语调偏误,属于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只能被动失分,即便努力短时间也很难保证不失分。其余四条,属于非直接语音问题,对于应试人则是主动丢分,通过努力完全能够不丢分。从测试实践看,78分者在(1)上丢1-2分,在(4)上丢1分,在(5)上丢1分,三项合起来丢3-4分;85分者在(1)上丢0.5-1分,在(4)上丢0.5-1分,在(5)上丢0.5-1分,三项合起来丢1.5-3分。朗读中非直接语音问题的丢分,其主要原因是不熟悉60篇作品。因为不熟悉,作品中一些外国人名、地名,一些专业词语,一些文言词语、成语及一些由3500常用字以外的字组成的词语,因生冷而读错音节,或因拿不准语音吞吞吐吐而读破词句,进而导致音节错误、停连不当或不流畅的出现而冤枉地被扣去分数。 如果我们将难读的字语集中起来进行练读,对于解决非直接语音问题的丢分问题,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从60篇作品中辑录出部分这样的字词,供应试者像练读绕口令一样集中进行练读。练读的原则——先准确后流畅。阿诺德、布鲁诺、达瑞、马克思、托尔斯泰、歌德、西伯利亚、哥伦波、伦敦、莱伊恩、温泽市、萨文河、彼德·弗雷特、加拿大、奈良、渥太华、纽约、日本、卡廷、希腊、亚各斯、耶稣、里约热内卢、巴西、贝利、耐斯市、巴黎、瑞士、班杰明、让。彼浩勒、新加坡、东南亚。挠、虬、浣、彤、溯、睿、擤、镶、兑、悖、舷、诧、巢、帛、麓、吝、馨、掬、憩、穹、簇、骇、湍、圭、壑、襟、涸、炽、萃、肴、涤。婆娑、庇覆、繁衍、浩瀚、上溯、睿智、悠荡、蒲苇、驰荡、游弋、战栗、昌达、频繁、戎装、霍霍、肃穆、次第、屏障、响晴、设若、割刈、修缮、恪守、嘤嘤、淙淙、悭吝、鉴真、襟袖、皱缬、裙幅、尘滓、蕴蓄、凛凛、膜拜、绚丽、祭坛、萎顿、吝惜、俯就、媚俗、贬谪、飓风、契合、惊骇、乌桕、粼粼、濒临、湍湍、栅栏、禁锢、俯临、飒飒、屈曲、浸泡、寡淡、瘟疫、甘霖、温馨、膀胱、圣诞、别墅、抓挠、秦岭、恢弘、敦煌、瞩目、根脉、隐秘、归巢、湾仔、堪称、榕圃、骨骼、狼藉、尴尬、远足、褴褛、前嫌、萌生、踟躇、阡陌、迸溅、盘虬、殊荣、牲畜。氟利昂、二噁英、磷酸盐、胰岛素、

顺利通过普通话考试的小技巧2200字

顺利通过普通话考试的小技巧2200字 (一)、要有充分的信心,我要相信我自己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级数。比如是二甲、二乙等等,信心最重要。 下面就是具体方面的内容了: (二)语音基础知识及要求 1. 普通话语音分析 声母:讲解发音部位(唇音、双唇音、齿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发音方法,开口呼零声母,非开口呼零声母(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韵母:单韵母的发音:圆唇度及发音位置前后;复韵母的发音:舌位由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鼻韵母的发音:前、后鼻尾音的韵母区分的主要特点。 声调: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音节:普通话常用音节400个,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排列。变调和音变: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啊的音变。轻声:普通话轻声音节调值的两种形式。 儿化:儿化韵变规则。 以上辅导重点放在山西和太原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处:①突出强调声母中的平翘舌音; ②韵母读音中的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或开口度明显不够,或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 ③声调调形、调式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方音重的受测人对阴平阳平不分,声调中音程长短、调值是否到位。 ④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语音轻重格式主要有三种,即重轻格(轻声词)、重中格和中重格。这三种格式中,中重格的词语占绝大多数,但往往容易忽略重中格式。 2. 朗读的基本要求 普通话朗读就是用爽朗生动的标准音,把书面上用文字写出成段成篇的文章作品念出来,成为有声有色的活语言,要求使用普通话语音,每句话都有要求按规范的标准音来念;再加上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语气,停顿恰当。朗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和形式来确定,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不可回读。朗读材料各篇字数略有出入,为了做到评分标准一致,各篇以400字为准(以//为标记),但语调、语速的考查要贯穿全篇。 3. 说话的基本要求说话是没有文字凭借的测试项,可全面反映应试人普通话的真实水平,不仅要注意训练成句成段话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用词、造句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在用词上,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用语,语句流畅,多用短句,多用单句,避免口头禅。谋篇得法,审题准确,结构完整,剪裁合理,信息要丰富,条理要清楚。结语部分可用总结方式,也可用感情交流的方法。该测试项重点考查应试人的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自然流畅程度,并强调不得背稿,说话时间不少于三分钟。 (三)考试时的评分标准 1. 单音节字词 目的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声韵调发音的标准程度。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不少于三次,每个韵母出现不少于二次,四个声调出

