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2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
钢筋弯钩增加值详解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甚⾄构件受⼒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前多数教材和⼿册采⽤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精确度⾼。
⽽外包尺⼨的计算,由于计算⽅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法的⽐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的⽅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按外包尺⼨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的准确公式。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135°弯钩11.9d,对转半圆180°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锚固长度参考03G101-1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4、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一、各种钢筋弯钩对应的角度数:1、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应180度;2、对直弯钩为3.5d——对应90度;3、对斜弯钩为4.9d——45度;4、135度弯钩为11.9d,135度弯钩为11.9d的解释见下面的“135度弯钩的计算”。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计算时,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钢筋弯钩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它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确定钢筋弯钩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连接的牢固程度和结构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一些相关的概念。
一、钢筋弯钩的定义和作用1. 钢筋弯钩是指在钢筋的末端或中部弯曲成钩状,用于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的连接形式。
2. 钢筋弯钩的作用是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面积和粘结力,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承载能力。
二、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需要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和构件的具体要求进行。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
1. 弯曲钩长度弯曲钩长度一般按照规范规定的最小长度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Lb = α·d其中,Lb为弯曲钩长度,α为弯曲钩系数,d为钢筋直径。
弯曲钩系数α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数值如下:- α = 6,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混凝土结构。
- α = 8,适用于钢筋直径较大或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的结构。
- α = 10,适用于特殊要求下的结构,如核电站等。
2. 拐弯钩长度拐弯钩长度一般按照规范规定的最小长度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Lg = β·d其中,Lg为拐弯钩长度,β为拐弯钩系数,d为钢筋直径。
拐弯钩系数β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来确定,常见的数值如下:- β = 4,适用于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情况。
- β = 6,适用于钢筋直径大于25mm的情况。
3. 总长度钢筋弯钩的总长度等于弯曲钩长度和拐弯钩长度之和,即:L = Lb + Lg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混凝土结构。
对于特殊结构或特殊要求,需要根据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计算。
三、相关概念解析1. 钢筋直径(d):指钢筋的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2. 弯曲钩长度(Lb)3. 弯曲钩系数(α)4. 拐弯钩长度(Lg)5. 拐弯钩系数(β)6. 总长度(L)以上是对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弯钩增加长度计算公式
L=F/(k*h)
其中,L是弯钩的增加长度(单位:米),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垂直
力(单位:牛顿),k是一个常数,表示水平力和垂直力之间的比例关系,h是垂直力产生的高度(单位:米)。
请注意,在使用这个公式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单位是一致的。
例如,如果垂直力的单位是牛顿,高度的单位是米,那么计算出的增加长度L的
单位也应该是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和近似推导而得出的,并
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弯钩的增加长度。
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强度、形状和钢筋的布置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
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测试来确定适用于具体情况的公式和参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弯钩的增加长度应该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和相
关标准。
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参考合适的建筑设计手册和规范,以确保弯