陕西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陕西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测试内容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 占10分。要求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必须饱满,读题时音节中只要有一个成分错误,该字就被扣0.1分,如有缺陷(发音介于正误之间),被扣0.05分。声调缺陷按四声分别量化,每个调型不到10次则按实际量化,超过10次则按一个调型一次性扣0.5分。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占20分。要求读出音变。应试者如有声韵调、轻声、儿化、变调等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缺陷扣0.1分。声调的缺陷10次以内量化扣分,每个调型超过10次按系统一次性扣0.1分。 3.朗读 占30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漏字、添字、回读每个音节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酌情扣0.5~3分,语速过快或过慢扣l分,停顿不当每次扣0.5~1分。 4.说话 占40分。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的50个谈话题目中抽签决定。测试时当场抽签,每张题签上有两个话题,应试者从中任选一题单向说话3分钟。 二、测试要求 所有四项测试内容一律按照横向从左至右的顺序来读;不许说试题以外的内容。 三、测试时具体注意事项 1.读单音节字词 (1)每个字读一遍,如果确实需要改,可以读第二遍,但不允许读第三遍、第四遍。有第二遍读音的,一律以第二遍读音为准进行判定。 (2)多音字只需要读出一种读音,一定不要读出该字的所有读音。 (3)不允许读出轻声和儿化音。 (4)不要省略某个字的读音,否则以错误对待,扣除该字的全部分数。 (5)本题限时3.5分钟,超时扣分。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2.读双音节词语 (1)每个词读一遍,如果确实需要改,可以读第二遍,但不允许读第三遍、第四遍。有第二遍读音的,一律以第二遍读音为准进行判定。 (2)不要省略某个词的读音,否则以错误对待,扣除该词的全部分数。

汉语音变现象解析

毛世桢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纯属应用语音学教材,理论研究色彩较浓,各章相对独立,设有思考题和参考文献。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研读时要考虑三方面:学习内容与目标,基本概念分辨及相关知识,教学方式与效果。 第四节普通话的主要音变现象 主要概念:音变、逆向音变、顺向音变、连读变调、轻声、儿化、儿化韵 讨论题: 1. 阐释你所认知的“音变” 。 2. 举例说说各种语言中较为普遍的音变现象。 3. 普通话特有的音变现象有哪几种?它们都是逆向音变吗? 4. 汉族人和外国人对普通话连读变调的掌握过程一样吗? 5. 轻声是第五种声调还是变调现象?为什么? 6. 从发声学上说,轻声音节的变化有哪些? 7. 从词汇音系学上说,轻声词语如何分类?除此还有怎样的分类? 8. 谈谈自由音变与不自由音变。 9. 阐释“儿化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语音手段”的含义。 10. “金鱼儿”“张文儿”中的“儿”是个指小的词缀吗? 11. 儿化的发音规律是什么?

12. 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则是什么? 13. 话语中语气词“啊”一定要按照上述规则发音吗? 关于音变 音变内涵 语音/历时的(历史音变)语音经过一段时间而产生的 历史变化 变化共时的流音变(联合音变)应用于跨越语 素边界或跨越词边界的音段序列的各种音系过程特拉科斯 在语流中,由于连续发音,邻近音节的音素或声调互相影响,音节的原来读音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临时变化。 腭化、唇化、-弱化、换位 音变现象------ 普通话中特殊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 词啊”的变读 普通话音变现象较多:有普遍性音变,有特殊性音变。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之相同或相近。面包→ [mi εmp αu](逆向音变) 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变得不同。土改→涂改、起码→骑马(逆向音变)