钩的尺寸和增加长度满足结构的要求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垂直力和水平力之间的关
系推导而来的。
在使用公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并参考相关标准
和规范来确定具体的参数和尺寸。
弯钩及弯起钢筋计算规程一、钢筋弯钩的定义及分类弯钩是指在钢筋两端采用机械弯曲进行加工,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抗拉强度的一种处理方法。
根据构造位置和用途的不同,弯钩可分为普通弯钩和特殊弯钩。
普通弯钩:指钢筋两端加工成直角弯曲,适用于普通受力部位。
特殊弯钩: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特殊形状的弯曲,适用于特殊构造的受力部位。
二、弯钩的计算规则1.弯钩长度的计算:弯钩长度常用钢筋直径的几倍来确定,一般不少于6倍,不宜大于15倍。
弯钩长度=弯钩直径×弯钩倍数2. 弯钩长度与直径的限制:普通弯钩长度不宜大于60mm,特殊构造中,钢筋的截面尺寸较小时,弯钩长度可以适当增大。
3.弯钩的钢筋伸长量计算:弯钩的钢筋伸长量取受拉钢筋的两倍。
4.弯钩与直筋的粘结长度计算:粘结长度为弯钩长度减去弯钩内部或伸长层钢筋的截面尺寸。
5.弯钩的间距计算:弯钩两端的中心线应距紧邻弯钩或绑扎位置不小于弯钩直径的2倍。
三、钢筋弯起的定义及分类弯起钢筋是指为了使钢筋顺应结构曲线而采取的加工措施。
根据弯矩大小和钢筋直径的不同,弯起钢筋可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弯起和大弯起。
普通弯起:当弯矩较小时,直径小于等于20mm的钢筋可采用普通弯起。
大弯起:当弯矩较大或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时,应采用大弯起。
四、弯起钢筋的计算规则1.弯起钢筋的弯矩计算:根据结构设计所需的弯矩,按照弯矩公式计算所需的钢筋截面积。
2.弯起钢筋的弯矩半径计算:弯起钢筋弯矩半径为弯起部位的内侧曲率半径。
4.弯起钢筋的加长长度计算:根据弯起钢筋的弯矩和角度,计算出加长长度。
五、弯钩及弯起钢筋的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弯钩和弯起钢筋的加工。
2.弯钩和弯起钢筋的加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加工质量良好。
3.弯钩与直筋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正确的绑扎方法,保证连接牢固可靠。
4.施工现场应检查弯钩及弯起钢筋的加工尺寸、长度和间距等,并做好记录。
5.弯钩和弯起钢筋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和混淆。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钢筋弯钩长度计算钢筋弯钩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连接钢筋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增加钢筋的受力承载能力,并且能够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弯钩的长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进行计算。
下面将详细讨论钢筋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
一、弯钩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钢筋弯钩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钢筋弯钩的长度必须足够,能够确保钢筋的受力传递和粘结能力。
2.弯钩的形状应该合理,不得有明显的缺陷,如裂纹、错位等。
3.弯钩的弯矩要满足现场承载要求。
设计钢筋弯钩的原则:1.弯钩的长度应能够达到受拉钢筋截面的纵向延伸长度。
2.弯钩的角度不应大于90度,通常为45度或者90度。
3.弯钩的开角半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4倍。
4.弯钩的连接端末不允许有扁平、胀开以及具有明显裂缝等缺陷。
以上是钢筋弯钩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在计算弯钩长度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二、弯钩长度的计算方法钢筋弯钩的长度计算,主要依据受拉钢筋的纵向延伸长度,并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计算钢筋的纵向延伸长度钢筋的纵向延伸长度取决于结构的设计要求,一般由结构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确定。
2.调整钢筋弯钩长度a.钢筋弯钩应能够覆盖到混凝土受压区,并确保粘结能力。
因此,如果受压区域较大,弯钩长度应相应增加。
b.在受拉钢筋弯矩较大的地方,需要增加弯钩长度,以提高受力传递的能力。
三、弯钩长度的实际计算过程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弯钩长度的计算过程:假设一个梁的设计纵向钢筋结构要求为普通钢筋,受拉钢筋直径为1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下面是具体计算步骤:1. 根据梁的设计要求和计算结果,确定受拉钢筋的纵向延伸长度为200mm。
2. 根据钢筋直径和弯钩角度,计算钢筋弯钩的合理长度。
假设弯钩角度为45度,钢筋直径为10mm,根据弯钩计算公式: L=4*d=4*10=40mm.3.根据梁的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实施条件,进一步调整弯钩长度。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一、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2-(D+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二、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弯钩长度是按规范要求长度进行计算的,房建图纸上是不标注的。
钢筋平直长度我们河南为8度抗震按规范要求为10d如果不是抗震区按3d,弯钩长度按6.25d,钢筋弯曲调整值30度角为0.35d、45度角为0.5d、60度角为0.85d、90度角为2d、180度角为2.5d.弯钩增加值小于6mm一个钩40mm、8-10mm一个钩6d、12-18mm一个钩5.5d、20-28mm 一个钩5d、32-36mm一个钩4.5d。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度 90度 135度,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10d-2.25d;(n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