普通话水平测试机考时注意事项

从2008年以来,我国许多省市陆续实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机考,就是面对计算机考完四个测试项目。对于考级者来讲,参加普通话水平机考的最大好处是比较放松,不紧张,有利于发挥最佳水平。但很多人对普通话水平机考比较生疏,担心操作出现失误,担心考试时出了问题没人提醒。其实,只要了解普通话水平机考的特点和一些常见问题,略加注意,就能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下面,就几个应该注意的情况作些说明: 一、准备时间普通话水平机考与人工测试一样,会安排10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考生在准备室作测前准备。(有些地方可以带新华字典过去,大家不妨带过去有备无妨) 二、音量稍大 1.测试时应该采用中等音量(即两、三个人之间正常交谈的音量)。 2.从试音到整个考试过程音量应保持基本一致。常见的问题是说话项声音太小,像说悄悄话,请注意克服。当然,也不要太大声。 三、语速适中考试时应保持适当的语速,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常见的问题是读得太快,字与字都粘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不清晰,都有缺陷。按评分规则,缺陷都得扣分,结果,得分自然不会高。当然,也不要读得太慢,太拖沓。要做到吐字清晰完整,速度稳稳当当,从容不迫。 四、避免漏读测试时,前三项如果有“漏读”现象是要按字扣分的,所以要注意避免漏读,即使有不认识的字,也应揣摩着读一下。要注意的是,看着电脑屏幕考试同看着书面材料考试的感觉会有些差异,换行时有可能发生漏行的现象。建议读字、词两项时换行可稍放慢速度,看清后再读,不要漏行(最容易漏行的读单字项,行与行单字的颜色已设置成蓝黑相间,以便把握);朗读时则要注意语义连贯,也不要漏行。

五、最好不重复读第一项和第二项如果有个别字词因读错后重复读一遍的话,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不会因为一个字的重读而影响整体评分。当然,考试时沉着冷静,不出现错读、重读现象当然更好,因为像第三项朗读短文,如果出现上述现象,系统还是会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评分要求扣分的。 六、第四题“命题说话”的要求命题说话的30 个话题都应作充分准备,测试时应按照要求讲述。如测试时有背稿、离题、简单重复、缺时等现象都会按评分标准被扣分。比如,说话不足3 分钟就要被扣分,每缺30 秒以上,加扣3 分;说话时间少于或等于30 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 分。又比如,应试人不按测试目的、要求说话的(如反复纠错、简单重复、背稿、离题等),酌情从5 分(5 分为一挡)起扣。 七、要有对象感有人担心对着计算机测试,会因为没有具体的交流对象而找不到感觉,尤其是说话项。这确实是普通话水平机考的缺陷。对此,我们应调整心态和测试状态,想象着自己是面对着朋友、同伴在说话。有了心理准备和这种虚拟情景设置,感觉就会好多了。 八、准确时间把握

最新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上声读24机会多,仅次于半上211,24的机会少。

“啊”字的音变规律

“啊”字句首作叹词和句末作语气词时,由于受到前后语流和音素的影响,会发生音变。掌握“啊”字的音变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说话。 一、“啊”字的调变 “啊”字在句首作叹词时,声调会发生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表示惊异、赞叹时读一声。如: “他不禁大声‘啊’地叫了起来。” 2. 表示追问时读二声。如: “啊,你说什么?” 3. 表示惊疑时读三声。如: “啊,他竟能干出这等事?” 4. 表示应诺或明白过来时读四声。如: “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二、“啊”字的音变 “啊”字在句末作语气词时,由于受到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时发生如下的音变: 1.“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i、v时,读ya。如: “漓江的水真清啊!”“桂林的山真奇啊!”

2.“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u(uo)时,读wa。如: “桂林的山真秀啊!” 3.“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n时,读na。如: “桂林的山真险啊!” 4.“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ng时,读nga。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 5. “啊”字的前一个音节是zhi、chi、shi、er时,读ra。如 “多好的同志啊!”“快开门啊!” 6. 啊”字的前一个音节是zi、ci、si时,读[za]。如 “你应该多写几个字啊!” 掌握了啊字的音变规律,说话、朗读时就能作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根据“啊”字的音变,书写时可以有形式上的区分。如“呀”、“哇”、“哪”,也可以用一个“啊”字表示。但在朗读时,一定按照“啊”字的音变规律去读。在汉语拼音拼写时,一律写成“a”。(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普通话考试技巧

1.把复习资料上的短文什么读书,避免到时结巴 准备一下命题说话,但不要背,不然会扣分 考试时读的大声一点,清楚一点就差不多了 2.发音慢一点 3.你说慢一点说的响亮些抱着字典多看下不能读错字错一个扣0.1分主要是不能读错字词。身边很多人都考过包括我,同学上次考的时候说话有点快只得了93分,另外一个同学发音差不多,但是语速很慢打了95分!语速和音量是考普通话要注意的,还有读音不要错,里面会参杂一些生僻字多看下字典别读错了。 4,我觉得呢,看每项测试的分来决定你复习重点,第四项“说话”占得分最高,40分,这就要注意平常说话啦,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语速尽量平缓,这样会避免你考试的时候紧张,一紧张家乡口音就出来了,嘿嘿。第三项朗读,考前复习的时候多练习,地1、2项单、双音节词呢,平时要多找资料勤练勤读哦,还有,多了解一下《考试大纲》的考试细则,嘿嘿,祝你考试顺利过关啊 5.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尽量说慢点。到后面的口头作文的时候口才不好没有关系,只要你坚持再用普通话说话就可以 6.先锻炼听力,能准确的听出正确的发音,再按照发音要领逐一练习。从单音节、双音节到文章的阅读。最重要的是谈话,不要背诵,说的要自由、流畅,尽量不要卡壳。 7.前三个题目确实没什么难度,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只要音发准,关键是个准字,比如说师傅的师,你就不能读成SI,(这个你需要注意!前舌音和后舌音你经常读混,比如猪ZHU,不能读成ZU O(∩_∩)O~)有的人是不分的,所以你自己要注意下.另外就是注意速度适中,读字和词的速度要不快不慢,就比正常的说话速度 慢一点点就好了.还有就是不能紧张,这个考试是和老师面对面的,所以难免会紧张,注意调节, 最关键的就是自己说一段话,话题都是很简单的,这个题考试的目的就是看考生在一边想一边说的时候发音是否标准,所以你要注意了,不要想太多,关键放在 发音上,题目都是些很简单的,诸如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我的老师,之类的! 总之,普通话考试不难,放心大胆去做就是了,我的是2级甲等,可以做老师! 最后祝你顺利通过,至少拿个2级甲等吧! 8.把考试手册上的字词都读准了,考试时说话慢一点,让考官听清楚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并不是把声母、韵母或者音节一个一个地孤立发出来的,而是把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句连续地发出,形成语流。在语流中,相连的音素或音节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读音上的变化,产生音变。在语流中发生的音变现象称为语流音变。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几种。 我们在说话时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在语流中,相连的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在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的影响,或者受到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等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语流音变”。学习普通话,光学单字音还不行,还要了解音变现象,否则即使声母、韵母、声调都读得很准确,连起来说就又不像普通话了。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等。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在上声前变35,调值与阳平一样 例如:懒散手指母语 海岛旅馆广场 首长简短古典 粉笔小组减少 (2)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211 例如:(阴平前) 北京饼干海军首先奖杯 (阳平前) 古文坦白海拔旅游语言 (去声前) 典范讨论广大挑战土地 (3)三个上声相连: 若为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前两个上声变35 例如:展览馆选举法勇敢者洗脸水 若为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前面的上声变半上211,中间的上声变35 例如:纸老虎耍笔杆搞管理很美满(4)上声在由上声变来的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一种变半上211,一种变35 例如: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生须知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生须知 一、报名相关问题 1.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年能参加几次? 答:按规定:三个月内不能参加二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否则第二次测试成绩无效。只要不违反这个规定而且没受过其他禁止参加测试的处罚,就可以报名参加测试。另外,温州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仅对温州大学在校学生开放,不接纳在温其他高校学生或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测试,敬请配合。 2.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能否请人代报? 答:需要准备测试费30元整,清晰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张(只要正面)和一寸证件照片两张(只能是一寸,而且要证件照,黑白彩色不限。照片一律要传统的冲洗照片,不能是以下这些类型的:比如薄的数码打印照片、有花式背影、画面模糊、背心或吊带、大头贴等),填写“普通话培训测试报名登记表”(表格下载链接)。另外,考生报名时可以委托他人携带上述材料和报名费按时到报名点报名。逾期不候。 3.哪里有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资料? 答: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资料《普通话测试培训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在各大书店应该能够买到。 4.不参加培训可以报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吗? 答:当然可以。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参加测试,另一种要培训后参加测试。两种报名不同时进行,请要参加测试的考生看清通知内容。 5.我想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培训该怎么办? 答:当我站有开放测前培训时,会根据我站专用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815695863.html,上的已报名名单发送培训通知,考生收到通知后,若自愿参加测前培训,则按照收到的信息详情,到我站进行培训报名。 6.温州大学普通话测试站的地址在哪里? 答:茶山北校信息楼(10号楼)A区715室 7.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一般安排在什么时间? 答:温州大学普通话测试网(https://www.doczj.com/doc/0815695863.html,)在线报名全年开放。考生在线报名后,耐心等待通知。我站会按照考生的报名序号,依次分批通过手机信息的方式通知考生前来站里上交报名表并缴费。 8.网上报名算不算正式报名? 答:在线报名不算正式报名,只是在线的预报名。普通话测试的正式报名接纳,进入测试流程是按照在线报名的先后顺序,在收到我站的报名信息后,按照指定时间到我站上交相关材料以及测试费之后才能算报名成功,测试具体时间安排确定。 9.我在网上报名很久了,为什么一直都没收到通知? 答:网上报名一定要填写移动或联通的手机才可以,而且号码输入务必正确无误,手机短号、固定电话和小灵通我们将无法通过短信通知。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在声调 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 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 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 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 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 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 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 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 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 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如: 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如: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最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1命题说话的测试要求 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规定, 命题说话部分对应试者有如下要求: (1) 语音要标准。应试者应试时, 普通话的声、韵、调要正确;变调、儿化、轻声以及语气词“啊”音变要恰当;语调平稳自然;能够按照普通话的口语语调来说话, 不带有朗读和背诵的腔调。 (2) 语法词汇要规范。命题说话虽然预先有一定的时间准备, 但仍属于即兴说话。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 应试者一方面要注意语音是否标准, 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 的确有些难度。由于受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影响, 一些应试者在平时说话时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语言在上述方面是否规范, 习惯成自然, 在应试时, 由于测试环境和心理紧张因素的影响, 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中必须要测查应试者的语法、词汇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规范, 应试者只能根据要求来准备说话的内容, 使用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格式, 不使用典型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格式。 (3) 无文字凭借。普通话水平测试时, 不允许应试者将与命题说话的话题有关的资料带进考场。有文字凭借时, 应试者可以先看到要读的字, 对其发音会提前有所准备。而命题说话时应试者对即将发出的音节无法充分准备, 一边说话, 一边斟酌发音, 一边搜肠刮肚考虑说话的内容, 组织恰当的语句, 这样更容易导致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比

如平、翘舌问题, 有的应试者看着文字能够分辨出来是平舌还是翘舌, 但没有了文字凭借, 应试者更接近平时的语言状态, 语音错误和缺陷也更容易暴露出来。 (4) 表达要流畅。有的应试者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话语不清晰, 不流畅, 结结巴巴, 断断续续。主要原因是应试者平时普通话说得太少, 一旦开口说话, 就不知道如何表达了。如有应试者就《我的朋友》说话: “嗯, 嗯, 我的朋友是一个, 嗯, 一个噢, 我的朋友是一个很, 嗯, 很很有意思的人”这就是表达不流畅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应试中应该尽量避免。 (5) 说满3 分钟, 并且要有一定信息量。有些应试者由于准备不充分, 命题说话时没有具体内容, 或者只开了个头就无话可说了, 只好东拉西扯或简单重复相同的内容。比如, 有应试者就《童年的记忆》说话: “我的童年有许多事情使我至今难忘。小时候, 我的奶奶给我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 老和尚说: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还有些应试者实在说不下去, 干脆放弃了应试。这些情况都会被大量扣分。 2 命题说话的应试技巧 在目前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中, 笔者发现一些应试者在命题说话测试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①语音存在大量错误,

英语中的一些音变现象及读音规则

英语中的一些音变现象及读音规则(转) 2008-08-19 14:41:20 英语中的一些音变现象及读音规则(转) 我们都有过这样沮丧的经验,很容易听懂中国人说的英语,但是同样的对话一到英美人的嘴里,便觉得很难跟上,有时甚至是不知所云。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说的英语通常单词之间很清晰,词与词之间有明显的pause, 但是英美人的口语会有很多音变,这些音变使得我们很熟悉的单词的发音变得陌生,难懂,给我们的听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了解并使用各音变规则会帮助我们提高听力,使我们的发音更加地道。 音变主要有连读、失音、弱化、浊化、同化、重音、缩读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则,即“Economy” —“经济”原则或称为“省力”原则。我的语言学老师说,他曾一度为选择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而懊悔,因为那时他认为语言学既枯燥又不实用,但这一省力原则却化解了他所有的苦恼,并让他为语言学着迷。因为“省力”这两个简单的字眼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的音变现象,人是很懒的,对于最经常的行为——说话,当然要想许多省事的法子,于是也就产生了多种为省力而衍变的音变现象。牢记省力原则,在我们读英语的时候,让自己的唇舌处于放松的状态,轻松的去读英语,我想发音的感觉一定会有所不同。 言归正题, 以下列出给听力造成很大障碍的五种音变现象及其读音规则,以及最后一项关于节奏的小文章,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连读 连读有两种规则,分别为: 1、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元音开头的单词:要连读 如:I’d li(ke a)nother bow(l o)f rice. 这里like / laik / 以辅音结尾,another 以元音开头,所以连读 注意:

普通话考试的朗读短文要求与技巧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朗读短文要求与技巧 (一)要求和目的 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语调、停连以及流畅程度。 (二)评分 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语音错误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上声连读变调、“一、不”变调、“啊”的变读、轻声、儿化等读音错误,以及漏读、添读。 2.声母或韵母系统性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5分、1分。 3.语调偏误,略有显露扣0.5分,偏误明显扣1分,偏误严重扣2分。 语调偏误包括:声调缺陷;句调不当,如因句调失误而导致的语气表达偏误,唱读,句末机械地一个调子;轻重不当,如词的轻重格式不当,语句重音不当。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停连不当包括:因停连导致的语义偏误,节律不当,字化,机械地三、五字一顿等。 5.朗读不流畅及回读,视程度扣0.5分、1分、2分。 朗读不流畅及回读包括:语流生涩、磕磕绊绊以及回读词语或句子等。 6.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三)技巧 这一项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重点考查语音、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等。这一项在测试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应试人事先必须投入精力,认真准备。应试人在这一项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准确清晰,避免漏字、添字、错字。 2、不能回读,即使发现某个字读错了,也不要重读。回读会造成不连贯,测试员会扣分。 3、不要出现字化、词化的现象。很多应试人在朗读时,为了读准,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着读,听起来很不流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觉。 4、重视语调问题,要自然流畅,不要带朗诵腔、播音腔,因为一旦把握不好,会使人感到太夸张、不自然。另外,还要注意方言语调的纠正,特别是轻重音的问题。方言语调主要表现在字调、句调、轻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要想在测试中取得好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完整版)普通话的四种音变现象用

无处不在的普通话音变现象 所谓的音变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音变主要是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换位、代替、转化等。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第一: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了原调,被念成一种相对较短较轻叫含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第二变调

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两字上声词语,前一字变读阳平如:处理小姐老虎懒散 2.结构为2+1的三字上声词语,前两字变读阳平如:跑马场手写体 3.结构为1+2的三字上声词语,中间一字变读阳平如:小两口老古董(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一般不变调。例如:快快地、长长的。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例如:慢慢儿地暖暖儿的 2.ABB式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例如:热腾腾甜蜜蜜 3.AABB式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例如:漂漂亮亮明明白白(三)“一”和“不”的变调 1.在去声字前面都变读阳平如:一律不动声色 2.“一”在非去声字前面变读去声如:一直一生一早 3.“一不”在重叠动词中变读轻声如:想一想来不来 第三: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 ê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 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例如:头tóu(脑袋)头儿tóur(领头的人) 后门hòumén(后面的门)后门儿hòuménr(非正当途径) 2.确定词性。例如:画huā(动词)画儿hāur(名词) 破烂pòlàn(形容词) 破烂儿pòlànr(名词)

普通话音变规律

原文地址:音变(一)作者:菡萏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2、“一”、“不”的变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ì (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原文地址:音变(二)作者:菡萏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